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邓姓故里 > 邓姓文化杂志 >

《邓姓文化》2019年2期 总第28期

发布时间:2021-09-03 11:59:32 人气: 来源:未知

《邓姓文化》2019年2期 总第28期




 
卷首语
 
和  赋
● 邓光华
 
积德千秋赞,秉和万事兴。人至和而国盛,国至盛而福盈。此乃至理,人皆洞明。行虽有异,识却分清。
和,谓相安而谐调,平静而宜称。两国纷争,和则有利,战则不宁。刘敬结亲之约,得百载之和平;韩侂胄背盟之战,招千秋之反讽。君不见北宋索战而国灭,祸连满朝;南宋求和而生存,惠及百姓。和战利弊,泾渭分明。人际亦然,和以完行。千秋鉴许,佐启悟性。
然偏激者只观气概,不虑昭应。褒主战为忠良,贬倡和为奸佞。未经施为,忠奸判明。战以败国犹赞誉,和之兴邦反讥评。是非颠倒,颇失公正。是以主战者得势,倡和者屈声。谬论误导,妄行勃兴。祸国殃民,罪错满盈。
若乃人之失和,则缘于心之弊病。谋私利以害至友,争祖产而绝亲情,张傲顽以逆众意,妒贤能而谤人英。人失和而烦至,烦积结以瘕症。兄弟反目,朋友分崩,事业萧条,身心颓形。凄凄然孤家寡人,冥冥乎火烬灰冷。
然则循道而求和,促业以隆盛。人心所向,和气必增。利众是取,拨乱反正。施和策以强国,扬正气而雄声。和贵忍,忍一时风平浪静;忍即退,退一步食甘寝宁。负荆请罪,张善忍以歌和应;仁义胡同,褒退让以颂和风。殷殷兮万古美谈,悠悠兮千秋佳境。善哉!尚和崇善,激浊扬清。见贤思齐,安详恭敬。人皆和善以养世,世必和美而昌兴。
     (作者系海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原副厅长,现任海南省职业培训协会会长)
 
邓姓文化
2019年12月(总第28期)
 
本刊直送
在国家部委、省、市、县党政部门工作的邓姓领导人,邓姓文化研究会,海内外邓氏宗亲会,海内外邓氏宗亲代表,邓姓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部分著名邓姓文学家、书画家、企业家、专家学者、邓姓名人等。
顾   问   
刘朝瑞 刘树华 金 浩 赵显三 李锡强 殷中玲 杨振云 陈 达 岁秀强 李悦旭 丁心强 吴国占 钮 鑫 王彩霞 程传平 唐祖宣 高玉晓 邓洪军 邓 桦 邓贵有 邓学尧 邓伟章 邓恩酬 邓志成 邓祐才 邓兆伟 邓公谅 邓励东 邓海东 邓芳男 邓耀华 邓芳世 邓晴文 邓汶敦 邓福恩 邓国威 邓民权 邓祖光 邓贵生 邓汉祥 邓子亮 邓繁荣 邓木堃 邓两禄邓朱翠霞 邓海慈 邓文钿 邓海波 邓作列 邓承西 邓柱廷 邓洁玲 邓穗生 邓敬森 邓香云 邓允炬 邓新平 邓铭东 邓诗新 邓延寿 邓永宽 邓运祥 邓书贵 邓东方 邓明光 邓近有 邓 平 邓 文 邓士星 邓元斌 邓北生 邓兴旺 邓德万 邓散心 邓伟风 邓国颂 邓世广 邓永辉 邓耀辉 邓泽荣 邓扬辉 邓扬广 邓泽洪 邓子坚 邓 蔚 邓质生 邓招宗 邓兆南 邓先瑞 邓伟文 邓品汉 邓森培 邓林森 邓儒茂 邓玉树 邓光全 邓敦伟 邓洪熙 邓刚民 邓荣棣 邓德尧 邓见平
 
★卷首语★
1 和  赋/邓光华
★时事报道★
5 邓州市委书记金浩调研考察邓国春秋园等古城遗址 /刘  钰
6 邓州市举行纪念“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
  会”召开十周年座谈会/春 雷
7 著名中医专家许敬生赵安业到邓国春秋园参观考
  察/春雷
9 剑阁孤山埋忠骨 全球邓氏祭先祖/邓学良 
10 四川省广安市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5周
   年/田祖国黄 辉
10 邓子基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纪念章
12 邓迎香邓前堆荣获“最美奋斗者”国家荣誉
13 《四川凉山邓氏宗谱》发行庆典及“家庭家教
  家风”建设活动启动仪式在四川冕宁隆重举
   行/邓明洪
14 邓铭东等参加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
  论坛”
14 福建闽沙邓氏赴台恳亲交流联谊
15 “农工之家”授牌暨“我和我的祖国”读书活
  动在邓演达文献馆举行/董如磊 井雪静 季佩东
15 甘肃省秦州区牡丹镇邓家门村邓氏宗祠落成暨
  先祖圣像安坐庆典
16 广西容县邓氏后裔联谊会举行2019年奖学金颁
  发仪式/邓启严
16 江西省吉安市邓氏文史研究中心举行常务理事
  会会议/邓炳生
17 广西灵山邓氏纪念馆开光大典隆重举行/邓文军
18 广州邓氏第二届理事大会暨第四届奖学典礼隆
   重举行
18 江西南康邓氏联谊会心系教育 /邓同煊 
19 广东南雄珠玑巷邓氏后裔联谊会召开2019年南
 雄邓氏大学生颁奖大会/志 翔
★国庆阅兵★
20 参加国庆阅兵的邓姓人
21 参加国庆阅兵的邓州人/刘 钰  郑 雪
22 参加国庆阅兵的四位河南南阳籍将军
★邓姓研究★
23 春秋时期邓国与楚国的三次战争/李乔 邓习学
26 《河南商报》大型根亲文化系列报道《我从哪里
  来》之二:为避战乱 邓姓人曾大举南
   迁/唐朝金
28 古邓觅古/刘德洲
30 梳理族史  探讨前行/邓定泽
31 王建侯对邓墟的考证及留下的谜团/王林森
★邓姓名人★
34 习近平总书记讲述英雄母亲邓玉芬的故事
★今日邓州★
34 邓州全力打造“邓习乡村画廊”风景
   线/刘  钰  孙东亚
35 邓州籍作家周大新姚雪垠作品入选“新中国70
  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36 邓州市隆重召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培   训会/燕天举 王成会
37 郑渝高铁通车首日邓州东站接客记/邓习学
★文苑天地★
38 国步龙腾  锦绣中华——谨以此画组向中华人
  民共和国七十华诞献礼
39 寻根谒祖的感动与振奋/邓光华
40 活在心中的父亲——纪念特工英烈邓树
  (二)/邓光全
41 夸父逐日的传说/陈秀贤
42 诗词欣赏:  邓世广邓木林 邓习学 邓晓明
邓光华 邓石林 邓先瑞 邓溪源 邓荣棣 邓荣森
邓思华 邓万商 邓青玲 邓扬基 邓炳生 邓小明 邓毕业 邓召熹 邓有炎 邓志敦 邓质生 邓建伟 高建峰 邓作列 邓义葆 邓仲锦 邓小明 邓建秋 邓北坎邓德洲 陈 镇 陈秀贤 邓益亮 邓世高 邓佳伟 邓宅金 邓道悟 邓新华 邓 贤 邓试贵 邓新邵 邓锦元 邓英肇 邓建生
★宗亲之声★
50 我的故乡 我的家族
    ——仅以此篇献给贵州邓氏进川公后裔颁谱 大会/邓清华
52 为寻宗支赴武宁 一脉同宗感亲情/邓世南
52 豫西邓氏宗亲联谊会来函
53 美国三藩市邓海波先生等出席广东省开平市护
  龙邓氏祭祖活动
54 我对邓姓文化工作的一点建议/邓木堃
54 历史的窗户/邓国邦
55 征稿启事
★功德流芳★
56 邓国春秋园简介
★海外飞鸿★
57 马来西亚柔佛州邓氏宗亲总会邓祖光会长到深
  圳联谊
57 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会长邓清河慷慨捐赠100万
  元支持扶贫
58新加坡知识产权局邓洪森局长一行到广州开发
   区考察工作 
59 台湾世界邓氏宗亲总会一行到福建省三明市祭
  祖访亲联谊/连传芳
59 国务院任命邓炳强为香港警务处长
60 泰国邓氏宗亲邓木堃邓两绿参加中秋节慈善联
  欢晚会
61 香港政研会主席邓德成组织参加香港市民举行
  “希望明天”音乐集会表达和平心声/年永刚
62 邓祐才等香港广东青年总会参观珠三角工匠精
  神展示馆
62 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举行“邓祐才扶困奖助
  学金”颁发仪式
★纪念“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召开十周年★
63 履  痕/邓习学
65 难忘的河南之旅/邓祥发
★名胜博览★
68 香港邓氏宗祠
★谱序祭文★
69 《中华邓氏族谱·豫赣湘鄂川首卷》序
    言/邓国准
71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倡议书
71 祭先祖艾公忠公文
72 《邓姓文化》杂志支持单位
 
名誉主任
编委主任
副主任
主 编
执行主编
副 主 编
编 委
校  对
 
邓 涛 邓光阁 陈乃方
邓习学
邓灵霞 邓光伟 王春玲 邓向航邓青玲
邓习学
裴 坤
刘仲杰 杨 平 朱可铮 邓子峰
邓树林 邓向飞 邓 扬 邓相如 
邓年令 曹红波 刘德洲 陈秀贤
陈 镇 吴轶涯 王成会 徐君泽    
梁光胜 索淑华 袁 嫄 丁春雷
陈 尧 邓向阳 张宗成 杨书娟
袁 嫄 丁春雷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目 录
 
Contents
 
 
主  管  邓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  办 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
协  办 香港邓氏宗亲会
     台湾邓氏宗亲总会   
     美国三藩市邓高密总公所
     泰国邓氏宗亲总会
     中港皮业集团公司
     广东深圳邓氏宗亲联谊会         
     广东南雄珠玑巷邓氏后裔联谊会
《邓姓文化》编委会
通讯地址 河南省邓州市穰城路16号
联系人 邓习学 裴坤 邓子峰(0086)13938967033
联系电话(传真) (0086)0377-66052318
       
名称 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
账号 86128001400000627
开户行名称 河南邓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行号:402513201019
网址 邓姓之源网(www.dxzy.org)
邮箱 dzwgy95@126.com
邮编 474150
微信公众号 邓姓之源
封面题字:著名书法家、研究员、邓州市文化
          顾问张志和(邓州籍)
 
邓州市委书记金浩
调研考察邓国春秋园等古城遗址
● 刘  钰
 
 
2019年10月30日下午,邓州市委书记金浩带领文化、城建等部门对邓州邓国春秋园等古城遗址保护及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考察。
金浩强调,要按照习总书记“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惠及人民群众”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充分挖掘邓州古城遗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高起点谋划,差异化发展,促进文化遗产与经济社会的有机融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邓州特色的旅游振兴之路。市领导张栓誉、丁耀等参加调研。
在一下午的时间里,金浩一行先后来到邓国春秋园、城隍庙、城区一小、星光厂城墙、英雄水闸、秦魏冉墓、开元寺、花园街、清真寺、月牙池、八里岗等地,就古城遗址的保护开发利用进行调研。每到一处,金浩都要细细听取这些古文化遗址保护、开发的现状及未来的开发利用打算,并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商旅游开发大计。
金浩指出,文化是邓州的一大优势,邓州是古邓国及国都所在的,世界华裔邓姓发源地及6800年历史的八里岗文化,都是邓州的金名片。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遗址都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古城遗址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是一笔展现邓州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遗产是我们从先辈手中接过的文化责任,是面向新时代必须承担的文化使命,是邓州干部应有的文化情怀,必须好好的珍惜和保护,让人们看得见历史、留得住记忆。
金浩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勇于担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新途径,促进文化遗产与社会经济融合发展。随着人们对古城遗址认识的不断升华,古城遗址必将掀起一个新的旅游开发热潮。要将古城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提炼”出来,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让古城遗址真正活起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旅游观光,让全域旅游真正火起来。
金浩强调,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进一步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全力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周边环境整治、基础设施配套以及文化创意、景观创意、文旅融合等相关工作,尽快形成有内容、有特色、有品牌、有产品、有创意的产业体系。要认真总结经验,借鉴先进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怀揣敬畏、感恩、热爱的心情对待邓州地方特色文化,让历史人文更好地传承下去。
(作者系邓州市新闻中心办公室主任、《今日邓州》记者)
 
·时事报道
 
邓州市举行纪念“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
座谈会”召开十周年座谈会
● 春 雷
 
 
·时事报道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举国上下庆祝新中国建国70周年的欢乐气氛中,迎来了“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召开十周年的大喜日子。
2019年11月7日,纪念“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召开十周年座谈会,在邓州市御花园酒店会议室召开。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有:邓州市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会长殷中玲;裴营乡党委书记邓光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主任科员、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乃方;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闫富传、邓香云,邓姓文化研究会理事、邓姓族人代表及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办公室、邓姓文化研究会办公室等人员。陈乃方主持座谈会。
殷中玲在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殷中玲说,2009年11月5—7日,邓州市委、邓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河南省侨联、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南阳市以及邓州市的“四大家”领导出席,来自海内外200余名邓氏族人代表参加。大会通过并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了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创办《邓姓文化》杂志及建造邓氏先祖塑像的倡议,进行了深入的邓姓文化研究和广泛宗亲交流,会议成果颇丰。“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是一次规格高、品位高、规模大、内容丰富、成果显著的文化盛会,它的成功召开,开启了邓州举办世界性邓姓文化活动的新纪元,为海内外邓姓文化活动的开展,首创先例,奠定基础。通过此次座谈会进一步密切了邓州与海内外的联系,增进了邓州与海内外邓氏族人的联谊,传递历史文化,研究邓姓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推动和谐发展,提高邓州的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为邓州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化中心城市”目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殷中玲指出,“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为全国各地邓姓文化研究会、邓氏宗亲联谊会的成立,为邓姓文化交流、宗亲联谊活动的开展搭建了平台,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十年来,在邓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邓姓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邓姓故里广泛联系邓氏族人和邓姓文化研究者的独特优势,在邓姓文化研究和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方面迈出坚实步伐。邓姓文化工作坚持以服务海内外邓氏宗亲寻根谒祖为中心,以打造邓州文化名片为宗旨,以服务邓州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遵循加强与海内外邓氏宗亲沟通联谊的原则,创新工作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邓姓文化交流活动,在宣传弘扬邓姓文化、服务海内外邓氏宗亲回邓州探亲谒祖、积极开展邓姓文化交流活动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
2009年以来完成了邓国春秋园的开工建设、三尊邓氏先祖塑像的树立、《邓姓文化》杂志的发行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同时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参加了海内外邓氏宗亲的各项活动,提升了邓州的知名度,扩大了邓姓文化的影响力,为打造邓州邓姓根亲文化品牌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殷中玲强调,今后,我们将在邓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海内外邓氏宗亲,热心邓姓文化的专家、学者和邓姓文化工作者,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继续把邓姓文化工作做好、做扎实。
加快邓国春秋园建设步伐。邓州作为邓姓故里,邓国春秋园是个桥梁,是一个平台,必须建设好,要推进建设进程。集思广益、拓宽视野,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邓姓文化交流研讨活动,不仅要热情接待回邓州探亲谒祖的宗亲,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去开展邓姓文化宣传、交流,与各地宗亲举行联谊活动。开拓创新、融合共进,继续打造好《邓姓文化》杂志、“邓姓之源网”、微信公众号“邓姓之源”宣传平台。继续加强与各地邓氏宗亲之间的交流与联谊,适时组织和开展邓姓文化交流联谊活动。
闫富传、邓香云分别回顾总结了十年来邓姓文化所走过的辉煌历程,取得的显著成就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代表邓光伟、邓向航、邓向阳、邓年令、王成会、邓子峰、朱国柱、索书华等人分别发言,共同充分肯定了2009年“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以邓姓文化研究为主线,是团结的会议,胜利的会议,会议圆满成功。通过此次会议为十年来及今后邓州乃至海内外邓氏族人开展邓姓文化研究、加强邓氏宗亲联谊等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力。
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各尽所能,积极配合邓姓文化研究会作好宣传交流工作,促进邓姓文化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著名中医专家许敬生赵安业到邓国春秋园参观考察
● 春 雷
 
2019年10月31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研究会原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儒医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医药文化》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河南省儒医文化研究会会长许敬生教授,原南阳张仲景国医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育长、《国医论坛》主编、邓州万寿堂中医馆第七代传人、著名中医专家赵安业教授,郑州仲景国医专修学院院长赵国雅一行在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邓香云,《邓姓文化》杂志副主编邓子峰,邓州市康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州市兴群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年令及邓姓文化研究会办公室人员的陪同下专程来到邓国春秋园参观考察。
邓香云对许敬生、赵安业等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专家们在繁忙的公务之余,抽时间参观考察邓国春秋园表示称赞。
邓香云说,邓州是历史上的古邓国及国都所在地,是世界邓姓发源地。邓姓文化是邓州得天独厚的根亲文化资源。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邓姓文化工作,多次举办邓姓文化研究及交流联谊活动,把吾离陵晋升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以吾离陵为依托建设大型根亲文化项目邓国春秋园。
许敬生说,根据邓州发现的八里岗仰韶文化遗址推断,在6400多年前邓州便有人类生存。夏、商、周诸侯国邓国的国都就在邓州,邓州市不仅是古邓国国都所在地,邓姓发源地,也是医圣张仲景故里(今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邓州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值得深入了解和研究。
在邓香云等人的陪同下,许敬生、赵安业在吾离陵前参观了邓氏先祖像并认真记录了吾离陵碑文。大家还参观了大殿、廊坊等邓国春秋园建筑。
邓州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局长王云立、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闫富传、邓州市中医院副院长周雪林等人参与许敬生、赵安业一行的接待活动。
 
·时事报道
 
·时事报道
 
 
1988年10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习仲勋副委员长办公室,习老亲切接见赵清理、赵安业父子
 
 
 
2019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组书记徐乐江,亲切接见著名中医专家赵安业教授并把脉诊病
 
2019年5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莅临郑州调研张仲景国医大学恢复重建时,接见著名中医专家赵安业教授
 
 
剑阁孤山埋忠骨 全球邓氏祭先祖
● 邓学良
 
2019年10月19日清晨,浓密的乌云笼罩着四川省剑阁县山区,低矮的乌云淹没了高处的山顶,此时的天色给白庙乡孤玉山下一群缓步上山的祭拜人群心里,增加了一种莫名压抑之感,似乎在向参加祭拜的后人述说着陵墓主人当年的冤屈。......
9点13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拉开了2019年全球邓氏艾公(54世祖)忠公(55世祖)祭拜仪式:全体行三鞠躬礼,颂祭文,逐一敬献菊花并在点灯石点灯,敬茶敬酒,焚香祈祷,祭拜活动简朴而庄严。
据悉,此次秋季祭拜活动由四川邓氏文化研究会举办,由四川各地、世界华裔邓姓发源地河南邓州和重视家文化传承的广东、香港、海南、以及重庆、吉林等地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宗亲150余人参加。河南省邓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及四川省剑阁县文化广电部门负责人出席该活动。
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三国(220年-280年)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5月,曹魏的司马昭假魏帝之名,大举伐蜀。征西将军邓艾出沓中以取姜维。11月,邓艾偷渡阴平成功,率数千军人直逼成都。蜀主刘禅投降,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邓氏艾公忠公率领的数千将兵,是灭蜀的先锋军队,当论首功。他们打破了40多年来,三国鼎立的平衡,为中国进入统一的西晋王朝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却招奸臣钟会陷害,于264年父子双双被害。273年,艾公亲孙邓朗(56世祖)被任命为郎中,才算为受冤 10年艾公平了反。653年之后,艾公又被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在天汉元年(917年)追封为彰顺王谥号。
祭拜仪式结束后,浓厚的云层渐渐变薄,天空逐渐明朗,邓氏后人在孤玉山对面山间升起一片片白云的时候,逐步离开墓园。
(作者系四川邓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时事报道
 
 
四川省广安市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5周年
● 田祖国 黄辉
 
2019年8月22日,在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广安市举行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5周年献花仪式、邓小平同志诞辰115周年纪念封首发式、《风采——警卫秘书眼中的邓小平》开展仪式等系列活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5周年。
当天上午9时许,在邓小平故里铜像广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5周年献花仪式在这里举行,邓小平同志原身边工作人员张宝忠中将、省委第二巡视组以及广安市四大班子领导等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深情三鞠躬,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无限敬仰与怀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缅怀邓小平同志,就是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广安市委书记李建勤说,我们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修复净化政治生态,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广安,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广场,邓小平同志诞辰115周年纪念封首发式、“同心向党·共绣国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场活动、系列捐赠活动等在这里举行。
据了解,邓小平同志诞辰115周年纪念封一套两枚,纪念封图片分别由邓小平铜像和坚定的步伐——邓小平塑像组成,邮票则使用的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纪念邮票;在捐赠活动中,张宝忠中将向邓小平故里管理局捐赠了《警卫秘书眼中的邓小平》115本、《跟随邓小平四十年》115本。
当天,在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珍藏厅,《风采——警卫秘书眼中的邓小平》展正式开展,此次展览分为心系人民、生活情趣两大部分,集中展示了张宝忠中将捐赠的80张图片,记述邓小平同志作为老一辈革命家所展现出的崇高风范和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懈追求,展示了一代伟人伟大而又平凡、朴实而又亲切的另一面。
 
邓子基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国庆前夕,厦门市副市长国桂荣等一行专程走访慰问厦门大学资深教授邓子基,向他颁授并佩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并向他致以崇高敬意和亲切问候。邓子基教授衷心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激,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获得纪念章是莫大的荣誉、巨大的鼓励,更是前行的动力。 
据了解,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纪念章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健在的老战士老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得国家级表彰奖励及以上荣誉并健在的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参战荣立一等功以上奖励并健在的军队人员(含退役军人)以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邓子基先生是福建沙县夏茂镇儒元村人。他是厦门大学资深教授(院士待遇),中共党员,博导,著名经济学家、财政学家、教育家,我国财政学界主流学派“国家分配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研究领域:财政基本理论与政策研究、财政与宏观调控研究。出版著作、译著、教材60多本(含合作),发表论文400多篇。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届中国财政理论研究终身成就奖、“福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厦门市劳动模范”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和称号达40多项。
 
 
相关链接
 
访一代宗师财政学泰斗——邓子基
● 杨 平
 
2012年4月7日,河南省邓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邓姓文化》杂志编委会副主任闫富传,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邓姓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孟力军,市文广新局党组副书记、《邓姓文化》杂志编委会副主任王硕,市文广新局纪委书记、邓姓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杨瑜,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副理事长、邓州市人大常委邓香云,市文化馆馆长、《邓姓文化》杂志副主编杨平等组成的“邓姓文化闽赣行”代表团,在厦门宗亲邓大琦、邓瑞明、邓瑞亮的陪同下,专访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财政学家和教育家邓子基。
四月厦门,阳光明媚,鲜花盛开。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叩响了邓老的家门, 90高龄的邓老红光满面、谈笑儒雅,举止中透出学者鸿儒谦虚的特质。客厅充满书卷气,宽大的书桌、典雅的文房四宝、兰花幽香袭人、富贵竹郁郁葱葱、博古架摆件古香古色,让我们感到这位学术泰斗的博爱与雅致。
代表团向邓老赠送了“天道酬勤”匾额和《邓姓文化》杂志,代表故里邓州向邓老表示诚挚的问候,介绍了邓州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闫富传说:“邓州是邓姓之源,是古邓国及国都所在地,位于邓州市城区东南3公里的八里王村吾离陵,是邓氏十九世祖、邓国侯吾离的长眠之地,被称为 “天下邓氏第一陵”。我市历来重视吾离陵的保护工作,数次拨付专款对其进行整修,现今全面反复进行了论证、设计,意欲将其打造成故里邓州特有的文化符号”。邓子基教授赞许邓姓故里邓州对邓姓文化的重视与研究,肯定了《邓姓文化》杂志的内涵、形式,对邓州代表团一行的专访表示感谢,特意赠送了《邓子基文集》,并欣然为《邓姓文化》杂志及《大爱无疆》一书题词。代表团在邓老留言本上题词为“世人师表  桃李天下”。 大家纷纷和邓老合影留念。
邓子基教授,1923年6月生于福建沙县,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财政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财政学界主流学派“国家分配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我国社会主义财政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现任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重点财政学科点主要学术带头人、厦门大学财政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财政学会顾问和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顾问等。邓子基教授教书育人,桃李天下,为国家培养了大量财政、经济专门人才,其中博士逾100名,硕士300多名,国家部级干部近20名。他的儿子邓力平是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厦门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时担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等。
经过长期系统的科学研究,邓老提出了财政本质论与模式论,财政四要素论,财政四职能论,财政、税收、国有资产管理一体两翼、一体五重等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填补了国内财政学科的若干空白,并为政府相关部门所采纳,在财政、税收、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已出版了60多部专著、译著、教材,发表了400多篇重要论文,累计近3000万字。由于邓老的理论建树和对改革建设的突出贡献,荣获国家、省部级荣誉奖励50多项,以及“国家荣誉勋章”“世界500名人勋章”(英国)和“终身杰出成就金人奖”(美国)等。
在热烈愉悦的气氛中,访谈持续了近2个小时,邓老始终精神饱满,语风锐利,记忆惊人,邓老的博学、博爱令我们敬重不已。我们恋恋不舍地向邓老道别,邓老坚持出门送客,至楼道口一一握手,表示有时间一定回故里邓州,并欢迎再次到厦门做客。
一次普通的访谈,刻印永久的感动!
 
·时事报道
 
邓迎香邓前堆荣获“最美奋斗者”国家荣誉
 
 
2019年9月25日,“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杜富国等278名个人、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等22个集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在公布的278名“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中,我们邓氏家族有两位家人获此殊荣:邓迎香、邓前堆。
邓迎香
女,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10月生,贵州罗甸人,贵州省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党支部书记。为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她不等不靠、敢闯敢干、艰苦奋斗,带领村民发扬“愚公精神”,在悬崖峭壁上硬生生凿出一条“麻怀出路”,凿开了通往富裕的新希望。她面对困难毫不畏惧,面对脱贫充满信心,是当之无愧敢于冲锋在前、勇于担当重任的“领头雁”。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她是一个边远山区普普通通农村妇女,更是一名闪烁着党性光辉的共产党员。她的先进事迹感动了乡亲、感动了社会,先后被评为全国扶贫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受到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邓前堆
男,怒族,中共党员,1964年3月生,云南福贡人,云南省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他情系乡村,扎根基层,以“救死扶伤”为己任,29年如一日依靠一副溜梆横跨怒江,冒着生命危险来往于索道两岸村寨,为群众出诊治病解忧,用坚守换来了百姓的健康,以实际行动实践着一位乡村医生的理想与信念,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索道医生”。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白求恩奖章。
 
《四川凉山邓氏宗谱》发行庆典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启动仪式在四川冕宁隆重举行
● 邓明洪
 
 
2018年7月25日至7月26日,来自世界华裔邓姓发源地河南邓州和广东、广西、海南、福建、重庆、湖南、安徽、云南等及四川各地邓氏族人代表,参加了四川冕宁县邓氏文化研究会在冕宁县西康温泉大酒店举办的邓氏系列活动。7月25日下午举行了《四川凉山邓氏宗普》发行庆典;7月26日上午举行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启动仪式,系列活动安排紧凑,内容丰富,突出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鲜明主题。
一、隆重举行《四川凉山邓氏宗普》发行庆典。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各县市都有邓家人,编写《四川凉山邓氏宗谱》的工作始于2016年春,“廿支房系,萃编一书”,历时三年,一部133万字,收录了凉山20个房系的家谱终于问世。7月25日下午,发行庆典在冕宁县西康温泉酒店大堂隆重举行,来自凉山各宗系的邓氏族人代表和前来祝贺的全国各地邓氏族人代表近500多人参加了发行庆典。到会部分会长作了精彩发言,谱委会向凉山邓氏各房系和前来参加庆典的全国各地邓氏文化组织颁赠了谱书。庆典活动载歌载舞、庄重严肃、隆重热烈,充满正气。
二、隆重举行“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启动仪式。
为了使邓姓文化工作步入规范,冕宁县邓氏文化研究会抓住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全国政协“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协商会议和习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一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弘扬优良家风,树立家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切实做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契机,并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在全体会员及其家庭成员中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
7月26日上午在西康温泉酒店篮球场召开了千人大会,并发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活动倡议书,到会邓氏族人代表、嘉宾代表作了精彩发言,中共冕宁县委统战部、县妇联领导到会指导并讲话。“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顺应时势、切合邓氏族人工作实际,充满了正能量,得到各方面的一致赞誉。
(作者系四川冕宁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时事报道
 
 
邓铭东等参加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
 
2019年6月15日,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在福建泉州举行。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邓铭东会长、邓盛良常务副会长、邓万历秘书长、邓兴玲副秘书长,泉州市邓氏宗亲会邓荣洲会长、南安市邓氏宗亲会邓左艺会长及来自两岸的近千民众相会泉州南安,共叙亲情,同连血脉。
据了解,本届论坛有来自两岸上百个姓氏代表出席。
多年来,海峡百姓论坛以“两岸一家亲”为理念,同根同源,同宗共祖,数十个姓氏宗亲以闽台一家的血缘为纽带,开展了文化论坛,恳亲联谊等一系列的活动。
本届百姓论坛,以百家姓代表为主体,以“我的家,我的姓”为议题。两岸同姓同宗通过论坛认祖归宗,跨海寻根。通过论坛活动,推动两岸同胞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感和中华民族归属感,促进心灵契合,提升文化自信,共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社会基础。
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邓氏委员会自成立以来,每一届都组团参加。早在2014年6月,在邓氏委员会会长邓铭东、常务副会长邓盛良的带领下,邓氏委员会组织了66人的邓氏代表团参加在台湾高雄圆山饭店召开的“第六届海峡论坛·百姓论坛”。
邓氏委员会在福建省委统战部、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的领导下,在促进海峡两岸民间姓氏文化交流,为祖国和平统一,以及在姓氏源流研究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成绩显著,2016年1月被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邓铭东会长、邓盛良常务副会长、邓万历秘书长被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会后,邓氏宗亲代表一行驱车前往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参观拜祭。
 
福建闽沙邓氏赴台恳亲交流联谊
 
福建闽沙邓氏宗亲赴台恳亲代表团于2019年6月27日上午从沙县启程,历时7天,7月3日完成全部行程安全顺利回到各自的家乡。
参加此次活动的有:福建省沙县邓光布将军祠文物保护小组、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垂裕祠文物保护小组、福建省漳平市邓氏千三公后裔宗亲会、福建省南靖县邓氏宗亲会、福建省清流县邓氏宗亲会的代表。
在台期间,闽沙邓氏一行与台湾邓氏宗亲举行联谊座谈、交流、探讨两岸邓氏的渊源、传承与发展。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恳亲、联谊和交流,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次交流活动由邓光布后裔21位宗亲参加,抵台后,受到了台湾邓氏宗亲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款待。
台湾世界邓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邓宗文等宗亲组织内政部邓氏(万里)高喠宗亲会、桃园市邓姓宗亲会、新竹县邓姓宗亲会、新竹县(新埔、关西)邓姓宗亲会、苗栗县邓姓宗亲会对恳亲观光团予以热情接待。
 
“农工之家”授牌暨“我和我的祖国”读书活动
在邓演达文献馆举行
● 董如磊  井雪静  季佩东
 
为进一步推进“书香农工”建设,以更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7月12日,农工党江苏省委“农工之家”授牌暨农工党连云港市委“我和我的祖国”主题读书交流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东海樊氏图书馆(连云港邓演达文献馆)举行。农工党省委委员、市委秘书长邓青,农工党市委委员、党史研究室主任樊振共同为“农工之家”授牌(农工党省委农工之家)。
当天下午,来自连云港市区和东海县的农工党党员、牛山街道的读者,在樊氏图书馆诵读邓演达烈士家信,分享读书心得,观看《凝固的历史:邓演达》视频、参观邓演达文献馆展厅。樊振向大家介绍了邓演达的生平,并选择邓演达部分家书进行诵读,读者刘文平分享其游历欧洲的见闻。与会人员分享了各自的阅读经历和体会,分享的主题涉及哲学、经济、文学、历史、小说等众多领域,他们交流了读书与做人、阅读与提升的切身感受。
 
甘肃省秦州区牡丹镇邓家门村邓氏宗祠落成暨先祖圣像安坐庆典
 
2019年10月1日,在举国上下欢庆伟大祖国建国70周年之际,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牡丹镇邓家门村,隆重举行了邓氏宗祠落成暨先祖圣像安坐庆典。
当日,全村邓氏族人与来自秦安县兴国镇邓家庄、刘坪镇邓家坪的邓氏宗亲代表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见证了邓氏家族这一大盛事。
据族谱记载,先祖汉宋时定居在江宁(南京)珠珠巷铁大门。一族元时迁居江南凤阳府大石桥,元末时我族弟兄三人汉勤、汉宗、汉忠迁居四川成都府;明初时汉勤、汉宗迁居秦州(今甘肃天水)。
到达秦州后,其一人居住在今秦州关爷巷,另一人居住在今秦安县邓家坪。明末清初时部分人逐年由关爷巷迁居今邓家门村。
邓氏宗祠于民国5年在本村下庄里建成,供奉祖神宁河王邓愈及家神黑佛、方神九天圣母太乙元君等神像,民国18年毁于匪祸,民国20年由关爷巷再次复像。
解放后宗祠变为学校,1962年迁往本村门台,为土木结构,历时50余载至今。
2018年秋,阴雨成灾,殿后山体崩塌,致使宗祠上漏下湿,满目疮痍,经族内有识之士及本届会长共议,于2019年3月成立了重建宗祠领导小组,历时半年,耗资50余万,建成大殿3间,山门1座。
 
广西容县邓氏后裔联谊会举行2019年奖学金颁发仪式
● 邓启严
 
2019年8月24日上午,广西容县邓氏后裔联谊会在容城长江大酒店三楼会议室,举行2019年邓氏奖学金颁发仪式。出席颁发仪式的有联谊会会长邓常德、执行会长邓儒琼、常务副会长邓启严、邓奕华、邓振枢、邓建新、副会长邓林权、邓业君、常务事理邓汉球、名誉会长邓有炎、邓永武;容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委主任邓文森应邀出席;在2019年考上硕士研究生、大学一本、二本院校和重点高中的65个邓氏家庭子女及部分家长代表出席了会议。颁发仪式由常务副会长邓启严主持。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奕华首先宣读表彰决定,邓常德会长、邓儒琼执行会长、县人大财经工委邓文森主任先后作了重要讲话,他们都寄语获奖的邓氏子女,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励,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家长代表邓自波、学生代表邓雅言、邓智瀚、邓智先后表态发言,他们都表示要刻苦学习、不忘初心,懂得感恩,以新的优异成绩报答容县邓氏宗亲。
我县邓氏后裔联谊会已连续11年奖励优秀邓氏学子。今年有三个特点:一是获奖人数超新高,连续五年超60人;二是有五个家庭同时有两个子女获奖;三是获奖的女学子连续五年比男学子多。
在颁发仪式上,联谊会给每个获奖的邓氏学子发给奖学金和获奖证书,以激励他们发扬和传承好邓姓历史文化,造福社会。出席颁发仪式的联谊会领导还同获奖的邓氏学子合影留念。
会前,容县百景园有限公司经理邓苏炜(桂林荔浦人)捐款一万元,大力支持容县邓氏宗亲本次奖学活动,在此我们对邓经理的爱心捐款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系广西容县邓氏后裔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时事报道
 
江西省吉安市邓氏文史研究中心
举行常务理事会会议
● 邓炳生
 
2019年7月13日,恰逢吉安市邓氏文史研究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一周年,召开吉安市邓氏文史研究中心第一届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宗亲们觉得意义非凡,这不仅仅是纪念意义,主要还是凝聚着吉安邓氏人的氏族情怀和家族精神,永远要把它记住。在这双喜临门的日子里,吉安邓氏人正是怀着满腔的热血和百倍的信心,要把邓氏文化研究工作做好。
在此次大会上,首先由理事长邓道凤作了《砥砺前行,为开创吉安邓氏文史研究工作新局面而努力》的报告,接着理事长还宣读了第一届常务理事以上的成员名单。常务副理事长邓本虎向本次大会宣读了文史研究中心的《章程》。秘书长邓炳生代替常务副理事长邓云鹏宣布中心执行理事会成员和分组名单。理事长助理邓合镇,秘书长邓炳生,荣誉会长、联络帮扶组组长邓鸿春,荣誉会长、总顾问邓梅根,常务理事秘书、财务组副组长邓相安,名誉会长邓小冬等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分别作了讲话和工作安排。
理事长邓道凤最后强调,我们成立本中心,就是要让吉安的邓氏人,真正体会到我们是在为邓氏人做实事,做善事。要让真正有困难的邓氏宗亲得到一分爱,一份情,把善款用到最困难、最需要的邓氏宗亲的手中。
(作者系江西吉安邓氏文史研究中心副理事长、秘书长)
 
广西灵山邓氏纪念馆开光大典隆重举行
● 邓文军
 
2019年12月9日上午,广西灵山邓氏纪念馆开光大典隆重举行。来自世界邓姓发源地河南邓州,广东深圳、广州、茂名、南海、吴川、廉江,广西南宁、防城港、悟州、柳州、钦州、玉林、贵港、横县、桂平、容县和海南,四川,贵州,北京及香港等邓氏嘉宾及灵山本地的邓氏族人代表六干多人,齐聚广西灵山县灵城街道三勤村委三阁垌村,见证了这个盛况。
邓氏纪念馆宏伟庄严,令人起敬,大典现场松柏青青,旗幡招展。嘉宾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陆续步入大典广场,共同期待着激动人心的一刻。
上午10时38分,大典司仪宣布灵山邓氏纪念馆开光大典开始。
灵山邓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邓文想首先发表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代表灵山县三万六千多邓氏宗亲,向参加开光大典的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说,灵山邓氏纪念馆不仅是邓氏先祖名人先贤安灵之处,也是传承邓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先祖美德,凝聚人心、激励族人团结向上,发奋图强的场所。开光大典更是展示邓氏同根同族同源、和平和睦和谐的情怀。
河南省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邓香云发表了充满亲情和热情的讲话。她说,天下邓氏一家亲。东汉家声远,南阳世泽长。灵山邓氏纪念馆的建成,不仅为邓氏后人经常性祭拜先祖提供了便利,也成为点缀灵山一道新的文化风景线。
深圳邓氏宗亲联谊会永远荣誉会长邓腾在致辞中表示,灵山邓氏纪念馆规模宏大,工艺精湛,雕梁画栋,古色生香,在海内外各地邓氏宗祠之中其设计和建筑之精美,堪称典范。
大典共有十项仪程:
来宾介绍。灵山邓氏礼仪队为主席台上的各位宗长敬献黄色围巾。
盛世鸣鼓。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烟墩大鼓。
敬献花篮。邓文想会长及主席台上的各位宗长,为邓氏先祖敬献花篮。表达对邓氏先祖的敬意、追思、缅怀。
净手上香。表达慎终追远之情、对邓氏祖先的无限尊崇。
光荣授旗。邓文想会长为旗手授灵山邓氏宗亲会会旗。表达了邓氏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热情致辞。热烈欢迎各地宗亲莅临灵山邓氏纪念馆,献计献策,共听宗祠钟鼓齐鸣,同贺邓氏和睦兴盛。
荣耀颁奖。为获得邓氏宗亲楷模、突出贡献奖、优秀理事称号的宗亲颁奖。
赠送贺礼。互赠牌匾、锦旗和纪念品。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赠送的锦旗为:“炎黄邓氏,根深叶茂”;深圳邓氏宗亲联谊会赠送的牌匾内容为:“宗祠典范”;香港邓氏宗亲会赠送的牌匾内容为:“枝叶同根”。
祈福岭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跳岭头。共同祈福邓氏兴旺、民族复兴、祖国昌盛。
竣工剪彩。在热烈祥和的气氛中,灵山邓氏纪念馆开光大典典礼告成。
 
·时事报道
 
广州邓氏第二届理事大会暨第四届奖学典礼隆重举行
 
广州邓氏宗亲会第二届理事大会暨广州邓氏宗亲会第四届奖学典礼,于2019年8月11日,在广州天虹宾馆隆重举行,此次庆典活动力邀全国各地的邓氏宗亲共计500多人,邓运祥宗亲再次当选广州邓氏宗亲会会长。
大会在融合、交流、探讨、捐赠、助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同时大会对老会员进行了表彰,对新会员进行了勉励,此次活动内容丰富,节目精彩纷呈。既有宗亲文化的宣誓,也有对学子的奖掖,整个活动热烈祥和,不仅起到了联谊、联商、联谱作用,更是一个极好的互助、互信、家风传承的大舞台。
 
·时事报道
 
江西南康邓氏联谊会心系教育
● 邓同煊
 
2019年6月29日,南康邓氏联谊会邓文革会长带领联谊会班子成员一行9人到隆木中学和大坪乡南良村调研。
上午10时,邓文革会长等来到隆木中学。邓瑞金校长介绍了隆木中学从创办迁址到现在占地40多亩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校园建设的近期及远期规划,并着重介绍了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他说,恢复高考以来,毕业生有二人升入北大清华,这对于偏僻小乡镇是难能可贵的。
邓文革会长高度赞扬了隆中思想,隆中精神,隆中贡献。他说,隆木中学尽管地处南康北边,隆木人杰地灵,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加上有一批批热心教育事业扎根隆中的好老师,成就了隆木中学人才辈出,成绩喜人。 
邓文革会长向瑞金校长赠送《邓姓文化》杂志,调研组一行参观了校园之后还分别到隆木街上、瑞坑邓氏宗祠祭拜祖先,看望了退休干部邓舜庭宗亲。
下午,邓文革会长一行9人驱车到大坪乡南良村调研。邓文革会长首先带领宗亲参观了南良上下门祠堂,祭拜先祖,教育大家不忘初心,不忘祖德,牢记祖训!
接着视察了南良中门祠堂建设工地,详细了解南良中门祠堂的建设情况。南良中门祠堂管委会邓生林宗亲介绍了南良中门祠堂建设筹资过程,招投标办法,资金管理等。邓文革会长肯定了南良中门宗亲所做的工作,他说,南良中门宗亲团结一致,积极性高,办法多,进度快,质量好,很多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随后,调研组一行拜访了大坪南良村干部,受到了邓联越书记等领导的热情接待。邓联越书记介绍了千年古村的发展史及现在新农村建设情况、扶贫脱贫情况、宗亲们的精神面貌及生活情况、学校建设和今年村民子弟高考情况。邓文革会长简要介绍了南康邓氏联谊会的情况,特别是今年年会的构想,他说南康邓氏联谊会是南康及周边县市邓氏宗亲联系的纽带和桥梁,邓氏一家亲,永远心连心,传播正能量,发扬邓氏优良传统,弘扬祖德,团结邓氏宗亲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前行。
调研结束,邓文革会长总结了本次调研的收获和感想。他非常感谢瑞金宗亲和联越宗亲的热情接待,为联谊会调研提供了平台,两位宗亲向调研组介绍了经验,分析了形势,让调研组成员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解了农业农村的新情况及农村中学面临的困境,他要求调研组成员认真梳理一天调研的情况,广泛开展讨论,为联谊会以后的工作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做宗亲的贴心人。
邓声凯、邓声洋、邓联杞、邓华武、邓性安、邓景、邓登庄、邓仁松、邓同煊等宗亲一同参加上述活动。邓文革会长向村书记邓联越宗亲赠送了相关书籍。
 
 
广东南雄珠玑巷邓氏后裔联谊会
召开2019年南雄邓氏大学生颁奖大会
● 志 翔
 
 
2019年8月18日,南雄珠玑巷邓氏后裔联谊会在珠玑古巷邓氏宗祠召开2019年南雄邓氏高考本科录取生颁奖大会。
今年南雄邓氏学子共有33人考入本科院校,其中一本院校录取13人,邓娴获南雄市理科第4名,被中山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录取,邓辉焱获南雄市文科第9名,被深圳大学英语专业录取。
到今年为止,南雄邓氏联谊会对南雄邓氏高考本科录取奖学已举行了13届,共奖励考生504人,其中一本119人,二本385人,发放奖学金67万多元。这些奖学金是由香港慈善家邓安堂宗长于十多年前慷慨捐款100万元兴建的安堂(奖学)大厦,其租金收入用于南雄邓氏奖学。
会前,由会长邓汝华宗亲带领邓氏本科生及家长参观邓氏宗祠并亲自担任讲解员。
大会由监事长邓华君宗亲主持并介绍主席台就坐的领导和嘉宾。
大会在国歌声中开幕,邓汝华会长首先讲话。他向获奖学子介绍了奖学金的来源,代表联谊会向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在大学里继续努力,不断进取,以后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二是大学期间多结交良师益友,学会交往,提升自我;三是深刻认识崇德向善的真谛,学会感恩。
市政协副主席陈宝林发表讲话。他代表市政协对邓氏联谊会的工作予以高度肯定,勉励获奖学子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市保密局局长邓红春宗亲也讲了话。
获奖学生及家长代表上台发言。奖学金颁发后,联谊会领导与获奖学子合影留念
 
·时事报道
 
参加国庆阅兵的邓姓人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全军和武警部队的阅兵方队以威武雄姿和排山倒海的气势吸引着全球目光。
参加这次的阅兵的有不少邓姓人,他们接受了全国人民的检阅。这是我们广大邓氏宗亲的光荣和骄傲。现将部分参加人员介绍于后,以飨读者。
一、领队将军
1、邓洪勤 少将
国庆盛典直播中有位叫邓洪勤的名字让无数邓家人引以为自豪,邓洪勤将军是信息作战第四方队的领队,他是四川南部县宏观乡梨花村人,中共党员,现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谋长。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由4型16辆装备组成的信息作战第4方队,在邓洪勤少将、金锋少将的率领下,通过天安门。这个方队由战略支援部队某部抽组而成,受阅的70余名官兵来自一线部队,驰骋“信息疆场”,有观天测地的“火眼金睛”之誉。受阅的气象水文观测车、地形勘测车、预报保障车、测绘导航信息服务车等装备,都是首次接受检阅的国产新型装备。
2、邓志平少将
 
现年51岁的邓志平(1964.5)是江西新干人,中共党员,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司令部军务部部长,2012年9月任第14集团军副军长兼参谋长,2013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邓志平曾在老山前线立下二等战功,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中,邓志平以第14集团军副军长身份,担任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领队。现任成都军区副参谋长一职。
3、邓荣珍 少将
由汪晓初少将、邓荣珍少将率领的东风-5B核导弹方队,10月1日上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亮相。邓荣珍少将来自江西抚州宜黄县二都镇。
二、邓氏大学生
10月1日上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大的阅兵仪式中,来自重庆奉节、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的大二学生邓涛有幸参加了阅兵仪式。
现年19岁的小伙子邓涛,是重庆奉节西部新区胡家社区4组人,身高1.78米,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一表人才。2018年7月,邓涛从奉节中学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矿业大学,目前是一名大二学生。
邓涛从小爱劳动。一到周末,他便与妹妹邓萌一起帮助父母做家务和上坡干农活。他家原先有100多株脐橙树,什么剪枝、施肥、除草、打农药,农村中的粗活细活都是一把好手。
 
 
 
参加国庆阅兵的邓州人
● 刘 钰  郑 雪
 
1、野战防空导弹方队中的少将
裴晓昌,裴营乡裴营村人,少将军衔。2019年10月1日,担任建国七十周年大阅兵野战防空导弹方队领队。
10月9日,邓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陈达,市委常委、市武装部政委姚瑞峰一行看望了裴晓昌将军的家属,对他光荣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表示祝贺,并感谢其家属为部队输送了优秀人才。
裴晓昌少将的家庭是“工农结合”,父亲是农民,母亲是工人。裴晓昌出生于1967年,从小是在裴营乡上学,一直到1985年上高中,最终选择报考军校,以优异成绩脱颖而出。
裴晓昌所在的野战防空导弹方队是由红旗-17A防空导弹发射车、红旗-16B防空导弹发射车组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陆军野战防空导弹装备取得的新成就。红旗-17A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能够拦截进入作战空域内的作战飞机、巡航导弹、空地导弹、反辐射导弹等空中目标,具有行进间空域搜索、空情分析、发现目标后进行短射击的能力。
2、国旗护卫方队中的小伙子
今年10月1日那天,一位叫陈天祥的邓州小伙光荣地出现在国旗护卫方队中。
“从小就有从军梦想,记得小时候观看阅兵的时候,就渴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受检阅的一员,这次梦想成真,特别开心。”11月6日,休假回乡探亲的陈天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7个月的训练确实很苦,所有动作必须整齐划一,前后左右的距离把控异常精准,衣服磨破了好几件、军靴也穿坏了好几双。”陈天祥说,可一看到队友们都那么努力,也就咬牙坚持了下来。而这份坚持也换来了成果,他的肤色黑了好几个色号,体重也降了30多斤。“正好是个减肥的好机会。”他笑着说。
陈天祥,邓州市穰东镇人,2016年,怀揣参军报国梦想的陈天祥报名应征入伍北京某部队,实现了儿时梦想——成为了一名军人。今年3月,陈天祥所在的部队接到了一份参加国庆阅兵的选拔通知书,经过层层选拔,陈天祥脱颖而出,顺利进入阅兵村,进入正式训练。7月是北京一年中最炎热的一个月,“桑拿”天里,他和战友们挥汗如雨,每天衣服都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高强度的训练,导致他腿疼、脚疼、脚肿,甚至尿血。
“练习正步摆臂,左手腕要放三块砖,走正步时,胳膊和腿上各绑1公斤沙袋,每天训练完回宿舍,军靴里能倒出来小半盆水,衣服能拧下来一大碗水。”陈天祥说,阅兵村实行全封闭,手机没收,不能跟家人联系,他忍着刻骨的疼咬牙坚持着,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能不能走上天安门。每天,他和战友们分成两个排面对踢,踢一次就呐喊一声。每次队列走过,训练场的地面总会留下两行整齐的汗水。
接受检阅的日子很快就到了。10月1日凌晨2点起床,5点进入天安门广场。10点的钟声敲响,庄严的国歌奏唱,当大屏幕上的钟摆从1949年滚动到2019年,伴随着56门礼炮和70响轰鸣,国旗护卫方队第一个出场,从英雄纪念碑到国旗杆,齐步走100步,正步走100步,齐步走68步,共268步、4分54秒,陈天祥的眼眶瞬间红了,却不敢眨眼。方队阅兵完毕后,国旗护卫方队在原地站了2小时51分,一直到所有方队走完,阅兵结束,他们才完成阅兵征程,乘车回到阅兵村。回到阅兵村,陈天祥领到手机的第一时间,就给远在邓州的妈妈打了电话,妈妈哭了,她心疼儿子。
“习主席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我是邓州人,我不能辜负家乡父老的期望;我是革命军人,更没有理由退缩!能够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接受祖国检阅,看着威武的人民军队和喜悦的人民群众,我为自己而自豪,更为祖国感到骄傲!”陈天祥说道。
 
 
 
·国庆阅兵
 
 
参加国庆阅兵的四位河南南阳籍将军
 
第一位:祝传生,南阳市社旗县赊店镇人,少将军衔。2019年10月1日,担任建国七十周年大阅兵两栖突击车方队领队。
第二位:刘宏伟,南阳市镇平县城关镇人,少将军衔。2019年10月1日,担任建国七十周年大阅兵舰载防空武器方队领队
第三位:裴晓昌,南阳市邓州市裴营乡裴营村人,少将军衔。2019年10月1日,担任建国七十周年大阅兵野战防空导弹方队领队。
第四位:孙乐,南阳市淅川县厚坡镇人,少将军衔。2019年10月1日,担任建国七十周年大阅兵东风-41核导弹方队领队。
 
 
 
 
春秋时期邓国与楚国的三次战争
● 李 乔  邓习学
 
商王武丁封其叔父曼公为邓侯,建立邓国,史称殷商邓国。国都就在今邓州市城区,其疆域大致以今邓州市为中心,北起南阳盆地南部,与中心位于今天南阳市的申国接壤;东部跨越今新野县,与位于今桐柏县一带的曾国相邻;南边到汉水,与楚国相连;西与谷国(今湖北省谷城县)相望。地势平坦,四周开阔,交通便利,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西周时期,邓国的国力强大,同许多诸侯国都有往来。陕西省西安市文物中心收藏的《邓公鼎》、河南省平顶山市出土的青铜器《邓公簋》、湖北省襄阳市出土的青铜器《邓公牧簋》《邓公乘鼎》等青铜器说明,邓国有着比较高的社会地位。春秋时期,邓国依然比较活跃。邓与楚、郑都有联姻关系,郑庄公和楚武王的夫人都是邓女,都参与国家政务。邓国与中原诸侯国往来密切,《春秋·桓公七年》载:“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
然而,从鲁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开始,邓国与楚国间的三次战争彻底改变了邓国的命运。
一、邓与楚巴之战
《左传·桓公九年》载:“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yōu)人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薳章让于邓,邓人弗受。夏,楚使斗廉帅师及巴师围鄾。邓养甥、聃甥帅师救鄾。三逐巴师,不克。斗廉衡陈其师于巴师之中,以战,而北。邓人逐之,背巴师而夹攻之。邓师大败,鄾人宵溃。”
巴国是位处今我国西南、长江上游的一个姬姓小国(国都江州,即今重庆市江北区),因与邓国闹过矛盾,就想找楚国从中协调与邓国和好。鲁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春天,便派特使韩服来到楚国。楚派遣使臣道朔带领巴国的使者韩服一道出使邓国。道朔和韩服走到汉水北岸邓国附庸国鄾国时,遭到鄾国人的袭击,抢去了他们携带的礼品,杀死了道朔和韩服。楚武王得知此事后,十分生气,派大夫薳章为使臣前往邓国,让邓国查处此事,但不知何故,遭到了邓国的拒绝。
楚武王闻讯大怒,于当年夏季,派大将斗廉率领楚、巴联军征伐鄾国。鄾为邓国的附庸国,位于邓国与楚国之间,都城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湾办事处一带。楚、巴来侵,鄾就派人向邓国求救。邓国作为鄾国宗主国,为了援救鄾国就派遣大将养甥、聃甥率领邓军前去抵抗楚巴联军,历史上著名的“楚巴与邓之战”由此爆发。
邓军与楚巴联军经过三次交锋,不分胜负。后来斗廉用计谋将巴军列为横阵和邓军交战,并令楚军伪装败退,邓军误以为楚军失利,便乘势追击,结果遭到楚巴联军的夹击,邓军招架不住而大败,鄾人也连夜逃散。此役楚巴联军灭了鄾国。楚巴与邓之战,是春秋时期运用后退包围战术取得胜利的典型战例,斗廉在作战中采用了后撤诱敌、两翼包抄、合围敌军的战法。
邓国经过与楚巴之间的这场战争,不仅损兵折将、元气大伤,而且失去了附庸国鄾国,面对强大的楚国,没有战略缓冲。为此,第19世邓国君主吾离忧心忡忡,他担心楚巴联军继续进攻,急忙派使臣去楚国向女儿邓曼(楚武王夫人)通报情况,恳请邓曼向楚武王求情罢兵休战。
邓国虽然吃了败仗,受到较大损失,但还不至于到亡国的地步,这与邓侯吾离执政时,国势较强有一定关系。同时,楚国正处于发展初期,尚不够强大,还不具有消灭邓国的实力。鉴于当时楚国主要战略目标是征服汉水流域、楚国周边的国家,如随国、勋国、罗国等诸多小国,北方邓国一时无力顾及。楚武王就给夫人送了个顺水人情,同意罢兵休战,两国和好。
邓侯吾离忧国忧民,日夜操劳,废寝忘食。一方面征召士兵,整顿军队,扩充势力;另一方面,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加强国家管理。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邓国元气逐步恢复。邓侯吾离却因积劳成疾,年迈体弱,一病不起,不幸于公元前700年10月去世,葬在邓国都城东南角八里的地方,也就是今邓州市湍河办事处八里王居委会吾离冢营南边。吾离陵今存,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楚过邓伐申攻邓之战
在第一次邓楚战争结束十余年后,邓楚之间又发生了第二次战争。《左传·庄公六年》记载:“楚文王伐申,过邓。邓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骓甥、聃甥、养甥请杀楚子,邓侯弗许。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邓侯曰:“人将不食吾余。”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余?”弗从。还年,楚子伐邓。”
鲁庄公四年(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去世,其子即位是为楚文王。即位之后,楚文王便将都城由丹阳迁往郢都,为北上扩充领域作准备。
楚文王即位第二年(公元前688年)冬天,便率领楚巴联军北上讨伐申国(故址在今河南南阳宛城区)。邓国地理位置很重要,位于楚国、申国之间,是楚国进攻南阳盆地的咽喉之地,故楚伐申,必须借道于邓。当时邓国的执政者,是邓侯吾离的儿子,楚武王夫人邓曼的哥哥,楚文王的舅舅邓侯尚公。
因为有舅甥关系,楚文王虽有伐邓之意,一时尚无正当理由。楚文王引兵过邓时,邓祁侯说:“楚文王是我的外甥。”于是请他来到邓国都城,设宴热情款待。三位大臣骓甥、聃甥和养甥要他提防这位外甥,请求借此机会杀掉楚文王,可邓祁侯不听,仍按正规礼仪热情接待了外甥楚文王。于是三人仰天长叹:“这个时候不杀,更待何时?到他灭了申国,来灭邓国是迟早的事,就好像咬噬您的肚脐一样,再也来不及了。灭亡邓国的人,就是他。”这里还衍生出一个历史典故“噬脐莫及”。自己的肚脐怎么能咬得到呢?, 比喻后悔也来不及。唐代诗人胡曾曰:“不用三甥谋楚计,临危方觉噬脐难。”
楚文王在邓国都城,与他舅舅邓祁侯一番杯觥交错之后,率领大军离开邓国继续北上,攻打申国。
次年(公元前687年)春,楚文王军队攻占申国,除掉周王朝南土较大的一个异姓国。从南阳西关煤场出土的铜簋上铭文可印证,申被楚灭后在此设立申县,并用申国宰相彭仲爽之子彭宇作县公兼楚国令尹。
申国被并入楚国后,楚文王将申国的贵族和部分平民强行迁往申国东面的今河南省信阳市安置,史称其为“信阳之申”,亦称“东申国”,成为楚国的附庸国。
楚军自申返楚途中准备顺手牵羊吞并邓国。但一来邓祁侯在诸位大臣的建议下,已感形势严峻,紧急备战,严防楚军攻击。楚国大军进入邓国境内已经觉察到紧张气氛。过了湍河就是邓国都城,只见城河宽阔,吊桥高悬,城门紧闭,城上旌旗招展,士兵穿梭巡逻,戒备森严。楚军自知邓国已有防备,短时间难以攻克。二来,其时楚文王母亲邓曼健在,楚文王也不敢轻举妄动,楚邓姻亲这层关系,延缓了邓国遭灭国之灾的时间。鉴于以上原因,楚文王带领大军只好绕过都城,攻克沿路几座城镇后,押运着战利品,得胜而归。
三、楚灭邓之战
邓国处在春秋时期楚国南进北图的重要位置,此时,邓国虽幸存,但面临着虎视眈眈的楚国,深感国势微弱,危若釜底游鱼。此时的楚国国力强盛,不仅有一套精明能干的领导班子,而且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威武之师,君臣一心。楚文王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君王。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他父亲楚武王更精明、更有雄心壮志。辅佐楚文王谋划国策是从申国请来一位城府高深,有雄才大略的葆申,官居令尹。
邓国与楚国之间有着姻亲关系,但姻亲关系并不能阻碍楚文王对邓国征伐的勃勃雄心。因为邓国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楚国向汉水以北中原大地的扩张,所以灭掉邓国打开战略通道,称霸中原是楚国的基本国策。
邓曼健在时,楚文王顾忌母亲的感情,所以迟迟没有动手。
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中国历史上外甥攻打舅舅国的奇特一幕发生了。这个时候,楚文王的母亲已经去世,他再无顾忌。如果说,当初邓祁侯不忍心杀害外甥楚文王尚存一点人间亲情的话,那么,现在他的外甥可是一点都不客气。也许,在楚文王眼里,什么楚邓姻亲,什么舅甥情谊,这与开疆拓土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就这样,楚文王亲自率领楚巴联军,北上吞并了他的舅舅邓祁侯曾执政下的邓国。《左传》记载:“(鲁庄公)十六年,楚复伐邓,灭之。”
四、余论
纵观邓国与楚国的三次战争,第一次邓与楚巴之战,邓国是为救助附庸国主动出战,楚巴联军只是攻击鄾国,并未主动进攻邓国,这说明当时邓国国力较强,楚国国力还不十分强大,不敢贸然主动攻击邓国。第二次、第三次邓与楚的战争,都是楚主动攻邓,邓是被动防守,最后邓国被灭。通过后两次战争说明,邓国经过第一次战争,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遭受打击很大;加之,22年内换了三位国君,国势已弱。楚国强势崛起,已经不把居于公爵地位的邓国放在眼里。
邓国自公元前1240年,商王武丁将其季父曼公封于河北,即今南阳之邓州立国,世袭侯爵共22世,至公元前678年失国,存在了562年。至此作为一个诸侯国永远退出历史舞台。
邓国虽然被灭,但毕竟楚邓是姻亲,因此,楚文王占领邓国之后,并未屠杀邓国国民,而是像消灭申国后的做法一样,逼迫邓国君主带领他的一班群臣、贵族及亲属,南迁到原邓国与楚国交界的边防城邑邓城(今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邓城村)一带予以安置,作为生养之地。当然更是为了便于控制,断绝他们的复国之梦。邓国虽已不存,但邓氏尚在。这也遗留下了他们生活在那里的诸多遗迹。如:近年出土于湖北襄阳的《邓公牧簋》《邓尹侯鼎》等邓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还有出土于钟祥的《邓子盘》及武汉博物馆收藏的《邓子午鼎》等。
楚国灭邓后因邓国故地土地肥沃,禾黍丰登,便将这里置城邑,取名“穰”,故邓州又称邓、穰、邓穰及穰原。
邓国三次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邓国后人或因战争、灾害等诸多原因迁出故地,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但他们的身体里都流淌着邓国的血脉。邓州就是邓姓族人的故里,是他们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
李乔: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先后参与了《百家姓书系》《中华姓氏史话》《百家姓书库》《中华姓氏河南寻根》《寻根中原》等多套丛书的编写工作;出版有《百家姓书库·邓》《邓国邓州邓姓》《曾姓史话》《萧姓史话》《百姓堂联》《固始与闽台》等姓氏研究著作20余部,在邓氏文化方面较深入的研究。
邓习学: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邓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邓姓文化》杂志编委会主任,邓州市、南阳市人民政府公布的非遗项目“邓姓的起源”传承人。
 
·邓姓研究
 
 
 
·邓姓研究
 
 
《河南商报》大型根亲文化系列报道《我从哪里来》之二
为避战乱 邓姓人曾大举南迁
● 河南商报记者 唐朝金
 
天下邓姓,源于曼公,这几乎成为邓姓族人的共同认知。
但是,目前学界对邓国是不是现在的邓州,仍然存有争议。
此外,楚灭邓国之后,邓姓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全世界的
本文将为你揭开谜底。
故城之争
邓国都城 到底在哪儿
上世纪80年代,湖北的考古工作者对襄阳西北十多里的邓城村古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一些带铭文的青铜器。因此,有湖北学者认定,这里就是邓国都城。
河南社科院研究员任崇岳则认为,邓国都城在河南邓州,西汉、西晋时期从未有过异议。在他的《邓姓的来源与迁徙》一文中提到,《汉书》卷28《地理志上·南阳郡》辖36县,其中有邓县,应邵注曰:“邓国侯。”表示邓县乃邓侯故地。南郡辖18县,无邓县。《后汉书》卷32《郡国志.南阳郡》条云:“邓有鄾聚。”注云:“《左传.桓公九年》,楚师围鄾。”也表明邓国在南阳郡内,而南郡词条的解释下则无邓县或邓地。
邓州市文史专家、邓姓研究会秘书长王春玲也认为,襄阳的考古发掘并没有搞清楚古邓城遗址的始建年代,只判断出:“至少从春秋遗址沿用到南北朝时期。”而从邓城遗址周边发掘的情况来看,遗址的上限则是春秋早期。国家公布邓城遗址文保单位标志碑明确表明朝代是周。
“学术界公认的一点是,邓国最迟在西周初年已经存在于南阳盆地南部,而襄阳的邓城遗址,上限只到春秋。”王春玲说,“因此可能存在的一个情况是,邓国晚期的都城,或许是楚灭邓国之后,安置邓国贵族的地方。”
虽然双方的争论仍在继续,但双方对于邓国的疆域有比较接近的认识。邓州方面认为,邓国的南境曾到达过汉水北岸;而襄阳方面则认为,邓国的北疆“可能已到达今河南新野及邓县一带”,其参照依据则是隋初曾在穰县(今河南邓州)设立邓州。史学界主流观点一致认为,邓州是古邓国及国都所在地。
迁 徙
中原邓姓曾大举南迁
邓国被楚国灭了之后,大多数邓姓人仍安居故土,这些邓国遗民被史书称为“楚人”,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拔邓帜,易楚帜,换了一个国君而已。然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也是邓姓从邓国走向全世界的起源。
邓国所在的南阳地区,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任崇岳介绍,在汉代由于战乱、出仕等原因,邓姓族人由邓国移居今四川、陕西、广东、江苏等地。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五胡乱华、永嘉之乱等战争不断,百姓迁徙更是成为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原士家大族及流离失所的百姓被迫播迁,寻找安身立命之地,大部分人到了江南。在这些南迁的人中就有邓姓,这些邓姓人并非来自一地。
王春玲认为,在经过西晋末年的大迁徙之后,中原邓氏几乎遍及全国各地。而从分布上来讲,尤以南方居多。
入台及散播海外
随着邓氏族人的不断外迁,在明代以后,台湾以及更南部的南洋地区开始有了邓氏族人的记载。
据《邓国邓姓邓人》记载,台湾《邓氏族谱》里说:“台湾邓氏始祖邓显祖,明代末年由江西宜黄县经福建移居台湾。邓显祖的先祖由邓州迁徙新野,后由新野经江西、福建而迁入广东、香港,再由福建、广东等迁入台湾繁衍发展。”这也是邓氏入台的较早记录,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纵观迁台邓姓,其籍贯多为广东、江西、福建等地。
经过3200多年的发展,邓氏后裔如今已遍布海内外。据统计,在中国常用的3000多个姓氏中,邓姓位居第34位,总人数达650万,集中分布在四川、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江西、云南、广西、福建、海南、陕西等省份。在香港、台湾两地,邓姓亦是名门望族。
还有不少邓姓人步出国门,走向世界,例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20多个国家。
郡望堂号
姓氏堂号,狭义上讲就是指某族某姓祠堂的代号或名称,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记姓氏渊源,或为纪念先祖,目的是教化族人,慎终追远,不忘先人。堂号多以地望命名,也有以先祖事迹以及传统伦理纲常的基本概念来命名。
邓姓的堂号也是如此。
如以郡望命名的有“南阳堂”“高密堂”“安定堂”“平阳堂”“南雄堂”等。
以先祖事迹命名的有“平寿堂”或称“谦恕堂”,邓姓还有以“世第堂”作为堂号的。
郡望
南阳郡:战国秦时置郡,在河南省南阳邓州,为邓姓发源地。
长沙郡:战国秦时置郡,治所在临湘(今长沙市)。此支邓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晋荆州刺史邓粲。
陈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陈县。此支邓氏,为晋代广州刺史邓岳之族所在。洛阳:秦置。此支邓氏,为东汉大将军邓骘。
安定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此支邓氏,其开基始祖为汉末武威太守邓晋生。
高密国:西汉置郡,治所在高密(今山东高密南)。此支邓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傅、高密侯邓禹。
平阳郡:三国对魏国置郡,治所在平阳(今临汾西南)。此支邓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晋邓攸。
下期看点
在邓姓的发展过程中,邓氏家族名人辈出。这些名人中,既有为刘秀建立东汉立下汗马功劳的邓禹,又有东汉历史上垂帘听政16年的皇后邓绥,而邓绥还是邓禹的孙女。什么样的家教诞生了东汉历史上最显赫的邓禹家族?邓姓人中还有哪些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腕儿”?下期,请继续关注《河南商报》大型根亲文化系列报道《我从哪里来》。
 
·邓姓研究
 
 
 
·邓姓研究
 
古邓觅古
● 刘德洲
 
在河南省公布的14个历史文化名城中,邓州因其历史悠久、地势险要、三省通衢、商贸发达,当之无愧榜上有名。漫步在邓州城古老的街道上,面对着层层叠叠的秦砖汉瓦,感受着林林总总的汉风楚韵,我一直在苦苦寻觅,邓州到底“古”在哪里,“老”在何方。翻阅汗牛充栋的书籍,精选数以千计的资料,我终于找到了,邓州的古老,就穿行在历代优美的传说中,就蕴藏在深埋地下的遗址上,就铭刻在华夏邓姓的记忆里。
优美传说无绝期
自古以来,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不断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或略或详地记载着曾经的沧桑和辉煌。邓州的古老历史,在历史史料记载中、在口口相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和认定。
首先是神话传说。《山海经》“夸父逐日”中清楚地记载,远古时候,在北方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深处,一群人力大无穷。他们的首领叫夸父,这群人就叫夸父族。夸父族人心地善良,勤劳勇敢,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日子。有一年,天气炎热,太阳晒焦了树木,晒干了河流。人们热得难以忍受,夸父族不少人先后热死。夸父告诉族人:“太阳太可恶了!我一定要将它捉住,让它听人的指挥。”族人纷纷劝阻:“你千万别去呀,太阳离我们那么远,你会累死的。”夸父决心已定,告别族人,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迈开大步,拼命地奔跑。他穿过一座座大山,跨过一条条河流,大地被他的脚步震得“轰轰”作响。夸父在太阳落山的地方追上了太阳。他张开双臂,想把太阳抱住。可是太阳炽热异常,夸父感到又渴又累。他跑到黄河边,一口气喝干了黄河水,又跑到渭河边,把渭河水也喝光了,但是仍不解渴。夸父又向北跑去,那里有纵横千里的大泽,足够夸父解渴。但是跑到半路,夸父就渴死了。临死的时候,夸父将手中的木杖扔出去,生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桃林,人们称为邓林,这个地方就在今邓州市林扒镇。《读史方舆纪要》上说:“邓州,古所称邓林之险。”关于这段神话传说,历代不少文人墨客笔底生花予以证实:晋陶潜诗曰:“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唐柳宗元诗曰:“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 唐韩愈诗曰:“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清魏源诗曰:“不是碑渊海,真成鬼邓林。”
其二是民间传说。邓地又名“邓墟”,相传和舜有关。尧欲传位给舜,舜不愿接任,漫游天下,隐居在今邓州市赵集镇朱岗王一带。结识了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不虚、灵甫七位贤士。后来,舜接替了帝位,7位朋友辞别而去。后人把舜和7位贤士居住的地方称为“舜友乡”,把他们经常相聚的土丘,命名为“七友墟”。七友墟上曾竖一碑,记载此事:“大舜受禅七友墟,万古高风莫能步。四千年来此间老,谁过故墟题一句。”
其三是历史传说。《路史·卷十三》记载,炎黄二帝时,一个以登(邓)命名的远古部落,出现在今邓州市一带。这一部落的首领名叫邓伯温,曾在黄帝时加入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并随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古老遗址能佐证
在邓州城东约3公里的湍河南岸八里岗,1957年,考古学家在此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部落遗址。据考证,此遗址距今约6800年,文化层厚3-5米,面积近九万平方米。
发掘工作主要在遗址的中心区进行。发掘所见遗迹均窖穴和灰坑,分布密集,大多数窖穴为圆形的袋形坑,口小底大,最深的达3米深。有的坑壁抹泥,有的穴底铺垫碎红烧土层以防潮。不少窑穴的堆土经浮选采集到炭化稻谷及其它炭化果实。还有若干窖穴废弃后用来葬人或牲畜。灰坑中出土大量陶器,亦常见鹿、牛、猪、蚌等动物遗骸。
清理的房屋基址有双套间和单间者,南北两排间隔约20米。各排里不同年代的房子层层叠压,但始终不离本排的位置。两排房屋之间的地层堆积呈多层相迭的水平状,平整而较致密坚硬,包含遗物少而细碎。有的残墙尚高达70厘米左右,室内器物遗留原址。从目前发掘情况看,所有房子建筑方法基本一致。墓葬排列大多紧密,叠压现象十分复杂,大约可以分为早晚两个阶役。各墓随葬品不等,少者1-3件,多者20余件,以陶器为主,有的以鼎、罐、钵、器座为一套。在墓地范围内还有多座圆形祭坑。出土有数十件猪下颌骨和少量猪头骨,同时出土数件陶罐、盖等明器。
经过七次发掘,揭露面积5000余平方米,共清理窖穴、灰坑500余座,房屋遗迹66座,墓葬150余处,灰坑窖穴千余个、文物标本万余件。获得了大量陶、石、骨器等人工制品以及谷物、兽骨等大量的遗迹和遗物,收获颇丰。揭示遗址的文化层堆积自下而上依次为:仰韶文化早期、中晚期,屈家岭文化中后期,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晚期地层。其文化序列比较完整,年代早而且与之相关的迹象保存亦比较完备。多座仰韶文化晚期前段及庙底沟期的连间长排房子不仅在同类遗存中年代早,而且房屋本身及其相关的迹象保存亦比较完备,为史前考古学通过聚落遗存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提供一批比较完备的素材。
邓州八里岗遗址被评为199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轰动国内外。1957年,遗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夏邓姓代代传
在邓州市东南隅,有一座松柏翳翳、芳草萋萋的陵园,沉睡着《春秋左传》记载的曼姓邓国第十九位邓侯吾离。吾离陵,是我国现存唯一的邓氏先祖陵墓。人称天下邓氏第一陵。
史书上记载,帝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禹传位于儿子启。启建立夏朝。启把帝位传于儿子太康,太康传位于仲康,仲康封其子相于邓,自此始有邓国。“太康失国”后,仲康携全家流落中原。仲康死后,子相继位时,正遇权臣后羿和寒浞争夺皇位,常年征战,杀戮不休。为了保命,相与兄弟以及同姓贵族商议之后,暂定邓林为夏都。待少康中兴还都帝丘时,夏王朝贵族子民已在邓林这块土地上,前后生活了700余年。夏亡商继。商王武丁大封诸侯,公元前1240年将其叔父曼季封于邓地,建立曼姓邓国,为一世邓国侯。《史记·礼记集解》中说:“邓林,邓祁侯之国,在楚之北境。”邓姓因曼姓邓国而产生,已有3000年历史。
春秋时期,邓国位于北方华夏与南方荆蛮之间,是中原南进、荆楚北图的孔道。强盛时期的邓国疆域,北起伏牛山南麓的河南内乡、镇平、南阳市北一带,南至汉水,西至丹江、湖北谷城,东至新野以及桐柏一带。
吾离对内大力发展农桑,鼓励冶铁铸造,“邓师铸剑”闻名天下;对外广结邻好,与列国建交,谋求安定的周边环境。邓国还有一个附庸国——鄾国,在今襄阳市北。公元前703年,巴国想与邓国交好,派韩服到楚国请示,楚王就派大臣道朔带领巴国使节前往邓国。一行人在路过鄾国时,遭到了鄾国人的攻击,抢夺了他们的财物,杀害了道朔和韩服。楚王闻讯,派薳章向邓国问罪,但邓国未予理睬。这年夏天,楚国派斗廉率兵协同巴国军队进攻鄾国。邓国立即派养甥、聃甥率兵救鄾,多次驱退楚巴联军。斗廉用计,邓军中了埋伏,受到楚巴联军夹击,大败。鄾国遂被灭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楚邓之战”。
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出兵攻打申国。申国在邓国东北部,邓国在楚国与申国之间。楚国出兵申国,必须经过邓国。于是,楚文王向舅舅邓祁侯提出借道邓国的要求。邓国的三位大臣骓甥、养甥、聃甥苦口劝谏邓祁侯趁机杀掉楚文王。邓祁侯不听。最终楚文王灭了申国,十年后即公元前678年,楚文王终于发动了对邓国的战争,延续了近600年殷商邓国被灭。历史典故“噬脐莫及”也由此产生并流传下来。唐代胡曾有诗云:“邓侯城垒汉江干,自谓根深百世安。不用三甥谋楚计,临危方觉噬脐难。”楚灭邓后,邓地因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乃置城邑,取名为“穰”。这是邓州称“穰”的开始。虽然邓国被灭,成为楚地,但其子孙自此以后以国为氏。
岁月悠悠,白云苍狗。《邓姓的迁徙和分布》记载,邓姓因国得氏后,人丁兴旺,枝繁叶茂,不断有人自邓地向外搬迁。如今已遍布全国,且在美国、加拿大、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分布。现今邓姓总人口约有700万,成为我国百家大姓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有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邓氏宗亲,回到邓州寻根谒祖,拜祭吾离陵。邓州已经成为华夏邓氏宗亲寻根祭祖的圣地。
邓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上地下文物丰富,古迹名胜星罗棋布。辖区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91 处,其中国家级 3 处、省级 4 处、市(县)级 84 处。笔者坚信,在天时、地利和人和的共同作用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邓州,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日子为期不远。
(作者系中国诗歌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邓州市原安监局副局长、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出版《西山逐鹿》系列长篇小说三卷四本,创作三十集电视剧本3部,电影剧本4部,已有3部在全国播出)
 
·邓姓研究
 
·邓姓研究
 
梳理族史  探讨前行
● 邓定泽
 
在北京西华会长和湖北利川小明等宗亲倡议下,这几天,一些热爱邓姓文化的宗亲在友善气氛中各抒己见,探讨邓姓之源和地域之源,一扫昔日针对此类问题就攻击谩骂的局面,令人欣慰。虽然参与人还不多,研讨可能会较漫长,但可算是有了良好之开端。
任何事都有例外,前几天一位好心宗亲发来一个福建宗亲的帖,针对我和其他一些宗亲发飙,我瞟过觉得写帖人心态严重扭曲,帖中多为狂悖之言。以前就听很多宗亲说过此人属另类,如与他争论,或许变成与他是同类,因此,视他不存在,任他狂吧。我看过许多邓氏族谱,几乎都载明邓姓源于武丁封曼于河南之南阳为邓国,遂以国为姓(中国姓氏大多数都是以封地或官名而来),尊曼公为邓姓始祖,天下绝大多数邓姓都从曼公起排列代数的,邓姓源头在曼公,距今已有3270多年,这一点不应动摇。
夏商时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帝王将王室主要成员分封到各地成为诸侯国,诸侯国之间常发生战争,地域不断在变化,诸侯国的治所也会发生改变。武丁分封的邓国在河南的南阳,现在的邓州应是古邓国时主要地区,以后向西南扩展,至第19世的宣公吾离,开疆拓土达到鼎盛时期,地域扩大到豫、陕、鄂的一些地区,但距曼公初封邓国已五六百年了,邓国从曼公传了22代,19世的吾离公下3代的明渊公时,邓国被楚所灭。
说南阳是邓姓发源地肯定是正确的,但说发源地南阳郡或襄樊附近的邓城,值得商榷。南阳郡是战国末期秦昭王时所列的行政区域,距今约两千三百年,虽现代考古发掘,在湖北襄樊附近的邓城有遗迹,但距曼公受封相差较远。重大问题的考古论证是非常严密和严谨的,专家们提出“孤证不立”,即一个证据不能作结论。有关我们邓姓源头的资料非常有限并模糊,哪怕有一点线索痕迹都非常珍贵。在邓城发掘遗迹是春秋早期古邓国的遗址,但距曼公受封时间相差甚远。对于历史迷案,都从相关文献资料(正史或野史传闻等)记载和考古发掘作推论,包抬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专家讲述,把所有论据罗列出来分析,一般不作定论,证据充分一点就提出倾向性意见。
我们是在探讨邓姓源头和地域源头,综我上述,我认定邓姓源头是曼公,古邓国地域源头倾向于邓国受封南阳主要地区的邓州。个人肤浅分析认识,其观点见解不强加于人,可友好探讨友流。有热心宗亲,采用微信中投票方式来确定邓姓源头,虽然民主,但我个人觉得对于学术之类问题似有不妥。我们都在为邓姓族史正本清源,尽可能复原历史或接近历史真实,为达到这个目的,希望热心宗亲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探讨。
(作者系四川邓氏文化研究会成都分会文化部主任)
 
·邓姓研究
 
王建侯对邓墟的考证及留下的谜团
● 王林森
 
邓地历史上又称“邓墟”。墟者,居也,系指人群聚居之处。邓墟是关于邓州与邓姓文化研究无法回避的课题。本文试通过邓人王春玲与王建侯对邓墟的研究成果,让我们对邓墟的形成有一个比较清晰明白的了解。
一、邓墟和邓姓的关系
邓墟指舜在包括今邓州全境在内的大致相当于古邓国属地的活动范围。邓氏得姓于邓州。地域的关系当是二者最大的关系了。
再从人文血统上来说。华夏人文始祖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五帝”之一的颛顼(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是黄帝次子昌意之子,姬姓,号高阳氏。颛顼生子虞幕是虞舜的五世祖。也就是说曾居邓墟的舜是黄帝的后裔。
颛顼曾封他的伯父少昊(五帝之一)金天氏的一个有功德的儿子为曼氏。曼氏开姓之后,世代繁衍,并分出许多支系。把自己的季父封於邓国的商王武丁即是曼氏之后。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载:“邓,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宋代王应麟《姓氏急就篇》:“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等记载可知,邓姓是产生于古邓国的一个古老姓氏,古邓国及国都在现今河南省邓州市,邓州是全球邓姓华人发源地。
由此可见邓姓始祖其远古始祖与舜的远古始祖同为黄帝。原来历史上活动于邓墟和古邓国的人物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黄帝后人。
二、史料中的邓墟
根据邓州市政协2014年12月编印、杨振云主编的《印象邓州》所载邓姓研究会秘书长王春玲编撰的《全球邓姓华人发祥地——邓州》一文中的史料,邓墟指舜帝在邓地活动留下的遗迹。舜,中国古代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与其之前的尧及其后的禹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关于舜在邓地的活动,《庄子·徐无鬼篇》记载:“舜有善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国,至邓之墟而十有万家。”《路史·后记十一》亦载:“舜其仁也乎,编蒲处罟,躬耕处苦,而民从之。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至邓之墟而百千万家。大小悦之,秀士以从,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宇、灵甫,不辟而至,为之七友。”清乾隆《邓州志·隐逸》记载:“舜七友:舜至邓墟有秀士七人,曰: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宇、灵甫,皆不辟而至,为之七友。后既禅而七人逃之。”舜活动的年代在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成立之前,按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推算,夏王朝建国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据此推算,舜所在的年代应为公元前二十二世纪到公元前2070年间。在邓州现存的太子岗遗址、八里岗遗址、杨岗遗址等大型的早期古文化遗址中,其完整的文化序列中都包含有舜所在的那个年代的文化内涵,这证明了邓墟存在的可能性。在现今邓州市西北赵集镇朱岗王村一带,民国时称“舜友乡”。朱岗王村北有一个大土丘,当地人称之为“七友墟”,也有人把这个土丘称为冢子。这个土丘其实是一片岗状高地,南北稍长,面积约有100万平方米。通过对这片岗地的实地调查发现,在这片高地的西、南侧是一条小河,这里的环境是适宜人类生存的。
另据1986年李勤旭任编委主任编撰的《邓县文史资料》所载邓州退休老教师王传心撰写的《先父王建侯事略》知,约在1931年至1934年间,他的父亲王建侯在家乡朱岗王村西树起“大舜七友墟”碑。
王建侯是解放前后享誉邓州与镇平两县的名师与名医。他一生治学严谨,德高望重,立“大舜七友墟”碑必有其道理与历史考据。
三、王建侯其人
王建侯,名连郡,建侯是他的字。1887年出生于今邓州市赵集镇河北村与镇平县接壤的朱岗王村一个以“医教相传,永树家风”为族训的书香门弟。他五岁失怙,其时,他的父亲已年近花甲,白发黄口,相依为生。然而他的父亲“慈养严教”,望子成名。王建侯“勤奋好学”,常苦读于宅外茨园内的一间斗室。年14岁时,就读完了五经四书,又能熟背唐诗三百首,写诗作文在地方已小有名气。虽值清末废除了科举制度,但他仍三更灯火五更鸡,奋读如常。
王建侯十八岁时,进入邓州高等小学堂读书。在求知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千锤百炼”“一丝不苟”。他的练工,是他从教后最大特色。比如在黑板上绘制地图,边讲边画,口到图成。语文历史等科,也常配图阐述。他教过的历届学生一致反映说:“是真本事”。
王建侯在校期间,得到当时的名师郑济川的悉心栽培,谆谆教导。名师高徒,情谊甚笃成忘年之交。毕业时,郑济川为王建侯题写四扇挂屏,其中有言:“知己不常有,况在乱离后。我与王君交,交谊深且久……”
这时,他的父亲已年近八旬。高堂白发,决定他不能远游深造。为逃避邓境匪荒,全家迁居镇平城内。于24岁设馆教书,名为私塾,亦讲改良学堂科目。在8年的的改良私塾教学中,他诚以待人,言而有信,博得了社会上对他的崇敬和爱戴。并写成了《清代总论》一书,涉及到请朝的盛世与衰亡,石印印刷,装订成册,送给亲友们指正。
1928年,思相开明的王建侯在今贾宋镇创办镇平县第三小学。动员学生,奔走聘师,毁神摧供,修建堂舍。在两年的惨淡经营中,六班规模的完全小学屹立在镇平的西南隅,也为邓北培养了不少人才。革命先烈赵国英,以及老干部赵国新、时鼎立、王炜、张文山等同志,都是该校的首届毕业生。
1930年,王建侯在今侯集镇创办镇平县第四小学。几经迁校,克服了不少的困难,古老的江西会馆终于变成完全小学。也给邓县东北的学子,创造了就近入学的条件。革命先烈程海宽以及余泽泮教授等,都是该校培育的良材。
王建侯在侯集的两年中经常接触他的医友梁琴生,他们互来互往,探素《内经》和《伤寒》。对于文物的爱好,共有嗜痹。一次,想参观曹子建亲手写的碑文,他们徒步走到登山寺。在归途中,都能把原文一宇不漏的背诵下来。表明他们珍惜文物的态度。
1932年后,王建侯相继在镇平县创办了晁陂十小和马庄十二小学。他在8年的时内间开办了4所学校。新型学校基本布满镇平全境。其前半生的心血,完全献给了镇平的教育事业。
1931年,王建侯将家搬回家乡朱岗王。在重整家园中,他首先高筑“苟全楼”于宅旁。意在有匪防匪,无匪藏书。底楼和上楼,所陈列的都是他收藏的经史子集。历代的诗歌词选和《佩文韵府》,另有专箱存放。在医学方面,从四大经典到各家医著,也都完整无缺。就是近代名人的文存以及随笔家书,也都广泛收藏。这些珍贵的书籍是其一生的精神食粮。他特别珍惜的是二十四史。曾对其子孙说过:邓县只有两套,另一套在丁子振老师家里,抗战时期,已经丢失。他切切告诫,意在于慎加收藏。1950年秋土改的时候,邓县文化部门还派专人前往保护。可惜他们一步来迟,本本套套已七零八落,不知散落何处。
这一时期,每当寒暑假,王建侯在家经常闭门读书。其后人家藏的全部书籍,都经他红笔圈点,表明他均曾浏览。教学与会友之时对答如流,尽如条款。
一年暑假,王建侯在庄西的荒寨南端,树了石碑一块,正面写的是“大舜七友墟”五个大字。背面刻的是两行考据的史料,除了他题的两首诗外,还有两首是檐庵的七律:“迟日暖暖度前除,直到仲和二月初,草透堤岸黄上柳,风光逗留七友墟。”“大舜受禅七友墟,万古高风莫能步。四千年来此间老,谁过故墟题一句。”
与此同时,在朱岗王村东土地庙前一棵古柏,王建侯根据年轮推算,于是就悬牌于其上,标着“宋古柏”,使南来北往的人,得知古柏的高寿。
1934年秋,王建侯到邓中教书。他对教学工作非常严肃,课堂讲述,批改作业,句句慎重,笔笔斟酌。他常说:“培育人材,犹如微刻手法,稍有疏忽,就会功匮一旦。”他又常说:“青胜于蓝,方算尽到教师的职责。”但由于他过于严肃,不善说笑,学生也就畏而敬之。
王建侯的父亲平生认为“书能教化,医能活人”。所以他在医林中的精心探索,可谓“不负遗教。”每遇疑难,常访其友梁琴生等人。他们互帮互学,各有补益。“名师良医”成了王建侯终生追求,其后世子孙从教从医者无不承袭先祖遗志,牢记家风家训。
1938年,王建侯到柳堰小学教书。由于担课不多,也就有暇处理社会上的医疗应酬。他到病人家中,不贪吃喝,更不会像当时的普通医生那样躺在大烟摊上吞云吐雾。若要对他过分招待,往往引起他发火动气。每遇到困难人家,医后他会解囊相助。有人为表谢意,送点礼品,他总是严词峻拒。群众反映说:“心怜老头,无法应给。”只有他的好友李笃生临终时节,送给他一件水獭毛领,并说:“行将永别,留作纪念。”他含悲收藏,然终身收藏,向不备用。
1939年,王建侯任正德中学教师,兼古河寺小学校长。他在课余之暇,整理了他的《野庵诗话》。其中的内容有友好间的赠答,文物的咏颂、悼父怀师的哀歌,构成“诗史”的篇章,抗战时期的爱国律绝。可惜的是文稿早已佚失。
王建侯在处世接物方面,经常做到“助人为乐”。他曾安排流亡学生程克伦到小学教书,并解囊救济程的全家。他曾推荐留日人员寇慕生到正德任课,发挥寇慕生的英文专长。当寇慕生返回东北的时候,他又备以全部的行装。在民国三十一年的灾荒中,他不许家中出售一颗粮食,并再三告诫说:“要省吃俭用,救人要紧。”他还经常教育儿女们说:“物去能返,人去不归,济难扶危,才是高尚的品德”。
解放后,王侯已是风烛残年。离开了教育阵地到贾宋经营济康诊所。里外一手,甚感劳累,虽有他的门婿在侧,也只是捧茶奉水,照顾他的晚年生活。1953年诊所迁回农村,他才稍有空暇,整理他的《临床辑要》。原本收藏多载,结果也在“文革”中遗失。
1953年3月28日,王建侯突然中风,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其奋战在教育卫生事业上的一生,可称得起“春蚕到死丝方尽,明烛成灰泪始干”。
四、今人对邓墟认知的清晰与迷团
王春玲,1966年1月生于今邓州市刘集镇,中共党员,毕业于郑大历史系历史专业;现任邓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文博馆员、邓州市、南阳市政府公布的非遗项目“邓姓的起源”传承人、政协邓州市十一届委员、邓姓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邓州市文物学会副会长、《邓姓文化》执行主编,编著有《邓国邓姓邓人》《新历程新跨越——邓姓文化工作纪实》,荣获河南省文物局先进工作者称号。他在《全球邓姓华人发祥地——邓州》一文中所述关于邓墟的史料,考据详实严密。邓地有邓墟为史料佐证,世所公认。
我们从王建侯为名师为良医的一生,也可以看出其治学严谨,治史重于考据。所立“大舜七友墟”碑,必有其史料依据。然因其碑之遗失,他记于碑上的考据、题诗和立碑时间,已无从考。但我们从他于“1931年,王建侯将家搬回家乡朱岗王”“重整家园”“这一时期,每当寒暑假,王建侯在家经常闭门读书。”“一年暑假,王建侯在庄西的荒寨南端,树了石碑一块,正面写的是‘大舜七友墟’五个大字。”这些生平事略,和“1934年秋,王建侯到邓中教书。”第二次离开家乡来推断,“大舜七友墟”碑当立于1931年于1934年之间的某一个暑假。
王建侯著有《野庵诗话》,刻于“大舜七友墟”碑后的两首七律的作者是檐庵,可知二人当为志同道合的挚友。但檐庵何人,已无可考。
王春玲同志的《全球邓姓华人发祥地——邓州》让我们清晰地知晓了史料中的邓墟。王传心老师的《先父王建侯事略》让我清楚了邓墟的具体位置。但由于时移事去,和“大舜七友墟”碑与王建侯生前著述的佚失,也给我们留下了历史的谜团和缺憾。
(作者系邓州市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特邀撰稿员)
 
·邓姓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讲述英雄母亲邓玉芬的故事
 
2014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纪念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期间,他讲述了一位英雄母亲的故事。这位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这些亲人全部战死沙场,她就是英雄母亲邓玉芬。
邓玉芬是北京密云县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14岁时便嫁到邻村,先后生育了7个儿子。1937年,日寇兵犯中华,平津地区更是首当其冲。邓玉芬一家虽是农民出身,却也懂得民族大义。丈夫带着五个儿子参加了当地的游击队。
起初邓玉芬还能接到丈夫和儿子们的来信,后来就渐渐失去了联系。邓玉芬每日听着远处隆隆的炮声,心中不住地为儿子们祈祷。可是不久之后,邓玉芬一下就收到了丈夫任宗武和长子任永全的阵亡通知书。原来丈夫和几个儿子随军出征,在途径一处“无人区”时,遭到了敌人的伏击,部队被击溃,丈夫和儿子们也下落不明,在收敛战士遗体的时候,才发现她丈夫和大儿子的尸体。
此后的一段时间,邓玉芬一直少言寡语,村里的人们也经常去安慰邓玉芬。可是就在情况有所好转之际,一纸电报犹如晴天霹雳,让邓玉芬更加悲痛欲绝,自己当兵的四个儿子,三个阵亡,还有一个下落不明。
此后,邓玉芬就与家中的两个儿子相依为命,可是祸不单行,1944年,邓玉芬带着七岁的小儿子逃难,为了不被巡逻的日军发现,硬生生把小儿子捂死在自己怀中。而唯一剩下的老六,也在一次日军的包围中,为了掩护老乡们撤退而牺牲。
上世纪末,带着半个多世纪的伤痛,邓玉芬终于闭上了双眼,享年79岁。村里的百姓将邓玉芬葬在了丈夫和几个儿子身边,邓玉芬被村民们称为“当代佘太君”。邓玉芬一家,满门忠烈,其事迹也被村民耳口相传,成为一代佳话。
 
邓州全力打造“邓习乡村画廊”风景线
● 刘  钰  孙东亚
 
2019年10月31日上午,邓州市委书记金浩主持召开书记专题会,在听取北京林业大学林辰松博士对迎宾大道和邓习(邓州市文渠至十林习营)路设计方案汇报后强调,要把邓习路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点,精心规划设计,充分彰显特色,快速推进,全力打造邓州4A级“邓习乡村画廊”风景线。 
邓习路南起文渠镇S103(原S335)线,北至十林镇规划S331线,道路全长29.02公里,建设里程27.74(扣除南水北调桥及引线1.28Km),设计速度40Km/h,是我市全域旅游的主干道。在听取汇报后,金浩充分肯定了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建议结合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迅速推进,项目争取明年3月底前完工。
金浩指出,乡村风景道是全域旅游及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乡村发展战略构建下产业融合的有力载体。我市每年有30余万人的旅游客源,随着自驾车旅游快速发展,游客在旅行中对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打造具有通达、休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乡村风景道,推行自行车、徒步、自驾车等多种交通方式,提升游客旅游的交通体验。
金浩强调,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重要指示,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尊重乡情,饱含乡愁,融汇乡景,体现邓州乡土文化和地域农田风貌,实现自然景观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当地文化特色、投资效益以及旅游服务休闲相结合,打造集观赏性、低维护性于一体的4A级“邓习乡村画廊”。
迎宾大道升级改造包括高速出口至城区段、新修路高铁站至迎宾大道段,总长度约12.5公里,是连接城区与周边的重要线路,对改善城市风貌具有重要作用。升级改造后的迎宾大道分为缤纷邓州、野趣邓州、硕果邓州、繁花邓州四个部分。
金浩要求,迎宾大道升级改造项目是我市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设计单位要以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城市面貌、美化城市环境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规划方案,使规划方案更加切合实际。迎宾大道的定位是城市景观大道,要与绿水青山相适应,绿化安排要充分考虑符合邓州当地环境的绿化树种、苗木等,要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界面和节点的文章要做足,要遵循科学、安全、厚重、大气的原则,体现邓州元素和特色,使人们不仅能够感受邓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还能感受到城市发展的勃勃生机。
 
邓州籍作家周大新姚雪垠作品入选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精装版)丛书日前在京举起行首发仪式。南阳作家群作家姚雪垠、二月河、宗璞、周大新、柳建伟等5名作家的作品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其中周大新、姚雪垠系邓州籍作家。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是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该丛书收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描写我国人民生活图景、展现我国社会全方位变革、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主体地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讴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70部原创长篇小说精品力作。它旨在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的文学经典来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用精品文学和当代艺术结合的方式来引领出版的发展方向,吸引更多的人走进经典、重温经典、传承经典。丛书精选了新中国成立以来70部长篇小说,这些作品,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进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代表了中国文坛70年间长篇小说创作发展的最高成就!
据了解,该丛书是在中宣部出版局的指导、协调下,由文艺理论界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完成作品的评审与选定。学习出版社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等9家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了“新中国70年70部优秀长篇小说典藏”丛书。该丛书从内容到形式,体现中国文学、美学和出版的最高水准。
周大新,1952年生,系邓州市邓州市构林镇冯营村前周庄人。著名作家,小说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军文学界高级职称评委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茅盾文学奖得主。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处创作室专业作家。此次入选作品是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湖光山色》。
姚雪垠(1910年10月10日—1999年4月29日),系邓州市九龙镇姚寨村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全国第六届、七届政协委员。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重现了波澜壮阔的明末农民革命战争,填补了中国现代历史白话长篇小说的空白,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并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广泛发行。此次入选的作品即是《李自成》
 
·今日邓州
 
邓州市隆重召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培训会
● 映象网记者 燕天举 通讯员 王成会
 
2019年11月20日上午,邓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培训会隆重召开。
邓州市副市长钮鑫发表了致辞:抓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文化旅游高度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是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和旅游脱贫攻坚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及建设“人文邓州”、“邓州市旅游目的地”的具体措施。市委、市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继续加大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切实保障好全市城乡群众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送戏下乡、公共设施开放、文体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主任、原河南省文化厅巡视员崔为工,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做了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解。他从“公共文化服务五大权益”“公共文化服务两大功能”“公共文化服务两大特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八大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幽默生动的语言,使在场听众受益匪浅。
邓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高玉晓对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文旅产业扶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强化领导责任,市里成立了文化旅游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市主要领导挂帅,各乡镇(街、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旅产业扶贫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得力措施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要抓好贯彻落实,各乡镇(街、区)和有关部门要研究建立协调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系会、现场办公等形式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工作台账,明确任务表、路线图,确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旅产业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绩效考核工作。
邓州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管领导,各乡镇(街、区)主管文化工作的领导、文化中心主任,全市107个贫困村党支部书记、文化协管员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党员、业务技术骨干400余人参与了会议。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清晰地认识到了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方面的巨大作用。同时,对基层工作的具体工作方向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明确的方向。
 
郑渝高铁通车首日邓州东站接客记
● 邓习学
 
2019年12月1日,是郑渝(郑万)高铁通车的大喜日子,邓州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王云立等人,受邓州市政府领导委托,早晨7时许就来到邓州东站迎接原中铁建设集团铁路工程总指挥部党委书记常民及原张仲景国医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育长、邓州万寿堂第七代传人、著名中医专家赵安业教授一行到邓州考察工作。只见一座气势磅礴的两层站房矗立在眼前,笼罩在朦胧的晨雾中,像新婚的姑娘蒙着婚纱一样。远观邓州东站,站房总体造型汲取了邓州古城的形态,传统高台飞檐与现代建筑完美统一,古风新站,别有韵味。
王云立告诉大家,郑渝高铁全长818公里,设计行车速度350公里/小时,开通后,将释放焦柳线的客运压力,促进客货分流,极大地方便邓州人民的生产、生活。郑渝高铁位于桑庄镇田营村北2公里,距离邓州市区18公里,附近有二广高速进出口、快速通道以及S335省道连接。郑渝高铁邓州东站站区规划设计面积5.1平方公里,站房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设计风格为汉代粮仓,蕴意“楚汉风韵,天下粮仓”,为线侧下式站房,雨棚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站内最高聚集人数为1500人。目前邓州东站房内候车大厅、售票厅、出站厅、公共卫生间、办公用房等各项工作已全部准备就绪。
走进候车厅,工作人员身着制服早已有序地开展工作。宽敞明亮的候车厅天花板上优美的艺术字体,是一个个“邓”字的变形演绎。
王云立介绍说,邓州市是古邓国及国都所在地,全球华裔“邓姓”的发源地,所以,在高铁文化中必须注入邓姓文化元素。旅客在候车时抬头仰望,便可看到优美的邓字,体会到邓姓故里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站房中央矗立着两座雄浑厚重的墩座,粗犷有力的竖线条,酷似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流动的水帘汇入渠中
据邓州东站值班负责人介绍,国家铁路总局致力于把郑渝高铁打造成国内首条文化高铁,在站房外观设计及内部装饰上,要求更多融入地方文化元素,为此,我市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在站房顶部采用“邓”字设计。
为充分彰显邓州悠久历史文化,我市在一楼大厅显示屏两侧安装了“瑞溪晋京,邓州八大景”国画,在二楼进站口门柱雕刻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石刻楹联,由邓州籍书法家张志和、作家周大新、军旅画家刘明海等义务书写、绘制、雕刻。
王云立说,郑渝高铁正式通车,对于邓州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邓州人民期盼已久的高铁时代到来了。郑渝高铁建设历时4年,邓州作为参与者、经历者、见证者,这段历程值得珍藏,也将终身难忘。
为了服务邓州群众方便乘坐高铁,邓州市专门设立高铁公交专线,共投入高铁专线公交车10台,票价1元。公交车始发站汽车南站,途经和谐大厦、致远实验学校、澜梦水世界、龙腾文化新城、奇彩风车庄园六个站点后到达邓州东站,用时40分钟。发车时间和返程时间均按照邓州高铁到站及发车时刻表制定,确保不延误市民群众乘坐高铁。
得知郑渝高铁正式通车,邓州籍著名军旅作家周大新将军向邓州市委、市政府发来贺信。同时,周大新将军奋笔赋诗一首:
贺邓州开通高铁
喜闻京邓高铁通,呼啸驶过城几重。
明清半年赶考路,今朝只须半日行。
早上7点余,不少乘客已早早来到邓州东站广场,他们满怀欣喜,紧张有序地购票、检票、安检。等待乘坐G4058次高铁自湖北襄阳至河南郑州途径邓州的列车。该车 8:00自襄阳始发,到郑州9:58分,全程118分钟。
12月1日,8:22分,随着呼啸而来的“和谐号”G4058次高铁稳稳地停在邓州东站,至此,邓州无高铁时代正式结束。
8:57分,自河南郑州至湖北襄阳的G4051次高铁列车飞驰而至,停在邓州东站,熙熙攘攘的乘客通过出站口有序验票出站。
我们顺利接到领导及中医专家一行,大家在宽敞的车站广场合影留念,精彩的瞬间见证了邓州高铁时代的开启。
 
·今日邓州
 
国步龙腾  锦绣中华
——谨以此画组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献礼
 
多元艺术家邓作列简介
邓作列,祖籍广东云浮,1962年1月18日生于广东湛江市,毕业于广东政法学院。广东侨联海外委员,美国华州中华美协主席,天津商大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省十二届人大海外代表。
 
曾在西雅图亚洲艺术博物馆、华盛顿大学柏克博物馆、西雅图陆荣昌博物馆、爱达荷克拉克州立大学博物馆、艾德蒙市美术馆、塔科玛社区大学艺术馆、华盛顿长青大学、广东文联艺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扬州史可法纪念馆、天津天美时代艺术博览中心、广东湛江博物馆、广东顺德清晖园博物馆、广东南海博物馆、西雅图大空中心、菲尼中心画廊、澳门新世纪大酒店、澳门万豪轩艺廊等单位几十次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
作品《颂秋》《史可法像》《水乡情怀总是诗》《花影》《舞雪》《书法·龙魂》《飞天跨海跃龙门》《乐在天地间》《清晖園》《清平乐·西樵山》等被以上多个博物馆、艺术中心、画廊、大学收藏。
曾接受美国King5电视台、西雅图全美电视台、西雅图中文电台、西雅图时报、侨报、西城时报等十几家中西媒体作专题访谈。
出版有《邓作列书画集》《心路·邓作列书画篆刻精选集》等十一册书诗画印集。多本书画集,分别被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华盛顿长青大学图书馆、湛江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馆藏。
曾多次在西雅图亚洲艺术博物馆、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华盛顿大学博物馆、塔科玛博物馆、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等单位作专题中国书画、篆刻讲座。
2009年,华盛顿金郡郡长郎森士签署政府公告,定每年2月28日为“邓作列日”,以表彰他在文化艺术方面作出的贡献。
2017年获西雅图中文电台颁发“文化贡献”奖。
“黄河从高山流向大海,长江始远古奔向未来”。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文明史,是一个大智大勇的民族,在历史漫长的进程中之所以能屹立不倒,源远流长,生生不息。靠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核心就是传统哲学思想所形成的文化体系,是以人的基本人性为出发点,处处着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学习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应,然后引发出许多做人修养以及管理家庭、国家、天下的道理。人类要实现自身的长久发展,要处理好四个重要的关系,即是身与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中华传统的哲学思想,优秀的文化理念与内涵,在世界互动、对抗和冲突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会影响和改变世界的格局,重建国际秩序,走向适合人类发展的未来。“一带一路”的现行战略国策,是在经济更深入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将中华优秀文化带给国外,打开不同文化交流的通道,建立友好和睦的情感纽带,将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建国七十周年,共和国走过了多少风雨历程,无数先烈与前辈,用血与汗才换来今天繁荣与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后人更须奋发向上。共和国七十年的峥嵘岁月,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今天,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中国的崛起将是西方没落的开始。翻开中国历史最痛苦的时期,中国从来没有被完全殖民化,从来都没有被解体过。因为我们有着最古老的政治体制和治国策略,而这种政治体制根源在于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中,特定的文化孕育出特定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它根植于民族国家里,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精心打造和刻意雕琢的,它源于深刻的民族文化之中。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就是用这种带有人性化的政治文化管理了世界一千多年,在历史上饱经分裂战乱与外敌入侵的痛苦时期,也是国家主权统一这一传统文化,为我们战胜一批又一批的强敌入侵,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性。今天不论中国如何强调互利同赢发展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如何一心一意地专注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的同时,西方一些大国带动东南亚的部分小国,提出的所谓“中国崛起的威胁论”,在人民币币值问题、出口产品安全与关税问题、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问题,越来越多的对中国提出不公平竞争的指控,中国的崛起必然会改变两个多世纪来西方占据统治地位的制度、思想、价值观、规范等等,中国的崛起将意味着她的历史、文化、语言、价值观、机制和企业将会逐渐影响世界,所以加深对中国文化推广的重要性,尤其是延续性的认识与运用,在今天资讯万变的国际大环境中,如何正确处理好扩大内需与对外开放这一长期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国策的关系,化解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危机,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自身文化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意义深远。中国是世界目前发展最快的国家,但又是有着世界最漫长历史文明的国家,西方文化是由外到内的“向心”文化,中国文化是由内到外的“心象”文化,心以内向外却比以外向内为高,易于彻底解决根本问题。这是一种非凡的潜力,当这种潜力在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同步发挥作用时,才是我民族国家社会屹立人类颠峰的时期,这可需要我们全民族脱凡胎,换俗骨的自我战胜和彻底的觉醒。古聖云:“无欲则正,无欲则刚,无欲则明,无欲则智,无欲则欲达”。文化的自信是要走出去,用自己的文化在影响世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外不仅要自立、自强、自胜,对内更要自爱、自省、自悟。中华民族自古到今,文化中雄浑大气的豪放基调是阳刚的,阳刚的高点是悲壮的,唯有悲壮的长歌,勇武的高唱,这种民族文化的风骨,才会豪情万丈,气壮山河,战无不胜。纵观世界历史,任何一次的繁荣兴起,都是文化先行。
 
 
·文苑天地
 
寻根谒祖的感动与振奋
● 邓光华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海南邓氏先祖于北宋年间自福建南下越海,从琼州儋耳西海岸登上琼岛创建邓屋村(在今儋州市木棠镇),创业繁衍已逾千年。作为邓氏子孙,我极为关心邓姓之源头,经深入了解,得知河南省邓州市是世界邓氏发源地。
2011年4月28日,我慕名到邓州市寻根问祖,受到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姓文化研究会会长殷中玲,邓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艳红,市文化局局长、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闫富传,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副理事长邓光阁、邓香云等十多位自称“家人”的热烈欢迎。邓香云说我是海南省第三位到邓州寻根问祖的海南知名人士,出示我曾在《海南日报》发表的《高林赋》《国际旅游岛赋》《文笔峰赋》等一叠词赋予以赞扬。她说这些文章是从网上搜到的,十分欣赏。
主人在与我交谈及带我观摩之时,个个热情,人人言“家”,亲切而温馨的“家味”很浓。尤其是当日中午该市诸位领导与我共进“家餐”,畅谈“家事”,使我大有“回家”的感觉,心总不禁阵阵的感动,满满的温暖。
邓州人对打造邓姓文化极为重视,措施有力,不但办好发行广泛的《邓姓文化》杂志,而且以“邓国”“邓陵”“邓氏”三邓文化为主线,规划建造占地351亩、项目总投资为4亿元、包括邓国侯吾离等三尊邓氏先祖塑像在内的“邓国春秋园”,再现古邓国国都缩影的基础上,形成汇聚访古祭祖、文化博览、古街民俗生活体验、生态园林休闲、特色餐饮、宅院酒店、游戏娱乐、情景再现等业态聚集区。我不禁为之感奋,倍感自豪。
(作者系海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原副厅长,现任海南省职业培训协会会长)
 
·文苑天地
 
活在心中的父亲
——纪念特工英烈邓树(二)
● 邓光全
 
(接上期)
7时许,游击队员们听到了汽车的马达声。
由于雾大,敌人的车子快到拢幺店子时,都只能看到朦胧的灯光,看不清车子的样子,至于是不是军车也无法确定。
从邻水县城到分水岭,基本上都是上行,爬上分水岭就该下行。
汽车翻过分水岭,司机正要放松,却突然觉得前面地形有变,像又要爬坡似的。
“闯到鬼了!”司机嘟囔着下车一看,是堆在路上的桌子板凳使他产生了错觉。
司机觉得不对,就准备喊车上的国民党兵下来。
“砰!砰!”
司机还未来得及喊,埋伏在两边的游击队员随着枪声已经冲过去,将他们和汽车团团围住。
颠簸一夜,尚在睡梦中的国民党兵只好丢出武器,下车投降。
游击队员掀开车篷查看,车上虽然满载物资,但都不是武器弹药。
原来,这辆车虽载的是军需物资,但不是武器弹药,而载武器弹药的车在后面。
那辆载有武器弹药的车的司机听到枪声,调转车头,借助大雾的掩护逃走了。
张蜀骏命令游击队员将车上的金圆券、银耳、棉衣、布匹等全部卸下。
车上的东西刚卸下,就来了不少老百姓,他们是游击队通知来领取胜利果实的附近的农民。
游击队把部分东西分给当地农民,部分交给邻水党组织处理,部分留作游击队的给养,迅速撤离了现场。
落入魔掌
1949年5月,重庆西南长官公署令国民党第七编练军司令官罗广文负责对华蓥山周围各县地下党和游击队实施清剿。邻水是“清乡”重点,进驻邻水的罗部726团团长吴尧春叫嚣:“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过一人”。
在敌人大兵压境的严峻形势下,父亲仍一如既往地工作着。
当父亲获知自己和邓容的身份被叛徒出卖的情报后,立即派专人用暗语通知邓容:“从云姐已病,我准备去看望,你若有便也可前往。”意思是说,我们已暴露,准备撤离,望你也迅速撤离。
1949年7月17日,天上下着雨,父亲一大早就起床,关上房门,烧掉所有秘密文件和资料。
吃过早饭,父亲像往常一样,身穿长袍,头戴爵士帽,手里提着行李箱准备去搭乘到重庆的长途汽车撤离。
刚走到中街裁缝铺,就见一队国民党士兵荷枪实弹朝自己家冲去。然后散开,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进行戒严,拿着自己的照片,对过往行人一个不漏地对照盘查。见此情景,父亲闪进了裁缝铺。
裁缝老板蒲放文是父亲的表兄,知道父亲是共产党。父亲一进去,他就立即将父亲引入后房,关门出去打探情况。
蒲放文回裁缝铺对父亲说:“你的家已被抄了,绸缎铺也一片狼籍,连房上的瓦片都揭了,现在正满城搜寻你。”
父亲听了,执意要离开裁缝铺,蒲放文不让,说此时出去太危险了。
父亲为不连累蒲放文,顺手拿顶草帽戴在头上,扯下帽沿遮住脸,提着行李箱跨出了裁缝铺。
父亲一离开,蒲放文立即去告诉我母亲石全珍,说父亲正去车站。
母亲得到消息,急忙抱着才出生两个多月的我到东门桥头。她知道父亲去车站东门桥是必经之路。
不一会儿,父亲来了,母亲连忙说:“孩子他爹,你快走吧,那些兵好凶好凶,手里正拿着照片要抓你呀。”
父亲深情地望着母亲,心里有很多话想说,但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只是在我额上亲了一下,扯下草帽遮住脸,提着行李箱,头也不回地走了。
母亲望着父亲渐渐消失在雨幕中的背影,终于忍不住,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她握着我的小手高高举起,不断向远去的父亲摇摆,心里似乎在呼喊:“孩子他爹啊,你、你一定要活着回来,我们在家等着你呀。”
父亲挤上公共汽车,还没坐稳,就被特务吴胜志指认出来。
几个戴墨镜的便衣警察冲上去抓住了父亲。(未完待续)
(作者系先烈邓树之子,四川邻水邓氏宗亲会会长、四川顿开律师事务所荣誉主任律师)
 
·文苑天地
 
夸父逐日的传说
● 陈秀贤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大地之上才有了生命。那时,天地一片混沌。
相传,盘古死后,他的左眼变成了天上的太阳,右眼变成了天上的月亮,骨架变成了山脉,毛发变成了树木丛林,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海。
那时,河南南阳邓州城西南一带还是洪荒水国。数百万年前的邓州一带气候温润,水草茂盛,沼泽遍地,是三趾马、犀牛、大象、野马等动物生活的乐园。可见,邓州这地方,几百万年以前,就适宜人类居住。
皇帝时期,有一个青年叫夸父,对天上的太阳情有独钟,他感到天上的太阳既给人间带来温暖,万物又靠太阳光生长。夸父想,如果能把太阳摘下来,不让它落山,不是没有黑夜了吗?那人间不就天天温暖、万物永远生长,人们不就丰衣足食了?于是,夸父开始逐日,决心追上太阳,让其归人类所使用。
于是他历经千辛万苦,从太阳升起的地方开始追赶太阳,渴了,就饮黄河的水,天天如此。直到有一天,他追到了一个四季分明、土地肥沃、草木茂盛的地方,夸父又渴又饿,他喝完了这一方的河水,又将渭水和汉水也喝干了,夸父累死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夸父死后,他弃掉的拐杖化作一片茂密的桃林,即史称邓林,古称邓林镇,现河南省邓州市林扒镇。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夸父诞宏志》: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陶渊明据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以绝妙天真的想象力,极度夸张地表现了先民们战胜自然的勇气和信心,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而写成。但诗人不是一般地复述神话的情节,而是凭借卓越的识见,运用简妙的语言,对神话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独特的审美观照和审美评价,因而又有其不同于神话的审美价值。
此诗对夸父追日其人其事的歌咏,自然也是一种含有某种象征意义的歌咏。诗人之言在此,诗人之意则在彼,所以不像直陈情志的诗那么容易理解。
这首诗的意蕴是非常深广的。他赞美了夸父生前虽未能施展其才能,实现其抱负,但他们留下的精神产品,诸如远大的理想,崇高的气节,正直的品质,以及勇敢无畏精神,是“功竟在身后”的人。
邓州市既是邓国的发源地,又是邓姓的祖根地,所以,夸父追日杖化邓林,这与邓国,邓姓,邓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源渊。至到现在,邓州人都有着夸父般的性格和精神,无论干啥事,不干不说,要干就要干好。就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来说就是最好的见证。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为了一渠清水送津京,邓州人是有条件干,无条件也干。为了南水北调,邓州有一百多人像夸父一样,累死在工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后人有诗为证:
夸父逐日化邓林,情暖人间见精神。
一渠清水送京津,大爱无疆渠首魂。
(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邓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原副主任,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文苑天地
 
诗词欣赏
 
邓世广诗5首
 
广安谒邓小平故居口占
毁誉非从辫子分,几番起落见精神。
当年妄自遵凡是,拨乱还凭邓大人。
寄邓州故里诗友
一醉天山情自长,邓州事业待商量。
樽前铭记叮咛语,梦里依稀到故乡。
寄 怀
洁癖由天性,词章贻邓林。
嚣张文举酒,浪漫伯牙琴。
剩有缚鸡力,惭无打虎心。
难堪辱吾笔,权作避雷针。
湖南新晃邓世平被害案
十六年前留姓名,操场谁信一尸横!
只缘欲断官财路,不合枉言民怨声。
剑赐尚方疑案雪,魂归师位篆烟轻。
心存侥幸未埋我,遥念同宗哭世平。
胡锦涛主席
爱民爱国本无私,半在襟怀半在眉。
不怒而威因义正,犹怜非业固心慈。
温文儒雅无伦比,孤操清廉最可师。
天有紫微家有幸,情衷敬肃仰风仪。
(作者系辽宁省阜新市人,曾任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新疆诗词学会副会长,《昆仑诗词》主编等)
 
邓木林南阳邓州祭祖赋诗4首
江西省九江市邓氏文化研究会暨邓氏宗亲联谊会邓见耀会长、邓木林总顾问等一行回故里邓州祭祖联谊赋诗纪念。
途 中
晨出德安天未明,蒙蒙细雨送人行。
随团同赴邓州远,敬祖寻根不了情。
过李时珍故里
时珍故里在蕲春,道遇虔诚发韵新。
多少帝王如过客,唯君依旧万人钦。
吾离陵园祭
南阳族藉总魂牵,梦里长思谒祖园。
今日吾离公冢祭,千年血脉再相连。
肃立陵前静默哀,吊书字字撼胸怀。
冥钱叠叠随风寄,告慰先宗我辈来。
竭禹公故里
青纱绿帐望无涯,竭拜云台将首家。
历史兴衰天意定,辉煌过后又桑麻。
(作者系江西省德安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九江市邓氏文化研究会暨邓氏宗亲联谊会总顾问)
 
邓习学诗词5首
 纪念“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召开十周年感赋
莺歌蝶舞水潺潺,枫叶黄花果满川。
四海宾朋云际会,五洲游子邓情缘。
健全组织金桥架,创办平台信息传。
猎猎旌麾薪火续,潮兴百舸竞争先。
赠邓姓文化研究会殷中玲会长                 
鲲鹏奋翅九霄游,大树参天根邓州。
文化传承倾血汗,云腾风起立潮头。
参观林扒镇雷锋中学感赋
黉堂昌盛满园春,明媚秋光映邓林。
奉献精神今岁在,漫天桃李报佳音。
中华梦(新韵)
红旗引导劲东风,鼓角吹擂方向明。
积弱积贫千古恨,受屈受难万春铭。
雄狮苏醒挺胸起,巨手牵携带路行。
建设小康须并力,中华繁盛梦垂成。
惜分飞·吾离陵祭祀
秀木郁苍遮径道,碧水縠纹苲草。叩首人归到,泪流肠断茔凭吊。    
仰祖先英灵启祷,冀望世尊迪保。抬眼林光照,反身喜鹊枝头叫。
(作者系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邓晓明诗2首
追忆伟人毛泽东
韶山冲里读书郎,独立寒秋挽国殇。
擎椽巨书百万兵,乾坤翻转胸中装。
唯有真情最宝贵
 ——记文峰家族第三届重阳节聚会
暮秋旭日映荷塘,九九茱萸露渐凉。
霜染枫红千里秀,风吹金菊万家香。
(作者系曾任江西省气象局政工处副处长、办公室副主任、正处级调研员,现任江西省气象局修志办常务副主任)
邓族之歌
邓光华
泱泱中华,赫赫邓氏。
祖始于曼公,姓取于邓邑。
族发于南阳,中兴在吾离。
国灭于强楚,兴邓侯高密。
群英昌社稷,名祖留青史。
百折不挠,巍然屹立。
(作者系海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原副厅长,现任海南省职业培训协会会长)
 
 邓石林扶贫新曲诗4首(新韵)
近咫尺
温饱生涯近咫尺,烘云托月正逢时。
力逐穷境涤民瘼,自主脱贫竞骋驰。
翻新曲
增收致富翻新曲,遍布桑田药果蔬。
保障排忧香自远,育才扶费绘篮图。
喜相逢
穷山恶水苦支撑,陌路人家住县城。
浩荡东风寒碜尽,清芬庭院喜相逢。
不世功
精准扶贫不世功,大千世界我先行。
传承棠爱山乡秀,百姓如今可做东。
(作者系湖南省邵东县原县长,邵阳市邓氏宗亲会荣誉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学会会员、邵阳市诗词学会理事)
 
邓先瑞诗联2首
咏邓国春秋园
邓国春秋园,始祖美德传。
志洁宏图展,皓然正气焰。
霜寒松柏翠,风暖花卉艳。
功高世人重,名节岁绵绵。
邓国春秋园楹联
故里邓州人杰地灵共向往
先贤吾祖德劭功高同弘扬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原主任兼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邓姓文化》杂志顾问等)
 
邓溪源诗词5首
瞻仰济源邓禹墓
久慕先贤扶汉兴,云台主帅获殊荣。
愚公坚定太王动,首将勇谋勋业成。
林立群楼人自顾,空存孤冢意难平。
寝园修建遍华夏,御驾村头谒墓茔。
《文化邓州》丛书出版发行座谈会有怀
翼翼群贤语慨慷,铮铮众口颂辞扬。
七年朝暮耕州土,八部丛书溢墨香。
实践获成经验果,文章归纳理思强。
春蚕作茧吐丝尽,焰蜡泪流情意长。
纪念毛主席逝世43周年
巨星陨落地无光,玉宇将倾厦断梁。
圆梦中华遗志续,精神指引万春长。
赠天津邓金洪董事长
悦耳银铃传友音,眷怀话语感吾心。
京津难忘并肩事,故里铭镌情意深。
诉衷情·赠国大代表唐祖宣院长
  履仁五届誉齐天,社稷万民言。舆情察访寻策,金玉案诚虔。  
仁义践,善行篇,楷模传。高风丹水,徽美松柏,璀璨三山。
(作者系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再拜邓国春秋园邓氏先祖
邓荣棣
一脉相承话邓姓,千枝万叶邓国情。
古今中外发源地,寻根祭祖邓州行。
(作者系湖南邵阳市人,《邓姓文化》杂志顾问)
 
满江红·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邓荣森
  百味难陈。回眸看、硝烟久歇。挥不去、刀光剑影,沙场英烈。十万哀兵争国土,三千凉夜沉江月。取胜乎?无话对苍山。空欢悦。  
流年迹,心上雪;强国志,望中结。这清风,地北天南都缺。梅有几枝无续梦,鹃于半夜犹啼血。听春声、渐入我神州。应无绝。
(作者系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长青诗社常务副社长,广东省归国华侨作家联谊会会员、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赤壁四君子(新韵)
邓思华

虬枝常盼雪花开,寒气嵯峨袭汝来。
一日东风斜乍起,后妃幽谷似瑶台。

陌上青青耀碧曦,沉鱼竟忘水流溪。
蚨明倩影浣纱尽,君子之兰一美姬。

高风亮节透莹魂,长伴东坡玉兔吟。
未到龙山先一笑,月波楼上对君心。

菊花仙子近秋阳,凝翠披颜绽玉霜。
不领风情闺小苑,温馨默默添心香。
(作者系高级政工师,中国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诗词协会、楹联协会会员。黄冈市东坡书画艺术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冈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东坡赤壁楹联》杂志主编)
 
邓万商诗2首
春日橘子洲头
春暖花开橘子洲,摩肩游客喜心头。
伟人塑像人皆仰,不尽湘江万古流。
瞻仰少奇故居
灵秀宁乡出少奇,投身革命举红旗。
著书立说论修养,对党忠诚志不移。
(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汉川市经济开发区原调研员,现任汉川市诗词协会顾问)
 
赴天津祭拜邓云馥宗亲
邓青玲  邓溪源
万里长城守卫人,忠肝赤胆献终身。
情牵根系故邦地,怀念尊贤泪满巾。
 
邓扬基诗4首
其一
拜读邓姓文化志,精英历代标青史。
激励宗亲勤耕读,忠孝仁爱传后世。
其二
南阳堂号布全球,经朝历代多考究。
邓姓文化研究会,辉煌族史载千秋。
其三
吾离陵园世泽昌,客家游子思故乡。
纵然家书千万卷,不及邓氏文化长。
千秋岁月人文起,万代江山翰墨香。
品学兼优儿孙志,忠孝两全万代扬。
其四
俊杰英豪出南阳,邓氏宗亲源流长。
封疆建国始祖曼,离公安邦铸辉煌。
人生若无鸿鹄志,安得美名九州扬。
万千感慨心中聚,先祖恩典君莫忘。
(作者系江西省石城县商业系统退休干部)
 
邓炳生诗2首
说南阳,道邓家
白露洲头浪打涯,赣江两岸邓人家。
南阳迁往文章地,新野曾经汉旺遐。
世代庐陵传杰俊,当今望郡继贤华。
高山敬佩丰登邑,翠郁欢歌送美花。
贺广州邓氏宗亲会
广州邓氏著新诗,满满亲情叶茂枝。
壮志真诚文化盛,雄心挚热瑞祥时。
寒窗学子今朝奖,大厦良才翌日驰。
克己奉公天地鉴,无私正气祖宗知。
(作者系江西省吉安市邓氏文史研究中心副理事长、秘书长)
 
游古琴台
邓小明
驭鹤乘风寻旧盟,此生何幸诣江城。
九州咸颂伯牙德,千载犹传师旷名。
谁拨锦弦音缥缈,我援班笔意峥嵘。
尘寰但若逢知己,不负高山流水情。
(作者系湖北恩施州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恩施州书法家协会会员)
 
贺吉安市邓氏文史研究会成立
邓毕业
一脉南阳历世香,分枝散叶继承长。
先公拓业开新瑞,后辈跟随创吉祥。
武略辉煌安国兴,文韬显赫治家昌。
歌吟族祖腾飞日,喜看宗亲代代强。
(作者系吉安市庐陵诗词楹联协会会员)
 
邓召熹诗3首
邓国春秋园
书记市长具慧眼,根亲文化排重点。
调研考察听汇报,思想重视新方案。
吾离陵园公益事,更名邓国春秋园。
聘请专家精设计,南开华北两高院。
汉唐风格厚内涵,巍峨壮观矗中原。
建设面积三百亩,投资规模数亿元。
征地拆迁筹备忙,工期紧张不容闲。
一波三折开工式,领导莅临曙光现。
隆重举行奠基礼,四海宾朋聚欢颜。
银锨飞舞金光闪,宏伟工程起盛典。
神圣时刻见证人,祭拜世祖表心愿。
紧张有序分急缓,甲子项目摆在前。
典雅古朴主建筑,首座竣工世祖殿。
松柏花草如瑶池,庙宇亭榭似阆苑。
告慰邓侯圆心愿,宗亲游客临仙源。
志士仁人做奉献,载入史册万代传。
贺高铁通车
天涯咫尺望中收,腾跃飞龙过邓州。
助力长风快车道,江山壮丽待君游。
瞻仰杏山毛主席塑像
巨手一挥天地新,三山唤起定辞贫,
人民领袖人民爱,领袖人民领袖亲。
(作者系邓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邓有炎诗2首联1副
一                      
南阳编谱溯渊源,分派珠玑祖好传。
丹桂三枝居四邑,容信岑北脉同缘。

扶和生睦启先贤,廿二代传逾八千。
桂馥兰香绵世泽,家声丕振裕光前。
  好子好孙延续宗支追溯祖郡南阳经珠玑迁桂省乐业睦村昌百世
  传仁传义弘扬德泽深思前人远古越明清历民国绵延后裔盛千秋
(作者系广西容县邓氏后裔联谊会荣誉会长 )
 
题邓氏家族清明祭祖
邓志敦
三月春晖祭太乙,万千同聚共芳菲。
且看邓氏通天力,东汉家声同日辉。
 
 邓质生诗3首
湖南怀化操场奇案
埋骨操埸十六年,人为搁置久含冤。
时来闪电惊风雨,炸响沉雷声满天。
赞邓缵先纪念小学老师
剑锋磨砺载誉归,桃李满园竞生辉。
书山起舞凌云志,强手如林获金杯。
祭典艾公忠公有感     
古柏森森孤玉山,阴平蜀道剑门关。
王侯陵冢游人醉,四海嗣孙拥圣坛。
栓马停前吹号角,点灯石上奇光闪。
关刀河畔春潮涌,祖德功彪缕缕泉。
(作者系广东省紫金县邓氏宗亲联谊会原会长)
 
临江仙·祭母
邓建伟
  慈睿音容犹历历,萱堂岂愿离帏。卅年孀守举家扉。如今斜日月,只有树松碑。  
忆母辛茹多半百,儿孙满室生辉。九泉含笑玉山隈。心居功在国,后辈永思追。
(作者系福建省平潭县会计师)
 
高建锋诗词2首
花洲书院
邓国城隅竹柏林,花洲书院最清森。
春风堂下希文授,览秀亭中晏相斟。
泼墨挥毫忧乐记,勤身治牧遂滋心。
挽留数里绵延路,根植穰川贯古今。
一剪梅·天地同秋
昔别吴刚坊上游,宁岁花香,丽日行酬。桂黄增寿树间留,江水长东,谁见回头。
素鬓今宵斜倚楼,对影三人,共醉浇愁。瘦花波皱玉轮柔,厮守尘缘,天地同秋。
    (作者系邓州市原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诗歌报第五诗词创作室编辑组长,著有《赴美札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乡风村韵》等著作多部)
 
己亥中秋诗词欣赏
邓作列诗2首
中秋抒怀
又读床前明月光,中秋赏月念吾乡。
欢天喜地庆佳节,祝愿神州国盛强。
中秋祝愿
朗月当空映画房,闲情邀友话家长。
中秋问候衷肠语,合府团圆众盛昌。
(作者现任美国中华美术家协会会长、美国华盛顿州美中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华盛顿州中国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广东省侨联荣誉委员)
 
秋日寄友
邓世广
尚有痴儿说梦槐,蓬蒿无径觅燕台。
忘机非我真耽酒,解用何人不爱财。
晒腹原忧书欲腐,洁樽每怨客迟来。
阶前又见菊多簇,尽是先生去后栽。
 
中秋望月
邓溪源
皓彩当空照万家,思乡游子恨天涯。
嫦娥托寄情桑梓,望断高楼月色斜。
 
水调歌头·清秋节抒怀
邓义葆
前路且遥远,催我再扬鞭。落叶西风卷,冷月百花残。一湖寒水辉映,灯火夜阑珊。斜柳东篱清瘦,红藕残荷添露,追忆梦华年。  
瑟瑟已秋暮,情义更缠绵。幡然悟,根基固,志弥坚。尘埃未已,一枕酣梦定将圆。怅恨韶华离去,笑对寒霜无惧,放眼水云天。
(作者系信阳市医学会放射学会常务委员,河南省老年诗词研究会、信阳市老年诗词研究会、光山县老年诗词研究会会员)
 
秋日遣兴
邓仲锦
人生失意乃寻常,豁达何愁寂寞长。
室养芝兰情性冶,街喧车马浊尘扬。
当红谁肯急流退,守拙吾甘淡泊尝。
往事如随烟雾散,独携樽酒赏秋光。
(作者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中山市中华诗词楹联学会荣誉主席、广东楹联学会会长助理、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中秋乡月
邓木林
中秋依旧走家乡,入夜风轻现嫩凉。
屋后古樟如旧绿,桂新推出一轮香。
 
己亥中秋登梅岭
邓晓明
金风送爽晓云横,玉露凝珠物景莹。
水榭清光邀桂月,霓裳广袖舞箫笙。
举杯共庆团圆酒,欢聚同杼华夏情。
有意登高山顶看,谁堪世界起尘旌?
 
中秋礼赞
邓炳生
枫飘灿烂杏红妆,广宇蟾宫蕴藉凉。
顾兔簪花陪圣母,吴刚砍桂会娥娘。
冰轮赏夜芳千里,玉魄观峰翠万冈。
寐语常来夸月色,菊逢八月秀城乡。
 
邓小明诗2首
中秋夜思

正值中秋夜不眠,一轮冷月挂长天。
嫦娥日日舒红袖,吴府时时设酒筵。
载舞载歌心自美,走南走北梦难圆。
凡尘俗事理无尽,惟见清辉照枕前。

帘外清辉潜入户,照凉玉枕梦难留。
何当乘月归桑梓,一掬郁江消别愁。
 
秋 风
邓建秋
秋风若不来,此季谁为宰。
入耳有孤松,过林掀五彩。
江空水目波,云去天如海。
独坐桂香中,诗心殊可采。
(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诗词协会、巴山诗社会员)
 
中 秋
邓北坎
秋韵秋风秋意浓,秋色桂香漫紫穹。
秋霁枫峦朱染彩,秋山朗气月明中。
(作者系广东深圳邓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秘书长)
 
 中秋夜咏叹
刘德洲
夜风轻荡雾遮天,冷月寒星藏内边。
骚客举杯无桂影,不绝怨语耳旁旋。
(作者系中国诗歌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邓州市原安监局副局长,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出版系列长篇小说3卷4部,电影、电视剧本7部)
 
陈镇诗3首
中 秋
每到中秋意若何,人间处处望嫦娥。
可怜月殿无郎在,千载生涯洒泪多。
中秋夜
人间多少不团圆?远行何妨露湿肩。
看月直须三盏后,一番遐思共婵娟。
中秋节
久在江南夜不眠,每逢三五望青天。
可怜心有千千结,都被多情夜月牵。
(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邓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春风堂诗刊》主编)
 
蓝月亮
陈秀贤
蓝色月亮挂天上,月宫深处嫦娥藏。
吴刚捧出桂花酒,玉兔树耳听八方。
月亮蓝蓝梦依稀,白云悠悠飘春江。
又是一年中秋夜,合家团圆话沧桑。
(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邓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原副主任,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庆“七一”及国庆诗词选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
邓益亮
千百年来百姓危,镰刀锤子举红旗,
中华儿女英雄志,赤县神州仁义师。
旧制推翻求解放,人民站起建丰碑。
山河绘就天堂境,感谢党恩应颂诗。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
邓建伟
锤斧镰刀无际涯,腥风血雨沃芳华。
红船稳舵征程远,赤帜飘扬好梦达。
笔妙三更诗佐酒,情深一缕赋题跋。
胸怀翰海抒豪志,手挽潮头爱晚霞。
 
“七一”赞
邓炳生
青春热血志相同,拯救危亡展俊雄。
探索忧民新道路,谋求反帝旧俗风。
南湖绘就光昭懿,井岗栽培烈武功。
赤胆忠心杀敌去,九洲万里战旗红。
 
庆祝“七一”
邓世高
日寇凶残民潦非。红军北上显神威。
同盟抗敌惊天地,浩劫回生傲雪飞。
虎豹英雄抛热血,豺狼王霸断魂归。
英名烈士垂青史,华夏平安闪国徽。
 
邓习学诗2首
纪念建党98周年
红船指引远航行,百舸逐流豪气生。
济世安邦翻旧制,抛颅洒血拓新程。
黄洋界上雄风起,遵义城头枪戟横。
不忘初心小康道,中华圆梦倚群英。
庆“七一”感怀
太宵踏破晓鸡鸣,斩浪红船航引行。
延水河边辉旭日,黄洋界上缚长缨。
三山颠覆国家创,万众牺牲伟业成。
崛起中华途漫漫,强邦建设号声声。
 
纪念建党98周年
邓佳伟
船荡南湖诞世雄,旗飘马列遍山红。
八年抗战驱倭寇,两次诛征灭蒋宫。
改革春风吹柳绿,开来秋雨舞长空。
繁荣昌盛江河秀,创造辉煌党立功。
 
贺党的生日
邓宅金
暴雨狂风深夜稠,蛟龙出海佑神州。
南湖碧浪红船载,华夏雄风铁血流。
救国扶民深水里,挥毫指路彩云头。
百年经历山河绘,我党文韬千古秀。
 
庆祝“七一”
邓道悟
乌云密布笼山川,贤众担当奋勇先。
碧血丹心除乱寇,红旗赤胆护苍天。
安邦改革春风暖,济世开通特色传。
不忘初心强国梦,今朝志士续新篇。
 
庆祝“七一”
邓新华
烟雨南湖喜启航,抗倭歼匪振炎黄。
核心领导新权建,砥柱中流赤县昌。
打虎灭蝇重拳出,维和反霸国威彰。
镰锤高举征程引,百族齐奔永向阳。
 
庆祝建党98周年感怀
邓 贤
当日河山破碎天,人民血泪苦难烟。
生来报国把身殉,解放群英敢为先。
复兴征程添好景,百年磨砺换新篇。
富强不忘党恩重,牵记初心永向前。
 
贺党生日
邓试贵
全民庆祝党生日,寿诞今年特别隆。
前代圣贤多壮举,当朝豪杰立新功。
中华国力增强快,四海人谋讨论通。
互鉴双赢皆得利,和平共处世间同。
 
国庆70周年
邓新邵
华夏龙腾鼎气雄,方针政策执行中。
创新改革推经济,圆梦兴邦建伟功。
魑魅野蛮挑蛊乱,豺狼孤蠹捣谋空。
凌云壮志江山固,勇立潮头揽大风。
 
念奴娇·国步龙腾
——建国七十华诞展望
邓作列
  巨龙云展,冲天志、千里翱翔腾舞。五岳三江,如画卷、古域花团锦簇。亘古文明,辉煌历史,傲世昂风骨。河山壮丽,喜开华夏新谱。  
遥想往事峥嵘,九州人因苦,豪情难夙。大地回春,昭雪耻、挥剑降妖伏虎。万众同心,奔康庄盛道,国强民富。多年怀愫,紫熙高照星路。
 
采桑子·礼赞国庆70周年
邓锦元
欣迎七十庆华诞,闪耀金光。壮丽沧桑,红色江山万代昌。  
维新改革再开放,巨变沧桑。 永葆金光,展翅腾飞更富强。
(作者系福建上杭邓氏宗亲会原会长、《上杭仙村邓氏族谱》主编)
 
东风齐著力·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邓石林
晴朗乾坤,翻天惊地,七秩宏钟。山河大好,日日赠东风。改革潮流迅猛,神州漫,梦想追踪。扬帆处,征程万里,祥瑞盈空。  
砥砺向前冲,施国策,子民唤起初衷。径飘五彩,百事竞先锋。世界皆谋福祚,丝绸路,顿显霓虹。霞千缕,中华壮举,引领成功。
 
祝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邓先瑞
沧桑巨变七十载,祖国光辉耀蓝天。
壮美山川呈绿色,辽阔水域好行船。
一星两弹翔寰宇,五G多芯誓超前。
改革开方华夏烨,人民幸福乐绵延。
 
邓万商诗词2首
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党领春风万里航,五星旗展铸辉煌。
扶贫脱困歌德政,富庶强邦奔小康。
绿水青山臻画境,齐心筑梦续华章。
七旬华诞全民庆,使命担当国运昌。
 
巫山一段云·国庆     
特色兴邦路,神州计富强。创新发展志昂扬,改革铸辉煌。     
七秩繁荣景,黎民幸福长。同心筑梦奔康庄,华夏赛天堂。
 
歌颂祖国
邓英肇
迎着朝阳亮金嗓,神洲万里凯歌扬。
颂歌我唱献母亲,祖国昌盛万世长。
(作者系湖南邵阳人,《寻梦江南岸》曾获全国报纸副刊一等奖)
 
国旗颂
邓建生
镰锤并举是前身,志在新天一色纯。
七秩担当明使命,经年砥砺见精神。
高标早记初心永,遍布尤推主义真。
更借东风行大道,飘红猎猎奋扶轮。
(作者系广东省大坪农场党委副书记)
 
·文苑天地
 
 
 
 
我的故乡 我的家族
——仅以此篇献给贵州邓氏进川公后裔颁谱大会
● 邓清华
 
题记:故乡瓦店是贵州邓氏进川公后裔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瓦店通往外界有两种走法,一种朝上街走,一种朝下街走。少时外出求学,常从下街走,大约走二十五华里山路,方能坐上通往外界的汽车。从下街走,必须要翻过村口又陡又长的大石板坡,必须要经过一口井。故乡人把石板坡称大石板,把井叫新井。往外走,过了这两处地方就看不见村子了,往回走,到了这两处地方,也就能看见村子了,故乡的游子离家的惆怅和回家的幸福都在这里交汇。有感于此,以此为点,作此文。
上篇:故乡
回头,再回头;望一眼,再望一眼。再往前走几步,翻过长长陡陡的大石板,走过新井,我,就要望不见故乡的影子了!
我的肩上背着沉沉的行囊,行囊里装着故乡的土地滋养的红豆、豆子、洋芋片、腊肉……我的荷包里常常会揣着几枚温热的鸡蛋,那是我的奶奶、妈妈、或者各位叔伯婶娘,或者哪位街坊邻里特意为我准备的盘缠。
这是年少的我,一次次离开故乡,去往异乡求学的情景。
 坚持,再坚持;朝前走,再朝前走。再往前走几步,走过新井,走到长长陡陡的大石板上,我,就能望见故乡的影子了!
我的肩上依旧背着沉沉的行囊,行囊里装着异乡的土地滋养的不一样的物品,还有些外面已淘汰而在小村里仍显得新鲜的宝贝。这些物品会陆续的分给我的奶奶、妈妈、还有各位叔伯婶娘,或者还有哪位街坊邻里。
这是年少的我,一次次从异乡求学,回到故乡的情景。
这些来来回回的情景,勾画出我童年生活重要部分的一幅幅画面,这是故乡给我的最美好的回忆。少小离家,这样的童年,带着遗憾,更带着艰苦,但是,是值得纪念的童年,是充满幸福的童年。
时光如故乡某一棵树叶儿上的露珠,清晨里晶莹剔透,及至太阳一出,便消失殆尽了。岁月如故乡四围山地里的包谷杆儿,黄了又青,青了又黄,一茬接一茬,一年又一年。在朝夕变换、季节流转中,年少的我,变成了青春的我,中年的我。
依然会来往于故乡。多数时候,车子直接开进了村子,少数时候,还会去走走路,这是我在追忆年少时候的特别滋味。我还是会站在大石板上,望一望故乡。这里,依然能看到故乡的全貌,能感受到故乡的变化。
故乡在变化,房子在变化,街道在变化,一切的景致都在变化。
故乡在变化,人们的打扮在变化,人们的生活在变化,一切的面貌都在变化。
故乡在变化,她变得更加亲切诱人,更加让人心驰神往。
其实,我们对某一个地方或某一个物件的思念和向往,最终都会回归到一个字上,这个字,是“人”,更具体的说,是“亲人”。没有人的故乡,是不能称为故乡的,是空洞的;没有亲人的故乡,是没有灵魂的,是没有吸引力的。离开故乡越远,我们思念的线就会拉得越长,线的一端连着我们,另一端连着故乡。
下篇:家族
没错,离开故乡越远,我们思念的线就会拉得越长。无论我们身处哪里,线的另一端都会连着故乡,连着故乡的亲人。我的故乡在瓦店,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我的亲人,也多数是我的族人。
从记事起,我就偶尔从父辈们的谈话中获悉,我们的家族姓邓,我们始祖曼公,源于南阳邓州,起祖于江西,我们搬来瓦店已经好多代人了。以至于后来上学填写“籍贯”的时候,最初的几年,我填的都是江西。那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隐隐形成了这样的认知:瓦店和我一样姓邓的人很多很多,瓦店是我们从江西迁过来的落脚点。在我的心目中,就像瓦店也该姓邓一样。到后来外出求学了,瓦店变成了故乡,离开故乡的日子久了,那份挂念慢慢浓缩得只剩下人,故乡在心中真的就姓邓了。
其实呢,故乡是可以姓邓的。古有邓国,今有邓州,是客家邓氏儿女外迁的出发地;这里是邓氏生命的又一处延续,这里诞生了邓氏多少胸怀大志、名流四方的好男儿;这里又哺育了邓氏多少蕙质兰心、温婉贤淑的好姑娘。邓氏在这里稳如磐石,邓氏在这里繁荣昌盛,邓氏的血液融进了这里的山川,邓氏的双手擎起了这里的天空。如果这里叫邓村,也是实至名归的。我愿故乡姓邓,因为我是故乡的姑娘,我是邓家的女儿。 
是女儿,就总是要出嫁的,不是故乡不留恋她们,而是自然、历史赋予了她们一个更为庄严的使命——去延续另一个家族的历史和血脉。于是女儿有了双重的身份,双重的责任,她们一面背负着娘家的期望,一面又承担起夫家的重托。我是邓家的女儿,我亦是另一个家庭的母亲。我和天下所有的女儿一样,愿娘家昌盛,愿夫家富强。
此刻,我因为《邓氏族谱》完美收官并即将颁谱这样的盛会而思绪万千,邓氏的好男儿们纷纷振臂高呼,号召天下邓氏精诚团结,继往开来,气宇轩昂,声震四海。那我,邓家的女儿,该说点什么呢?我深深的挖掘自己的内心:邓氏,对我意味着什么?我倾听到自己的心声:邓氏是我生命不可分割的部分,我对邓氏始终有一份挥之不去的牵挂,这份牵挂,就是我和邓氏最紧密的相连!
就这样,我以故乡的姑娘这个角色写下了这个标题,我以邓家的女儿这个身份诉起了我的衷肠。我终于可以做一回邓氏温柔的女儿,细腻的女儿。我要用最温柔感恩的心,去细细抚摸邓氏的温度;我要用最和蔼谦卑的态度,去表达对邓氏的尊重、祝福;我要用最客观实际的标准去找寻邓氏带给我的荣耀……一股轻柔温暖的感觉,如涓涓细流,微微荡漾在我的心田。
是的,我要感恩邓氏。我带着邓氏的血统走进了另一个家族,并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有了正常的生活,除了感恩,我还能说什么?邓氏又给了我荣耀,当我作为故乡第一个考取大学的姑娘走出了村子,族中多少人曾为此立下了功劳!是邓氏给了我最基本的培养,这份荣耀才降诸于我,并让我往后余生没有劳作在繁重的土地上。除了感恩,我还能做什么?那些叔叔伯伯、堂兄弟姐妹、侄儿男女们多年无私的帮助,大事小事不计代价的陪伴,岂是一声“谢谢”可以囊括得下的?这是邓氏的恩,是邓氏的力,是邓氏的生命所在啊!
那我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回报生我育我的邓氏?
我不能忘生我之根,我不能忘养我之本。
我该永远做好邓氏一个称职乖巧的女儿,我该尽到一个女儿的义务,一个母亲的天职。
我该教育我不再姓邓的孩子们逐一认识、关心他们的各位公公、婆婆,各位舅舅姨妈,各位表哥表姐,各位表弟表妹……让此情代代传承。这是对“邓”氏最该有的基本态度。我该教育我的孩子要像了解他们继承的姓氏一样了解我的姓氏,了解“邓”氏承载的文化,并让这文化生生不息。这是对“邓”氏最真诚的祝福!我还该带领我的家庭,该和所有邓氏的女儿一起,对“邓”氏的家事常记心间,对“邓”氏的家人有情有义。这是对“邓”氏最具体的尊重。这些朴素简单的方式,都蕴含着深深的依恋,这是邓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对邓氏家族不变的情怀。
感恩于邓氏、荣耀于邓氏,尊重于邓氏,祝福于邓氏……让这些高贵的旋律,回荡在《邓氏族谱》颁谱大会的天空吧!我的故乡姓邓,我们姓邓,我们是邓氏的儿女。
尾 声
回头,再回头;望一眼,再望一眼。再往前走几步,翻过长长陡陡的大石板,走过新井,我们,就要望不见故乡的影子了!
坚持,再坚持;朝前走,再朝前走。再往前走几步,走过新井,走到长长陡陡的大石板上,我们,就能望见故乡的影子了!
 
·宗亲之声
 
 
·宗亲之声
 
为寻宗支赴武宁 一脉同宗感亲情
● 邓世南
 
为弄清我“南阳·汇口”邓氏祖源,完善宗谱,2019年5月5日,猴山、和春、仲伯三族人,赴武宁县横路乡岩下村实地考察,寻根问祖,受到当地宗亲热情欢迎与接待,令我们感动至深。
他们派专人到离村80多里的县城迎接,全村8位年长者迎候祠堂门口,燃放万响鞭炮热烈欢迎!此情此景,血脉亲情,怎不令人热血奔涌、感铭五衷!午餐更是丰盛,宗亲轮流把盏,劝我们尝遍他们特地为我们准备的本地佳肴。午饭后,他们请出家谱,详细介绍。经详细询问与仔细查阅他们的宗谱,情况基本清楚,心中疑团得以解除。我“南阳·汇口”宗谱所载一世祖“贵公”及二世祖“受公”与他们宗谱所载史料对不上,至此只好作罢。我们万分致谢告辞,他们又热情送出村口,还租来小车送我们回县城至九江。虽说寻祖无果,但天下邓姓一家亲的亲情永远激荡在我们心中。
早上健步湖滨,不禁想起赴武宁寻根问祖情景,偶然得句。
武宁岩下村寻根感怀
寻根问祖夏初边,涉水穿山武宁间。
谱谍详查恭里手,宗祠叩拜敬先贤。
温心细语温家史,入腑真情入族篇。
万响长鞭铭骨里,千年血脉永相连!
(作者曾任九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九江日报社社长、九江邓氏宗亲会顾问)
 
豫西邓氏宗亲联谊会来函
 
尊敬的邓州市领导、《邓姓文化》杂志编辑部的同志们:
你们好!
你们辛勤劳动创造出的丰硕成果,《邓姓文化》2019年第1期(总27期),我们豫西联谊会已于前天收到,昨天就由联谊会各支派领导分工包片送到广大邓姓族亲们手中相互传阅,并分寄周边洛阳市、义马市、三门峡市、炅宝市,以及宜阳、栾川、渑池等市县区邓姓相对集中的地方,把咱邓家的文化和老家邓州的繁华景象及时地传遍豫西大地。
邓州老家的亲人们,请你们放心,你们的辛勤汗水造就了我们豫西数万族亲的精神幸福,我们永远感谢、支持你们!
         豫西邓氏宗亲联谊会
         二0一九年七月二日
 
美国三藩市邓海波先生等出席
广东省开平市护龙邓氏祭祖活动
 
2019年10月24日,广东省开平市护龙邓氏家族隆重举行祭祖活动。来自美国三藩市中华总会馆主席暨合和总会馆主席邓海波等海内外邓氏宗亲数十支系各代表团和宗亲共千余人参加祭祖活动,在开基先祖晚景公墓列队举行祭拜仪式,规模空前,场面盛大。
晚景公乃广东南阳邓氏带湖世系六世孙,曼公系第九十九世。支系在护龙开基以来,枝繁叶茂,兴旺发达,后裔遍布海内外,主要以广东和美加、东南亚和港澳地区。隆重的祭祖活动,弘扬祖德,传颂族风,敦亲睦族,传承中华民族美德。祭祖仪式结束后,举行露天祭祖宴,筵开一百二十多席,宗亲和嘉宾共进晚餐。
出席本次祭祖活动的嘉宾们有:
三藩市中华总会馆主席暨合和总会馆主席邓海波先生,纽约开平同乡会主席邓学源先生,纽约开平同乡会名誉会长邓文生先生,纽约开平同乡会名誉会长余卓源先生,纽约开平同乡会关妙雅女士,纽约开平同乡会青年组组长邓志铭先生,旅澳李山村乡亲邓祖安先生伉俪,旅澳李山村乡亲邓仙影女士,李山村乡亲邓凡盛夫人,旅美莲岗乡亲邓迪天先生伉俪,旅美莲岗乡亲邓碧尔先生,旅美莲岗乡亲邓斯诺先生,旅澳塘边村乡亲邓新任先生,旅港东兴乡亲邓少纳先生,旅澳门乡亲邓杰民先生伉俪,旅甘肃兰州穗兰装饰工程公司董事长邓仕能先生,带湖邓氏宗亲会理事长邓松旺先生等中山曹步邓氏宗亲、江门礼乐邓氏宗亲、台山冲蒌邓氏宗亲、台山斗山陈冲邓氏宗亲、台山大江邓氏宗亲、新会双水邓氏宗亲、赤水牛溪邓氏宗亲、赤水白木颈邓氏宗亲、阳江白石邓氏宗亲、阳江垌岗邓氏宗亲、阳江亨垌邓氏宗亲、鹤山址山龙湾邓氏宗亲、恩平沙湖新宁邓氏宗亲、恩平沙湖探坑邓氏宗亲、赤坎镇侨联办、赤坎镇各侨刊社负责人,赤坎镇各村委会代表,同时莅临祭祖活动包括现场乡亲父老及各界朋友。
晚景公,生于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卒于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享年62岁。十三岁丧父,自新宁(今台山)县迳头村迁至护龙乐土村定居,自此开基护龙。开基时间为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至今已有636年历史。妣张氏,生子三人,长子继禹、次子继瑞、季子继润。俗称三房,后裔分布护龙(包括现今小海村委会)以及海内外各地,人口数以万计。护龙作为地区名称,在明清时代已见诸开平县志,其辖地包括了整个护龙邓氏的所有村庄,世人均称我族为“护龙邓族”。晚景公开基护龙后,尊其祖父永瑞公为为护龙一世祖,尊其父亲君举公为护龙二世祖,晚景公为护龙三世祖。其传承谱系是:太始祖焘公生二世祖(岭南世系)林乔公,林乔公生三世祖带湖公,带湖公生四始祖玑公,玑公生五世祖岭叟公,岭叟公生六世祖永瑞公(有庆),永瑞公生七世祖君举公,君举公生八世祖晚景公(岭南世系)。护龙地处开平市中部,居三圭山之阴,潭江水之阳。背山靠水,耕地开阔,可耕可樵可渔,是一个栖身生息的好地方,先祖晚景邓公开基护龙以来的六百多年,人丁兴旺,百业昌隆,人才辈出,可谓地灵人杰。
 
·宗亲之声
 
我对邓姓文化工作的一点建议
● 邓木堃
 
尊敬的邓洪军理事长:
2009年11月,我回故里邓州参加邓姓文化座谈会,会议非常成功,为海内外邓姓文化研究、宣传,宗亲联谊交流搭建了平台,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此次会议意义重大深远,必将载入邓姓文化史册。会议期间,我与各地宗亲进行了广泛交流,就如何深入宣传邓姓文化及打造邓州文化旅游胜地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1、邓州是古邓国所在地、邓姓族人的发祥地,“天下邓氏第一陵”吾离陵又是世界七百多万邓姓族人非常向往和朝圣的地方,邓州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建议邓州市委、市政府应高度重视,全面投资与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宾馆、饭店档次,培养中英文旅游人才,打造旅游胜地。
2、详实收集邓国、邓姓全面的文字资料及实物资料(考古发掘)。每年前往朝圣的邓氏族人如有三到七万(占邓氏族人的0.5—1%),就一定会把邓州旅游业带动起来。
3、打造邓氏文化旅游线路,与河南省新野(邓禹——邓氏第四十七世祖)、河南省信阳市(邓颖超纪念馆)、四川省广安市(邓小平故居)、广东省广州市邓世昌纪念馆等邓族祭祖地、纪念馆、故居联系合作,加强宣传,以利观光旅游、朝圣祭祖。
4、每年举办吾离陵朝拜或参与世界各地的祭祖、恳谈会、宗亲会成立、邓姓文化研究交流会、《邓姓文化》杂志发行等各类活动,加强与海内外邓氏宗亲会的联系。
5、扩大宣传《邓姓之源网》,在《邓姓之源网》、《邓姓文化》杂志上注明《邓姓之源网》网址、联系电话、传真,《邓姓之源网》应有英文版本,便于浏览。
6、邓州的主要活动及世界各地的宗亲活动除在《邓姓文化》《邓姓之源网》上刊登、发布、制作光盘、本地电视台广播外,还应积极与《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大公报》、台湾、澳门、泰国、马来西亚、美国等中外媒体联系播发,一定会提高邓州的地位。
7、每次捐助活动应在收据上详细写清捐款者的单位、地址、联系电话,以便于扩大影响,宣传邓氏十九世祖邓国侯吾离。
(作者系泰国邓氏宗亲会永远名誉理事长)
 
·宗亲之声
 
历史的窗户
● 邓国邦
 
过去的一切,都属于历史。历史不会消亡,它凝固在被定格的一个个时光瞬间,长存于世界的记忆,传承于人类的思想。写在精装史书中的历史,也许并不完整,甚至常被扭曲。而真实的历史即便只是一些依稀斑驳的画面,只是片言只字,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让时光倒流,把人带回到那些曾经发生过的场景之中。
2009年,对于我们曼公后人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应该是天下所有邓氏族人永远难忘的一年。这年的11月,在邓姓故里邓州隆重召开了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开创性地成立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邓姓文化研究会,创办《邓姓文化》杂志,天下邓氏开启了邓姓文化研究的伟大航程。
随即深圳《邓姓文化》出版发行仪式、邓州邓姓文化交流活动暨邓氏先祖塑像揭幕仪式、武汉炎黄邓氏族谱联谱编纂工作会议、邓姓文化港澳粤行活动、香港邓国春秋园建设座谈会、邓国春秋园奠基仪式、梧州邓姓文化交流座谈会,各种邓姓文化活动蓬勃发展,邓姓文化事业发展从此步入了快车道。
此刻,我面对着一本心爱的《邓姓文化》杂志,这是我近十年来收集、珍藏的读本。太长知识了。小时候,对于屋舍、家具写的大大小小的南阳、南阳堂(郡)不知是啥意思。听说200年前我们藤县都坡有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先祖斐爱公,倡议要组织族人去南阳寻根。当时交通十分困难,若去要耗时至少三个月之久,都决定去了,启程前因大风暴雨,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迟,终于没办法实现心愿。
2009年后,有了《邓姓文化》,广西藤县(含昭平、苍梧、蒙山共四县)于2011年8月才组团到邓姓发源地邓州,共圆寻根梦。正如我在2010年参加中国·邓州邓姓文化交流活动暨邓氏先祖塑像揭幕仪式后写的文章所述:“童年闻说南阳郡,今晓邓州系祖根。天下邓家齐聚首,三千岁月一家亲。”
《邓姓文化》的创刊号让我们知道,邓州历史悠久,它是古邓国及国都所在地,世界邓姓发源地。《邓姓文化》告诉我们,邓姓家族自有谱起经历三千多年的发展史。邓国的悠久历史将我们带回到了邓国的辉煌巅峰。邓侯曼公开疆封土,得姓始祖人人敬仰,十九世祖吾离,是邓国的中兴之君,正史留名。四十七世祖邓禹,是东汉名臣,被光武帝赐封高密侯,身居云台廿八将之首,正如邓氏堂门对联:南阳世泽,东汉家声。可见,曼公、吾离、邓禹都是邓氏族人的圣贤。2013年6月第2期《邓姓文化》曾刊登《咏先祖三圣像》诗:先祖像三尊,新姿旧态妍。巍巍蜚世界,远近叹奇观。
当为邓氏族人,拥有如此显赫的家世,又岂能让它就此烟灭失传,邓家后裔子孙又怎可不知先祖的光辉功业。真是:“邓曼赐邓功无边,姓邓吾离兴国年。文韬武略汉禹侯,化石登峰启后贤。“(这是本人,发于《邓姓文化》2013年第3期的藏头诗。
生动活泼的《邓姓文化》使我感动,我曾写下了肺腑之言:我爱你——《邓姓文化》。
《邓姓文化》杂志,自2010年创办以来至今,真实地定格了千年邓姓,沧海桑田的邓国悠久历史;促进了邓姓文化交流和族人联谊,展示了故里邓州新时代的特色。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是一扇历史的窗户,尽管朴实无华,但从中透露出的那种清新和刚健,那种生机勃勃的气息,现在看来,还是风雨十载,携手铸辉煌!
 
征 稿 启 事
 
《邓姓文化》杂志自2009年11月创办以来,在社会各界及广大宗亲的支持下、经过编委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已成功出版了28期,繁简二种字体,发行至海内外各地邓姓文化研究会、邓氏宗亲会、广大宗亲手中,宣传成效显著,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为进一步办好《邓姓文化》杂志,使它真正成为宣传邓姓文化的平台、服务邓氏宗亲交流的桥梁和联系宗亲亲情的纽带,特发出征稿启事如下:
1、征稿范围:凡与邓姓文化、邓族事业有关的稿件都在征稿范围,包括研究文章、谒祖联谊、活动信息、谱牒编纂、邓氏胜迹、轶闻典故、杰出人物、成功经验、经营活动等散文、诗歌、小说等文体和形式不限。
2、温馨提示:来稿严禁各类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对稿件内容有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的,由投稿者自行承担责任。
3、特别提示:投稿时请您务必写清联系方式,作者简介,通讯地址等。文档请使用现行通用文档;图片要求清晰,像素满足印刷品使用要求。
4、所有来稿,一经选用,除在《邓姓文化》刊登外,还将择优在“邓姓之源网”(www.dxzy.org)和公共微信号“邓姓之源” 上发布,敬请关注。
5、联系办法:
联系人:邓习学、裴坤、邓子峰
联系电话:0377-66052318    13938967033
微信公众号:邓姓之源 (微信搜公众号“邓姓之源”关注)
微信号:dcl1583991989
邮箱:dzwgy95@126.com
通讯地址:河南省邓州市穰城路16号
邮编:474150           
        《邓姓文化》杂志编委会
                  2019年12月1日
 
·宗亲之声
 
邓国春秋园简介
 
邓国春秋园(吾离陵园)位于邓州市城区东南部邓国侯吾离陵所在地,是以邓氏十九世祖邓国侯吾离陵为中心、规划建设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服务一流的根亲文化服务中心,是一处以展示邓州、邓国、邓姓文化,服务海内外邓氏族人探亲谒祖,培育邓州根亲文化品牌的综合性公益文化设施。
邓国春秋园占地面积为36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广场道路面积38500平方米,绿化面积107000平方米,园林用地29700平方米,计划投资3亿元。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中区的祭祀区、东区的邓姓文化展示区和西区的邓国、邓州文化展示区以及南部的景观园林区。主要建设内容有吾离陵中轴线建筑,自吾离陵向南沿中轴线建三个大殿、一个广场,左右配房、钟鼓楼和祭祀广场,广场前为神道。吾离陵中轴线东侧建筑群主要建设项目有邓氏宗祠、邓氏族谱馆、邓氏名人馆、邓氏名人广场等。吾离陵中轴线西侧建筑群主要建设内容有邓国文化苑、邓州文化展览馆、邓州名人纪念馆等。另有功德碑廊及其它纪念性建筑廊、亭、管理用房及部分商业用房等。所有建筑均采用汉唐建筑风格,为底层仿古建筑。
邓国春秋园已于2013年4月已开工建设,目前,大殿、二殿、廊房等多数建设项目已如期完工,独立完整的院落已初具规模。相关附属设施的建设及布展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功德捐助 千古流芳
邓州是世界邓姓发源地,是全体邓姓同胞共有的精神家园。为更好的宣传邓姓文化,服务海内外邓氏宗亲探亲谒祖,加强故里邓州与天下邓姓同胞的联系,保护有“天下邓氏第一陵”之称的邓氏十九世祖邓国侯吾离陵,并在此建设大型根亲文化设施邓国春秋园,出版发行了《邓姓文化》杂志,创办了“邓姓之源网”,建造了邓氏先祖塑像。
邓国春秋园正在建设之中;《邓姓文化》杂志和“邓姓之源网”已成为宗亲交流沟通的平台。上述项目得到了海内外邓氏宗亲的大力支持,有许多宗亲慷慨解囊,给予功德赞助。
对建设邓国春秋园、出版《邓姓文化》杂志等所有赞助,都将在“邓姓之源网”和《邓姓文化》杂志上公布,并在邓国春秋园中专辟功德碑廊,刻石留名,千古流芳。同时,授予捐赠者荣誉称号:
捐款100元以上者刻碑纪念;
1000元以上者在功德碑上铭刻籍贯身份;
1万元以上者单独立碑、并颁发特别贡献奖证书;
5万元以上者授予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聘请为《邓姓文化》杂志顾问;
10万元以上者授予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和慈善之星;
15万元以上者授予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永远名誉会长;
20万元以上者授予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永远荣誉会长;
30万元以上者授予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永远荣誉会长和邓州市荣誉市民;
50万元以上者除授予荣誉外,建功德碑亭一座;
60万元以上者除授予荣誉外,建功德展览室;
对捐建某一建筑物的,在醒目位置标明捐建者的基本情况。捐款无论多少,表达的同样是对邓氏先祖的崇敬之心和对邓族事业发展的关爱之情,都将得到所有邓氏宗亲和全社会的尊重。
现将第21批捐款者芳名公布如下(第20批公布在《邓姓文化》杂志2018年第2期总26期上):
一、捐建邓国春秋园(吾离陵)功德榜
捐款2900元者:江西九江市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邓见耀)。
捐款1600元者:海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原副厅长,海南省职业培训协会会长邓光华。
捐款1000元者:南阳万德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邓福胜,江西吉安(永丰)邓氏宗亲会会长邓健民。
捐款200元者:江西省庐山市邓师林父子。
捐款100元者:江西省庐山市邓尊发、邓建林。
江西省九江市邓必春、邓见耀、邓小德、邓建设、邓浔勇。
江西省柴桑区邓学见、邓晓东、邓安维、邓韬、邓见东。
江西省八里湖新区的邓广来、邓广淼。
江西省修水县邓仁明、邓登发、邓峰、邓华。
江西省瑞昌市的邓必坚、邓见维、邓必成。
江西省德安县邓木林。
江西省永修的邓德其、邓万水、邓世波、邓世海、邓世宙。
江西省彭泽县的邓培君、邓泽俊。
二、捐助《邓姓文化》杂志功德榜
捐款300元者:邓州市邓营邓氏故里宗亲会会长邓年令,雷锋战友、雷锋生前所在团连长邓景顺。
 
·功德流芳
 
马来西亚柔佛州邓氏宗亲总会邓祖光会长到深圳联谊
 
2019年7月15日,马来西亚柔佛州邓氏宗亲总会邓祖光会长到深圳。晚上,邓腾永远荣誉会长在塘厦新五谷湖农庄“东湖”房,设宴招待祖光会长。深圳宗亲会参与接待的有:邓诗新永远荣誉会长、邓伴球理事长、邓贤超副会长。双方共同商议了马来西亚宗亲参与明年1月3日举行的深圳宗亲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及深圳宗亲会与马来西亚宗亲的后续联谊等事宜。
 
 
 
 
 
·海外飞鸿
 
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会长邓清河慷慨捐赠100万元支持扶贫
2019年6月25日,广东省深圳市统一战线各界代表人士扶贫济困座谈会在深圳市召开。座谈会由深圳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范坤主持,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洁,市台办主任郑崇阳,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会长邓清河等统一战线各界代表参加了会议。
发动深圳统一战线助力扶贫攻坚,呼吁各界积极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和2019年广西百色“同心助学行”活动,为深圳扶贫事业续力是座谈会的主题。
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会长邓清河代表深总捐赠100万元,支持精准扶贫事业。邓清河在座谈会上分享了他对助力扶贫攻坚方法的心得,同时赞扬同乡首长一直关心、支持和参与家乡、内地的扶贫事业。
邓清河表示:“在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旅港深圳乡亲,是首批回乡、回内地投资兴业的建设者,为家乡带来外资、技术和人才。长期以来,许多社团首长和同乡会义工在贫困山区捐资助学,设立慈善基金,支援弱势社群,默默无闻为家乡的扶贫事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深化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将继续带领深总积极响应深圳市委、市政府、市委统战部的号召,出心出力出钱与深圳各界朋友一起积极发挥爱国、爱乡的传统精神,提出更多有效精准扶贫的建议,务求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邓清河深情地说。
邓清河,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会长,1962年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宝安县。他经多年努力奋斗,凭着眼光独到及目标远大的投资,成为一位白手起家的成功企业家,现为宏安集团有限公司及位元堂药业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公司总资产合共超过100亿港元。邓清河先生一向积极投资祖国,致力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稳定和繁荣发展。作为福善教育基金创办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广西总商会会长、香港新来港人士服务基金会长及香港太平绅士,邓清河先生在投资创业之余,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从事社会服务,热心社会事业,多年来秉承为社会奉献理念,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中。
 
·海外飞鸿
 
新加坡知识产权局邓洪森局长
一行到广州开发区考察工作
 
2019年7月25日,新加坡知识产权局局长邓洪森一行到广州开发区考察知识产权工作,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麦教猛、副局长何巨峰和黄埔区区长陈勇等陪同考察。
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访了区内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听取两家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情况介绍,互相交流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及维权应对策略。
邓洪森局长对广州开发区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并表示欢迎开发区企业到新加坡开拓市场,新加坡知识产权局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在考察过程中,双方还就共建国际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以及强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台湾世界邓氏宗亲总会
一行到福建省三明市祭祖访亲联谊
● 连传芳
 
2019年10月21日至22日,台湾世界邓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邓宗文、台湾台北市邓氏宗亲会理事长邓延平、台湾新竹县新埔关西区邓姓宗亲会理事长邓茂雄一行17人到福建省三明市溯源祭祖访亲联谊。受到三明市委原副书记、市关工委主任林纪承和沙县有关领导及三元、沙县邓氏宗亲会的热烈欢迎。
在三明期间,邓宗文一行先后深入沙县将军祠和三元垂裕祠寻根祭祖。在沙县将军祠,邓宗文一行与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位邓氏宗亲向邓光布塑像献香、献花、献果、献酒、念祭文仪式虔诚祭拜入闽邓氏始祖。在三元垂裕祠三鞠躬,敬献高香,虔诚致敬,表达对克谐公的追思、景仰之情,深情缅怀克谐公之恩泽。在垂裕祠大殿里,瞻仰邓克谐塑像和生平功绩壁画,详细了解克谐公传承邓氏家风家训等方面的宏伟功绩。随后,全体人员前往垂裕祠后面的克谐公墓,进行祭拜、祈福。观瞻先贤墓,缅怀君子之风。祭拜仪式结束后,邓宗文一行观看垂裕祠专题宣传片,并与垂裕祠理事会成员进行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垂裕祠理事会会长邓象占向台湾宗亲介绍了近年来管理维护等情况。邓宗文表示,此次台湾宗亲回乡访亲祭祖活动的宗亲均是第一次来到三明,在这里我们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亲情浓浓,相见恨晚。同一个祖先血浓于水,共一个中华情重于山。通过短短两天时间的接触,与三元、沙县的邓氏宗亲成为好朋友、好兄弟,让我们倍感温馨、高兴。他希望两岸宗亲常来常往,加强交流,弘扬中华文化,共同为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和大团圆作出应有的努力。
 
·海外飞鸿
 
国务院任命邓炳强为香港警务处长
 
新华社北京2019年11月19日电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提名和建议,国务院2019年11月19日决定:任命邓炳强为警务处处长,免去卢伟聪的警务处处长职务。
 
泰国邓氏宗亲邓木堃邓两绿
参加中秋节慈善联欢晚会
 
 
大使夫人潘鹏参赞致辞
 
泰国客家总会第四十七届妇女委员会主办中秋节慈善联欢晚会于2019年9月8日(星期日)晚上18.00时在本总会三楼大礼堂隆重举办。是日出席的贵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王国大使夫人潘鹏参赞阁下、泰国八客家社团首长及代表;泰华妇女慈善会、泰华妇女联合会、广肇妇委会、内地客家会馆妇委会等主任及代表、宗亲总会首长、本总会第47届各位荣誉首长、理事会同仁等五百余人欢聚一堂。
吉时届,恭请中国驻泰王国大使馆大使夫人潘鹏参赞,客总理事长黄建华博士、梁喜英主任与泰华侨团首长、贵宾分批:张盛财、冯世纪、张炳华、陈碧桃、彭美香、徐位合、叶汉明、徐桂香、邓能荣、梁宝英、廖翠珍、黄家勇(黄钦泉代)、罗祝权、张秀明(罗济浩代)、黄新民、徐祥财、胡志雄、邓繁荣、周正华、卢平光、陈毓坤、邓木堃、钟东銮、邓两绿、洪瑞卿、吕尊和、张燕锇、邹阿缴、利建正等登台主持剪彩仪式并合影。
恭请大会执行主席梁喜英主任报告:我们妇委会每年联合客总举办中秋慈善联欢会,我们不但自己献爱心,我们也渴望在座的各位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朋友们献出你们满满的爱心,助人为乐,是人生一大乐趣。我们将会把今晚所得赞助经费善款用于慈善事业!
恭请大会主席、泰国客家总会理事长黄建华博士致欢迎词!恭请大使夫人潘鹏参赞致辞(略)。
晚上七时,晚宴开始,客总妇委会大合唱《颂圣歌》、《客家会歌》、《走向复兴》、表演旗袍秀《夜上海》;中国留学生表演的舞蹈《寄明月》;还有进德学生表演华文歌舞、泰式民族舞蹈等一共十五个节目,最后联欢晚会在抽幸运奖的兴高彩烈气氛中至晚上9时圆满结束,互道晚安!
 
 
香港政研会主席邓德成组织参加
香港市民举行“希望明天”音乐集会表达和平心声
● 年永刚
 
 
2019年8月3日下午,香港市民和多个爱国爱港团体齐聚维多利亚公园草地,参加主题为“希望明天”的音乐集会,表达反对暴力、支持特区政府和警队的心声,呼吁大家一道为香港的明天带来希望,不要纷争。据主办方统计,当天集会人数达到9万人。
集会于当天下午3点开始。现场有音乐人演唱《明天会更好》《光辉岁月》《狮子山下》等香港著名歌曲,并有市民上台发言。部分参加者穿上印有“维护法治”字样的白衫,并举起写有“我爱香港、反对暴力”的标语。还有参加集会的社团挂出“同声同气撑警察”等横幅,呼吁大家一起支持香港警队。
集会主办方香港政研会主席邓德成表示,集会邀请了多位普通市民上台,与大家分享自己受一连串示威冲突影响的感受,并呼吁香港市民和平理性地表达意见。
邓德成说:“我们今天请了很多嘉宾上台,这些嘉宾特别的地方就是他们都是普通市民,同你我一样是普通市民。因为现在发生的事情很影响我们这些普通市民,所以我们希望大家来分享,听听音乐,静一静,冷一冷,想一想。我们一定有出路的,因为希望在明天。”
当天集会人士都是香港普通市民,没有邀请政商界人士参与。邓德成说,香港自6月至今已发生多场暴力冲突,守法市民们都认为应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表达诉求。第一位上台的嘉宾是“华记茶餐厅”老板杨先生。他呼吁香港市民不要再作沉默的大多数,要站出来表明态度,支持特区政府。
集会参加者表示,自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方针得到了贯彻落实,香港市民绝不允许外部势力破坏香港的和平与安宁。
参加当天集会的香港市民相信,在香港警察的严正执法下,在广大爱国爱港人士的全力支持下,香港社会一定能够尽快消除各种暴力威胁,重回正轨。
 
·海外飞鸿
 
邓祐才等香港广东青年总会
参观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
 
2019年6月21日,广东省政协常委、香港佛山社团总会主席邓祐才同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广东青年总会主席曾智明,广东省政协常委、香港广东青年总会执行主席霍啟山等香港商界人士,带领香港广东青年总会“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市拜访团”一行70人参观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加强粤港两地青年交流合作,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位于南海金融公园内,馆内呈现近百年来珠三角工业发展及工匠精神的发展历程,展现在全球创新一体化背景下珠三角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实践。
在这里,邓祐才同70名香港青年领略了近百年来珠三角的工业文明,还以“传承品质、成就品牌”为参观主线,重温了南海改革开放的历史轨迹。“工匠精神展示馆很现代也很复古,让人有种穿越古今的感觉。”参观过程中,香港青年们不时发出感叹,并举起手机拍照留念。
据悉,香港广东青年总会自成立以来,秉承“爱国爱港、团结青年、培育栋梁、发展事业”的宗旨,引领各界爱国爱港青年组织,促进粤港两地共融,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邓祐才表示,香港广东青年总会要加强与本地青年商会合作,让香港青年熟悉、了解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引导他们来南海创新创业,共同助推两地经济发展。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南海区政协主席张辉明、副区长盘石等陪同参观。
 
·海外飞鸿
 
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举行“邓祐才扶困奖助学金”颁发仪式
 
2019年10月26日下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9年“邓祐才扶困奖助学金”颁发仪式在仙溪校区多功能演艺厅顺利举行。 
曾峥代表学院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办学发展的邓祐才校董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学院自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以来,各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办学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他指出,邓祐才先生心系乡梓、情系教育,10年来用爱心善举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他的赤子情怀和高尚情操值得佛科院全体师生尊敬和学习。
邓祐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谈到,对能为祖国教育事业发展,为佛科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贡献力量深感自豪。他与参会人员一同分享了自身的求学和助学经历,共享了慈善的意义与价值,勉励同学们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时代新人。他表示,今后将聚焦家乡、回馈家乡,继续支持佛科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
仪式上, 2016级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钟蓉璇同学代表受助学生对邓祐才先生的慈善大爱表示衷心的感谢,表示将不断学习、不断努力,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学院高水平建设添砖加瓦。
邓祐才先生自2009年开始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设立邓祐才扶困助学基金。2017年2月邓祐才先生又用实际行动践行对该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及新校园建设的关心与支持,个人出资330万元人民币冠名捐赠仙溪校区行政楼,加上今年的40万扶困助学金,邓祐才先生已为该院捐赠善款640万元人民币,各类受助学生达1243人次。
 
履  痕
● 邓习学
 
河南省邓州市是古邓国及国都所在地,是世界邓姓发源地。邓国在邓州历史上存在的时间长达一千三百年,由此衍生孕育的邓国文化,以及由邓国而产生的邓姓和邓姓文化是炎黄文化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以其包容、坚韧、创新、忠孝的文化内涵,形成了鲜明的邓姓文化特色。邓姓根亲文化资源是邓州得天独厚的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
邓姓故里——邓州,着眼邓州发展大视野,探究邓姓文化,弘扬优秀文化,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学风,涉猎历史、考古、人文、民俗等领域,使邓姓文化得以长足发展。
2009年,邓州市委、市政府主办了一次规模宏大的“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大会通过成立了炎黄邓氏宗, 亲联谊总会,创办《邓姓文化》杂志及建造邓氏先祖塑像的倡议,并举行了研究、交流座谈会,会议成果显著,圆满成功。通过这次盛会,对邓州及海内外邓姓文化交流联谊活动都有重要的推动、指导意义。
十年来,我们严谨探讨、铿锵步履、鲜活事件、温馨话语,一幕幕印记在邓姓文化人的脑海里,点点履痕铭刻在邓姓文化事业发展的历程中。
岁月荏苒,记忆如昨。
——2009年11月5日至7日,隆重举行由河南省侨联支持,邓州市委、市政府主办,邓州市邓氏宗亲联谊会、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市文化局承办的“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河南省侨联、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南阳市以及邓州市的“四大家”等领导出席;来自美国、泰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广东、天津、广西等22个省(市、自治区)的邓氏宗亲代表200余人出席;奥运冠军邓亚萍女士,河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邓永俭等32 名邓氏名人在百忙中发来了贺电、贺信。先后举行了欢迎酒会、预备会议、祭祖仪式、宗亲联谊会、座谈会等系列活动。经民政部门批准,大会通过成立了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创办《邓姓文化》杂志及建造邓氏先祖塑像的倡议。开启了邓州举办世界性邓姓文化活动的新纪元,为海内外邓姓文化活动的开展,首创先例,奠定基础。
——2009年12月14日,邓州市市长刘树华为团长,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朱艳红为副团长的邓州代表团赴台参加“中原文化宝岛行”,台湾邓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邓芳男、台湾桃园县邓氏宗亲会理事长邓新敦率团热情欢迎,炎黄邓姓一脉相承,海峡两岸同根同源。
——2010年1月15日至17日,由邓州市人大主任、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会长殷中玲,市委常委、副市长、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理事长邓洪军带队在深圳成功举行《邓姓文化》杂志首发式并开展邓姓文化交流联谊系列活动,自此邓姓文化得以全面、规范、真实、生动的记载、交流和传承。
——2010年1月16日,在广东深圳隆重召开“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暨邓姓文化研究交流恳谈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姓氏文化研究专家李乔作研究报告,邓洪军、邓斌、邓兆伟、邓元斌、邓建生等领导和宗亲发言。表决通过《关于加强邓姓文化研究和宗亲联谊活动的意见》;通过成立“炎黄邓氏族谱总谱工作协调委员会”和“吾离陵保护建设及各地邓氏纪念堂等项目建设工作协调委员”两个组织。这标志着邓姓文化研究、宗亲交流联谊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10年5月29日,邓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理事长邓洪军一行在武汉召开“炎黄邓氏族谱联谱编纂工作会议”,参加“炎黄邓氏宗亲湖北联谊会第二届一次会议”举行系列活动。通过此次会议拉开全国邓氏联谱编修工作的序幕,对促进邓氏族谱的编修具有积极的作用。
——2010年4月8日,由邓州市人大主任、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会长殷中玲,邓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朱艳红,邓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理事长邓洪军带队开展“邓姓文化港澳粤行”活动,首开赴港澳进行宗亲联谊交流活动。
——2010年11月14日,举行由海内外邓氏宗亲代表及各级领导参加的“邓姓始祖曼公、十九世祖吾离、四十七世祖邓禹塑像落成揭幕仪式”,成就海内外邓氏后裔的夙愿,并举行系列邓姓文化研究交流和联谊座谈会。
——2010年12月8至9日,邓州市刘树华市长一行在香港亲切会见香港邓氏宗亲。参加会会见的有中港皮业集团董事长、香港邓氏宗亲会荣誉会长、邓州市荣誉市民邓祐才先生,香港邓氏宗亲会理事长邓贵有和邓达平、邓兆伟、邓伟章、邓恩酬、邓志成、邓庆球、邓达材等部分宗亲会成员。刘树华市长对香港邓氏宗亲支持邓州邓姓文化事业发展给予高度赞扬,十分感谢香港邓氏宗亲多年来对故里邓州的关爱和支持,邓州人民与香港邓氏宗亲心相连、情相系。香港邓氏宗亲们对刘市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刘市长能能够站在历史与现实的高度研究宣传邓姓文化,重视邓氏先祖吾离陵园的规划建设,建议将吾离陵改为邓国春秋园,受到了海内外邓氏宗亲的爱戴和拥护。刘树华市长同香港邓氏宗亲欢聚一堂,共叙情谊。
——2010年12月10日,邓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理事长邓洪军带队开展“邓姓文化京津行”活动,赴天津、北京联谊交流。
——2011年1月11日至16日,由邓州市人大主任、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会长殷中玲带队开展“邓姓文化桂琼鄂行”活动,赴广西北海、南宁,海南海口、儋州,湖北武汉等地,与邓氏宗亲交流联谊,共谋邓姓文化发展大计。
——2012年9月14日,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邓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闫富传,市文广新局副科级干部贺军一行在新疆乌鲁木齐与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原馆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新疆诗词学会副会长邓世广教授和新疆第六建建筑公司办公室原主任邓世剑老先生等相见。大家共话邓姓文化发展前景,畅叙宗情友情,探讨诗词创作心得体会。“邓姓文化新疆行”架起了邓州与新疆的诗话桥梁。
——2011年10月8日,应台湾邓氏宗亲总会邀请,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副理事长邓香云、邓灵霞,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春玲等人赴台与台湾宗亲交流联谊。
——2011年11月10日至17日,由邓州市人大主任、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会长殷中玲、市政协副主席、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带队赴香港举行“中国·香港邓国春秋园建设座谈会”,出席“香港邓氏宗亲会举行成立60周年庆典仪式”及赴四川等地开展邓姓文化交流联谊活动。
——2012年11月5日至17日,由邓州市人大主任、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会长殷中玲带队开展“邓姓文化赣粤浙皖行”活动,赴江西、广东、浙江、安徽等地,举行并参加了“中国·温州邓国春秋园建设座谈会”和邓作列书画作品展览、宗祠竣工庆典及参观邓氏明星企业等多项活动。
——2013年4月16日上午,邓国春秋园建设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邓州市邓国侯吾离陵园隆重举行,海内外邓氏宗亲代表及邓州市“四大家”领导参加,极大提升了邓姓文化的影响力。
——2014年5月,邓国春秋园大殿等二期工程竣工;三期工程启动。
——2016年1月,吾离陵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2月1日至4日,由邓州市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姓文化研究会会长殷中玲,邓州市人民政府领导、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程传平带队组成的邓姓文化代表团,在广西梧州举行“中国·梧州邓姓文化交流座谈会”,开展的邓姓文化交流联谊活动,并出席梧州市区邓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庆典。
——2018年5月3日至5日,由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邓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中国·邓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姓文化委员会成立暨交流联谊活动”在邓州市豪门花园酒店隆重举行。大会举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姓文化委员会”成立及祭拜邓氏先祖仪式,召开了邓姓文化交流联谊会议等系列活动。
——2018年5月,邓国春秋园二殿、廊房、广场等三期主体工程竣工。
——2019年11月7日,纪念“中国·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召开十周年座谈会在邓州市御花园会议室举行,邓州市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姓文化研究会会长殷中玲,邓州市裴营乡党委书记邓光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主任科员、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乃方,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闫富传、邓香云,邓族代表及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邓姓文化研究会办公室等人员参加会议。
十年来,美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英国及港澳台邓氏族人和河南省委原副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邓凯;河南省政协原主席、党组书记王全书;河南省政协原常务副主席邓永俭;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副厅长邓光华;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征地移民司副司长邓培全;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早期领导人邓发之子,粤海集团总经理邓北生;广西大学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代表邓文;少将,沈阳军区白山出版社总编,军旅作家董志新;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兼任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赵辉;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邓晓梅等各级领导、专家、知名人士及北京、广东、江西、内蒙古、云南、广西、辽宁、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数十万计的海内外邓氏族人纷纷回邓探亲祭祖,交流联谊,观光游览。
邓州邓姓文化人活动足迹踏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天山深处,海角天涯,走向海外、走向世界。
点点履痕留在邓族人记忆里,留在邓姓文化史册中,留在邓州历史的长河里。
行行履痕像是一座座丰碑,镌刻着邓姓文化的发展历程,显现着故里邓州的开放情怀,蕴含着邓姓人的文化追属、心理认同和灵魂皈依,虽穿越时空,仍历久弥新。
(作者系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座谈会
 
·座谈会
 
难忘的河南之旅
● 邓祥发
 
从孩提时能记事起,就记得每年的春节,家里以及全村的家家户户大门上两边都挂起了灯笼,在红色的灯笼上面,用金黄色一边写着一个“邓”字,另一边写着“南阳”二字。平时在家里的“盒篮”或其它器物上,也是这样写着漆黑端正的“南阳”、“邓”字。据说还要专请村中书法最好的人用毛笔书写呢。对于“邓”字,我们似乎容易理解。即使尚未“破学”读书,也知道自己是姓邓的子孙。在自己家里的一些较重要的家具上写上“邓”字作为标志性的记认,是理所当然的。至于“南阳”二字,我们并不理解,常常见多了,出于好奇,我们便请教大人们,经过父辈及一些更老的叔公们的解释,我们才知道“南阳”一词的来由。
后来,我们随着年龄的长大,读书的渐进,以及再后来的祖祠修复、旋火、祭祀;族谱的编印等等活动,才从中认识了这些问题。
原来“南阳”是地名,是我们邓姓的发源地,(其实,据历史上记载,在“南阳”这个地方发源的姓氏,不止邓姓,还有10多个其他的姓氏,也是在这里创始的,他们分别是:韩、叶、白、岑、乐、仇、刺、翟、姬、终、隆、百、滕)。我们的始祖曼公,即邓姓的第一世老祖宗就在这个“南阳”的地方——邓县(今邓州市)开始起姓、创基、结婚、生息繁衍。
然而,“南阳”这个地方,又是在哪里呢?中国这么大的地方,具体地点究属何处?这些大人们都说不清楚,连有点学问的老人皆含糊难断。自然,我们后辈们未尝研究便不得而知了。
时间老人把我们带到了廿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从当年几岁的小孩一跃成为四五十岁的中年了,40多年后,我们终于真正了解了“邓姓——南阳”的来龙去脉。“东汉家声远,南阳世泽长”之联语,因而也就在此找到了真正的注释。
我们今天,想不到亲身来到了这个地方——“南阳邓州市”,邓州——古邓国国都所在地,邓姓的发源地,海内外邓姓宗亲的故里。
我们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地方呢?还是让我从头说起。
邓州历史上曾为南阳所辖,发源于邓州的邓姓人外迁后只记住了大的地域概念——南阳,所以在邓氏的族谱中的堂号只写“南阳”而不写“邓州”。
2009年10月间,我们梅州邓氏海内外宗亲联谊会,收到了河南省邓州市有关单位发来的邀请函,11月18日召开梅州宗亲常务会议,决定专派以常务副会长邓伟风为领队,邓青、邓祥发、邓国生为成员的四位宗亲代表团参加此次盛会。
于是,2009年11月3日晚8时30分,我们从梅州火车站乘座汕头开往武汉的列车,一直坐了16个钟头于4号中午才到了武汉,在武昌鑫东方宾馆投宿一晚。
翌晨6时30分我们准时乘坐大巴抵达襄樊,紧接着转车直抵邓州。我们来到指定的地点——邓州宾馆,好远就望见宾馆外大门上方拱式气球彩标上醒目的一行大字:热烈祝贺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隆重召开。进入宾馆大厅签到后,已是5号下午近三点钟了。
下榻宾馆后,我们各人领回一份有关资料,稍歇息后,即参加当晚的欢迎酒会,只见欢迎宴会主席台上端横挂着巨幅标语,写着: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欢迎酒会。宴厅上几百位从海内外前来参加的人士,熙熙攘攘,又安排的井然有序,每人凭卡号入座进餐。主持人中共邓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褚清黎开场白后,首先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接着中共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后由香港邓氏宗亲会代表邓伟章发言,接着刘朝瑞书记带领市四大家有关领导逐席敬酒。场面十分隆重,宴席十分排场,气氛十分热烈。列席者纷纷举相机拍照,不少来宾也自觉地与市委刘朝瑞书记、市委常委邓洪军副市长等领导合影留念。
当晚8时在邓州宾馆四楼会议室召开了一个预备会,参会者为各地邓氏宗亲代表团负责人。由中共邓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邓洪军主持;首先听取了邓姓文化研究副会长、市文化局局长闫富传通报座谈会活动议程;后由邓州市邓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邓光阁通报成立“炎黄邓氏联谊总会”及创办《邓姓文化》杂志;铸造“邓国侯吾离”塑像的情况。海内外邓氏宗亲代表纷纷发言,气氛非常热烈。
6日早餐后,几百位来宾乘坐由市委准备好的大巴车至邓州市东南方3公里处,参观了邓姓远祖——第十九世祖邓国侯吾离陵园。此陵园规划占地面积350余亩,是邓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的一大建设项目。
远远望去,陵园场地广阔,入口处拱式彩门上写着:“海内外邓氏宗亲邓国侯吾离陵拜谒仪式”。路之两旁,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气球在半空中飘动,很多当地人早在沿途两旁聚集站立着,热诚欢迎与看热闹之情兼而有之。数里路有序地停放着车辆,我们下车后排着整齐的队伍步入陵园,到门口时,工作人员向我们每人发一条黄色绫绸布,大家自觉地系在脖子上,以示严肃和敬意。在陵园入口大门上方,拱式横幅上写着“邓国侯吾离陵”,两旁用黑底金色字配了楹联:“扼宛洛控荆襄濒丹白二水古邓千载留圣迹,聘邹鲁联郑楚兴家国一方吾侯一脉遍寰中”。陵前竖着一块巨大的黑色大理石石碑,镌着金色大字:邓国侯吾离陵。场面肃穆庄观。在气球飘带上有两副对联,十分醒目,道出了与会者此时此刻的心情,特录于后:1、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长江分万脉,总是同源。2、地隔情无隔,任乾坤易换,远祖总难忘,寻根春秋邓国侯;民移祖不移,纵岁月更替,亲情终应续,拜谒邓州吾离陵。
拜谒邓国侯吾离陵仪式由中共邓州市委副书记关玉国主持;中共邓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褚清黎讲话;邓州市邓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邓香云致辞;马来西亚沙巴州邓氏宗亲会会长邓福恩致辞;邓州市邓氏联谊会副会长邓涛宣读修建吾离陵园倡议书。在有关领导及代表相继致辞后,众裔孙纷纷捧着馨香祭拜先祖吾离公。在热闹严肃的气氛中,爆竹震天,鼓乐齐鸣,大家竞相捐款,为早日建成吾离陵,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按设计效果图,要铸造竖立吾离侯巨大塑像,以及完整、壮观、高品位的陵园建设。日后作为邓州市一个历史文化景点,供游人参观、景仰。设计之精湛,构思之完美,前景之可瞻,令在场众人啧啧称赞,景仰之情、感动之意,一时间沸腾起来。
上午10点30分,谒祭活动结束。大家又乘坐专车,参观了花洲书院、人民公园。下午1点30分起即连续参加了两个会议和一个合影照像。按照邓州市委、市政府安排,下午会议分三个程序,第一个会议是:炎黄邓氏宗亲联谊会,由邓州邓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邓光阁主持;由邓州邓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邓向航致欢迎辞;邓州市民政局局长丁耀宣读成立“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的批复;“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当选的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理事长邓洪军讲话;宣布创办《邓姓文化》杂志;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市文化局局长闫富传致辞;最后倡议铸造“邓国侯吾离”塑像。
下午三点,全体与会人员与河南省、南阳市及邓州市“四大家”有关领导在邓州宾馆楼前合影留念。
接着进行第二会议: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由邓州市人大主任、邓姓文化研究会会长殷中玲主持;中共邓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理事长邓洪军讲话;南阳市人大原副主任邓桦致辞;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翔南致辞;四川广安邓小平故里邓氏宗亲邓儒茂发言;海内外邓氏宗亲代表邓木堃、邓腾、台湾邓氏宗亲代表邓晴文、加拿大邓氏宗亲代表邓海涛发言。尓后,中共南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建民,中共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分别作了重要的讲话。
会议一直开至下午6时才结束,应该说,这次会议既盛大隆重,又团结和谐,令人既振奋又激动,开得十分圆满,有着十分现实和历史意义。这次盛举,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州市委、市政府的一个开放、明智、务实、敢为人先的新举措,这个思路无疑是正确的,是一个极有前瞻性极有创造性的善举。我们深信,不久的将来,邓州必将成为一个繁荣昌盛、富强康乐的崭新的现代化城市。
7号上午,我们广东梅州、增城、河源、龙川、紫金暨珠海、海南、台湾等地区的宗亲又乘专车来到了邓州市城北一个村庄,夏集镇邓营村,参加祭祖活动。当地村委干部,准备了这次祭祀活动的程序,入口处排列着手捧鲜花的小学生,不断地向我们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看起来很真诚,令人很感动。
邓营祖祠,门顶上也挂着红布横幅,写着:海内外邓氏宗亲回乡祭祖联谊活动仪式。两旁一副楹联:列祖列宗脉发远;故国故里源流长。来自各地的宗亲代表先后讲了话,捐了款,互相赠送了纪念品。我们梅州宗亲代表联谊会献上一幅锦旗,用金字绣着八个字:追宗问祖,源远流长。我们一行宗亲还特地用塑料袋盛装了一抔故土——芳香的泥土带回家里纪念。
这次参会代表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是:河南、河北、广东、广西、湖北、湖南、云南、海南、江苏、江西、浙江、安徽、四川、陕西、贵州、福建、山东、天津、重庆、内蒙古、香港、台湾、泰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二十多个省、市、地区和国家。
与会期间,我作为广东梅州的代表,心情激动,浮想联翩,即席献上二首感怀诗,并面呈邓洪军理事长,谨作为庆贺此次盛会的礼物,亦表示本人的敬意和谢意。兹录于后,诚请与会诸君、方家雅正:                   
到河南邓州喜赋二首

暂别梅州赴邓州,追宗谒祖溯源流。
三千年史从头考,百万裔孙聚此筹。
东汉家声荣一脉,南阳世泽布全球。
炎黄文化宜光大,薪火相传播五洲。

千里迢迢到邓州,慎终追远溯源头。
曼公始肇南阳郡,上祖吾离邓国侯。
禹列云台为首将,志斋行世亦风流。
小平改革昭天下,伟绩丰功万代讴!
(作者系原广东省梅州市邓氏宗亲海内外联谊会常务理事)
 
 
 
香港邓氏宗祠
 
邓氏宗祠是香港最大的祠堂之一,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为屏山文物径的重点古迹之一,于2001年12月14日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邓氏家族是作为香港五大家族(锦田邓氏,上水侯氏,上水廖氏,新田文氏,粉岭彭氏)之首。邓氏家族的风水塔是一座古塔聚星楼,位于在新界元朗区屏山上璋围北面。
香港邓氏家族源于商朝古邓国及国都所在地河南省邓州市,得姓始祖是邓国侯曼公,系邓禹的第六个儿子“训公”的后代。自河南邓州,经江西到广东,而后迁入香港。
早在九百多年前由吉水金滩镇白沙村徙出,经过近千年的繁衍,现在分布在新界的屏山、厦村、大铺头、锦田、龙跃头五大村落,有三万余人。香港邓氏宗亲对故乡人的来访非常热情,各村都在宗族祠堂内以最高家族礼节接待故乡来客。香港邓氏宗亲多次回故里邓州,并为邓州市夏集镇邓营村捐献希望小学一所。
元朗古称“圆塱”,从字面上讲,这里古代可能是一块水源充足的沼泽低地。
香港高楼林立,但香港宗族祠堂也随处可见,座落在元朗屏山的万里祖祠、粉岭龙跃头的松岭邓公祠、厦村的友恭堂祠等大都气势恢宏。祠堂均为三进式建筑,设三厅两院、后厅(正厅)设有祭坛,供奉祖先的灵牌。松岭邓公祠是粉岭区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祠堂,它始建于1525年,铁青色的砖墙一尘不染,大门上方红底粉金祠名、卧虎图及壁画光彩夺目,屋顶以石弯瓷制鳌鱼和狮子作装饰,室内的主梁和横梁均有精美的雕饰,刻工极为精致。正厅的祭坛中,供奉着刻有龙头的宋朝邓惟汲及其妻——宋高宗之女、孝宗之娣、光宗之姑母赵氏的木主牌。而在屏山的邓氏万里祖祠,一副“吉水流芳频馨藻结,屏山毓秀椒衍瓜绵”的对联则道出了祖基家世。厦村、屏山、龙跃头等村还保留许多完好的家祠,这些家祠不仅供祭祀所用,还藏有不少供族人求学的书籍和习武的刀、剑、戟、弓等。这些宗祠,原本也是培养后人的重要场所。
据了解,邓氏宗祠至今仍旧用作族人点丁灯、饮丁酒的地方,还是族人举行婚丧嫁娶典礼和村族进行磋商重大事项的场所。从邓氏家族的文化和历史中,能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宗族文化。
在邓氏宗祠有一幅对联“南阳承世泽,东汉启功名”,说的就是屏山邓氏的来源,迁徙于香港屏山的邓氏,有较为详细的宗亲历史考证,上联典出邓姓宗族源自南阳邓州,下联典出邓氏先祖望族历史启自东汉之末。是邓姓南阳堂的通用联。屏山邓氏一族就是来自中原,或经江西迁入广东,而后入香港。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江西吉安府的一位书生,名邓符协,有幸进士及第,由于不善营谋,被朝廷派往边远的广东阳春县任职。
赴任途中,由海路经过新界,见此地风景优美,土地肥沃,十分向往。但有任在身,赏玩了几日,便仓促前往阳春任职。退休后,邓符协没有回到家乡,而是举家迁往新界的锦田,为了长久计,甚至派人将家里祖坟也迁至此处。此后,就在锦田耕读传家。
香港邓氏家族的所有宗祠,其势之浩,其史之明,均非一般宗祠可比。因而,香港把屏山等地的宗祠辟为文物胜地,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参观。
 
·名胜博览
 
 
《中华邓氏族谱·豫赣湘鄂川首卷》序言
● 邓国准
 
中华民族已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我国各个民族在发展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特别是近代以来在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既反映了历史上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动力,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精神力量。这种民族精神,既同我传统美德相承接,又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相统一,永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在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要想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不掌握现代文化是绝对不行的。因此我们必须教育子孙后代,懂得科学文化在发展生产力、建设祖国中的重大作用。使每一个小孩从小就形成热爱祖国、热爱学习、尊重历史、尊重优秀文化传统、艰苦奋斗、勤俭向上的精神,逐步培养成知识丰富、智力发展的人才,为把我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奋力拼搏、贡献力量。
在血缘家庭观念越来越淡化的今天,姓氏早已成为社会交往的一个符号,但炎黄子孙特别是旅居海外的华人,对追宗认祖仍然乐此不疲,家庭的辉煌,祖辈的业绩,对后人也不无启迪、勉励意义。我们编辑这本族谱资料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缅怀已故的人士,介绍健在人士奋力拼搏、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用以教育子孙后代,继承和发扬祖先艰苦奋斗,勤学奉献的优良家风,有益于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镜,可以昭未来。昨天,是今天的回忆;今天必将成为明天的历史。
据历史考证,我们邓氏祖先为殷商皇族,殷商第二十二代国君武丁继位后(公元前1315年),便把叔叔曼封在河南邓国(今河南邓州市)当了国君,以后曼的子孙就以国为姓,因此邓氏得姓的历史已经超过了三千三百年,真是名副其实的源远流长。邓氏家族由此繁衍,邓氏家族的始祖便是商王武丁的叔叔曼公德阳。至春秋时邓国中兴之君邓侯吾离,是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以“邓”为姓的国君,今邓州市城郊吾离冢村还完好地保存了邓侯吾离墓,村名由此而来。周灭商后,邓国作为异姓诸侯国,臣服于周,得以幸存,至春秋邓祈侯时(公元前678年),邓国为楚文王所灭,因邓祈侯的妹妹是楚文王的母亲,邓楚为舅甥之邦,故楚灭邓国,只是改号易帜,邓国虽灭,国人尚存,但自此后,更多的邓氏族人迁徙流落异乡,甚至漂泊海外。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邓姓人口约702万,排名第34位,但分布极广,国内集中于长江流域及沿海一带,其中以江西、湖南、河南为最多,四川、广东、福建、江苏、湖北次之,一部《邓氏族谱》印证了专家们的考证。
《邓氏族谱》的出现,是1989年2月,马来西亚华裔邓威廉夫妇,回国寻根问祖带回祖国的。根据《邓氏族谱》的记载,邓威廉已是第一百一十四代传人,其先辈于一千多年前从邓州迁到广东博罗,后其祖父带同宗下南洋,将《邓氏族谱》携至马来西亚,得以妥善保存。邓威廉一家几代人将《邓氏族谱》视为圣物,并将续写视为至高无上之事。邓威廉用了十年时间寻找祖先居住地,终于在河南邓州市的大力协助下,实现了夙愿。《邓氏族谱》是当今世界所见时间跨度最长的谱牒,由于时间长达三千三百多年,能流传至今稀罕至极,本身已是弥足的珍贵的历史文物。《邓氏族谱》几平能算一部英堆谱,细读其文,你会发现,邓氏宗族,历朝历代中精英俊杰时有涌现,为历史名人有资格载入史册经传者不少。有学者这样认为,在流传于世诸多望族家谱中,《邓氏族谱》地位无可比拟,堪称国宝而当之无愧。
为邓姓赢得美名的,当首推当代伟人邓小平,他是中共第二代主要领导人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掌舵人,在文革十年动乱后,他力挽狂澜,拨乱反正,领导全国人民掀起“四化”建设高潮,为富民强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提高我国国际威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名字举世瞩目,不仅是邓氏的骄傲,更是全中国人的骄傲。
邓氏族人自上古至清,出有众多国君侯爵、丞相大夫、将军总兵、名士文人:如邓氏第十九世邓侯吾离;春秋时期郑国大夫邓析,是法家、政治家先躯;西汉大夫邓通,东汉司马邓禹,还有邓太后、邓辰、邓骘;蜀汉大将邓芝;三国时期讨灭蜀汉的曹魏大将邓艾;晋文帝南迁后声誉卓著的名臣邓攸;唐代邓进忠;宋代思想家邓牧;元代书法家邓文元;清代邓石如的书法和治印;邓廷桢历任两广、两江、云贵和闽浙总督政绩辉煌,而且在鸦片战争初期,守卫虎门重创英军,更是大快人心;邓世昌是近代海军将领,甲年海战中的民族英雄;诗人邓辅纶,作家邓显鹤等都是千百年来受人景仰的杰出历史人物。
邓氏现代历史名人大家较为熟悉的,湖南的邓中夏,是中共早期党员,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导人之一;邓演达,国民党左派领导人,曾任北伐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后为蒋介石暗杀;邓子恢,是新四军领导人之一,国务院副总理;邓华,人民解放军上将,曾任赴朝志愿军总司令;邓颖超,中共早期党员,中国妇女的领袖人物之一;邓力群,粉碎“四人帮”后的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邓拓,作家,曾任人民日报社长;中共早期党员,广东邓发,贵州邓恩铭,湖北邓初民等。众多革命先驱,为我们树起光辉旗帜。
河南邓州市博物馆邓氏专展有文曰:“千百年来,邓氏子孙秉承开基始祖之遗风,奋发向上,历久而不衰,或以勋名著,或以高节称,或以理学传,或以艺文鸣,代有贤哲,辈见英豪,光辉史籍……
华夏邓氏宗亲会湖北分会会长邓其伟先生受族众的重托,历时六载,主持汇编了《中华邓氏族谱·豫赣湘鄂川首卷》,他自费行程几千里,走访了十余省市的邓氏宗亲,查阅了百余部《邓氏宗谱》。在古稀之年带病坚持编审工作,到二00八年十月基本定稿,付梓印刷,全书约200万字,共分四篇,第一篇,邓氏溯源。包括古代姓氏的产生与发展;邓姓的起源;邓氏史略等。第二篇,南阳邓氏历代世系,包括历代名人为邓氏宗谱所作的“序”,分段汇编了邓氏宗族世系源流。首先是记叙始祖黄帝至受姓祖曼公德阳27代的昭穆世序,其次是记叙邓姓开宗始祖曼公至中兴祖禹公47代昭穆世序,最后是记叙禹公以后的50代繁衍播迁的宗亲世序。第三篇邓氏文化,包括邓氏历史文献、邓氏历代名臣列传及名人录,邓氏文物古迹,古今邓氏名人《诗词选录》,邓氏家训家规和礼仪等。第四篇,有关文献及附录。
此书资料来源翔实,首先,从血源祖到受姓祖这一段世系,是以《史记》和河南南阳新野县地方志专家范新翔先生所著《南阳·邓氏族史》,江西南昌邓宝仁先生所编《邓氏族史》鄂赣两省数十部《邓氏宗谱》实录,认定曼公是黄帝26世裔孙殷商王祖丁之幼子,即黄帝第27代裔孙,从而明确了黄帝世系这一段。
第二,从受姓始祖曼公德阳至中兴祖禹公的世系,是综合考证《史记》《中华邓氏族史粤港卷》、马来西业华裔邓威廉先生1989年带回的《邓氏家谱》等资料,选定47代,在鄂谱中增加了三代祖先的记载。自禹公起后50代世系中,主要补充了原长江流域邓氏广宗公之子遂(晦)公支下遄、遐二公后裔合修的“大成谱”上所遗漏的支派,这次合宗归一,全面记载。
此书综合各谱文献资料,补失纠误,汇编成册,目的是为了宏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上敬祖宗,下启后人,为族人寻根问祖,恢宏祖德宗功,宗祖遗风,奋发上进,提供动力之源。
邓其伟先生,年近古稀,体弱多病,经常是带病坚持工作,全凭他对祖先无限敬佩和热爱的情怀,浓厚的继承和发扬祖德宗功的愿望,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无私奉献的精神,勇于承担了续修邓氏族史的重任,在编审过程中充分发扬了精益求精,顽强拼博的精神和沉着,冷静、慎密,实事求是的作风,广泛阅览了中国历代通史和邓氏各地各个时期的族谱数百部,从中摘取了有用史料,经六年时间终于完成了编著任务。他的工作受到了全国各地邓氏族人的钦佩和赞赏,并得到各地宗亲的关爱和支持,他的功绩将流传后世。
(作者系原华夏邓氏宗亲会湖北省分会顾问,《中华邓氏族谱·豫赣湘鄂川首卷》编修)
 
·谱序祭文
 
·谱序祭文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倡议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涵、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家庭教育、注重家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坚强保证。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会风气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
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了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家风建设工作,形成文明进步、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冕宁县乡土文化研究会决定在全体会员及其家庭中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现倡议如下:
一、注重家庭,做和谐家庭的建设者。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注重家庭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无论你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必须重视家庭,珍爱亲情,懂得感恩,养成既爱小家也爱国家的家国情怀。密切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培育健康向上的家庭美德,在家庭和睦、亲人相爱、子女成长,赡养老人等方面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二、注重家教,争做优良家训的践行者。家教,它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人们性格特征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力量;家训,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良好的家教家训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我们每个家庭都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中,使自己的家庭成为家风正派、品格尚好、书香浓郁、环境优美、邻里和睦、富裕安康的幸福美好家庭。
三、注重家风,做幸福家庭的带动者。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我们每个家庭成员不仅要时时传承好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中华传统美德,还要处处践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风尚;并要主动参与讲家庭和谐故事、展家庭文明风采、秀家庭未来梦想、树家庭先进典型等家风建设活动,厚养家风正气,传递示范力量,在建设优良家风和谐时代新风中,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会风气好,社会风气好国家才会安定团结文明和谐。尊敬的乡土文学研究会的会员们,会员家庭的父老乡亲们,让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为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新冕宁,共筑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川冕宁邓氏文化研究会
2019年7月25日  
 
·谱序祭文
 
祭先祖艾公忠公文
 
维公元二零一九年十月十九日,三秋时节,邓氏族裔代表八方云集,驰抵四川剑阁孤玉山麓,虔诚心备三牲酒醴,纸帛香烛祭祀于:
五十四世祖艾公妣刘氏孺人
五十五世祖忠公妣彭、韩孺人
华夏泱泱,源远流长;绵延瓜瓞,百族繁昌。
三国争雄,霸业分封;鏖兵止战,江山一统。
缅怀先祖,邓氏太公;壮怀激烈,立业建功。
以身许国,驰骋沙场;遭奸陷害,赴死而殇。
义节蒙尘,英魂不灭;皇帝颁诏,洪恩昭雪。
褒扬伟绩,功冠魏晋,墓侧立祠,赐王彰顺。
社稷播迁,沧桑巨变;祖德恢弘,铭心追远。
河清海晏,世泰时雍;敦亲睦族,四海朝宗。
春秋俎豆,仰止高岑;开枝发叶,不忘初心。
敬奉祖先,踵武前贤;栽培梁栋,柱地参天。
香烟霭霭,玉局宏开;箕裘统绪,共创未来。
天地灵灵,祀典告成;祐吾族裔,万事宏兴!
尚飨。
        广东阳江邓敬森拜撰
 
《邓姓文化》杂志支持单位
 
★.中港皮业集团公司.董事长.邓州市荣誉市民 邓祐才
★.美国三藩市邓高密总公所 主席邓海慈
★.香港邓氏宗亲会 理事长邓学尧
★.台湾邓氏宗亲总会 理事长邓宗文
★.澳门南洋建置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邓穗生
★.泰国邓氏宗亲总会 理事长邓两禄
★.加拿大邓高密公所 会长邓武威
★.英国伦敦华埠商会 会长主席邓柱廷
★.马来西亚沙巴州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贵生
★.马来西亚山打根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福恩
★.马来西亚砂拉越邓氏公会 会长邓民权
★.马来西亚柔佛州邓氏宗亲会..会长邓祖光
★.马来西亚美里邓氏宗亲会..会长邓汉祥
★.新加坡邓氏宗亲总会 会长邓承西
★.越南邓氏宗亲会..会长邓柏荣
★.东海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海东
★.四川宣汉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志平
★.四川邻水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光全
★.四川华蓥市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合荣
★.四川小平故里广安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志平
★.四川兴事发集团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邓德万
★.四川绮香纱丝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邓东
★.四川邓氏文化研究会成都分会 会长邓昌龙
★.重庆开州邓氏文化研究会 会长邓厚明
★.重庆南川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华锋
★.四川冕宁邓氏文化研究会 会长邓明洪
★.广东广州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运祥
★.广东东莞凤岗雁田 党总支书记邓泽荣
★.广东江门篁边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邓伟文
★.广东粤台有限公司 董事长邓惠强
★.广东南雄珠玑巷邓氏后裔联谊会.会长理事长邓汝华
★.广东兴宁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俊杰
★.广东茂名邓氏宗亲总会..会长邓本超
★.广东始兴邓氏宗亲会..会长邓红平
★.广东河源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明光
★.广东紫金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奎芳
★.广东云浮宗亲会 会长邓碧贤
★广东高州邓氏宗亲会..会长邓泽辉
★.广东大埔桃源邓氏宗亲会..会长邓诗德
★.广东雷州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宗凯
★.广东南海越南公后裔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洪熙
★.广东梅州邓太乙公古墓管理委员会 会长邓延寿
★.广东深圳市汇清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邓国颂
★.广东深圳市奇辉电气有限公司 总经理邓永辉
★.广东深圳坳下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邓伟平
★.广东深圳市胜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总经理邓景清
★.广东深圳邓氏宗亲联谊会 会长邓森培
★.河南省新乡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玉温
★.河南新乡诚城集团 董事长邓志军
★.豫西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见平
★.广西北海合浦邓氏宗亲会.会长邓允炬
★.广西平南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沛忠
★.广西容县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常德
★.广西玉林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兆华
★.广西桂南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经善
★.广西贵港邓氏宗亲会..会长邓远基
★.广西南宁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洁冰
★.广西桂平邓氏宗亲南阳文化联谊会 会长邓巍
★.广西藤县邓氏宗亲会..会长邓彬斌
★.广西北流市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昌泉
★.广西横县邓氏宗亲会.会长邓定佳
★.广西灵山邓氏宗亲会.会长邓文想
★.广西防城港钦州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国翔
★ 广西梧州市区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忠宁
★.江西石城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扬广
★.江西铜鼓县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居维
★.江西九江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见耀
★.江西上饶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阳明
★.江西赣州六县区邓姓文化委员会 会长邓小明
★.江西南康市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文革
★.安徽合肥南乡邓氏宗亲会.会长邓成友
★.安徽金寨县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峰
★.海南省南阳邓氏源流研究会 会长邓新平
★.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邓氏委员会 会长邓铭东
★.湖北武汉市梦天湖娱乐有限公司 董事长邓散心
★.辽宁营口市和祥钢琴厂 总经理邓林森
★.湖北麻城邓氏宗亲会..会长邓佑华
★.湖北红安邓氏宗亲会..会长邓运发
★.湖北潜江邓氏宗亲会..会长邓德尧
★.乌蒙山区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集洪
★.湖南邵阳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刚民
★.浙江温州邓氏源流研究会.会长邓泽君
★.云南江川县邓氏宗亲会 理事长邓仕权
★.广东阳江邓姓文化研究会 会长邓修顺
★.广东惠州邓氏文化研究会 会长邓应鹏
★.广东龙川车田邓氏恭公祠堂理事会 会长邓文辉
★.江西永丰邓氏文化研究会 会长邓健民
★.福建福鼎石兰邓氏文化遗产保研会 会长邓基盘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支持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