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大调曲子:一曲渐行渐远的民间绝唱
发布时间:2010-03-03 17:42:00 人气: 来源:未知
(邓州大调曲子演唱场景)
周末到豫西南的邓州,请进茶馆坐坐吧,因为在这里,你将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邓州大调曲子。
邓州的茶馆多是门脸不大但进深极深的天井小院,院内几株苍老的梧桐树,树下停满了来自十里八乡的自行车。茶馆内,人声鼎沸,烟雾蒸腾,茶博士提着筛壶,踮着脚尖,在人缝里钻来钻去地续水;靠最里面的一堵墙上,井然挂着京胡、坠子、琵琶、三弦、洞箫等乐器,墙下桌后摆放着古筝。谈笑声、喝茶声、嗑瓜子声、棋子落案声,嘈嘈切切的杂音里,嘣——忽听得一声筝响,一曲《高山流水》舒缓而来,众人立时安静下来,皆伸长脖颈,如闻仙乐。一时间,偌大的院落里,竟是连人的呼吸之声也丝丝可闻——
这便是邓州大调曲子开唱前的情景。
一
邓州大调曲子源出于明清时代的鼓子词,由流行于中原的小曲、民歌衍变而成。演奏乐器以三弦为主,古筝、琵琶为辅,云板击节。演唱时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以示品格高尚。这是因为那时候大调曲子多为富豪之家自娱自乐之用,演唱时内眷女属常于两侧屋内或隔帘听唱。后来这种娱乐形式逐渐走向民间,最终演变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个曲种。
在邓州大调曲子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曹东扶,对邓州大调曲子的推进推广,做出过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曹东扶(1898-1970),今邓州龙堰乡曹营村人,出身于一个贫寒的曲艺世家,后拜马万寿、蓝文炳等曲艺大家为师,学习演唱大调曲子。由于天资聪颖,潜心钻研,很快就成为这一行的大家,被誉为“曲子圣手”。20世纪50年代,曹东扶曾多次带领学生进中南海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弹唱邓州大调曲子。曹东扶还挖掘、整理、创作出《高山流水》等板头曲30多首,其开创的板头曲,如今已被河南省列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
二
目前邓州保存的大调曲子曲目约有700余首,其中常唱的有150首左右。这些曲目多数由文人雅士精心整理加工、逐步完善而流传至今,语言大多通俗易懂,如旧时喜宴上常唱的《吉庆辞》。此外,还有《安安送米》、《王大娘钉缸》等,这类曲目俗称“活笸箩曲”,意即连做针线活的农家妇女也能够听得懂,其代表作为《李豁子离婚》。这首曲子取材于邓南农村,由晚清邓北落魄才子李苍桥创作,语言朴实,情节逼真,中间又夹以俗言俚语,插科打诨,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邓州大调曲子的极盛时期,当在上个世纪的30至50年代期间。当时,邓州仅城区就有300多位演唱艺人,在邓州小西关不足500米的长街上,茶馆曲场达数十处,行人走在街上,但闻百步之内弦索争鸣,唱曲之声此起彼落,煞是热闹。在乡村更具魅力,当时各村俱有自己的乡土艺人,农人们在茶余饭后,田间地头,皆以听唱大调曲子为人生一大快事,时有“大调曲子唱一腔,男的不下地,女的不烧汤”之说。由于大调曲子唱词通俗易懂,乡间人人皆可弹唱一段,故曾有台上伴乐者要去解手,台下听众上去接了乐器就弹,也有台上耄耋老人唱出《太平年》上一句,台下黄毛小儿接口便唱出下一句的逸闻趣事。
三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受现代娱乐时尚的冲击,邓州大调曲子这种古老的弹唱艺术开始出现衰落的趋势。目前邓州弹唱大调曲子的艺人不足60人,其演唱舞台也由广阔的城乡大地退缩至城市茶馆的一角。这些演唱大调曲子的曲友们均自备乐器,每天下午聚集在一起,且弹且唱。那弹坠子的老人,双目微闭,指缝间的烟灰簌簌落下,却依旧弹得一板一眼;那唱曲的老人,手打牙板,声音嘶哑苍老,极富沧桑感;那听唱的老人们,也都是闭着眼睛,脚尖在地上随着节拍一顿一顿,待唱到啊、呀、唉的音节时,便齐声伴唱起来。一时间,全场人皆如痴如醉,物我两忘……
这是邓州最后一代演唱大调曲子的民间艺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有88岁,年龄最小的也在60出头。他们一个个年老体衰,吟唱的声音愈来愈弱,他们一旦故去,邓州大调曲子将陷于“人亡曲息”的境地,成为一曲永远也无法回味的民间绝唱……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邓州大调曲子已经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前不久,中央音乐学院、河南省曲剧团及其它一些音乐团体已经派人来到邓州,研究抢救邓州大调曲子,河南省政府也将邓州大调曲子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邓州市委、市政府也已经开始组织专人对其进行完整、系统、规范的发掘和抢救。
周末到豫西南的邓州,请进茶馆坐坐吧,因为在这里,你将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邓州大调曲子。
邓州的茶馆多是门脸不大但进深极深的天井小院,院内几株苍老的梧桐树,树下停满了来自十里八乡的自行车。茶馆内,人声鼎沸,烟雾蒸腾,茶博士提着筛壶,踮着脚尖,在人缝里钻来钻去地续水;靠最里面的一堵墙上,井然挂着京胡、坠子、琵琶、三弦、洞箫等乐器,墙下桌后摆放着古筝。谈笑声、喝茶声、嗑瓜子声、棋子落案声,嘈嘈切切的杂音里,嘣——忽听得一声筝响,一曲《高山流水》舒缓而来,众人立时安静下来,皆伸长脖颈,如闻仙乐。一时间,偌大的院落里,竟是连人的呼吸之声也丝丝可闻——
这便是邓州大调曲子开唱前的情景。
一
邓州大调曲子源出于明清时代的鼓子词,由流行于中原的小曲、民歌衍变而成。演奏乐器以三弦为主,古筝、琵琶为辅,云板击节。演唱时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以示品格高尚。这是因为那时候大调曲子多为富豪之家自娱自乐之用,演唱时内眷女属常于两侧屋内或隔帘听唱。后来这种娱乐形式逐渐走向民间,最终演变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个曲种。
在邓州大调曲子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曹东扶,对邓州大调曲子的推进推广,做出过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曹东扶(1898-1970),今邓州龙堰乡曹营村人,出身于一个贫寒的曲艺世家,后拜马万寿、蓝文炳等曲艺大家为师,学习演唱大调曲子。由于天资聪颖,潜心钻研,很快就成为这一行的大家,被誉为“曲子圣手”。20世纪50年代,曹东扶曾多次带领学生进中南海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弹唱邓州大调曲子。曹东扶还挖掘、整理、创作出《高山流水》等板头曲30多首,其开创的板头曲,如今已被河南省列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
二
目前邓州保存的大调曲子曲目约有700余首,其中常唱的有150首左右。这些曲目多数由文人雅士精心整理加工、逐步完善而流传至今,语言大多通俗易懂,如旧时喜宴上常唱的《吉庆辞》。此外,还有《安安送米》、《王大娘钉缸》等,这类曲目俗称“活笸箩曲”,意即连做针线活的农家妇女也能够听得懂,其代表作为《李豁子离婚》。这首曲子取材于邓南农村,由晚清邓北落魄才子李苍桥创作,语言朴实,情节逼真,中间又夹以俗言俚语,插科打诨,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邓州大调曲子的极盛时期,当在上个世纪的30至50年代期间。当时,邓州仅城区就有300多位演唱艺人,在邓州小西关不足500米的长街上,茶馆曲场达数十处,行人走在街上,但闻百步之内弦索争鸣,唱曲之声此起彼落,煞是热闹。在乡村更具魅力,当时各村俱有自己的乡土艺人,农人们在茶余饭后,田间地头,皆以听唱大调曲子为人生一大快事,时有“大调曲子唱一腔,男的不下地,女的不烧汤”之说。由于大调曲子唱词通俗易懂,乡间人人皆可弹唱一段,故曾有台上伴乐者要去解手,台下听众上去接了乐器就弹,也有台上耄耋老人唱出《太平年》上一句,台下黄毛小儿接口便唱出下一句的逸闻趣事。
三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受现代娱乐时尚的冲击,邓州大调曲子这种古老的弹唱艺术开始出现衰落的趋势。目前邓州弹唱大调曲子的艺人不足60人,其演唱舞台也由广阔的城乡大地退缩至城市茶馆的一角。这些演唱大调曲子的曲友们均自备乐器,每天下午聚集在一起,且弹且唱。那弹坠子的老人,双目微闭,指缝间的烟灰簌簌落下,却依旧弹得一板一眼;那唱曲的老人,手打牙板,声音嘶哑苍老,极富沧桑感;那听唱的老人们,也都是闭着眼睛,脚尖在地上随着节拍一顿一顿,待唱到啊、呀、唉的音节时,便齐声伴唱起来。一时间,全场人皆如痴如醉,物我两忘……
这是邓州最后一代演唱大调曲子的民间艺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有88岁,年龄最小的也在60出头。他们一个个年老体衰,吟唱的声音愈来愈弱,他们一旦故去,邓州大调曲子将陷于“人亡曲息”的境地,成为一曲永远也无法回味的民间绝唱……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邓州大调曲子已经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前不久,中央音乐学院、河南省曲剧团及其它一些音乐团体已经派人来到邓州,研究抢救邓州大调曲子,河南省政府也将邓州大调曲子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邓州市委、市政府也已经开始组织专人对其进行完整、系统、规范的发掘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