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立信恩施异族的千秋典范——邓训
发布时间:2013-09-02 16:49:00 人气: 来源:未知
以德立信恩施异族的千秋典范——邓训
● 邓远行
“邓训岁活千人,遗和熹之庆”。这句话出自一千多年前盛唐高宗永徽年间(650年-655年)吏部尚书唐临撰写的《冥报》一文。意思是正因为邓训生前积下了“岁活千人”的功德,才有其后世子孙最为光宠的“和熹之庆”。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是东汉和帝时期的护羌校尉。生前躬德自修,体恤下士,爱民如子,以德立信,恩施异施,做了许多被佛家认为功德无量的善事,深受任职所在地百姓的受戴,其死后甚至出现“至空城郭”的送葬场面。而其女儿邓绥德才兼备,智慧超群,在汉和帝去世后,亲掌汉朝江山十六年,她焦心为国,力挽狂澜,拯救了危机重重、摇摇欲坠的的东汉江山,是东汉杰出的皇太后,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德才兼备的女政治家;儿子邓骘位极人臣,在朝忠心耿耿,力谋为国,在家恭顺节俭,孝感动天,其高尚品质堪称封建官僚之典范。整个邓氏家族光宠显赫,身居要居,但都遵守法度,尽职尽忠,无历代外戚骄横跋扈之恶行,被誉为“阊门静居”。那时社会吏治比较清明,境内比较安定。在东汉历史上留下了浓彩重笔的一页。这些于国家于家族都值得庆贺、值得一书的史实,发生在和熹皇太后邓绥亲自执政年间,故《冥报》称之为“和熹之庆”。
《冥报》以邓训“岁活千人”积下阴德,从而有荫及后世的“和熹之庆”为例,说明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它告诫人们要隐恶行善,才能福泽后世。显然这是一篇宣扬佛教因果报应的文章,但从中我们也可看出,邓训在唐代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官方,都是一个比较推崇的历史人物。
而邓训最后任职护羌校尉所在地西宁,自明代开国初年有了城隍庙后,当地百姓就一直把邓训奉为城隍爷,供奉在城隍庙的主殿上。当地人每当生病或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都要前去祈祷求福。在世世代代的西宁百姓心目中,他主持正义、惩恶扬善、护佑平安,无所不能的神。
2012年7月,青海本土大型秦腔历史剧《邓训》正式开排。该剧以东汉时期邓训在河湟流域任护羌校尉期间,平定边乱,治理河湟流域的历史史实,隆重纪念邓训对古河湟流域的经济文化开发所作出的无可替代的卓越功勋。毫无疑问:邓训是古河湟流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河湟百姓千秋爱戴的历史人物。
那么,历史上的邓训生前到底做了哪些功德无量的善事,令百姓千秋景仰,并由人变成神,世代敬奉呢?
据史料介绍,邓训是东汉第一功臣邓禹的第六子,生于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在明、章、和三帝,先后任郎中,乌桓(东北)校尉,张掖(甘肃)太守,护羌(西北)校尉。无论在哪任职,官职高低,他对同事对下属始终都平等相待,毫无贵贱之分,且宽洪大量,并乐善好施,《后汉纪》说他:“好施爱士,济人之急,士无贵贱,见之如旧。”但是,他对别人宽恕,却对家人的要求非常严格,闻过即纠,决不姑息。因而受到朝野上下一致爱戴。
邓训一生中彪炳史册最为辉煌的历史功绩是他最后出任护羌校尉期间。
公元88年(东汉章和二年)正月,章帝刘炟逝世,其四子时年9岁的刘肇继承皇位,是为和帝,就在这主弱臣强,政局容易出现动荡不安的关健时期,河湟流域(今青海甘肃一带)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安全形势却急剧恶化起来。由于时任护羌校尉张纡诱杀了羌人首领迷吾,各部羌人群情激愤,一时间反抗朝廷的羌人达四万之众。在这种情况下,在民族矛盾一触即发的严峻形势下,张纡被撤职,朝中大臣一致举荐德高望重的邓训接任护羌校尉这一重任。
邓训到任后,正赶上羌人首领前来进攻。迷唐是被张纡杀的羌人首领迷吾的儿子,他为父报仇心切,所以率先前来。迷唐率一万多骑兵来到城外,不敢直接攻打邓训,而是先攻打弱小的小月氏部落,意欲将其制服后,再胁迫他们一起攻打邓训。在这关健时刻,邓训力排众议,下令打开城门,放小月氏胡人进城,派重兵保护。不仅如此,邓训还敞开自己的家门,收留老弱妇孺。对此,小月氏胡人非常感动,说:“过去汉朝常常欺压我们,如今邓使君却用恩德诚信对待我们,打开城门接纳我们”,都欢喜叩头顶礼,纷纷表示“听凭使君号令”。后来,邓训利用这支胡人的力量,使西北地区得到了平定。
这确实是一个伟大壮举!历史上有谁在当时民族矛盾如此尖锐的严峻局面前,竟力排众议,敢大开城门,并敞开家门,从而避免另一个民族被屠戳的惨剧发生的呢?倘若邓训没有慈悲为怀,爱民如子的博大胸襟,稍存“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私念,岂肯开门纳胡?这怎不让羌胡百姓敬如父母,感戴千秋?!
邓训德行,感天动地,近两千年来一直受到青海各少数民族的崇敬和受戴。他的其他事迹和传说,也在青海大地,在西北各民族中广为称颂,历久不衰——
秦汉时生活在青海湟水河流域一带仍处于蒙昧状态,当地的羌和小月支等少数民族,四处游猎,居无定所,是邓训任护羌校尉后,首先筑城郭,修水利,教他们盖房子,将屯田分给戌边移民和当地贫民耕种,从此他们安居下来。
此外邓训还派人教他们把捕捉到的的幼兽饲养起来,养大后再宰杀,从此青海有了原始的驯化动物。
古湟中河流众多,但那时的羌人只能在陆地上活动,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渡过那湍急的河流。邓训就派人用剥下来的牛羊皮做成船,“缝革为船,置于箪上以渡河”。这就是最早牛羊皮筏子的原型。从此,青海有了这一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
当时的羌人无医药知识,得病后,不会寻医看病,而是请法师施展法术,祈求病情好转。然一旦病情加重,性格倔强的羌人常常操刀自杀,了结自己的生命,所谓“羌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剌。”这一现象在当时非常普遍,或许与当时科学水平低下有着密切的关系。邓训对羌胡这一陋习十分了解,每听闻有羌人生病时,就派人把他们绑起来,将兵器拿走,同时派医生为这些人治病,且提供药品,悉心照料,结果治好了很多人。这是个改变一方陋习义举,在当时的羌人聚居地具有划时代意义。邓训是举,不仅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羌胡等少数民族种族的繁衍,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持续发展。行动超越语言,邓训的这番作为,使得羌胡各族百姓无不感动悦服。
和帝永元四年(92年),邓训在西宁任所病故,享年五十三岁。邓训逝世的消息传开后,无论是汉官百姓,还是羌胡人等,都自发前往哀掉,每日多达数千人。后汉书载:“吏人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深受邓训恩泽的各少数民族军民“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剌杀其犬马牛羊”他们当时的感觉是有如天塌,甚于逝去父母之悲,他们哀号道:“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邓训数年前担任乌桓(今大兴安岭中部)校尉时的部下和百姓,在得知邓训去世的噩耗后,“前乌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空城郭”这是一幅何等感天动地的画面!在给邓训送葬的队伍中,甚至还曾出现过大量因悲伤过度而自杀的人。这一现象,在中国历史上难计其数的帝王将相中可能是仅有之个例。邓训不愧是邓禹之子!
从此,邓训最后任职的所在地西平(今青海省会西宁)“家家为训立祠,每有疾病,辄此请祷求福”邓训由生前为守护一方的大将,其死后又被羌胡百姓奉为自己部族、家族、家庭的保护神。
人类都有一个从蒙昧状态走向文明的过程。由于邓训的到来,古老的湟水河从蒙昧状态中醒过来了,开始有了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说他是民族团结的千秋典范,是照亮青海人民走向文明的启明星,一点都不为过。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邓训就是那种死而永生之人!
● 邓远行
“邓训岁活千人,遗和熹之庆”。这句话出自一千多年前盛唐高宗永徽年间(650年-655年)吏部尚书唐临撰写的《冥报》一文。意思是正因为邓训生前积下了“岁活千人”的功德,才有其后世子孙最为光宠的“和熹之庆”。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是东汉和帝时期的护羌校尉。生前躬德自修,体恤下士,爱民如子,以德立信,恩施异施,做了许多被佛家认为功德无量的善事,深受任职所在地百姓的受戴,其死后甚至出现“至空城郭”的送葬场面。而其女儿邓绥德才兼备,智慧超群,在汉和帝去世后,亲掌汉朝江山十六年,她焦心为国,力挽狂澜,拯救了危机重重、摇摇欲坠的的东汉江山,是东汉杰出的皇太后,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德才兼备的女政治家;儿子邓骘位极人臣,在朝忠心耿耿,力谋为国,在家恭顺节俭,孝感动天,其高尚品质堪称封建官僚之典范。整个邓氏家族光宠显赫,身居要居,但都遵守法度,尽职尽忠,无历代外戚骄横跋扈之恶行,被誉为“阊门静居”。那时社会吏治比较清明,境内比较安定。在东汉历史上留下了浓彩重笔的一页。这些于国家于家族都值得庆贺、值得一书的史实,发生在和熹皇太后邓绥亲自执政年间,故《冥报》称之为“和熹之庆”。
《冥报》以邓训“岁活千人”积下阴德,从而有荫及后世的“和熹之庆”为例,说明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它告诫人们要隐恶行善,才能福泽后世。显然这是一篇宣扬佛教因果报应的文章,但从中我们也可看出,邓训在唐代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官方,都是一个比较推崇的历史人物。
而邓训最后任职护羌校尉所在地西宁,自明代开国初年有了城隍庙后,当地百姓就一直把邓训奉为城隍爷,供奉在城隍庙的主殿上。当地人每当生病或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都要前去祈祷求福。在世世代代的西宁百姓心目中,他主持正义、惩恶扬善、护佑平安,无所不能的神。
2012年7月,青海本土大型秦腔历史剧《邓训》正式开排。该剧以东汉时期邓训在河湟流域任护羌校尉期间,平定边乱,治理河湟流域的历史史实,隆重纪念邓训对古河湟流域的经济文化开发所作出的无可替代的卓越功勋。毫无疑问:邓训是古河湟流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河湟百姓千秋爱戴的历史人物。
那么,历史上的邓训生前到底做了哪些功德无量的善事,令百姓千秋景仰,并由人变成神,世代敬奉呢?
据史料介绍,邓训是东汉第一功臣邓禹的第六子,生于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在明、章、和三帝,先后任郎中,乌桓(东北)校尉,张掖(甘肃)太守,护羌(西北)校尉。无论在哪任职,官职高低,他对同事对下属始终都平等相待,毫无贵贱之分,且宽洪大量,并乐善好施,《后汉纪》说他:“好施爱士,济人之急,士无贵贱,见之如旧。”但是,他对别人宽恕,却对家人的要求非常严格,闻过即纠,决不姑息。因而受到朝野上下一致爱戴。
邓训一生中彪炳史册最为辉煌的历史功绩是他最后出任护羌校尉期间。
公元88年(东汉章和二年)正月,章帝刘炟逝世,其四子时年9岁的刘肇继承皇位,是为和帝,就在这主弱臣强,政局容易出现动荡不安的关健时期,河湟流域(今青海甘肃一带)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安全形势却急剧恶化起来。由于时任护羌校尉张纡诱杀了羌人首领迷吾,各部羌人群情激愤,一时间反抗朝廷的羌人达四万之众。在这种情况下,在民族矛盾一触即发的严峻形势下,张纡被撤职,朝中大臣一致举荐德高望重的邓训接任护羌校尉这一重任。
邓训到任后,正赶上羌人首领前来进攻。迷唐是被张纡杀的羌人首领迷吾的儿子,他为父报仇心切,所以率先前来。迷唐率一万多骑兵来到城外,不敢直接攻打邓训,而是先攻打弱小的小月氏部落,意欲将其制服后,再胁迫他们一起攻打邓训。在这关健时刻,邓训力排众议,下令打开城门,放小月氏胡人进城,派重兵保护。不仅如此,邓训还敞开自己的家门,收留老弱妇孺。对此,小月氏胡人非常感动,说:“过去汉朝常常欺压我们,如今邓使君却用恩德诚信对待我们,打开城门接纳我们”,都欢喜叩头顶礼,纷纷表示“听凭使君号令”。后来,邓训利用这支胡人的力量,使西北地区得到了平定。
这确实是一个伟大壮举!历史上有谁在当时民族矛盾如此尖锐的严峻局面前,竟力排众议,敢大开城门,并敞开家门,从而避免另一个民族被屠戳的惨剧发生的呢?倘若邓训没有慈悲为怀,爱民如子的博大胸襟,稍存“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私念,岂肯开门纳胡?这怎不让羌胡百姓敬如父母,感戴千秋?!
邓训德行,感天动地,近两千年来一直受到青海各少数民族的崇敬和受戴。他的其他事迹和传说,也在青海大地,在西北各民族中广为称颂,历久不衰——
秦汉时生活在青海湟水河流域一带仍处于蒙昧状态,当地的羌和小月支等少数民族,四处游猎,居无定所,是邓训任护羌校尉后,首先筑城郭,修水利,教他们盖房子,将屯田分给戌边移民和当地贫民耕种,从此他们安居下来。
此外邓训还派人教他们把捕捉到的的幼兽饲养起来,养大后再宰杀,从此青海有了原始的驯化动物。
古湟中河流众多,但那时的羌人只能在陆地上活动,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渡过那湍急的河流。邓训就派人用剥下来的牛羊皮做成船,“缝革为船,置于箪上以渡河”。这就是最早牛羊皮筏子的原型。从此,青海有了这一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
当时的羌人无医药知识,得病后,不会寻医看病,而是请法师施展法术,祈求病情好转。然一旦病情加重,性格倔强的羌人常常操刀自杀,了结自己的生命,所谓“羌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剌。”这一现象在当时非常普遍,或许与当时科学水平低下有着密切的关系。邓训对羌胡这一陋习十分了解,每听闻有羌人生病时,就派人把他们绑起来,将兵器拿走,同时派医生为这些人治病,且提供药品,悉心照料,结果治好了很多人。这是个改变一方陋习义举,在当时的羌人聚居地具有划时代意义。邓训是举,不仅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羌胡等少数民族种族的繁衍,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持续发展。行动超越语言,邓训的这番作为,使得羌胡各族百姓无不感动悦服。
和帝永元四年(92年),邓训在西宁任所病故,享年五十三岁。邓训逝世的消息传开后,无论是汉官百姓,还是羌胡人等,都自发前往哀掉,每日多达数千人。后汉书载:“吏人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深受邓训恩泽的各少数民族军民“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剌杀其犬马牛羊”他们当时的感觉是有如天塌,甚于逝去父母之悲,他们哀号道:“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邓训数年前担任乌桓(今大兴安岭中部)校尉时的部下和百姓,在得知邓训去世的噩耗后,“前乌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空城郭”这是一幅何等感天动地的画面!在给邓训送葬的队伍中,甚至还曾出现过大量因悲伤过度而自杀的人。这一现象,在中国历史上难计其数的帝王将相中可能是仅有之个例。邓训不愧是邓禹之子!
从此,邓训最后任职的所在地西平(今青海省会西宁)“家家为训立祠,每有疾病,辄此请祷求福”邓训由生前为守护一方的大将,其死后又被羌胡百姓奉为自己部族、家族、家庭的保护神。
人类都有一个从蒙昧状态走向文明的过程。由于邓训的到来,古老的湟水河从蒙昧状态中醒过来了,开始有了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说他是民族团结的千秋典范,是照亮青海人民走向文明的启明星,一点都不为过。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邓训就是那种死而永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