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歷史沿革
发布时间:2010-02-22 13:18:00 人气: 来源:
夏仲康封其子于鄧,歷經夏、商、西周至春秋為鄧國地。春秋時期,楚文王十二年(西元前678年)滅鄧,歸楚,稱穰,取豐盛之義。戰國時期,先屬韓,韓襄王十一年(西元前301年)入秦,秦昭襄王十六年(西元前291年)封魏冉為穰侯於此,後置穰縣,治所在今鄧州市。並置山都縣,治所在今構林鎮古村。秦昭襄王三十五年(西元前272年)始置南陽郡,治宛(今南陽市)。穰縣、山都縣屬之。秦代仍之。
西漢時期,有穰、山都、樂成、涅陽、朝陽、冠軍6縣,屬南陽郡,其中樂成、涅陽、朝陽先為侯國,後置縣。樂成縣治今陶營鄉高李村,涅陽縣治今穰東,朝陽縣治今小楊營鄉文昌村,冠軍縣治今張村鄉冠軍。莽新時期,穰縣改農穰縣,涅陽縣改前亭縣,朝陽縣改厲信縣。東漢時期複西漢縣名。樂成縣,建武六年(西元30年)廢。白牛侯國,建武三十年(西元54年)封劉嵩為白牛侯,侯邑在今白牛自然鎮,後廢。三國時期諸縣屬魏南陽郡。
西晉時期,穰縣、山都、朝陽先屬義陽郡,後改名新野郡。涅陽、冠軍屬南陽國。東晉十六國時期,諸縣先屬東晉,後屬前秦,又複歸東晉。東晉安帝隆安三年(西元399年)後秦攻陷洛陽,淮漢以北盡歸之。安帝義熙元年(西元405年)複歸東晉。南北朝時期,南朝宋、齊僑置清水縣,縣治今彭橋。涅陽、冠軍屬南陽郡,穰、山都二縣屬新野郡。朝陽(宋大明元年廢)、清水二縣屬順陽郡。北魏太和二十一年(西元497年)於穰置荊州,轄8郡、41縣。這次南北大分裂,穰縣前半期歸南方,至此歸北方,成為北朝防守及南圖之戰略要地。如北魏時梁攻荊州,附近郡縣盡被佔領,而荊州城如中流砥柱,堅守三年,始終未破。太和二十二年割冠軍縣北境置新城縣,治所臨湍聚,即今羅莊鄉南古縣村。涅陽、新城、冠軍屬南陽郡,穰屬新野郡。西元534年歸東魏,537年歸西魏。西魏時新城改名臨湍,北周仍之。隋開皇三年(西元583年)移荊州還江陵,始置鄧州,此乃鄧州得名之始,治所穰縣。轄縣八:穰、新野、南陽、課陽、順陽、冠軍、菊潭、新城。大業三年(西元607年)改稱南陽郡,仍治穰。開皇初,臨湍複名新城,涅陽改名課陽。唐武德二年(西元619年)南陽郡複稱鄧州,屬山南東道,轄縣七:穰、南陽、新野、向城、臨湍、菊潭、內鄉。新城,武德二年自臨湍聚移治虎遙城(今羅莊自然鎮),以縣置酈州。武德八年(西元625年)廢酈州,新城縣改屬鄧州、貞觀三年(西元629年)治所還臨湍聚,天寶元年(西元742年)。複改臨湍縣。貞觀元年(西元627年)課陽縣廢。後冠軍省入新城。天寶元年(西元742年)鄧州改南陽郡,乾元元年(西元758年)複名鄧州。史稱鄧州南陽郡。五代十國時期,鄧州治所均在穰。五代梁於穰置宣化軍節度,以泌州、隨州、複州、郢州隸之。五代唐改威勝軍,五代周改武勝軍。臨湍縣,五代漢乾祐元年(西元948年)正月,避廟諱,改名臨瀨。北宋建隆(西元960一963年)初,廢臨瀨縣。至此,今市境隻存穰一縣。鄧州治所仍在穰,屬京西南路,轄縣五:穰、南陽、內鄉、順陽、淅川。為武勝軍節度。今轄境有張村、穰東、曲河、延陵、刁澗等鎮。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十月,偽齊李成陷鄧州,紹興四年(1134年)七月十七日嶽飛率軍收復鄧州。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金和議成,以鄧州城南、西各四十裏為界,界北、東歸鄧州,南、西歸南宋光化軍。這次南北大分裂,分界線在轄境南部橫穿,而後南宋軍隊幾次收復鄧州,時間雖短暫,但深得人民群眾支持。金屬南京路,置武勝軍,轄縣三:穰、南陽、內鄉。穰有順陽、新野、穰東、闆橋四鎮。南宋紹定六年(1233#)鄧州歸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鄧州城被蒙古軍佔領。元代鄧州屬南陽府,轄縣三:穰、內鄉、新野。明代,鄧州屬南陽府。洪武二年(1369年)穰縣廢入鄧州,十三年複置,十四年複省入州。至此結束近九百年州、縣衙門同城並存設置的格局。鄧州轄縣三:新野、內鄉、淅川。清代,屬南陽府,雍正後為散州,不轄縣。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改鄧州為鄧縣,屬豫南道,1914年改為汝陽道,1927年道廢,直屬河南省。1932年8月屬第七行政督察區,同年10月改屬第六行政督察區。1947年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政權,在鄧縣南部建立鄧(南)縣愛國民主政府。1948年1月建立鄧北縣愛國民主政府。1948年9月,建立鄧西縣愛國民主政府。1949年1月,鄧西縣併入鄧(南)、鄧北二縣。1949年3月,鄧(南)縣、鄧北縣合併,恢復鄧縣建制,屬南陽專區,1969年專區改稱地區,仍屬之。1988年11月1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鄧縣,設立鄧州市。
摘自《鄧州市地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