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相李贤出邓林
发布时间:2020-06-19 17:17:00 人气: 来源:未知
名相李贤出邓林
邓习学 裴坤
说到明朝首辅,凡能想到张居正,就应想到河南邓州的李贤。
首辅是明朝对首席大学士的称呼,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废除丞相一职,后来逐渐成了内阁制。内阁一般由几个实权人物组成,最有权的是首席大学士,称为首辅。实际上就是宰相一职,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总理。
明代这种首辅负责制,大致出现于明英宗天顺年间,就始于邓州人李贤。他曾担任两朝首辅,辅佐过5朝4位皇帝,分别是:宣德(明宣宗朱瞻基)、正统(明英宗朱祁镇)、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天顺(明英宗朱祁镇)、成化(明宪宗朱见深)。
一、李贤生平及家世
康熙61年(1722年),李贤与历代功臣40人从祀历代帝王庙,明代诸臣入祀的还有常遇春、于谦等人。
李贤的先祖为蓟(jì,蓟县,秦置,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人,西汉名将李广后代。唐朝时,他的祖先在邓州做官,因为喜爱邓州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民风淳朴,就安家于邓州。子孙繁衍,至北宋时,有兄弟48人,300余口,同灶吃饭,被宋徽宗表彰为“仁义之家”,号为“长乐李氏”。
李贤的曾祖叫宽甫,祖父名威。李威,字希哲,元朝时,曾任陕西乾州金牌总帅,因与主将不合,弃官归里。明洪武时,被选拔为莆田(今福建莆田)、翼城(今山西翼城)典史、云南江川县丞(相当于如今的副县长)等,后辞官回乡病死在家乡。李威有3子:李善、李良、李升。李升即李贤的父亲。李升有三子:李贤、李谦、李让。
李贤自小头脑聪慧,喜爱读书。7岁就开始在长乐岭泰山庙私塾上学,学习刻苦。先是考中了邓州的秀才,1432年,24岁的李贤在河南乡试中考得举人第1名(解元),第2年考中进士,奉命到河津(今山西西南部)视察蝗灾,授吏部验封主事(明朝吏部下设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个清吏司,验封司的职责是:掌管文职官员的封赏爵位、世袭祖荫、褒奖封赠等,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自此,李贤步入仕途。
李贤是明清以来河南邓州乃至南阳籍职务最高的官员。李贤是明英宗天顺年间和明宪宗成化初年的内阁首辅,为人耿介忠直,政誉俱佳。特别是入阁以后,举贤任能、爱惜人才、广开言路,当朝名臣多为其举荐提拔。深受两朝皇帝宠待,遇事多召李贤,而他的意见也多被采纳。
李贤一生在朝为官30余载,政绩卓著,声誉有加,《明史》称“自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以来,得君无如(李)贤者”。他任内阁首辅长达10年,活跃在大明王朝的权力中心,服务五朝四位皇帝,并深得三朝皇帝信任。虽说伴君如伴虎,宦海浮沉,但他却岿然不动,得善终,是大明王朝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治世良臣。
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追封李贤的上3代即曾祖父李宽甫、祖父李威、父亲李升同李贤一样的职务。他父亲李升按照一品官职的级别安葬,曾祖父及祖父的坟墓按一品官职重新设置石碑、石人、石马、牌坊等。因此邓州人称这三处的墓地均为阁老坟。
李贤在任上去世,皇帝朱见深闻讯后,十分惊愕悲痛,并为其停朝一日,按例赐祭葬;并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达”。
李贤去世后,葬于邓州城南10里的刁河北岸,今邓州市龙堰乡姚营村张庄组(原阁老坟自然村)。其墓前的神道碑和诰命碑,以及李贤故里碑今存立于花洲书院古碑廊内。李贤墓1952年毁坏时尚留石马一对,后移至南阳市汉画馆。
邓州花洲书院存立的李贤墓碑
其曾祖父李宽甫、祖父李威,早年去世后葬于邓州城南60里长乐林,今林扒镇小李营村赵庙组。其墓前原有一尊汉白玉碑,文革期间,被人砸石当药,已不复存在。
林扒镇小李营村赵庙组残存的李贤祖父李威墓碑石
其父李升去世后葬于今邓州城西南的古城办事处解放居委会解放社区(原阁老坟自然村)。墓前的神道碑和诰命碑,今依旧立于原地,保存基本完好。
李贤父亲李升墓碑
现在3处墓地的封土,均已在文革期间水利化平整土地时被夷为平地。
李贤有2子2女。长子李璋,曾任尚宝司丞、太常寺少卿;次子李玠,锦衣卫指挥(佥事或同知)。长女李莹,嫁礼部尚书程敏政;次女李氏,嫁孔子的第61代嫡孙、衍圣公孔弘绪。
二、古邓林镇名称来历
古邓林镇,今邓州市林扒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荟萃,古今为邓州四大名镇之一。
邓林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中《夸父逐日》故事里一个地名。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据记载,古时候林扒镇的西南、西北是很大一片原始森林。
夸父弃杖化作“邓林”的位置,据《荀子·议兵》记载:“汝颖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限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 《史记·礼记·集解》记载:“邓林,邓祁侯之国,在楚之北境。”《淮南子·兵略训》记载:“昔者楚人地……,颖汝以为洫,江汉以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路史·国名纪四》载:“邓,仲康子国,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之南阳(时特指邓州)。”《读史方舆纪要》载:“邓州,古所称邓林之险。……盖州境古多名材。”《邓县新志》载:“林扒镇古称邓林镇”。
从上述记载可知,邓林就是今邓州市林扒镇。“邓”字最早文字记载于《山海经·海外北经》的邓林,而邓州大地曾因邓林而建立夏代邓国和商周邓国,邓姓因邓国而得姓,所以邓林对于邓州、天下邓姓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古邓林镇今林扒镇是李贤故里
经多方考证,李贤故里就是《山海经》中记载夸父追日,弃杖化为邓林的地方——古邓林镇,今邓州市林扒镇。
(一)林扒小李营赵庙是李贤祖茔所在地
1、长乐河
《河南省邓州市地名志》中《孟楼镇耿营村委会耿营》记载:“东西两侧有大梁河、长乐河南流,南侧有湖北省水渠东西横陈。”
据林扒镇小李营村宋文安、宋鑫、赵大虎、赵同银,孟楼镇长乐村李马群和耿营村周元征等人介绍和笔者实地考察,长乐河发源于孟楼镇长乐村的前张庄、梨园,由前张庄南边向西,经长乐村的柳家自然村南,再向西流到长乐岭自然村东北角转向南,经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赵庙自然村西边,流入孟楼镇耿营村下港、上港自然村之间,在此低洼处形成沼泽,习称为港,为此,沼泽南北两侧住户分别称为下港、上港,这是孟楼镇耿营村下港、上港两个自然村名字的由来。
长乐河自长乐村前张庄经小李营宋家、赵庙到耿营村西,沿途纳入两岸溪流,河水由小到大,河面由窄到宽,在耿营村筑有数道拦河坝,水面宽达到10余米。长乐河经耿营自然村西边,再向南流入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的西排子河。
这条曾地处长乐里辖区的长乐河,在河南省境内长约10里,因发源于长乐里,今长乐村,以发源地而得名,故名长乐河。
南阳科技职业学院夏正兴主任在“名相李贤出邓林研讨会”上介绍李贤故里历史
2、长乐林
清《邓州乾隆志》载:“明李威,字希哲,其先蓟人,唐时有官于邓••••••有昆弟48人,300百余口同爨(cuàn,意思为灶),旌为义门。死后葬于一垒,墓木10余里,号长乐林。”
据史书、碑文等记载,以及李贤《长乐林表》中说,他的祖上去世后都葬于一个地方,墓地边树木绵延十里之远,当时百姓称之为“长乐林”。
另据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赵庙组村民及孟楼镇长乐村、耿营村村民世代相传,当时,李威及其祖墓旁边的长乐河两岸树木参天,连绵不断,蔚为壮观,被称为长乐林。
长乐林遗址
长乐林因长乐河两岸有林木而得名,此为长乐林名字的来历。
3、李家祖墓
李贤在其著的《长乐林表》记载:“吾祖之墓,去邓60里,号曰长乐林者,自宋以来然也。”
《大明一统志》记载:“李威墓在邓州西南60里,号长乐林。”
《邓州清顺治志》载:李威墓“在州西南60里长乐林,贤之祖,明江川知县。”
《邓州市志》记载:“李威墓,在林扒镇小李营村西。李威为明尚书学士李升之父。墓几乎废为平地,但墓砖尚未露出。墓旁原有墓碑一通,‘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
《河南省邓州市地名志》中《林扒镇小李营村委会赵庙》记载:“有明李威墓,人称阁老坟。”
1995年6月14日,邓州市人民政府将李威墓公布为第4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州市人民政府文件》邓政(1995 )83号载:“李威墓,林扒镇小李营村赵庙组西南。”
李贤祖父李威的墓地,在林扒镇小李营村赵庙组西南1里的长乐河的西侧。可惜,如今李威及其祖墓所有坟茔已经荡然无存。
长乐河西岸李贤祖茔遗址
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宋大虎、赵庙赵同银,孟楼镇长乐村李马群等村民告诉李贤故里调研组说,距长乐河西岸30多米,地势稍高的地方就是李贤祖父李威的墓地。赵同银说:“我们赵庙组在河西的耕地,现在还有160余亩,我家的责任田就在李威墓地南边。过去,李威墓地的北边、东边、西边也有坟,都是他们李贤先祖的墓地,后来开展农田水利化时,坟墓被平了。因长乐河冲刷和改道,河岸已紧靠李贤家族的墓地。此地不断有人盗墓,曾经将李威墓穴挖开,村民又将其填住。”
李威墓地原有高大的封土堆,且有石牌坊和两两对称的石碑、石人、石马、石羊。李威墓在水利化平整土地时被挖平,墓前的蹲猴及缚马柱一对,收藏于邓州市博物馆。目前,墓地同四周耕地一样种为庄稼,只是墓地原址比南边略高。
据宋家、赵庙的村民讲,当时李威墓地前原有一个汉白玉石碑,碑座和碑帽是青石,碑的两侧分别用青石夹着固定,高度同墓碑相同。碑座高1米多,碑高近3米,碑帽高1米多,总计高近5米,碑宽1米多,厚30公分左右。上世纪60年代,由于生活困难,村民营养不良,普遍患有胃病,李威墓碑座和碑帽及碑的两侧青石颜色似凉粉色,人称“凉粉石”。有人说碑石能治病,引得附近群众和湖北、陕西的人纷纷前来砸碑取石,一块巨碑及碑座和碑帽等被砸后逐成细粉,当作药物治病,石碑自此不复存在。赵同银等人还带领调研组来到赵庙组,看了群众拉回来放在营内旧房子边上,残存的两个近似石磙,稍小点的石碑座。
由此可见:李贤家族自宋朝以来祖茔就在长乐林,位于长乐河的西岸,明、清、民国时属于长乐里的管辖范围。今属林扒镇小李营村赵庙组。
4、长乐里
《大明一统志》记载:邓州“本朝以穰县省入,编户七里,领县二(内乡、新野)。”
里甲制是明、清及民国时的户籍管理制度,每110户为一里,每10户为一甲;里,相当于今天的行政村。
自南宋至元朝,邓州地处宋金、金元、宋元征伐之前沿;元明时期,烽火连年,归属频变,腥风弥漫,直至州城荡然,人口锐减。所以长乐里所管辖地域的范围比今天的行政村要大很多。
历史上的长乐里也属林扒。据《河南省邓州市地名志·林扒镇》记载:“清、民国初境内有林扒、萧桥、柏林、砖滩、长乐5里。”
《河南省邓州市地名志·孟楼镇》记载:“清、民国初境内有长乐、萧桥、杏仁3里。1936年属4区。1941年属彭桥区的孟楼镇、禹山乡。1958年属林扒区、彭桥公社。1975年为孟楼公社。1983年底改为孟楼乡。1985年改为镇。”
清、民国初长乐里管辖林扒、孟楼的12村,管辖的地域范围较大;今孟楼镇长乐村辖区为:长乐岭、梨园、耿王营、柳家、前张庄、后张庄6个自然村。今长乐村约为清、民国初长乐里管辖地域范围的十二分之一。所以明、清、民国时的长乐里,非今日之长乐村。
长乐里在清、民国初归属林扒管辖;长乐大队在1958年至1975年时间段归属林扒管辖。
今有说法李贤故里是邓州市孟楼镇,大概是把今属孟楼镇的长乐村和历史上的长乐里混淆了。
(二)林扒小李营李寨(今称宋家)是李贤故里所在地
《邓州市志》第二卷政区,第四章乡镇,林扒镇记载:“明内阁首辅李贤,为境内小李营村人。”
1、小李营村
《河南省邓州市地名志·林扒镇·小李营村》记载:“小李营村委会在林扒镇南部,以驻地得名。辖小李营、张坡、谢岗、宋家、赵庙5个自然村。清、民国初属长乐里。”“1949年属小李营乡。”“1958年属林扒公社为小李营大队。”“1983年属林扒乡改今名。”
今小李营村宋家(明代称李寨)在历史上曾被长乐里管辖。宋代以后属长乐林村,至明、清、民国时期归长乐里,今归属林扒镇小李营村管辖。
由此可以肯定的是:小李营自清、民国初以来,一直属于林扒的管辖范围。
2、宋家(明代称李寨)
《邓州市地名志·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记载:“原有李姓居此,名李寨。清乾隆年间,宋姓由新野宋楼迁此,称宋岗,后更今名。”
宋家位于长乐河东,距长乐河1里;在赵庙组北边,与之相连。李威墓在宋家西南1里多地处,位于长乐河西岸,距长乐河30米。
经笔者查阅《河南省邓州市地名志》清、民国以来归长乐里管辖的今林扒镇的小李营、南朱营2个村;孟楼的孟楼、南孔、耿营、晋公、长乐、白楼、军九、西竹、小孔、兰冲等 10个村;2镇共12个村。其中在 4个村中,有历史记载以李姓命名的自然村有6个,分别是林扒镇的小李营村的小李营、宋家(明代称李寨),南朱营村的李楼;孟楼镇晋公村的李庄,兰冲村大李家、小李家。2镇其余8个村均无李姓自然村记载;也无李姓居住历史记载。
林扒镇小李营村小李营的李姓是清康熙26年从南朱营李楼迁此,南朱营李楼的李姓是明洪武2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孟楼镇晋公李庄的李姓是清顺治17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兰冲大李家是明末由白落(今龙堰)李楼迁此,小李家是清光绪年间由都司鱼池李迁此。这5个自然村的李姓均与李贤的家族无血缘关系,只有小李营李寨的李姓何时、从何地迁来无记载,说明迁来时间久远。这与李贤家族自唐莅邓,宋以来一直在此居住相符。
既然历史资料记载李贤出生、生长在长乐里,历史记载中长乐里辖区的今林扒、孟楼2镇12个村中,除小李营李寨外,其它11个村都与李贤家族居住地无关,所以,只有李寨(今宋家)才是李贤家族居住地。
据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多位老人讲,祖辈相传,清乾隆年间,宋姓先祖由新野宋楼来到长乐林的李寨。此处位于河南省邓州市与湖北省光化县的中部,邓州市与光化县公路从北边2里多的长乐林店穿过,且有集市。他们见此地四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西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河,名叫长乐河,清水长流,连绵10余里;营西南一里多地、长乐河西岸有一片高大坟墓,并且有石碑、石人、石马、石羊等,感觉这里位置优越,风水很好,过去在李寨居住的一定是名门望族,经打听得知是明代内阁首辅李贤家族原来在此居住,于是宋姓人就决定在这里定居生活,起先居住在村内东边,逐步向西发展,成为今天村落。因居住的地方过去寨墙及房屋倒塌积土,以及本身地势较高,就更名宋岗,后又更名宋家至今。
故,李贤家族所居住的李寨,自宋代以来一直沿用此名,至宋姓人定居此地后才更名。他们定居前,李寨已无人居住,只是寨南边赵庙已有人居住。据赵庙村民介绍,赵姓是明崇祯年间由邓州市都司乡赵桥村迁来,定居前河西就有阁老坟。
据宋家村民介绍,据祖传,寨西南有一口李氏族人遗留的古井,井水甘甜,雨天井水满至井沿,伸手可舀。该井至今保存完好。
邓州市原文化局业务科长、文史专家常振会,市博物馆副馆长、文史专家王春玲等人组成的考察组,对宋家古井认真勘察后得出结论是:“从井壁上下不平直可以看出井口上部曾经过修复,且距井口近处的砖厚些,下边的薄些,因此可推测修复不只一次。根据砖的厚薄大小,看到有属于清朝的,砖体略大于现代的砖;有属于明朝的,比清代扁且大些。该井用砖比较杂,这其中还可见到相当薄的砖,这些砖可能要早于明代。另外,从照片看井筒下部近水面处的井壁用的是薄石片,再往下好像还是砖,说明这口井的年份是明代以前的,是元朝或者时间更久远。”
李贤故里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明李寨)古井
李贤故里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明李寨)古井内部照片
李贤《古穰集·行状》记载,李贤祖父李威生于元统元年癸酉12月22日(1334年),卒于永乐8年庚寅9月19日(1410年),享年78岁。李威生于元朝,又在此守墓,此井很可能就是李威家族用的吃水井。
从王春玲对古井的分析,也印证了宋家世代相传关于宋家迁到李贤族人曾经居住过李寨的历史的传说。
老人们还说,他们小时候常同小伙伴们一起到宋家营的西南角玩耍,那里残存有一段东西走向,大约两丈多长、半人多高的寨墙。现今在宋家的西南角地势较高,隐约可见有残存的寨墙的遗迹。自宋至元、明以来,世事沧桑,邓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时常陷入兵荒马乱,加之邓州西南一带匪患猖獗,李家是名门望族,有能力修建寨墙进行自卫防御,因寨得名,也属正常。
3、记忆中的石板路
据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组80多岁的宋文安老先生介绍,他曾听东院爷爷讲,李贤小时自李寨到邻村长乐岭泰山庙私塾上学,距离虽然只有2里多路,但遇到阴雨天行走不便,李贤说道,等我长大了,一定将此路铺成石板路。李贤为官后,不知是自己出资,还是地方官员为了首辅李贤回乡省亲方便,组织人员把这段泥巴路修了。自此,李寨到长乐岭的道路成为石板路。
据宋家、赵庙的多位老人讲,他们小时候曾见到营西边的路上还有少量残存的石板。
此路,也见证了李贤自小就立志为民众办公益事业的思想。
4、李贤祖墓、李寨与小李营
李贤祖茔位于长乐林,长乐林因长乐河两岸树木葱茏,绵延十余里而得名;李寨因李贤家族在此居住,建寨而得名。明时李贤祖茔和李寨所处的长乐林的位置,今都属于林扒镇小李营村管辖的范围。
李贤在《长乐林表》中说过,宋朝他们李家人口众多,后因战乱等原因,四散各地,到明朝洪武初年只有祖父李威在此居住守墓。而李寨(今宋家)位于长乐河的东边,距河1里。先祖墓地位于李寨西南的长乐河西侧,紧邻河岸。在宋家西南长乐河上原有一座古老的两孔石板桥连接两岸,人车都可通行。该桥年代久远,无人知道是哪一朝代修建的。后来此桥年久损坏,村民在古桥旧址上改建现在的水泥拱桥。在河西岸,目前宋家有耕地150余亩。李家当时居住在李寨,与祖墓隔河守望,对于生产、生活和管护祖墓都比较方便。
按照农村传统习俗,北为上,南为下;东为上,西为下;阳为上,阴为下。而李寨在李贤祖墓的东北,这正符合此地习俗。李家当时在长乐河东侧居住,西侧耕耘、守护祖先墓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勾绘出一幅明代的农耕图画。
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如今林扒镇所辖的小李营村,在明、清、民国初属长乐里管辖范围。
2.李贤家族居住的李寨(今称宋家)属小李营辖区。
3.李贤家族墓地位置在小李营村赵庙组。
4.李贤家族的祖茔和李贤故里均在今小李营村。
综上所述,古邓林镇,今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组是明朝内阁首辅李贤的故里。
参考资料:
《贤相李贤》《李贤诰命二道》《说说阁老李贤碑》《李贤和他的著作》和《明赠少保李升神道碑铭》《明李升诰命碑一道》《李贤从兄李孟芳墓志铭》《李贤侄孙邦明墓志铭》《古穰集》《天顺日录》《大明一统志》《邓州嘉靖志》《邓州顺治志》《邓州乾隆志》《邓州市志》《河南省邓州市地名志》等。
2020年6月7日,”名相李贤出邓林研讨会“在林扒镇中心学校召开
李贤故里调研组在邓州市文保单位林扒镇小李营村赵庙组李威墓遗址考察
李贤故里调研组在长乐林遗址考察
邓习学 裴坤
说到明朝首辅,凡能想到张居正,就应想到河南邓州的李贤。
首辅是明朝对首席大学士的称呼,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废除丞相一职,后来逐渐成了内阁制。内阁一般由几个实权人物组成,最有权的是首席大学士,称为首辅。实际上就是宰相一职,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总理。
明代这种首辅负责制,大致出现于明英宗天顺年间,就始于邓州人李贤。他曾担任两朝首辅,辅佐过5朝4位皇帝,分别是:宣德(明宣宗朱瞻基)、正统(明英宗朱祁镇)、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天顺(明英宗朱祁镇)、成化(明宪宗朱见深)。
一、李贤生平及家世
康熙61年(1722年),李贤与历代功臣40人从祀历代帝王庙,明代诸臣入祀的还有常遇春、于谦等人。
李贤的先祖为蓟(jì,蓟县,秦置,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人,西汉名将李广后代。唐朝时,他的祖先在邓州做官,因为喜爱邓州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民风淳朴,就安家于邓州。子孙繁衍,至北宋时,有兄弟48人,300余口,同灶吃饭,被宋徽宗表彰为“仁义之家”,号为“长乐李氏”。
李贤的曾祖叫宽甫,祖父名威。李威,字希哲,元朝时,曾任陕西乾州金牌总帅,因与主将不合,弃官归里。明洪武时,被选拔为莆田(今福建莆田)、翼城(今山西翼城)典史、云南江川县丞(相当于如今的副县长)等,后辞官回乡病死在家乡。李威有3子:李善、李良、李升。李升即李贤的父亲。李升有三子:李贤、李谦、李让。
李贤自小头脑聪慧,喜爱读书。7岁就开始在长乐岭泰山庙私塾上学,学习刻苦。先是考中了邓州的秀才,1432年,24岁的李贤在河南乡试中考得举人第1名(解元),第2年考中进士,奉命到河津(今山西西南部)视察蝗灾,授吏部验封主事(明朝吏部下设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个清吏司,验封司的职责是:掌管文职官员的封赏爵位、世袭祖荫、褒奖封赠等,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自此,李贤步入仕途。
李贤是明清以来河南邓州乃至南阳籍职务最高的官员。李贤是明英宗天顺年间和明宪宗成化初年的内阁首辅,为人耿介忠直,政誉俱佳。特别是入阁以后,举贤任能、爱惜人才、广开言路,当朝名臣多为其举荐提拔。深受两朝皇帝宠待,遇事多召李贤,而他的意见也多被采纳。
李贤一生在朝为官30余载,政绩卓著,声誉有加,《明史》称“自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以来,得君无如(李)贤者”。他任内阁首辅长达10年,活跃在大明王朝的权力中心,服务五朝四位皇帝,并深得三朝皇帝信任。虽说伴君如伴虎,宦海浮沉,但他却岿然不动,得善终,是大明王朝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治世良臣。
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追封李贤的上3代即曾祖父李宽甫、祖父李威、父亲李升同李贤一样的职务。他父亲李升按照一品官职的级别安葬,曾祖父及祖父的坟墓按一品官职重新设置石碑、石人、石马、牌坊等。因此邓州人称这三处的墓地均为阁老坟。
李贤在任上去世,皇帝朱见深闻讯后,十分惊愕悲痛,并为其停朝一日,按例赐祭葬;并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达”。
李贤去世后,葬于邓州城南10里的刁河北岸,今邓州市龙堰乡姚营村张庄组(原阁老坟自然村)。其墓前的神道碑和诰命碑,以及李贤故里碑今存立于花洲书院古碑廊内。李贤墓1952年毁坏时尚留石马一对,后移至南阳市汉画馆。
邓州花洲书院存立的李贤墓碑
其曾祖父李宽甫、祖父李威,早年去世后葬于邓州城南60里长乐林,今林扒镇小李营村赵庙组。其墓前原有一尊汉白玉碑,文革期间,被人砸石当药,已不复存在。
林扒镇小李营村赵庙组残存的李贤祖父李威墓碑石
其父李升去世后葬于今邓州城西南的古城办事处解放居委会解放社区(原阁老坟自然村)。墓前的神道碑和诰命碑,今依旧立于原地,保存基本完好。
李贤父亲李升墓碑
现在3处墓地的封土,均已在文革期间水利化平整土地时被夷为平地。
李贤有2子2女。长子李璋,曾任尚宝司丞、太常寺少卿;次子李玠,锦衣卫指挥(佥事或同知)。长女李莹,嫁礼部尚书程敏政;次女李氏,嫁孔子的第61代嫡孙、衍圣公孔弘绪。
二、古邓林镇名称来历
古邓林镇,今邓州市林扒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荟萃,古今为邓州四大名镇之一。
邓林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中《夸父逐日》故事里一个地名。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据记载,古时候林扒镇的西南、西北是很大一片原始森林。
夸父弃杖化作“邓林”的位置,据《荀子·议兵》记载:“汝颖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限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 《史记·礼记·集解》记载:“邓林,邓祁侯之国,在楚之北境。”《淮南子·兵略训》记载:“昔者楚人地……,颖汝以为洫,江汉以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路史·国名纪四》载:“邓,仲康子国,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之南阳(时特指邓州)。”《读史方舆纪要》载:“邓州,古所称邓林之险。……盖州境古多名材。”《邓县新志》载:“林扒镇古称邓林镇”。
从上述记载可知,邓林就是今邓州市林扒镇。“邓”字最早文字记载于《山海经·海外北经》的邓林,而邓州大地曾因邓林而建立夏代邓国和商周邓国,邓姓因邓国而得姓,所以邓林对于邓州、天下邓姓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古邓林镇今林扒镇是李贤故里
经多方考证,李贤故里就是《山海经》中记载夸父追日,弃杖化为邓林的地方——古邓林镇,今邓州市林扒镇。
(一)林扒小李营赵庙是李贤祖茔所在地
1、长乐河
《河南省邓州市地名志》中《孟楼镇耿营村委会耿营》记载:“东西两侧有大梁河、长乐河南流,南侧有湖北省水渠东西横陈。”
据林扒镇小李营村宋文安、宋鑫、赵大虎、赵同银,孟楼镇长乐村李马群和耿营村周元征等人介绍和笔者实地考察,长乐河发源于孟楼镇长乐村的前张庄、梨园,由前张庄南边向西,经长乐村的柳家自然村南,再向西流到长乐岭自然村东北角转向南,经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赵庙自然村西边,流入孟楼镇耿营村下港、上港自然村之间,在此低洼处形成沼泽,习称为港,为此,沼泽南北两侧住户分别称为下港、上港,这是孟楼镇耿营村下港、上港两个自然村名字的由来。
长乐河自长乐村前张庄经小李营宋家、赵庙到耿营村西,沿途纳入两岸溪流,河水由小到大,河面由窄到宽,在耿营村筑有数道拦河坝,水面宽达到10余米。长乐河经耿营自然村西边,再向南流入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的西排子河。
这条曾地处长乐里辖区的长乐河,在河南省境内长约10里,因发源于长乐里,今长乐村,以发源地而得名,故名长乐河。
南阳科技职业学院夏正兴主任在“名相李贤出邓林研讨会”上介绍李贤故里历史
2、长乐林
清《邓州乾隆志》载:“明李威,字希哲,其先蓟人,唐时有官于邓••••••有昆弟48人,300百余口同爨(cuàn,意思为灶),旌为义门。死后葬于一垒,墓木10余里,号长乐林。”
据史书、碑文等记载,以及李贤《长乐林表》中说,他的祖上去世后都葬于一个地方,墓地边树木绵延十里之远,当时百姓称之为“长乐林”。
另据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赵庙组村民及孟楼镇长乐村、耿营村村民世代相传,当时,李威及其祖墓旁边的长乐河两岸树木参天,连绵不断,蔚为壮观,被称为长乐林。
长乐林遗址
长乐林因长乐河两岸有林木而得名,此为长乐林名字的来历。
3、李家祖墓
李贤在其著的《长乐林表》记载:“吾祖之墓,去邓60里,号曰长乐林者,自宋以来然也。”
《大明一统志》记载:“李威墓在邓州西南60里,号长乐林。”
《邓州清顺治志》载:李威墓“在州西南60里长乐林,贤之祖,明江川知县。”
《邓州市志》记载:“李威墓,在林扒镇小李营村西。李威为明尚书学士李升之父。墓几乎废为平地,但墓砖尚未露出。墓旁原有墓碑一通,‘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
《河南省邓州市地名志》中《林扒镇小李营村委会赵庙》记载:“有明李威墓,人称阁老坟。”
1995年6月14日,邓州市人民政府将李威墓公布为第4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州市人民政府文件》邓政(1995 )83号载:“李威墓,林扒镇小李营村赵庙组西南。”
李贤祖父李威的墓地,在林扒镇小李营村赵庙组西南1里的长乐河的西侧。可惜,如今李威及其祖墓所有坟茔已经荡然无存。
长乐河西岸李贤祖茔遗址
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宋大虎、赵庙赵同银,孟楼镇长乐村李马群等村民告诉李贤故里调研组说,距长乐河西岸30多米,地势稍高的地方就是李贤祖父李威的墓地。赵同银说:“我们赵庙组在河西的耕地,现在还有160余亩,我家的责任田就在李威墓地南边。过去,李威墓地的北边、东边、西边也有坟,都是他们李贤先祖的墓地,后来开展农田水利化时,坟墓被平了。因长乐河冲刷和改道,河岸已紧靠李贤家族的墓地。此地不断有人盗墓,曾经将李威墓穴挖开,村民又将其填住。”
李威墓地原有高大的封土堆,且有石牌坊和两两对称的石碑、石人、石马、石羊。李威墓在水利化平整土地时被挖平,墓前的蹲猴及缚马柱一对,收藏于邓州市博物馆。目前,墓地同四周耕地一样种为庄稼,只是墓地原址比南边略高。
据宋家、赵庙的村民讲,当时李威墓地前原有一个汉白玉石碑,碑座和碑帽是青石,碑的两侧分别用青石夹着固定,高度同墓碑相同。碑座高1米多,碑高近3米,碑帽高1米多,总计高近5米,碑宽1米多,厚30公分左右。上世纪60年代,由于生活困难,村民营养不良,普遍患有胃病,李威墓碑座和碑帽及碑的两侧青石颜色似凉粉色,人称“凉粉石”。有人说碑石能治病,引得附近群众和湖北、陕西的人纷纷前来砸碑取石,一块巨碑及碑座和碑帽等被砸后逐成细粉,当作药物治病,石碑自此不复存在。赵同银等人还带领调研组来到赵庙组,看了群众拉回来放在营内旧房子边上,残存的两个近似石磙,稍小点的石碑座。
由此可见:李贤家族自宋朝以来祖茔就在长乐林,位于长乐河的西岸,明、清、民国时属于长乐里的管辖范围。今属林扒镇小李营村赵庙组。
4、长乐里
《大明一统志》记载:邓州“本朝以穰县省入,编户七里,领县二(内乡、新野)。”
里甲制是明、清及民国时的户籍管理制度,每110户为一里,每10户为一甲;里,相当于今天的行政村。
自南宋至元朝,邓州地处宋金、金元、宋元征伐之前沿;元明时期,烽火连年,归属频变,腥风弥漫,直至州城荡然,人口锐减。所以长乐里所管辖地域的范围比今天的行政村要大很多。
历史上的长乐里也属林扒。据《河南省邓州市地名志·林扒镇》记载:“清、民国初境内有林扒、萧桥、柏林、砖滩、长乐5里。”
《河南省邓州市地名志·孟楼镇》记载:“清、民国初境内有长乐、萧桥、杏仁3里。1936年属4区。1941年属彭桥区的孟楼镇、禹山乡。1958年属林扒区、彭桥公社。1975年为孟楼公社。1983年底改为孟楼乡。1985年改为镇。”
清、民国初长乐里管辖林扒、孟楼的12村,管辖的地域范围较大;今孟楼镇长乐村辖区为:长乐岭、梨园、耿王营、柳家、前张庄、后张庄6个自然村。今长乐村约为清、民国初长乐里管辖地域范围的十二分之一。所以明、清、民国时的长乐里,非今日之长乐村。
长乐里在清、民国初归属林扒管辖;长乐大队在1958年至1975年时间段归属林扒管辖。
今有说法李贤故里是邓州市孟楼镇,大概是把今属孟楼镇的长乐村和历史上的长乐里混淆了。
(二)林扒小李营李寨(今称宋家)是李贤故里所在地
《邓州市志》第二卷政区,第四章乡镇,林扒镇记载:“明内阁首辅李贤,为境内小李营村人。”
1、小李营村
《河南省邓州市地名志·林扒镇·小李营村》记载:“小李营村委会在林扒镇南部,以驻地得名。辖小李营、张坡、谢岗、宋家、赵庙5个自然村。清、民国初属长乐里。”“1949年属小李营乡。”“1958年属林扒公社为小李营大队。”“1983年属林扒乡改今名。”
今小李营村宋家(明代称李寨)在历史上曾被长乐里管辖。宋代以后属长乐林村,至明、清、民国时期归长乐里,今归属林扒镇小李营村管辖。
由此可以肯定的是:小李营自清、民国初以来,一直属于林扒的管辖范围。
2、宋家(明代称李寨)
《邓州市地名志·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记载:“原有李姓居此,名李寨。清乾隆年间,宋姓由新野宋楼迁此,称宋岗,后更今名。”
宋家位于长乐河东,距长乐河1里;在赵庙组北边,与之相连。李威墓在宋家西南1里多地处,位于长乐河西岸,距长乐河30米。
经笔者查阅《河南省邓州市地名志》清、民国以来归长乐里管辖的今林扒镇的小李营、南朱营2个村;孟楼的孟楼、南孔、耿营、晋公、长乐、白楼、军九、西竹、小孔、兰冲等 10个村;2镇共12个村。其中在 4个村中,有历史记载以李姓命名的自然村有6个,分别是林扒镇的小李营村的小李营、宋家(明代称李寨),南朱营村的李楼;孟楼镇晋公村的李庄,兰冲村大李家、小李家。2镇其余8个村均无李姓自然村记载;也无李姓居住历史记载。
林扒镇小李营村小李营的李姓是清康熙26年从南朱营李楼迁此,南朱营李楼的李姓是明洪武2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孟楼镇晋公李庄的李姓是清顺治17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兰冲大李家是明末由白落(今龙堰)李楼迁此,小李家是清光绪年间由都司鱼池李迁此。这5个自然村的李姓均与李贤的家族无血缘关系,只有小李营李寨的李姓何时、从何地迁来无记载,说明迁来时间久远。这与李贤家族自唐莅邓,宋以来一直在此居住相符。
既然历史资料记载李贤出生、生长在长乐里,历史记载中长乐里辖区的今林扒、孟楼2镇12个村中,除小李营李寨外,其它11个村都与李贤家族居住地无关,所以,只有李寨(今宋家)才是李贤家族居住地。
据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多位老人讲,祖辈相传,清乾隆年间,宋姓先祖由新野宋楼来到长乐林的李寨。此处位于河南省邓州市与湖北省光化县的中部,邓州市与光化县公路从北边2里多的长乐林店穿过,且有集市。他们见此地四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西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河,名叫长乐河,清水长流,连绵10余里;营西南一里多地、长乐河西岸有一片高大坟墓,并且有石碑、石人、石马、石羊等,感觉这里位置优越,风水很好,过去在李寨居住的一定是名门望族,经打听得知是明代内阁首辅李贤家族原来在此居住,于是宋姓人就决定在这里定居生活,起先居住在村内东边,逐步向西发展,成为今天村落。因居住的地方过去寨墙及房屋倒塌积土,以及本身地势较高,就更名宋岗,后又更名宋家至今。
故,李贤家族所居住的李寨,自宋代以来一直沿用此名,至宋姓人定居此地后才更名。他们定居前,李寨已无人居住,只是寨南边赵庙已有人居住。据赵庙村民介绍,赵姓是明崇祯年间由邓州市都司乡赵桥村迁来,定居前河西就有阁老坟。
据宋家村民介绍,据祖传,寨西南有一口李氏族人遗留的古井,井水甘甜,雨天井水满至井沿,伸手可舀。该井至今保存完好。
邓州市原文化局业务科长、文史专家常振会,市博物馆副馆长、文史专家王春玲等人组成的考察组,对宋家古井认真勘察后得出结论是:“从井壁上下不平直可以看出井口上部曾经过修复,且距井口近处的砖厚些,下边的薄些,因此可推测修复不只一次。根据砖的厚薄大小,看到有属于清朝的,砖体略大于现代的砖;有属于明朝的,比清代扁且大些。该井用砖比较杂,这其中还可见到相当薄的砖,这些砖可能要早于明代。另外,从照片看井筒下部近水面处的井壁用的是薄石片,再往下好像还是砖,说明这口井的年份是明代以前的,是元朝或者时间更久远。”
李贤故里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明李寨)古井
李贤故里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明李寨)古井内部照片
李贤《古穰集·行状》记载,李贤祖父李威生于元统元年癸酉12月22日(1334年),卒于永乐8年庚寅9月19日(1410年),享年78岁。李威生于元朝,又在此守墓,此井很可能就是李威家族用的吃水井。
从王春玲对古井的分析,也印证了宋家世代相传关于宋家迁到李贤族人曾经居住过李寨的历史的传说。
老人们还说,他们小时候常同小伙伴们一起到宋家营的西南角玩耍,那里残存有一段东西走向,大约两丈多长、半人多高的寨墙。现今在宋家的西南角地势较高,隐约可见有残存的寨墙的遗迹。自宋至元、明以来,世事沧桑,邓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时常陷入兵荒马乱,加之邓州西南一带匪患猖獗,李家是名门望族,有能力修建寨墙进行自卫防御,因寨得名,也属正常。
3、记忆中的石板路
据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组80多岁的宋文安老先生介绍,他曾听东院爷爷讲,李贤小时自李寨到邻村长乐岭泰山庙私塾上学,距离虽然只有2里多路,但遇到阴雨天行走不便,李贤说道,等我长大了,一定将此路铺成石板路。李贤为官后,不知是自己出资,还是地方官员为了首辅李贤回乡省亲方便,组织人员把这段泥巴路修了。自此,李寨到长乐岭的道路成为石板路。
据宋家、赵庙的多位老人讲,他们小时候曾见到营西边的路上还有少量残存的石板。
此路,也见证了李贤自小就立志为民众办公益事业的思想。
4、李贤祖墓、李寨与小李营
李贤祖茔位于长乐林,长乐林因长乐河两岸树木葱茏,绵延十余里而得名;李寨因李贤家族在此居住,建寨而得名。明时李贤祖茔和李寨所处的长乐林的位置,今都属于林扒镇小李营村管辖的范围。
李贤在《长乐林表》中说过,宋朝他们李家人口众多,后因战乱等原因,四散各地,到明朝洪武初年只有祖父李威在此居住守墓。而李寨(今宋家)位于长乐河的东边,距河1里。先祖墓地位于李寨西南的长乐河西侧,紧邻河岸。在宋家西南长乐河上原有一座古老的两孔石板桥连接两岸,人车都可通行。该桥年代久远,无人知道是哪一朝代修建的。后来此桥年久损坏,村民在古桥旧址上改建现在的水泥拱桥。在河西岸,目前宋家有耕地150余亩。李家当时居住在李寨,与祖墓隔河守望,对于生产、生活和管护祖墓都比较方便。
按照农村传统习俗,北为上,南为下;东为上,西为下;阳为上,阴为下。而李寨在李贤祖墓的东北,这正符合此地习俗。李家当时在长乐河东侧居住,西侧耕耘、守护祖先墓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勾绘出一幅明代的农耕图画。
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如今林扒镇所辖的小李营村,在明、清、民国初属长乐里管辖范围。
2.李贤家族居住的李寨(今称宋家)属小李营辖区。
3.李贤家族墓地位置在小李营村赵庙组。
4.李贤家族的祖茔和李贤故里均在今小李营村。
综上所述,古邓林镇,今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组是明朝内阁首辅李贤的故里。
参考资料:
《贤相李贤》《李贤诰命二道》《说说阁老李贤碑》《李贤和他的著作》和《明赠少保李升神道碑铭》《明李升诰命碑一道》《李贤从兄李孟芳墓志铭》《李贤侄孙邦明墓志铭》《古穰集》《天顺日录》《大明一统志》《邓州嘉靖志》《邓州顺治志》《邓州乾隆志》《邓州市志》《河南省邓州市地名志》等。
2020年6月7日,”名相李贤出邓林研讨会“在林扒镇中心学校召开
李贤故里调研组在邓州市文保单位林扒镇小李营村赵庙组李威墓遗址考察
李贤故里调研组在长乐林遗址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