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邓姓故里 > 邓姓故里 >

天下鄧姓出鄧州

发布时间:2010-02-22 13:18:00 人气: 来源:

 鄧州曆史悠久,文化燦爛。在夏、商、周時是古鄧國所在地,并因鄧國而形成了鄧姓。鄧州是鄧姓發源地,鄧國、鄧姓、鄧州源遠流長,一脈貫通。      
    鄧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邊陲,南陽盆地西南部,自古就是中原名鎮,素有豫、鄂、川、陝四省雄關之稱。全市轄29個鄉(鎮、辦、區),人口160萬,總面積2300平方公裏。是河南省曆史文化名城,國務院确定的對外開放城市和優先發展的中等城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
    鄧州市所處的地理位置屬于長江流域漢水水系沖積平原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河流衆多,氣候溫潤,适宜人類生存發展。現今分布于鄧州轄區的十餘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表明在很早以前就有先民這裏生活,繁衍生息,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史前文明。根據北京大學文博學院對八裏遺址(位于鄧州市東三公裏處湍河南岸)發掘出土的遺物标本進行的碳14測年測定,該遺址形成的時間上限距今爲6800年,這表明早在距今6800年前就在人類在鄧州生存定居。直到史書最早記載:約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夏帝仲康封其子于鄧,建立鄧國。鄧州有據可查的史前曆史近三千年,燦爛的史前文化構成了鄧州發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其中,與鄧州史前文明相關的曆史傳說有三則,即部落首領鄧伯溫、鄧林與鄧墟,這三則曆史傳說中涉及的“鄧”字就是夏帝将其子封于鄧的根由之所在。
    據傳,早在炎黃二帝時,一個以鄧(登)命名的部落,就存在于今鄧州市一帶,并跟随黃帝大戰蚩尤于涿鹿之野。據史學界考證,黃帝生活的那個年代應是考古學文化意義上的龍山文化時期,其社會性質是父系氏族社會,鄧州轄境内現存的新石器時代遺存中基本上都有豐富的龍山文化遺存,雖然不能證明這些遺存就是鄧伯溫部落遺留下來的,但它們足以證明,鄧伯溫部落的存在是完全可能的。
    傳說中的 “鄧林”及“鄧墟”也存在于鄧州境内。中國古代有一則《誇父追日》的神話故事。“誇父與日逐走……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爲鄧林”(《山海經,海外北經》)。此雖爲神話,但至少說明身爲炎帝後裔的誇父曾在“鄧林”一帶活動過。“汝穎以爲險,江漢以爲池,限之以鄧林,緣之以方城”(《荀子·議兵》)。“鄧林,古所稱鄧林之險。……蓋州境古多名木”(《讀史方興紀要》),“鄧、仲康子國,楚之北境,史雲阻之以鄧林者,今之南陽。”(《路史·國名紀丁》),“昔者楚人地……穎汝以爲洫,江漢以爲池,垣之以鄧林,綿之以方城(《淮南文·兵略訓》)等記載,可以看出,鄧林是存在的,并且就在鄧州境内。現鄧州西南方的林扒鎮,古稱鄧林鎮即可證明。
    在鄧地還存在有一個鄧墟。這個鄧墟與原始社會末期的帝舜有關。“舜有膻行,百姓悅之,故三徙成都至鄧之墟而十有萬家”(《莊子·徐無鬼篇》)。“舜其仁也乎,編蒲處罟,躬耕處苦,百農從之。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國,至鄧之墟而百千萬家。大小悅之,秀士以從雄陶、方回、續牙、伯陽、東不訾、秦宇、靈甫,不辟而至,爲之七友”(《路史·後紀十一》)。舜活動的年代在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成立之前,按夏商周斷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推算,夏王朝建立的始年爲公元前2070年,據此推算舜所在的年代應爲公元前二十二世紀到公元前2070年。在鄧州現存的新石器時代遺存中,其完整的文化序列中都包含有舜所在的那個年代的文化内涵,這就證明了鄧墟存在的可能性。在今鄧州趙集鎮朱崗王村一帶,民國時期仍稱“舜友鄉”,其村西還有大丘,稱“七友墟”。據現場調查,這個“大丘”是一片崗狀高地,面積約300萬平方米,高出地表近10米。在朱崗王村南側的一道石壩上,還砌壓着一塊頌揚“七友墟”的石碑,碑上有詩文二首。
    繼鄧伯溫部落,鄧林,鄧墟之後的鄧境就是“夏帝仲封其子于鄧”(《明嘉靖鄧州志》)的鄧國。夏王朝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奴隸制王朝,其統治的中心區域當然是“華夏”腹地,爲了加強對同時代存在的“蠻”、“夷”、“戎”、“狄”等周邊地區的統治,夏帝就分封子弟在各地建立諸侯國以鞏固其統治。夏代鄧國就成立于夏朝第四代帝王仲康之時,仲康在位七年,約相當于公元前1963—前1957年,距今3900餘年。夏爲姒姓王國,史稱仲康所設立之鄧國爲姒姓鄧國。據成書于宋代的《路史》記載,夏代姒姓鄧國的地望相當于當時的南陽境,即包含今天的整個鄧州,并越出今天的鄧州,涵蓋了周邊一些地區。從考古發現方面看,二裏頭文化南及淅川的丹江流域,而夏部族,就是二裏頭文化的真正主人。鄧州位于淅川及丹江東臨相去不遠。在鄧州境内也發現有二裏頭文化遺存。這表明“夏帝仲康封子于鄧”的鄧國在鄧州境是可信的。這個姒姓鄧國究竟終滅于何時,爲誰所滅,因缺乏史料記載,無從考證。但據《逸周書·王會解》記載,商朝初年,鄧國還在向商朝進貢,表明商初鄧國還是存在的。據推測,可能在商王武丁之時,商朝國力強大,滅了其征伐的許多方國,很可能就包括姒姓鄧國在内。代替夏代鄧國的是殷商武丁王年間建立曼姓鄧國。
    夏代鄧國被滅後,商王武丁于丁巳年将其叔曼公封于鄧地,成立曼姓鄧侯國。商王武丁在位時間爲商王朝的中後期,據夏商周年表推斷爲公元前1250年至公元前1192年,其丁巳年爲公元前1240年。鄧國是商王朝在南方設立的重要侯國,直到西周以至春秋初年被滅,仍是存在于周朝南邊的重要異姓侯國(西周時曾分封許多姬姓侯國)。關于殷商鄧國,有豐富的史料記載,同時還有一些考古發掘成果,可以幫助我們較好的還原那段曆史。 “鄧,曼姓,殷時侯國也”(《元和姓篡》)“殷武丁封叔父曼于鄧,是爲鄧侯,後以爲氏”(《廣韻》)。“小乙五弟曰曼,字德陽,武丁丁巳封其于南陽鄧國”(香港屏山《鄧氏總族譜》)。曼姓鄧國在西周及春秋早期都仍然存在且有所發展。“及武王克商……巴、濮、楚、鄧、吾南土也”。(《左傳,昭公九年》),“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隋、唐”(《國語·鄭語》)。表明西周時,鄧是南方的諸侯國之一。到春秋時,“谷伯綏來朝,鄧侯吾離來朝”(《春秋·桓公七年》),“十六年,楚複伐鄧,滅之” (《春秋左傳·莊公六年》) 的記載,說明了春秋初年鄧國的存在與被滅。其它記載還有:“巴子使韓服告于楚,清與鄧爲好。……鄧師大敗,鄾人消潰”(《春秋左傳·桓公九年》),這是有正史記載的發生于鄧國的第一場戰争“鄧巴之戰”。“(祭仲)爲公(注指鄭莊公)娶鄧曼,生昭公”(《春秋左傳·桓公十一年》)。“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入告夫人鄧曼。鄧曼曰……”(《春秋左傳·桓公十三年》)。“四年春,王三月,楚武王荊屍,授師孑焉,以伐随。将齊,入告夫人鄧曼曰:‘餘心蕩’。鄧曼歎曰:‘王祿盡也……’”(《春秋左傳·莊公四年》)。“楚文王伐申,過鄧。……十六年,楚複伐鄧,滅之。” (《春秋左傳·莊公六年》)。以上記載表明:鄧國當時是一個的重要諸侯國,與許多諸侯國之間有着不同尋常的外交關系。從鄭莊公夫人鄧曼、楚王夫人鄧曼以及遠嫁應國(在今河南平頂山市)的鄧曼等表明鄧國與這些國家有姻親關系。從“鄧巴之戰”、“楚文王伐申過鄧”及滅鄧等記載看,鄧國與楚國、巴國之間還存在着戰争關系,并最終成爲楚國北圖中原、稱霸諸侯的犧牲品。從“鄧侯吾離朝魯”以及鄧祁侯不殺楚子的記載,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以禮儀之邦存在的鄧國形象。
    目前已發現的關于鄧國的十餘件青銅器也爲研究鄧國曆史提供了重要證據。發現的青銅器主要有《鄧仲犧尊》、《鄧公簋》、《鄧伯氏鼎》、《鄧公午鼎》、《鄧尹侯鼎》等。其時代分屬商末,西周早期、中期、晚期,春秋早期、中晚期等。從鄧君由鄧伯到自稱鄧公及文獻記載的鄧侯、表明鄧國的勢力在不斷擴大,地位在不斷提高。也證明西周中後期是鄧國曆史上比較繁榮的時期。其中《鄧公簋》發現于應國,是鄧侯爲出嫁到應國的公主“鄧曼”陪嫁的禮物。
    鄧國從曼公建國,到鄧祁侯失國,共傳二十二位國君,曆時562年,其疆域 “北起南陽盆地南部,南到漢水,西與谷國相連,即今谷城縣,東與曾國之北境,即今河南新野相鄰”(周永珍《西周時期的應國、鄧國銅器及地理位置》《考古》1985年3期)。
    關于鄧國國都,《中國地名大辭典》:“鄧,周國名,即今河南鄧縣(1913—1988年鄧州稱鄧縣)”,《春秋地理考實》:“鄧國,今河南南陽府西南百二十公裏鄧州是也”的記載,以及郭沫若等專家學者考證,一緻認爲鄧國國都就在今鄧州市。
    在殷商鄧國的二十二位國君中,見諸《春秋左傳》記載的有第十九世鄧侯吾離和二十二世鄧祁侯。吾離是一位有作爲的鄧國國君,他曾遠涉千裏去“宗周模式”的東方諸侯魯國去“朝拜”,因爲“周禮盡在魯矣”(《春秋左傳·昭公二年》),他要學習的正是那些可以治國安邦的“周禮”。他在任期間,勵精圖治,發展農桑,鼓勵冶鐵鑄造,又廣泛與列國建交,鄧國振興,屹立于列國之林,被稱爲“鄧國中興之君”。吾離死後,葬于國都南郊,即今鄧州市湍河辦事處八裏王村。因吾離前的鄧國王陵無考,吾離陵是現在所知鄧國國君陵墓中最早的一個,故有“天下鄧氏第一陵”之稱。
    因鄧國而産生的還有鄧姓。 “鄧,曼姓,殷時侯國也,春秋時,鄧侯吾離朝魯,後爲楚文王所滅,子孫以國爲氏” (《元和姓篡》)。“鄧,古國名,本曼姓,其後稱鄧氏”(《姓氏急就篇》)。“鄧,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是爲鄧侯,後以爲氏”。(《姓氏考略》)“考叔曼武丁丁巳封季父曼于南陽,食邑鄧國,以國賜姓曰鄧,郡于南陽,而鄧氏始祖生焉”(香港屏山《鄧氏總族譜》),“自商王武丁封其季父曼公于河北(注:指漢水)南陽之鄧國,遂以國爲姓”(《南陽鄧氏族譜源流序》)等諸多文獻記載表明,鄧氏源于商代武丁丁巳年,即公元前1240年因封鄧國而得鄧氏,武丁季父曼季就是鄧氏鼻族。
    遠古時期,姓與氏是有區别的。“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孫之所自分。”(《統鑒外紀》),就是說氏是由姓分出來的,“故姓可呼爲氏,氏不可呼爲姓。”(鄭樵《通志氏族略序》)氏和姓是不能混同的。因姓和氏的性質不同,故有“姓是别婚姻,氏是明貴賤的”說法。鄧國滅亡前,氏爲鄧,稱鄧氏,而姓是曼,稱曼姓,不能混同。但随着“禮崩樂廢”,宗法制度的逐漸崩潰,氏族貴族制日趨瓦解,姓氏區分的制度也就發生了混亂,開合二爲一。姓氏合一是姓氏曆史上的一個決定性變化,這個變化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完成的,或者說是形成的。到司馬遷(西漢人)筆下最後完成,表明姓與氏都是姓。鄧國也不例外,亡國後,姓與氏就開始混同,鄧氏、鄧姓就不再區分合稱爲鄧姓。
    鄧姓因鄧國而産生,鄧州是古鄧國及國都所在地,鄧州理所當然就是鄧姓發源地,這已被海内外鄧氏後人所共認。
    曆史上,由于鄧姓先祖幾次大的播遷行動,使鄧姓成爲遍布祖國各地的華夏百家大姓之一。鄧國亡國後,其子孫大多安居故土,經過戰國、秦、漢的戰亂及官職調遷等,出現了鄧氏先祖的第一次大播遷,主要是移居今四川、陝西、廣東、江西等省。其中西漢中葉時,有鄧氏一支徙居新野,至東漢初,因族人鄧禹爲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立下大功及與東漢皇室的親戚關系(鄧禹孫女鄧綏爲和帝皇後),一躍而成爲東漢顯赫的家族。至安帝時,因有人誣告鄧悝、鄧弘反對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滿,使鄧氏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難。出現了鄧氏後裔的第二次大播遷,主要遷至湖南、湖北、山西、甘肅等。西晉末年永嘉之亂時,亦有鄧姓遷至福建省。東晉十六國時,因戰亂,中原鄧姓又一次大舉南遷,分布于江南的諸多省份,以江西、江蘇居多。宋元時期,或因宋代的中原戰事頻繁,或因元朝統治者的民族歧視政策,包括鄧姓在内的中原各姓多有被迫外遷的。形成了明代初年,以河南爲中心的中原地區人口稀少的局面,爲發展中原經濟,明廷無奈隻有從周邊各省向中原移民,其中以從陝西洪洞縣移入的居多。鄧姓外遷後,又複遷它處,如從江西吉水遷往廣東、香港,從福建遷往台灣,從江西吉安遷往四川廣安等。除上述原因外,鄧姓家族自身的發展壯大,亦是分遷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過查閱各地的鄧氏族譜發現,鄧姓家族在曆史上一直是名門望族,世系昭穆,有條不紊,一脈貫通,先後有王羲之、蘇洵、朱熹、文天祥等曆史名人爲鄧氏家譜作序。時至今日,鄧姓家族仍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
    鄧姓經過三千多年的發展,在中國常用的3000多個姓氏中,位居第二十九位,總人數達700多萬。分布最爲集中是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其次是湖北、河南、江西、雲南、廣西、福建等省。在香港、台灣,鄧姓亦是名門望族。此外還有走出國門,移居美國、英國、加拿大、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者。
    鄧姓曆史名人衆多,彪炳史冊者有200餘人,是推動中華民族前進發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其中著名的有:除上文中的鄧吾離、楚武王夫人鄧曼外,還有春秋法家先驅鄧析,西漢上大夫鑄鄧氏錢者鄧通,東漢房子侯、劉秀的姐夫鄧晨,高密侯鄧禹,和帝皇後鄧綏,三國名将鄧芝、鄧艾,東晉尚書右仆射鄧攸,宋元之際學者鄧牧,明代農民起義領袖鄧茂七、鄧伯孫,清代篆刻書法家鄧如石,兩廣總督鄧廷桢、著名海軍名将鄧世昌。近現代的鄧姓名人有:著名社會活動家鄧仲夏,農學家、土壤學家鄧植儀,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全國婦聯主席鄧穎超,真菌學家鄧叔君,新聞工作者、學者鄧拓,中國第二代領導核心、一代偉人鄧小平等。
    鄧國、鄧姓、鄧州,一個“鄧”字成了貫穿鄧州曆史的主線。鄧國滅國後,楚國于此設穰邑,把鄧國屬地變成了問鼎中原的大本營。秦統一中國後,設穰縣,鄧州自此成爲縣治所在地,到隋開皇三年(583年)設鄧州(治所在穰縣),距鄧國滅國1261年後,再次以國名州。經過數千年的發展,鄧州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政通人和,百業俱興,和諧發展,富強昌隆。現存于鄧州市區東南的古鄧國勝迹鄧國侯吾離陵即是鄧州曆史的見證,也同樣是鄧姓故裏鄧州與海内外鄧氏同胞交流聯誼的平台。近年來,先後有美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國以及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海内外鄧氏後人,紛紛組團前來鄧州尋根聯誼,拜祭先祖。爲了更好地保護開發建設吾離陵,更好地爲海内外鄧氏同胞來鄧尋根聯誼服務,鄧州成立了鄧姓研究會和鄧氏宗親聯誼會,并制定了吾離陵園保護開發建設總體規劃。誠望天下鄧氏宗親常回故裏鄧州,爲吾離陵園的建設、爲鄧州的發展建言獻策,傾力襄助。

 (鄧州市鄧姓研究會闫富傳、劉仲傑、王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