广东紫金邓氏宗亲 寻根谒祖情深意浓
发布时间:2010-03-06 09:56:00 人气: 来源:
邓姓之源网讯(朱可铮报道)2009年11月7日,广东紫金邓氏宗亲一行49人在联谊会会长邓质生的带领下,回邓州故里寻根谒祖。
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组委会在中州快捷大酒店举行了隆重的欢迎酒会和盛大的晚宴,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理事长、中共邓州市委常委、邓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邓洪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邓理事长对广东紫金县邓氏宗亲回故里邓州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召开的有关情况,同时热切期盼各位邓氏宗亲能常回故里邓州观光考察,为祖居地的发展建言献策,投资兴业。
广东紫金县的邓氏宗亲一行风尘仆仆,不顾千里的远途劳累于11月7日上午到吾离陵进行了祭拜活动。文化局副局长崔伟伟主持活动仪式,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邓州市文化局局长闫富传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闫局长介绍了吾离陵的保护建设情况,希望借助邓氏宗亲的力量,加快吾离陵的建设步伐。
邓州邓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邓向云女士、广东省紫金县邓氏宗亲会会长邓质生等分别在会上发言。宗亲们依次进行了敬酒、上香、祭拜等一系列祭祖活动。随后,广东紫金邓氏宗亲们还参观了人文景观花洲书院和人民公园,对邓州的快速发展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因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参会人员较多,主办方接待能力有限,经多次商议,这支广东紫金县的邓氏宗亲代表团推迟一天到会,但宗亲们对祖居地的周密安排和盛情接待表示极大的感激,为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的召开赠送了锦旗,积极踊跃为吾离陵建设捐款,并纷纷表达了愿到祖居地邓州进行投资的意向。
整个活动,热烈而隆重,广东紫金邓氏宗亲们更是激情昂扬,兴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并赋诗一首,作为临别感言赠于祖居地邓州。
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组委会在中州快捷大酒店举行了隆重的欢迎酒会和盛大的晚宴,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理事长、中共邓州市委常委、邓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邓洪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邓理事长对广东紫金县邓氏宗亲回故里邓州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召开的有关情况,同时热切期盼各位邓氏宗亲能常回故里邓州观光考察,为祖居地的发展建言献策,投资兴业。
广东紫金县的邓氏宗亲一行风尘仆仆,不顾千里的远途劳累于11月7日上午到吾离陵进行了祭拜活动。文化局副局长崔伟伟主持活动仪式,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邓州市文化局局长闫富传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闫局长介绍了吾离陵的保护建设情况,希望借助邓氏宗亲的力量,加快吾离陵的建设步伐。
邓州邓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邓向云女士、广东省紫金县邓氏宗亲会会长邓质生等分别在会上发言。宗亲们依次进行了敬酒、上香、祭拜等一系列祭祖活动。随后,广东紫金邓氏宗亲们还参观了人文景观花洲书院和人民公园,对邓州的快速发展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因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参会人员较多,主办方接待能力有限,经多次商议,这支广东紫金县的邓氏宗亲代表团推迟一天到会,但宗亲们对祖居地的周密安排和盛情接待表示极大的感激,为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的召开赠送了锦旗,积极踊跃为吾离陵建设捐款,并纷纷表达了愿到祖居地邓州进行投资的意向。
整个活动,热烈而隆重,广东紫金邓氏宗亲们更是激情昂扬,兴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并赋诗一首,作为临别感言赠于祖居地邓州。
“欢迎酒会”主持词
(2009年11月7日)
尊敬的邓氏宗亲、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中午好!
受中共邓州市委、邓州市人民政府、邓州市邓氏宗亲联谊会、邓姓文化研究会、邓州市文化局邀请,广东省紫金县邓氏宗亲代表团一行49人回到天下邓姓共同的故里——邓州!今天中午,受中共邓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委托,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欢迎酒会,热情款待各位邓氏宗亲朋友。
出席今天欢迎酒会的嘉宾有:
1、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邓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张绍从同志致欢迎辞;
2、下面请广东省紫金县邓氏宗亲代表 致辞;
3 、酒会正式开始。我提议大家共同举杯,为各位嘉宾的身体健康、事业兴旺干杯!
在广东紫金邓氏宗亲祭祖活动“欢迎酒会”上的
致 辞
(2009年11月7日)
各位邓氏宗亲、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中午好!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各位邓氏宗亲千里回邓,寻根谒祖,体现出了天下邓氏宗亲“同根同源,和谐共进”的精神。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中共邓州市委、邓州市人民政府和邓州市156万人民,对你们回到邓姓故里——邓州,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邓州市地处豫、鄂、陕边界,素有“三省雄关”、“豫西南门户”之称。全市辖28个乡(镇、办、区),156万人口,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耕地260万亩。是世界邓姓家族的发源地,是医圣张仲景故里,1988年撤县建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城市和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市,建设部确定的中部地区“双阳工程”试点区,是全国文化先进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市。
邓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夏帝仲康封子于邓,始建邓国。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为邓州,民国三年(公元1913年)改为邓县。古老的邓州为后人留下众多的名胜古迹。境内现有各类文物保护景点90余处,邓国侯吾离陵就是其中有较高历史人文价值的景点。市内现有宋代福胜寺塔、花洲书院等70余处古文化遗址。
邓州地灵人杰,英才辈出。中国汉代“医圣”张仲景,南北朝政治家宗懔,唐宋忠烈名将张巡、王坚,清朝雍正帝师彭始抟,现代著名文学家姚雪垠、教育家韩作黎、当代军旅作家周大新等大批名人才俊都是邓州人。唐宋时期的韩愈、寇准、范仲淹都曾先后在邓州任职,后人称之为“三贤”。范仲淹在邓州写下了不朽名篇《岳阳楼记》,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以其崇高的思想境界,历历激越后人。
邓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利,物产丰富,资源雄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种植业和养殖业颇具规模,工业形成了医药化工、轻工、建材、造纸、农副产品加工和棉纺服装六大体系各类企业500多家,产品远销国内外。
邓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心系故里的海内外邓氏宗亲的关心支持分不开,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邓州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热诚欢迎海内外邓氏有识之士能经常回邓州考察、观光、探亲访友指导工作,在邓州这片希望的热土上施展才华,大展鸿图,为邓州更加美好的明天建言献策,增砖添瓦。
预祝各位在邓期间的各项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祝愿在座的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事业辉煌。
谢谢大家!
广东紫金邓氏宗亲代表在“欢迎酒会”上的致辞
(2009年11月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邓氏宗亲: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自广东省紫金县的邓氏后裔,应邓州市委、市政府、邓姓文化研究会及邓州市文化局的真诚邀请,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来到先祖圣地——邓州。家乡热土拥抱我们,家乡亲人欢迎我们,家乡的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设丰盛宴席热情接待我们,让我们感到无比激动和荣幸,为此我代表本次回乡的全体代表,谨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我们邓氏族人,源于中华,根在邓州,三千年来,邓氏族人从这里出发,辗转迁徙,远涉重洋,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故乡,牵挂着邓州。今天我们怀着对故乡深深的眷恋越过千山,回到祖根地,叙乡思乡情,谋合作发展,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翻天覆地的变迁,作为远行的游子,我们感到非常自豪。我们为寻根谒祖、崇敬祖先、联络宗亲而来,为敦睦宗邻、弘扬民族文化而来,为饮水思源、承前启后而来,我们将把故乡的灿烂文化、民族精神带回去,让远居各地的子孙后代继承和发扬。这次活动必将开创我们与家乡的交流联谊、文化互融、经济互动,并期盼在宗亲联谊、文化研究等方面与家乡政府和邓姓文化研究会有更深入、全面、持久的交流与合作。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次活动一定会圆满成功。再次感谢邓州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及邓州各位宗亲的深情厚意,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进步、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
主 持 词
(2009年11月7日)
尊敬的各位邓氏宗亲、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古柏苍翠,邓陵肃穆。今天我们大家怀着无比敬仰之情,齐聚邓州,祭拜我们的始祖邓国侯吾离。
邓州是古邓国所在地、世界邓姓发源地,吾离是邓国明君,吾离陵是邓州市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邓氏宗亲们这次回邓拜祭先祖,既是对慎终追远、报本返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发扬,更是众宗亲心系故土、关心故里发展赤子之心的美好体现。同祖同根、同源同向,血浓于水、四海共襄。
参加今天拜谒活动的人员有:广东省紫金县邓氏宗亲代表团成员,邓州市邓氏宗亲代表,邓州市邓姓研究会成员及社会各界群众共计50余人。按照活动的议程安排:
首先,请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邓州市文化局局长闫富传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其次,请邓州邓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邓向云女士发言,大家欢迎!
再次,请广东省紫金县邓氏宗亲会会长邓质生先生发言!
最后,请炎黄邓氏联谊会副会长邓文俊先生宣读修建吾离陵园倡议书,大家欢迎!
现在邓国侯吾离祭拜活动正式开始
活动进行第一项:请全体肃立、鸣放礼炮;
第二项:举行奠酒礼。请广东省紫金县邓氏宗亲会会长邓质生先生向邓国侯吾离敬酒;
第三项:举行上香礼。请各位邓氏宗亲代表依次上香;
第四项:集体行鞠躬礼。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祭礼告成;
第五项:捐款。各位邓氏宗亲、各位来宾,邓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吾离陵的保护开发工作,已于2002年对吾离陵进行了加固修复,并规划建设吾离殿、邓姓纪念馆,把这里建成一处集邓国·邓姓历史研究、邓氏宗亲寻根谒祖的圣地。热烈欢迎海内外邓氏宗亲能经常回故里走一走、看一看,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为吾离陵园的开发建设增砖添瓦,为早日建成邓国侯吾离陵园,现在,欢迎各位邓氏宗亲踊跃捐款。
(稍等捐款结束后)……
第六项:请邓氏宗亲们围绕吾离陵参观瞻仰。各位邓氏宗亲,瞻仰结束后,请乘车到中州快捷酒店参加欢迎酒会。
闫富传同志
在拜谒吾离陵园仪式上的讲话
(2009年11月7日)
尊敬的各位邓氏宗亲、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
在这充满希望与丰收的季节里,各位邓氏宗亲莅临邓州拜谒先祖——邓国侯吾离。首先,我代表邓州市人民政府、邓州市邓姓研究会、邓州市156万人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家族和宗族观念潜移默化地存在于百姓之间,特别是侨居海外的中华儿女,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时刻牢记自己的祖根。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虔敬的心情来到邓氏先贤吾离陵寝前,献上最崇高的敬意。
据史载,夏朝时,夏帝仲康封子于邓,建立了邓国。商代,高宗武丁封季父曼于邓,史称曼姓邓国,国都在今邓州城。吾离是曼姓邓国的第十九世邓侯,名宣,字吾离,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外交家,他在位期间,内修政理,外结邻好,使邓国中兴崛起。吾离约在公元前700年前后去世,葬于国都南郊,就是现今的吾离陵。吾离之后,公元前678年,邓国被楚国所灭。邓国的子民有的留居原地,有的搬迁异乡,并以国名为姓,形成了后来的邓姓。经过3260多年的发展,如今邓姓已遍布全国。据统计,在中国常用的3000多个姓氏中,邓姓位居第29位,总人数达700万之多。不仅分布于内陆各地,在香港、台湾两地,邓姓也是名门望族。此外,还有不少邓姓人步出国门,走向世界,落地生根。在泰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都有邓姓人生活奋斗的身影。
古老的邓国孕育了大批英才,自邓国建立以来,邓姓名人浩若繁星,彪炳史册者就有数百人,古代有春秋末郑国人邓析,为法家先驱;西汉邓通,官至上大夫;东汉至三国时的邓晨,被封为房子侯;邓禹,东汉初任大司徒,后改封高密侯;三国时有蜀国名将邓芝、魏国名将邓艾;宋元之际有学者邓牧;清代有两广总督邓廷桢、海军名将邓世昌。近现代有邓中夏、邓子恢、邓拓和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一代伟人邓小平等。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邓姓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祖国的发展建设及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古人云: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吾离既是邓氏先祖,亦为邓州之宗。邓州人民敬仰他、怀念他,在历代的名宦祠内立牌位祭祀他,对他的长眠之地妥善保护,虽历经2700年风雨沧桑,陵存至今,成为海内外邓姓后裔前来寻根访祖、拜祭吾离的圣地。
中共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吾离陵的保护开发工作,先后已对吾离陵进行了加固保护,制订了开发建设吾离陵园的总体规划,举行一期工程庆典和海内外邓氏宗亲联谊会,扩大了邓州的知名度,激发了邓氏宗亲建设吾离陵园的积极性。目前,吾离陵园建设的方案,已定,正待借助邓氏宗亲的力量,广泛筹措资金,加快建设,争取尽早建成。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重视下,在海内外邓氏后裔的关注支持下,吾离陵园的开发建设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我们真诚欢迎海内外邓氏宗亲常回邓州,寻根祭祖,观光旅游。愿邓姓故里与海内外邓氏宗亲心相连,情相系,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为推动邓姓的人脉兴旺、事业昌盛,为吾离陵的开发建设,为邓州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广东省紫金县邓氏宗亲会会长邓质生
在吾离陵拜祭活动仪式上的
发 言
(2009年11月7日)
各位领导、各位家乡父老、各位宗亲:
大家好!
在这丹桂飘香的深秋时节,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祖居地邓州,拜祭我们的先祖。吾始祖曼公于殷商武丁王时被封到这里,建立邓国,并因国得氏。吾邓氏发展至今,世世相承,一脉贯通,盛亢荣庆,流芳未艾,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吾离是我邓氏的第十九世先祖,是彪炳史册的邓国中兴之君,吾离陵就是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邓州市委、市政府对吾离陵进行了加固修复,建设了吾离陵园,为我邓氏宗亲拜祭先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我代表所有邓氏宗亲对邓州市的各级领导及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古人云:池鱼思故源,越鸟巢南枝。远离故土,广布海内外的邓氏后裔,虽然居不一方,但是我们都心系故土,这次来到邓州,看到故里建设日新月异,并且正向着中等城市迈进,心中非常高兴。以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同家乡的联系,关心支持祖籍的建设,把先祖开基创业之地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也会尽最大的力量,把吾离陵园建设的更加完美。同时,也欢迎家乡的各位领导及父老乡亲到我们那里去作客。
谢谢大家!
在吾离陵祭拜仪式上的发言
邓州邓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邓向云
(2009年11月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邓氏宗亲、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邓国第十九位邓侯吾离陵园,思亲念祖祭拜先贤。
首先感谢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吾离陵建设,制定了吾离陵园保护开发建设规划,完成了加固修复陵园的一期建设工程,成功举办了一期工程建设竣工典礼,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马来西亚、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及国内各地五十余个邓氏宗亲寻根谒祖访问团。邓国侯吾离陵园已成了邓氏宗亲心目中的圣地,邓州已成为邓姓同胞共同的家园。同时非常感谢各位邓氏宗亲,不远万里回到家乡,寻根谒祖,共谋邓州发展大计。
邓姓是我国的百家大姓之一,现今遍布海内外的邓姓绝大部分来自商周侯国——邓国的邓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邓公簋([guǐ] 音鬼)”条亦云:“邓国故地在河南邓县”,这些资料均明确指出,商周时的邓国故地就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吾离名宣,字吾离,是十九世邓侯,在位时内修政理,外结邻好,使邓国中兴,屹立于列国之林,被称为中兴之君。吾离约于公元前700年病逝,葬于国都南郊,历经2700余年风雨沧桑,陵存至今,是现存唯一的邓国国君的陵墓,称之为“天下邓氏第一陵”,为邓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氏后裔经过3200多年的迁徙、繁衍和发展,如今已遍布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20多个国家。徙居各地的邓曼后人心系祖根,用族谱、碑刻,对联等形式,传递邓姓源出邓国这一信息。四川广安的《邓氏分谱序》说:“我姓始于周之邓国,盛于汉之高密,一朝三驸马,一门二十九侯,唐宋元明代有伟人”等,即道出了邓氏宗族之源,并骄于先祖历史的辉煌。
吾离陵已成为邓州与海内外邓氏宗亲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这里将逐步营造与陵茔风貌相协调的环境氛围,广植花草树木,并计划自陵茔正南沿中轴线,建设“吾离堂”、“邓姓纪念馆”等,以充分展示邓州古老历史,把华夏民族传统的“根”文化发扬光大。我们作为祖籍地的邓氏后人,要弘扬历史文化,加强与海内外邓氏宗亲的联系,加强古邓国历史、邓姓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召唤更多的邓姓同胞回邓寻根谒祖联谊,让更多的人了解邓州,把邓姓故里邓州推向世界。
谢谢!
尊敬的邓氏宗亲、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中午好!
受中共邓州市委、邓州市人民政府、邓州市邓氏宗亲联谊会、邓姓文化研究会、邓州市文化局邀请,广东省紫金县邓氏宗亲代表团一行49人回到天下邓姓共同的故里——邓州!今天中午,受中共邓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委托,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欢迎酒会,热情款待各位邓氏宗亲朋友。
出席今天欢迎酒会的嘉宾有:
1、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邓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张绍从同志致欢迎辞;
2、下面请广东省紫金县邓氏宗亲代表 致辞;
3 、酒会正式开始。我提议大家共同举杯,为各位嘉宾的身体健康、事业兴旺干杯!
在广东紫金邓氏宗亲祭祖活动“欢迎酒会”上的
致 辞
(2009年11月7日)
各位邓氏宗亲、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中午好!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各位邓氏宗亲千里回邓,寻根谒祖,体现出了天下邓氏宗亲“同根同源,和谐共进”的精神。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中共邓州市委、邓州市人民政府和邓州市156万人民,对你们回到邓姓故里——邓州,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邓州市地处豫、鄂、陕边界,素有“三省雄关”、“豫西南门户”之称。全市辖28个乡(镇、办、区),156万人口,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耕地260万亩。是世界邓姓家族的发源地,是医圣张仲景故里,1988年撤县建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城市和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市,建设部确定的中部地区“双阳工程”试点区,是全国文化先进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市。
邓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夏帝仲康封子于邓,始建邓国。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为邓州,民国三年(公元1913年)改为邓县。古老的邓州为后人留下众多的名胜古迹。境内现有各类文物保护景点90余处,邓国侯吾离陵就是其中有较高历史人文价值的景点。市内现有宋代福胜寺塔、花洲书院等70余处古文化遗址。
邓州地灵人杰,英才辈出。中国汉代“医圣”张仲景,南北朝政治家宗懔,唐宋忠烈名将张巡、王坚,清朝雍正帝师彭始抟,现代著名文学家姚雪垠、教育家韩作黎、当代军旅作家周大新等大批名人才俊都是邓州人。唐宋时期的韩愈、寇准、范仲淹都曾先后在邓州任职,后人称之为“三贤”。范仲淹在邓州写下了不朽名篇《岳阳楼记》,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以其崇高的思想境界,历历激越后人。
邓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利,物产丰富,资源雄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种植业和养殖业颇具规模,工业形成了医药化工、轻工、建材、造纸、农副产品加工和棉纺服装六大体系各类企业500多家,产品远销国内外。
邓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心系故里的海内外邓氏宗亲的关心支持分不开,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邓州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热诚欢迎海内外邓氏有识之士能经常回邓州考察、观光、探亲访友指导工作,在邓州这片希望的热土上施展才华,大展鸿图,为邓州更加美好的明天建言献策,增砖添瓦。
预祝各位在邓期间的各项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祝愿在座的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事业辉煌。
谢谢大家!
广东紫金邓氏宗亲代表在“欢迎酒会”上的致辞
(2009年11月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邓氏宗亲: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自广东省紫金县的邓氏后裔,应邓州市委、市政府、邓姓文化研究会及邓州市文化局的真诚邀请,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来到先祖圣地——邓州。家乡热土拥抱我们,家乡亲人欢迎我们,家乡的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设丰盛宴席热情接待我们,让我们感到无比激动和荣幸,为此我代表本次回乡的全体代表,谨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我们邓氏族人,源于中华,根在邓州,三千年来,邓氏族人从这里出发,辗转迁徙,远涉重洋,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故乡,牵挂着邓州。今天我们怀着对故乡深深的眷恋越过千山,回到祖根地,叙乡思乡情,谋合作发展,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翻天覆地的变迁,作为远行的游子,我们感到非常自豪。我们为寻根谒祖、崇敬祖先、联络宗亲而来,为敦睦宗邻、弘扬民族文化而来,为饮水思源、承前启后而来,我们将把故乡的灿烂文化、民族精神带回去,让远居各地的子孙后代继承和发扬。这次活动必将开创我们与家乡的交流联谊、文化互融、经济互动,并期盼在宗亲联谊、文化研究等方面与家乡政府和邓姓文化研究会有更深入、全面、持久的交流与合作。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次活动一定会圆满成功。再次感谢邓州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及邓州各位宗亲的深情厚意,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进步、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
主 持 词
(2009年11月7日)
尊敬的各位邓氏宗亲、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古柏苍翠,邓陵肃穆。今天我们大家怀着无比敬仰之情,齐聚邓州,祭拜我们的始祖邓国侯吾离。
邓州是古邓国所在地、世界邓姓发源地,吾离是邓国明君,吾离陵是邓州市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邓氏宗亲们这次回邓拜祭先祖,既是对慎终追远、报本返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发扬,更是众宗亲心系故土、关心故里发展赤子之心的美好体现。同祖同根、同源同向,血浓于水、四海共襄。
参加今天拜谒活动的人员有:广东省紫金县邓氏宗亲代表团成员,邓州市邓氏宗亲代表,邓州市邓姓研究会成员及社会各界群众共计50余人。按照活动的议程安排:
首先,请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邓州市文化局局长闫富传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其次,请邓州邓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邓向云女士发言,大家欢迎!
再次,请广东省紫金县邓氏宗亲会会长邓质生先生发言!
最后,请炎黄邓氏联谊会副会长邓文俊先生宣读修建吾离陵园倡议书,大家欢迎!
现在邓国侯吾离祭拜活动正式开始
活动进行第一项:请全体肃立、鸣放礼炮;
第二项:举行奠酒礼。请广东省紫金县邓氏宗亲会会长邓质生先生向邓国侯吾离敬酒;
第三项:举行上香礼。请各位邓氏宗亲代表依次上香;
第四项:集体行鞠躬礼。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祭礼告成;
第五项:捐款。各位邓氏宗亲、各位来宾,邓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吾离陵的保护开发工作,已于2002年对吾离陵进行了加固修复,并规划建设吾离殿、邓姓纪念馆,把这里建成一处集邓国·邓姓历史研究、邓氏宗亲寻根谒祖的圣地。热烈欢迎海内外邓氏宗亲能经常回故里走一走、看一看,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为吾离陵园的开发建设增砖添瓦,为早日建成邓国侯吾离陵园,现在,欢迎各位邓氏宗亲踊跃捐款。
(稍等捐款结束后)……
第六项:请邓氏宗亲们围绕吾离陵参观瞻仰。各位邓氏宗亲,瞻仰结束后,请乘车到中州快捷酒店参加欢迎酒会。
闫富传同志
在拜谒吾离陵园仪式上的讲话
(2009年11月7日)
尊敬的各位邓氏宗亲、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
在这充满希望与丰收的季节里,各位邓氏宗亲莅临邓州拜谒先祖——邓国侯吾离。首先,我代表邓州市人民政府、邓州市邓姓研究会、邓州市156万人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家族和宗族观念潜移默化地存在于百姓之间,特别是侨居海外的中华儿女,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时刻牢记自己的祖根。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虔敬的心情来到邓氏先贤吾离陵寝前,献上最崇高的敬意。
据史载,夏朝时,夏帝仲康封子于邓,建立了邓国。商代,高宗武丁封季父曼于邓,史称曼姓邓国,国都在今邓州城。吾离是曼姓邓国的第十九世邓侯,名宣,字吾离,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外交家,他在位期间,内修政理,外结邻好,使邓国中兴崛起。吾离约在公元前700年前后去世,葬于国都南郊,就是现今的吾离陵。吾离之后,公元前678年,邓国被楚国所灭。邓国的子民有的留居原地,有的搬迁异乡,并以国名为姓,形成了后来的邓姓。经过3260多年的发展,如今邓姓已遍布全国。据统计,在中国常用的3000多个姓氏中,邓姓位居第29位,总人数达700万之多。不仅分布于内陆各地,在香港、台湾两地,邓姓也是名门望族。此外,还有不少邓姓人步出国门,走向世界,落地生根。在泰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都有邓姓人生活奋斗的身影。
古老的邓国孕育了大批英才,自邓国建立以来,邓姓名人浩若繁星,彪炳史册者就有数百人,古代有春秋末郑国人邓析,为法家先驱;西汉邓通,官至上大夫;东汉至三国时的邓晨,被封为房子侯;邓禹,东汉初任大司徒,后改封高密侯;三国时有蜀国名将邓芝、魏国名将邓艾;宋元之际有学者邓牧;清代有两广总督邓廷桢、海军名将邓世昌。近现代有邓中夏、邓子恢、邓拓和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一代伟人邓小平等。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邓姓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祖国的发展建设及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古人云: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吾离既是邓氏先祖,亦为邓州之宗。邓州人民敬仰他、怀念他,在历代的名宦祠内立牌位祭祀他,对他的长眠之地妥善保护,虽历经2700年风雨沧桑,陵存至今,成为海内外邓姓后裔前来寻根访祖、拜祭吾离的圣地。
中共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吾离陵的保护开发工作,先后已对吾离陵进行了加固保护,制订了开发建设吾离陵园的总体规划,举行一期工程庆典和海内外邓氏宗亲联谊会,扩大了邓州的知名度,激发了邓氏宗亲建设吾离陵园的积极性。目前,吾离陵园建设的方案,已定,正待借助邓氏宗亲的力量,广泛筹措资金,加快建设,争取尽早建成。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重视下,在海内外邓氏后裔的关注支持下,吾离陵园的开发建设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我们真诚欢迎海内外邓氏宗亲常回邓州,寻根祭祖,观光旅游。愿邓姓故里与海内外邓氏宗亲心相连,情相系,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为推动邓姓的人脉兴旺、事业昌盛,为吾离陵的开发建设,为邓州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广东省紫金县邓氏宗亲会会长邓质生
在吾离陵拜祭活动仪式上的
发 言
(2009年11月7日)
各位领导、各位家乡父老、各位宗亲:
大家好!
在这丹桂飘香的深秋时节,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祖居地邓州,拜祭我们的先祖。吾始祖曼公于殷商武丁王时被封到这里,建立邓国,并因国得氏。吾邓氏发展至今,世世相承,一脉贯通,盛亢荣庆,流芳未艾,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吾离是我邓氏的第十九世先祖,是彪炳史册的邓国中兴之君,吾离陵就是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邓州市委、市政府对吾离陵进行了加固修复,建设了吾离陵园,为我邓氏宗亲拜祭先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我代表所有邓氏宗亲对邓州市的各级领导及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古人云:池鱼思故源,越鸟巢南枝。远离故土,广布海内外的邓氏后裔,虽然居不一方,但是我们都心系故土,这次来到邓州,看到故里建设日新月异,并且正向着中等城市迈进,心中非常高兴。以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同家乡的联系,关心支持祖籍的建设,把先祖开基创业之地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也会尽最大的力量,把吾离陵园建设的更加完美。同时,也欢迎家乡的各位领导及父老乡亲到我们那里去作客。
谢谢大家!
在吾离陵祭拜仪式上的发言
邓州邓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邓向云
(2009年11月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邓氏宗亲、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邓国第十九位邓侯吾离陵园,思亲念祖祭拜先贤。
首先感谢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吾离陵建设,制定了吾离陵园保护开发建设规划,完成了加固修复陵园的一期建设工程,成功举办了一期工程建设竣工典礼,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马来西亚、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及国内各地五十余个邓氏宗亲寻根谒祖访问团。邓国侯吾离陵园已成了邓氏宗亲心目中的圣地,邓州已成为邓姓同胞共同的家园。同时非常感谢各位邓氏宗亲,不远万里回到家乡,寻根谒祖,共谋邓州发展大计。
邓姓是我国的百家大姓之一,现今遍布海内外的邓姓绝大部分来自商周侯国——邓国的邓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邓公簋([guǐ] 音鬼)”条亦云:“邓国故地在河南邓县”,这些资料均明确指出,商周时的邓国故地就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吾离名宣,字吾离,是十九世邓侯,在位时内修政理,外结邻好,使邓国中兴,屹立于列国之林,被称为中兴之君。吾离约于公元前700年病逝,葬于国都南郊,历经2700余年风雨沧桑,陵存至今,是现存唯一的邓国国君的陵墓,称之为“天下邓氏第一陵”,为邓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氏后裔经过3200多年的迁徙、繁衍和发展,如今已遍布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20多个国家。徙居各地的邓曼后人心系祖根,用族谱、碑刻,对联等形式,传递邓姓源出邓国这一信息。四川广安的《邓氏分谱序》说:“我姓始于周之邓国,盛于汉之高密,一朝三驸马,一门二十九侯,唐宋元明代有伟人”等,即道出了邓氏宗族之源,并骄于先祖历史的辉煌。
吾离陵已成为邓州与海内外邓氏宗亲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这里将逐步营造与陵茔风貌相协调的环境氛围,广植花草树木,并计划自陵茔正南沿中轴线,建设“吾离堂”、“邓姓纪念馆”等,以充分展示邓州古老历史,把华夏民族传统的“根”文化发扬光大。我们作为祖籍地的邓氏后人,要弘扬历史文化,加强与海内外邓氏宗亲的联系,加强古邓国历史、邓姓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召唤更多的邓姓同胞回邓寻根谒祖联谊,让更多的人了解邓州,把邓姓故里邓州推向世界。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