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长廊 > 文学园地 >

范仲淹的遗产

发布时间:2010-02-26 17:41:00 人气: 来源:未知

乙酉清明。修旧复旧后焕然一新的邓州花洲书院。一群视文字为生命,被称作“南阳作家群”的人在青砖墁地,古色古香,清洁雅静的花洲书院内徜徉、凭吊、凝思。他们为范仲淹留下的宝贵遗产感慨、自豪。 
同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等著名书院相比,花洲书院的名气当然不算太大,这里也没有出现像程颐、程颢和朱熹这样的哲学大家,但因为有了范仲淹,花洲书院遂为天下知。范仲淹的文治武功,有口皆碑。他曾率兵御西夏,在西部边陲守边四年。北宋王朝同西夏的战事,选择了范仲淹。在他的词中,他更多的是表达将士们饱受战乱之苦的愁思,在《渔家傲·秋思》中,他写道:“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苏幕遮·碧云天》中,他写道“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他仍然是为征夫和怨妇抒发离别的情怀。
在遭遇了“庆历新政”失败之后,已年逾花甲的范仲淹被逐出京都,到邓州任知州。在这里,他大志不衰,坚持“以天下为己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孜孜民事”,督促部下为百姓种粮提供方便,让人们把粮食种好,消灭饥馁;再就是兴学育才,辟办百花洲,创办花洲书院。在中国农耕文明的历史上,凡有作为的政治家,对上述两种事都是相当重视的。范仲淹为政清廉,重安抚、轻惩罚、废苛捐杂税、倡农耕,生活节俭,真正做到了爱民如子。他能做到这些,关键是范仲淹树立了为官要做到“不欺”的思想,即上不欺天、不欺庙堂,下不欺黎民百姓。这需要一个超高的境界。只有做到了“不欺”,才能博得民众的拥护,在民众的心中立起一座丰碑。
邓州,因为一个人,一篇文章而成为一个圣地。 
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应朋友滕子京之邀,写下了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全文仅360余字,字字珠玑,文情并茂,气势宏大。重要的是范仲淹在此文中提出了他的“忧乐观”,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为后世无数立志“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仁人志士所仰慕、所称道、所效仿。这是一笔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是一笔巨大的遗产。他的“忧乐观”感动和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人,人们不断地重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著名的警句。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们有很多就是憧憬和实践着这种至高无上的“忧乐观”,或走上刑场、或战死疆场、或走上开国大典的观礼台。近读一篇文章,写到中共早期领袖陈独秀,在1932年,由于叛徒出卖,他第四次被捕入狱,被解往南京后,曾和他一起参加北伐的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的何应钦前来劝降,但陈独秀仍“顽执如初”。在何应钦走后,看守他的一些青年军人围住他索要墨宝,他欣然命笔,书写数张,写得最多的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此可见范仲淹这震古烁今的警句之力量。
距花洲书院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建筑独特的红色教育基地。那里有一位仅仅在世上留存了23年的伟大生命,因为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而被人们敬仰,他的事迹和思想甚至走进了美国西点军校的课堂。他的名字被千百万人传颂。
他同样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这样的精神遗产对后世产生着难以估量的价值和历久弥新的光彩。
2005年清明后的这天,阳光明媚,春风相伴。创作出洋洋500万言的“落霞三部曲”,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二月河和文友们一起认真地重读范仲淹。参观途中,花洲书院索要他的墨宝。在书法、绘画上自成一家、别具特色的二月河不假思索,挥动巨笔,饱蘸浓墨,写下了四个大字“吾师吾母”,字体遒劲,一气呵成,让人惊叹。在20世纪60年代,入伍前的二月河曾在这里求过学,读过书,他对范仲淹的“忧乐观”当体会得尤为深刻。这四个字底蕴之深厚可见一斑。
无独有偶。不久前,著名邓州籍军旅作家周大新应花洲书院修复委员会之邀,撰写了这样一副楹联:
聚精忠赤子讲经史说词赋授治国良策
育文武英才进朝堂赴边疆展为民抱负
这副楹联的字里行间,同样洋溢着范仲淹“忧乐观”的思想精髓。
范仲淹能做到的,后人应该做到,也能够做到。
范仲淹的遗产,后人应该继承,也能够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