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长廊 > 文学园地 >

茶缘

发布时间:2010-03-03 17:41:00 人气: 来源:未知

我和三叔家是邻居,听老父亲说我们还是没有出五符的近门。三叔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会木匠,而且做的全是细活,做出的家具精雕细刻,式样新颖,方圆十里八村的姑娘出嫁都找他做嫁妆。三叔做农活也是行家里手,耕、种、犁、耙、扬场、抗袋子,样样活路都拿带起,放得下。
三叔一辈子的爱好就是下茶馆,家里农活再忙,他总会忙里偷闲去茶馆泡上一杯,小赌几把。为这个毛病,三婶可没有少唠叨,听说有几次三婶和三叔还动了手,可是三叔就是不听,日子也一直过的紧巴巴的,邻居早就把平房翻新成了两层小楼,可三叔家还住着二爷在世时候盖的三间瓦房,东间的后墙上还裂了很大一条缝,用几个木棍支撑着。两个儿子都到了结婚的年龄,就因为没有房子,孩子们的亲事一直没有定下来,眼见着与自己儿子一般大的一个个都结婚了,有的还有了孩子,三婶心里那个急啊。
我们一家在外面工作好多年了,前几年回去三婶还在嘱托,问我能不能在外面给两个儿子找个活干。一晃两年多过去了,今年“五一”节单位放了几天假,我带着老婆、孩子趁着假期回趟老家。
大巴车在家乡的小镇子上停了下来,刚一下车,扑面而来的是家乡清新带着花香的气息,路边垂柳依依,婆娑的柳枝上挂者翠绿的嫩芽和淡黄色的柳絮,闻一闻有一种树木特殊的清香和亲切。这里离老家还有一里多路,原来的黄泥巴路,现在已经修成了水泥路,路旁整齐的种着两行杨树,路边的小麦已经抽穗,油菜也已结夹,只剩上面稀疏的点点黄花,田埂上的小草上也开满了白的、紫的、红的小花,村子边清澈的池塘里已露出尖尖的荷叶,几只鸭子在水里追逐嬉戏着,平静的水面上荡起了层层涟漪。
刚到村口,映入眼帘的是新盖的一排四间整齐的两层小楼,红砖的院墙,红漆的大门,小楼的外墙上贴着白色的瓷砖,二楼的不锈钢栏杆、茶色的塑钢门窗,无一不体现着豪华和气派。我正在纳闷,“吱”大门开了,可能是主人刚才听见狗的叫声,主人边开门边说:“嗨,大侄子,你们回来怎么不打个电话?好让孩子去接你们。”“三婶,这房子是……?”我看着这崭新的小楼,欲言又止。“这是咱家刚建的,这不才搬进来一个多月。” 三婶把我们让到屋里。室内铺着浅黄色的地板砖,乳白色的沙发,高档的茶几,靠墙的电视柜上放着一台32寸的液晶电视机。
“三叔呢?现在还去茶馆吗?”“去!现在天天去,有时晚上也去,我还支持他,现在去是长见识,不瞒你说,咱家养的牛就是在茶馆学的能处呢!这会他们爷仨都在西院喂牲口哩。”一提起三叔下茶馆,三婶打开了话匣子。以前三叔去茶馆是想玩牌、打麻将。有时侯为块儿八角争吵的面红耳赤,乡里乡亲之间伤了和气。前年村里建起了文化茶馆,镇里配给的29寸大彩电,整天播放着远程教育节目,按照着节令指导人们灭虫、施肥。市图书馆送来了农业科技图书,在茶馆里建起了流动图书室,养牛养羊,养鸡养鸭,饲养管理,配种防疫应有尽有。市里还经常派专家定期到茶馆里举办种植、养殖的专题讲座,解决人们在种植、养殖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指导人们调整种植结构,使之增产增收。村民都尝到了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的甜头。要说感触最深的要数村西头的王大伯。去年夏天,王大伯家散养了一千多只柴鸡,再有一个多月就要出栏,早晨鸡还好好的,中午时候有几只开始病恹恹的,王大伯赶紧找来村里的兽医打针喂药,可是到了晚上还是死了十几只,而且还有几十只也有症状,大伯那个急啊……;嘴上都急出好多水泡。在茶馆里,人们也都在替他着急,有人提议让茶馆老板给市里的畜牧专家打个电话;人家那么忙,能来吗?大伙议论纷纷,最后还是打通了专家的电话,专家二话没说,在最短的时间赶到了王大伯家的养鸡场,整整忙活了3个多小时。疫情终于控制住了,大伯那个感动啊,紧紧地握住专家的手久久不肯放开,老泪纵横“多亏了你们了,这一千多只鸡,可是我的命根子啊!”茶馆里到处是浓厚的文化氛围,人们的喝茶习惯没有变,但是观念彻底的变了,赌博的没有了,因为小事情吵架的消失了,有点事都想来茶馆里说说,连婆媳不和、儿女不赡养父母的也销声匿迹了。人们现在喝的是文化茶,议论的是科技的事,说的是发展经济,谈的是勤劳致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品味随之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潜移默化悄然形成。
三叔当初就是在茶馆里听专家讲课,才萌生养牛想法的,刚开始他东拼西凑了5万多元从周边的集市上买了10来头瘦牛,从文化茶馆里借来黄牛育肥的书籍,请畜牧专家指导,利用瘦牛育肥,半年时间净赚3万多元,去年又修几个牛舍,扩大了养殖规模,现在存栏30多头。三婶高兴地介绍着他们一家两年多的变化。是啊!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一个贫困的家庭走向富裕,一个贫穷的村子步入小康,是靠党的富民政策,是文化茶馆这样一个传播科技知识的平台,真正的科技知识融入了人们的养殖、种植以及生活中去。
“嗨!他爹!大侄子回来了。”三叔听到招呼,“知道了,你先拾掇几个菜,我一会和侄子喝几盅。”人没有到家声音先飘了进来,说话间,三叔进了院子,边脱身上的白大褂子,边和我打招呼,脸上笑成了两朵菊花,满足和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侄子啊!你在外面忙,也不常回来,一会吃过饭我带你到村子里看看,近几年咱村变化可大了,好几家还买了面包车哩,晚上你也去咱村的文化茶馆看看,哪里可热闹了,今晚你三婶和那一帮老姐妹还排练秧歌舞呢!”
昔日的茶馆,让新时代注入了新的内涵,现在成了农民的文化娱乐中心,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新一代的农民在这里汲取着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