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邓姓源邓州 邓小平祖籍河南
发布时间:2010-03-25 10:12:00 人气: 来源:未知
邓小平是四川广安人,据考证其祖籍地是河南南阳,邓小平在他撰写的《郡城邓氏重修家史序》中,申明天下邓姓同属南阳世家。而河南省邓州邓国侯吾离陵,沉睡着中国第一个见于正史的邓国国君─邓国侯吾离,即天下邓姓的祖根所在。
吾离陵处在邓州城区东南方向,高四、五米,周围30余米,墓前一通石碑,「邓国侯吾离陵」几个金色大字赫然在目。据姓氏学家考证,现今遍布海内外的邓姓绝大部分是来自商周侯国──邓国的邓姓,还有一小部分是李姓所改的邓姓和少数民族中的邓姓。
世界邓氏宗亲总会(台湾)所编的《邓氏族谱》明确记载,邓姓的太始祖名曼,字德阳,殷商武丁时被封于邓国,曼以国为姓,邓氏宗族开始繁衍。
公元前678年,即邓国侯吾离死后两年,延续了680余年的曼姓邓国被楚国所灭。亡国之后的邓侯子孙和邓国百姓为了纪念邓国,便纷纷改姓邓氏。
邓小平成杰出代表
邓姓因国得氏后,人丁兴旺,枝繁叶茂,不断有人自邓地向外播迁,落地生根。经过3200多年的迁徙繁衍发展,邓姓人如今已遍布全国,且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20多个国家都有。
徙居各地的邓曼后人心系祖根,用族谱、碑刻、对联等形式,传递邓姓源出邓国这一信息。香港邓氏宗亲会会徽两侧的对联是「溯赐姓于殷商,邓国之衣冠如昨;纪封侯于东汉,云台之军令犹新」。四川广安的《邓氏分谱序》说:「我姓始于周之邓国,盛于汉之高密,一朝三驸马,一门二十九侯,唐宋元明代有伟人」等等,既道出了邓氏宗族之源,并骄于先祖历史的辉煌。
据现有史料统计,自邓禹以后,东汉历史上的邓氏名人,便有皇后1人,其中封侯的29人,封公的2人,大将军13人,州牧、郡守48人,东汉一朝没有出其右者。
当代邓氏人才济济,邓小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邓小平故乡四川广安的《邓氏家谱》记载:一世祖为邓鹤轩,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按族谱推算:邓小平是受姓鼻祖曼季的106世孙、太始祖邓禹的60世孙。
邓氏宗亲回乡祭祖
中国分布极广的邓姓族人公认邓禹为本族远祖,故有「南阳承世泽,东汉启功名」之称。直到今天,遍布海内外的邓姓人仍然以「南阳」为堂号,自称「南阳邓氏」。
邓州在夏、商、周三代为邓国,秦时置穰邓二县,隋文帝开皇三年置邓州,1913年改为邓县,1988年复称邓州。一个邓字从远古一直用到今天,使邓州成为世界邓氏寻根祭祖的圣地。
2002年,邓州市重修吾离陵,建邓国侯吾离陵园,陵园占地百余亩,一期工程已竣工,二期工程正在筹建中。这里将逐步营造与陵茔风貌相协调的环境氛围,广植花草树木,并计划自陵茔正南沿中轴线建设「吾离堂」、「邓姓纪念馆」等,把华夏民族传统的「根」文化发扬光大。
吾离陵处在邓州城区东南方向,高四、五米,周围30余米,墓前一通石碑,「邓国侯吾离陵」几个金色大字赫然在目。据姓氏学家考证,现今遍布海内外的邓姓绝大部分是来自商周侯国──邓国的邓姓,还有一小部分是李姓所改的邓姓和少数民族中的邓姓。
世界邓氏宗亲总会(台湾)所编的《邓氏族谱》明确记载,邓姓的太始祖名曼,字德阳,殷商武丁时被封于邓国,曼以国为姓,邓氏宗族开始繁衍。
公元前678年,即邓国侯吾离死后两年,延续了680余年的曼姓邓国被楚国所灭。亡国之后的邓侯子孙和邓国百姓为了纪念邓国,便纷纷改姓邓氏。
邓小平成杰出代表
邓姓因国得氏后,人丁兴旺,枝繁叶茂,不断有人自邓地向外播迁,落地生根。经过3200多年的迁徙繁衍发展,邓姓人如今已遍布全国,且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20多个国家都有。
徙居各地的邓曼后人心系祖根,用族谱、碑刻、对联等形式,传递邓姓源出邓国这一信息。香港邓氏宗亲会会徽两侧的对联是「溯赐姓于殷商,邓国之衣冠如昨;纪封侯于东汉,云台之军令犹新」。四川广安的《邓氏分谱序》说:「我姓始于周之邓国,盛于汉之高密,一朝三驸马,一门二十九侯,唐宋元明代有伟人」等等,既道出了邓氏宗族之源,并骄于先祖历史的辉煌。
据现有史料统计,自邓禹以后,东汉历史上的邓氏名人,便有皇后1人,其中封侯的29人,封公的2人,大将军13人,州牧、郡守48人,东汉一朝没有出其右者。
当代邓氏人才济济,邓小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邓小平故乡四川广安的《邓氏家谱》记载:一世祖为邓鹤轩,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按族谱推算:邓小平是受姓鼻祖曼季的106世孙、太始祖邓禹的60世孙。
邓氏宗亲回乡祭祖
中国分布极广的邓姓族人公认邓禹为本族远祖,故有「南阳承世泽,东汉启功名」之称。直到今天,遍布海内外的邓姓人仍然以「南阳」为堂号,自称「南阳邓氏」。
邓州在夏、商、周三代为邓国,秦时置穰邓二县,隋文帝开皇三年置邓州,1913年改为邓县,1988年复称邓州。一个邓字从远古一直用到今天,使邓州成为世界邓氏寻根祭祖的圣地。
2002年,邓州市重修吾离陵,建邓国侯吾离陵园,陵园占地百余亩,一期工程已竣工,二期工程正在筹建中。这里将逐步营造与陵茔风貌相协调的环境氛围,广植花草树木,并计划自陵茔正南沿中轴线建设「吾离堂」、「邓姓纪念馆」等,把华夏民族传统的「根」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