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童年、少年生活点滴
发布时间:2010-10-09 16:04:00 人气: 来源:未知
1904年8月22日,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牌坊村的一座普通的三合院里,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邓小平。父亲邓文明按照邓家家庭排行的“先”字,为他取名“邓先圣”。 邓先圣5岁时,父亲把他送到村里的私塾读书,老先生看见邓先圣脸圆圆的,还长着个圆圆的鼻头,宽宽的额头下是浓浓的眉毛,皮肤白白的,个子不高,文文静静,挺有精神,看着看着笑了,就喜欢上这个孩子了。老先生觉得孔老夫子才是圣人,先圣这名字要改。邓文明觉得有道理,就请老先生给孩子取个名字。老先生想了想说:我看就叫邓希贤,希望他将来成为贤人。就这样邓希贤这个名字一直用了好多年,直到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的时候,邓希贤受党中央指示到武汉工作后改名邓小平。
在私塾读书时,邓希贤非常聪明,又很用功,老师讲过的功课,他很快就能记住,课文背得非常流利,老先生非常喜欢他。他的毛笔字写得也很好。当时老师对写的好的字就在字上打个“O”,学生们把它叫做“鸡蛋”,邓希贤的毛笔字作业每次都得很多“鸡蛋”。一次回到家里,母亲看到儿子得这么多“鸡蛋”,非常高兴,就到厨房真的给他煮了一个鸡蛋吃,作为鼓励。在当时这是不错的奖励了。
邓希贤在私塾学习了一年多后,父亲又把他送到离本村三里路的北山小学读书,从牌坊村到学校的路是土路,一下雨路就很不好走。可是无论严寒酷署,还是刮风下雨,小希贤都坚持上学,从未误过课。有一天下起了大雨,放学时间过了很久还不见儿子回家。又过了很久才看见浑身是泥的邓希贤,母亲一把拉过儿子,上下打量心疼地说:“孩子,你这是怎么啦?”邓希贤却毫不在意地说:“没什么,雨天,路太滑,我摔了几跤”,“摔坏了吗?”,“没有,你放心!”说着把淋湿的书本掏出来放到灶台上烤。
第二天一早,雨还在不停地下,邓希贤收拾书包又要上学去,母亲拦住他说:“娃儿,下这么大雨,路不好走,今天就别上学了。”邓希贤听了,急忙说:“那可不行,我不能旷课。”说着就要走。母亲拦不住,就掏出两个铜板塞给儿子说:“中午就别回家吃饭了,省着路滑摔跟头。”可是等到下午放学回来,邓希贤从书包里又掏出了那两个铜板交给了母亲,母亲忙问:“你怎么又拿回来了?”他调皮地摸着肚子说:“我一点不饿,中午就没吃。”母亲眼圈红了,她知道,儿子舍不得吃,是在为家里节省啊!后来碰到下雨天,母亲就在家里煮好饭托人带到学校去给儿子吃。
邓希贤不但聪明,而且好学,在班上的学习成绩总是拔尖的,老师和同学都喜欢他。在北山小学他读了4年。
1915年,邓希贤考上了广安县高小。这在当时来讲是很不容易的,广安县只有这么一所高小,每年只招一两个班,能考上的都是优秀的学生。广安离家20多里路,只得住校,每周回一次家。
一天,在邓家老院子里,邓文明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他满脸怒气,大声问道:“你们谁做的好事,快点承认!”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邓文明在查账时,发现丢了5块银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5块银元可买5担谷子。院子里空气有点紧张。这时只见邓希贤站了起来说:“是我拿的!”说着他拿起一根竹片递到父亲手里,转过身去,意思是情愿挨打。邓文明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偷了银元,气得脸都变了色,挥起竹片打了下去,一下,两下、三下……母亲想要拉住,一看邓文明那张铁青的脸,没敢说话。
邓文明打了几下,看到儿子忍着不哭,泪水在眼睛里转来转去,他想到平时这孩子很知道节俭,给他零花钱都舍不得花,怎么偷偷拿这么多钱呢?于是他放下竹片,大声喝问:“你说,这钱你干什么用了?”小希贤忍着疼痛,倔强地站在那一声不吭,母亲着急了,拉着儿子的手说:“好孩子,你快说,让我们都急死了呀!”邓希贤看着母亲眼里的泪珠滚滚落下来,才说出其中的原委。
原来,有一天在放学的路上,他看到一个同学在哭,哭得好伤心。他便走上前问道:“你怎么了?”这个同学说:“我妹妹病了,发高烧,躺在床上快要死了!”“那快去请医生呀!”听了这话,那个同学哭得更伤心了。邓希贤打量了一下这个同学,他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心里明白了,没有钱怎么请医生呀!回到家里,一个晚上没睡好觉。第二天早上他悄悄拿了父亲的五块银元来到学校塞给那个同学说:“快去请医生给你妹妹看病!”父亲听了儿子的叙述一下子明白了,呆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他一把抱住儿子说:“你为什么不早说啊!”小希贤回答说:“我偷了钱是该挨打的,有什么好说的!”
邓希贤小时候就不信神不信邪。至今在他家乡还流传着一个神堂不神的故事。
在离邓家大院半里多路的地方有一条石坝,从协兴到广安的路穿石坝而过。在路与坝交汇的地方有两块神道碑,3米多高,1米多宽,矗立在两个巨大的石乌龟背上。据说这两块石碑连同驮碑的石乌龟都有神气,碰不得。
有一天,希贤和小伙伴们又来到石坝上,他看着两个大石乌龟,突然产生一个想法:到石龟身上坐一坐多好玩呀!于是他招呼大家说:“咱们爬到乌龟背上怎么样?”小伙伴们都愣住了,从来没敢爬上乌龟背,这个说:“爬石乌龟会肚子痛”,那个说:“得罪了神碑家里要遭灾的!”都不愿意爬。小希贤全不在乎,眉毛一扬,小拳头一攥喊道:“一个石头做的乌龟,有那么大神气?我不信,你们不敢爬,我爬!”说着就蹭蹭地爬上了石龟脑袋上,手舞足蹈地喊起来:“快来呀,好耍得很!”小伙伴们吓得脸都变了色,连连叫他下来,不然要惹祸的。小希贤却若无其事,玩得挺高兴!他用小手拍乌龟脑袋,毫不在乎地说:“惹祸就惹祸,看它把我怎么样!”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好多天过去了。邓希贤的肚子没有疼,他家里也没遭什么灾,小伙伴们才都放了心,原来神龟也不神呀!大家对邓希贤更佩服了。后来,小伙伴们也都跟他爬到石乌龟身上去蹦呀,跳呀,玩得挺开心。邓希贤从小就不迷信,不信神,不信邪。
邓希贤1915年考入广安高小。1918年考入广安中学,学习不到一年,在父亲邓文明的支持下,进了重庆的勤工俭学预备学校。1920年8月27日,在他刚满16周岁的时候,从重庆乘船到上海,9月11日从上海乘法国邮船去法国。经过39天的颠簸,于10月19日到达法国的马赛港。
当时与邓希贤一起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有82人。他们为什么要去法国呢?在黑暗的旧中国,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反动统治阶级压迫,许多人看不到光明的出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他们看到一线曙光。因此,许多知识分子决心出国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法国勤工俭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到法国去不是旅游,是去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学生没有钱,只好坐在货舱里,那里机器轰鸣,到处堆放着货物;味道难闻,苍蝇、臭虫、蚊子使人难以忍受。风平浪静时他们就到甲板上去透透气,就像在监狱里犯人放风一样。望大海,天水一色,海鸥在高空飞翔,遇到风浪时轮船一会儿被掀上浪尖去,一会又跌入浪谷。最厉害的是在印度洋上遇到连续3天风浪。邓希贤不但一点东西吃不下,连苦胆也差一点吐出来。他和82个同伴坚持下来。一路上他们亲眼看到资本主义的繁荣,也看到资本主义的黑暗与腐朽。邓希贤亲眼看到一些穷苦儿童在轮船上乞讨。有的乘客故意把钱币扔到海里,让穷孩子们潜入海中去把硬币摸上来,他们以此为乐。邓希贤看到这些,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
邓希贤到法国留学那一年他16岁,从此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探索,就是如何救中国,如何建设中国。这个志向从那时起,就坚定不移。
到了法国,轮船先到法国南部港口马赛。然后,坐了16个小时的汽车来到法国首都巴黎。在巴黎西郊的中国留学生住地,邓希贤遇到了来自四川的聂荣臻,聂荣臻热心地帮助邓希贤,为他做这做那。后来,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到法国勤工俭学,首先是过语言关,邓希贤和20几个同学进入了法语补习班。
邓希贤来法国之前,他父亲卖谷卖地给他准备一些钱。他知道这些钱来之不易,花起来格外小心。现在法国国家档案馆还存有当时中国留学生的开支细账,其中记载着邓希贤当时每个月的杂支费是18个法郎左右,而其他中国留学生是25个法郎左右。这说明邓希贤非常节省。尽管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邓希贤还是交不起学杂费和食宿费了。学习了5个月他就进了一个钢铁厂打工。运煤、搬钢板,什么都干。一天下来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就这么干,一天才能挣10个法郎。后来邓希贤又在巴黎干过各种零活,在饭馆当过招待,在码头运送货物,在建筑工地搬砖,还做过清洁工,亲身体验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体验了受压迫剥削的滋味,对资本主义有了切身体会和深刻认识,为他以后真正走上革命的道路打下了基础。 川省广安县协兴牌坊村的一座普通的三合院里,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邓小平。
在私塾读书时,邓希贤非常聪明,又很用功,老师讲过的功课,他很快就能记住,课文背得非常流利,老先生非常喜欢他。他的毛笔字写得也很好。当时老师对写的好的字就在字上打个“O”,学生们把它叫做“鸡蛋”,邓希贤的毛笔字作业每次都得很多“鸡蛋”。一次回到家里,母亲看到儿子得这么多“鸡蛋”,非常高兴,就到厨房真的给他煮了一个鸡蛋吃,作为鼓励。在当时这是不错的奖励了。
邓希贤在私塾学习了一年多后,父亲又把他送到离本村三里路的北山小学读书,从牌坊村到学校的路是土路,一下雨路就很不好走。可是无论严寒酷署,还是刮风下雨,小希贤都坚持上学,从未误过课。有一天下起了大雨,放学时间过了很久还不见儿子回家。又过了很久才看见浑身是泥的邓希贤,母亲一把拉过儿子,上下打量心疼地说:“孩子,你这是怎么啦?”邓希贤却毫不在意地说:“没什么,雨天,路太滑,我摔了几跤”,“摔坏了吗?”,“没有,你放心!”说着把淋湿的书本掏出来放到灶台上烤。
第二天一早,雨还在不停地下,邓希贤收拾书包又要上学去,母亲拦住他说:“娃儿,下这么大雨,路不好走,今天就别上学了。”邓希贤听了,急忙说:“那可不行,我不能旷课。”说着就要走。母亲拦不住,就掏出两个铜板塞给儿子说:“中午就别回家吃饭了,省着路滑摔跟头。”可是等到下午放学回来,邓希贤从书包里又掏出了那两个铜板交给了母亲,母亲忙问:“你怎么又拿回来了?”他调皮地摸着肚子说:“我一点不饿,中午就没吃。”母亲眼圈红了,她知道,儿子舍不得吃,是在为家里节省啊!后来碰到下雨天,母亲就在家里煮好饭托人带到学校去给儿子吃。
邓希贤不但聪明,而且好学,在班上的学习成绩总是拔尖的,老师和同学都喜欢他。在北山小学他读了4年。
1915年,邓希贤考上了广安县高小。这在当时来讲是很不容易的,广安县只有这么一所高小,每年只招一两个班,能考上的都是优秀的学生。广安离家20多里路,只得住校,每周回一次家。
一天,在邓家老院子里,邓文明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他满脸怒气,大声问道:“你们谁做的好事,快点承认!”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邓文明在查账时,发现丢了5块银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5块银元可买5担谷子。院子里空气有点紧张。这时只见邓希贤站了起来说:“是我拿的!”说着他拿起一根竹片递到父亲手里,转过身去,意思是情愿挨打。邓文明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偷了银元,气得脸都变了色,挥起竹片打了下去,一下,两下、三下……母亲想要拉住,一看邓文明那张铁青的脸,没敢说话。
邓文明打了几下,看到儿子忍着不哭,泪水在眼睛里转来转去,他想到平时这孩子很知道节俭,给他零花钱都舍不得花,怎么偷偷拿这么多钱呢?于是他放下竹片,大声喝问:“你说,这钱你干什么用了?”小希贤忍着疼痛,倔强地站在那一声不吭,母亲着急了,拉着儿子的手说:“好孩子,你快说,让我们都急死了呀!”邓希贤看着母亲眼里的泪珠滚滚落下来,才说出其中的原委。
原来,有一天在放学的路上,他看到一个同学在哭,哭得好伤心。他便走上前问道:“你怎么了?”这个同学说:“我妹妹病了,发高烧,躺在床上快要死了!”“那快去请医生呀!”听了这话,那个同学哭得更伤心了。邓希贤打量了一下这个同学,他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心里明白了,没有钱怎么请医生呀!回到家里,一个晚上没睡好觉。第二天早上他悄悄拿了父亲的五块银元来到学校塞给那个同学说:“快去请医生给你妹妹看病!”父亲听了儿子的叙述一下子明白了,呆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他一把抱住儿子说:“你为什么不早说啊!”小希贤回答说:“我偷了钱是该挨打的,有什么好说的!”
邓希贤小时候就不信神不信邪。至今在他家乡还流传着一个神堂不神的故事。
在离邓家大院半里多路的地方有一条石坝,从协兴到广安的路穿石坝而过。在路与坝交汇的地方有两块神道碑,3米多高,1米多宽,矗立在两个巨大的石乌龟背上。据说这两块石碑连同驮碑的石乌龟都有神气,碰不得。
有一天,希贤和小伙伴们又来到石坝上,他看着两个大石乌龟,突然产生一个想法:到石龟身上坐一坐多好玩呀!于是他招呼大家说:“咱们爬到乌龟背上怎么样?”小伙伴们都愣住了,从来没敢爬上乌龟背,这个说:“爬石乌龟会肚子痛”,那个说:“得罪了神碑家里要遭灾的!”都不愿意爬。小希贤全不在乎,眉毛一扬,小拳头一攥喊道:“一个石头做的乌龟,有那么大神气?我不信,你们不敢爬,我爬!”说着就蹭蹭地爬上了石龟脑袋上,手舞足蹈地喊起来:“快来呀,好耍得很!”小伙伴们吓得脸都变了色,连连叫他下来,不然要惹祸的。小希贤却若无其事,玩得挺高兴!他用小手拍乌龟脑袋,毫不在乎地说:“惹祸就惹祸,看它把我怎么样!”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好多天过去了。邓希贤的肚子没有疼,他家里也没遭什么灾,小伙伴们才都放了心,原来神龟也不神呀!大家对邓希贤更佩服了。后来,小伙伴们也都跟他爬到石乌龟身上去蹦呀,跳呀,玩得挺开心。邓希贤从小就不迷信,不信神,不信邪。
邓希贤1915年考入广安高小。1918年考入广安中学,学习不到一年,在父亲邓文明的支持下,进了重庆的勤工俭学预备学校。1920年8月27日,在他刚满16周岁的时候,从重庆乘船到上海,9月11日从上海乘法国邮船去法国。经过39天的颠簸,于10月19日到达法国的马赛港。
当时与邓希贤一起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有82人。他们为什么要去法国呢?在黑暗的旧中国,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反动统治阶级压迫,许多人看不到光明的出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他们看到一线曙光。因此,许多知识分子决心出国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法国勤工俭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到法国去不是旅游,是去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学生没有钱,只好坐在货舱里,那里机器轰鸣,到处堆放着货物;味道难闻,苍蝇、臭虫、蚊子使人难以忍受。风平浪静时他们就到甲板上去透透气,就像在监狱里犯人放风一样。望大海,天水一色,海鸥在高空飞翔,遇到风浪时轮船一会儿被掀上浪尖去,一会又跌入浪谷。最厉害的是在印度洋上遇到连续3天风浪。邓希贤不但一点东西吃不下,连苦胆也差一点吐出来。他和82个同伴坚持下来。一路上他们亲眼看到资本主义的繁荣,也看到资本主义的黑暗与腐朽。邓希贤亲眼看到一些穷苦儿童在轮船上乞讨。有的乘客故意把钱币扔到海里,让穷孩子们潜入海中去把硬币摸上来,他们以此为乐。邓希贤看到这些,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
邓希贤到法国留学那一年他16岁,从此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探索,就是如何救中国,如何建设中国。这个志向从那时起,就坚定不移。
到了法国,轮船先到法国南部港口马赛。然后,坐了16个小时的汽车来到法国首都巴黎。在巴黎西郊的中国留学生住地,邓希贤遇到了来自四川的聂荣臻,聂荣臻热心地帮助邓希贤,为他做这做那。后来,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到法国勤工俭学,首先是过语言关,邓希贤和20几个同学进入了法语补习班。
邓希贤来法国之前,他父亲卖谷卖地给他准备一些钱。他知道这些钱来之不易,花起来格外小心。现在法国国家档案馆还存有当时中国留学生的开支细账,其中记载着邓希贤当时每个月的杂支费是18个法郎左右,而其他中国留学生是25个法郎左右。这说明邓希贤非常节省。尽管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邓希贤还是交不起学杂费和食宿费了。学习了5个月他就进了一个钢铁厂打工。运煤、搬钢板,什么都干。一天下来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就这么干,一天才能挣10个法郎。后来邓希贤又在巴黎干过各种零活,在饭馆当过招待,在码头运送货物,在建筑工地搬砖,还做过清洁工,亲身体验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体验了受压迫剥削的滋味,对资本主义有了切身体会和深刻认识,为他以后真正走上革命的道路打下了基础。 川省广安县协兴牌坊村的一座普通的三合院里,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