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粤始祖志斋公年谱考
发布时间:2013-01-25 14:25:00 人气: 来源:未知
入粤始祖志斋公年谱考
邓志斋,讳文渊,字太乙。南宋中议大夫邓显之第三子,北宋翰林院学士御使中丞邓绾(1028—1086)之八世孙。籍福建汀州(现为长汀)宁化县,因事变携妻子儿孙入粤,卜居于潮州府之程乡松口(今为梅州市辖),为粤东邓氏开基之祖。卒葬程乡松口洋坑里。
关于志斋公的历史,全国邓氏各支系族谱大都有记载,文字出入颇大,可以说是谱牒繁多,各执一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对志斋公的历史年谱作一点探讨和推论,由于确切的史料不多,未必能厘清史实,触及本源,只是就当前手头所拥有的史料作一点探索,以求抛砖引玉,为有志于探求者或阅微知著者提供一点东西,故将我们的认识与见解奉上。
阅读邓氏各谱牒,志斋公的历史记录大致有如下两种情况:
一、邓志斋生于南宋年间(公元1121年),宋理宗淳熙时人,登进士第,历官广东提举司,南宋庆元五年已未岁(公元l 199年)八月初五由闽迁粤,时年78岁。
二、邓志斋为原福建汀州宁化民籍,登元进士,荣任广东提举司,升授广东布政司,任满赍表进京,遇海盗掠船,失简牒,圣旨提处,公更名为澄清,存登易耳,作道人状。时明兵取地,元兵四散,水陆俱限,公因而止于程乡松口,卜吉定居。
以上两说孰正孰误?为此我们查阅了各地宗谱,并到国家图书馆查阅了福建省宋代进士登第原始记录,并未发现有邓志斋抑或邓文渊之名,而元代的进士表记录并不完全,故无法判定志斋公所处的年代。
根据《宋史》所记,邓氏第八十六世祖邓绾生于北宋仁宗天圣六年戊辰岁,即公元1028年。假如邓氏九十四世祖志斋公生于南宋徽宗宣和三年辛丑岁,即公元1121年,时间仅相隔93年,传承九世,每世仅隔10年许。从世代相承,血脉相续的年龄差去计算,志斋公生于公元1121年的可能性为零。
关于志斋公的人粤年代,一说为南宋庆元五年,距离南宋灭亡犹有80年之久,其时南宋朝庭偏安于一隅,长江以南大片土地仍处于歌舞升平的境地;一说为元明之际,其时朱元璋的军队已经剑指南天,大有摧枯拉朽之势,元兵溃不成军,四处逃散,时间大约为公元1367年。
志斋公人粤的历史到底滥觞于南宋,抑或追本于元末?从志斋公自志诗“明哲保身归松口,因逃世变潜他州”的句意去分析,南宋庆元五年并没有很大的社会动荡,与北方的夏、金两国仍处于实力相当的拉锯状态。在此情况之下,志斋公不但没有必要“明哲保身”,而且也没有什么“世变”促使他逃跑人粤。而元明之际面临蒙汉之间的实力大较量,是一个狂飚突进的年代。如果当时志斋公在元代为官,在这样风起云涌的年代,他寻求保全自身,逃避世变的可能性就大了。志斋公的自志诗,正是反映了这样一种风云变幻、黑云压城的时代背景,打上了深刻明显的时代印记。
说到这一段历史,我们不得不提及志斋公后裔的播迁情况,据《梅州邓氏渊源谱》记:志斋公在潮定居之后,“公觇大兵之扰未定,又令子星散择居,以防事变,公只一子在旁,三子住梅州地方,余四子随母回闽,路途阻险,未知落着。”以上文字,也证明志斋公入粤的年代为元明之交。其中志斋公的妻子唐氏、萧氏携三子邓恭及孙、诸玄孙于洪武二年迁徙到了长乐县柏公塘。我们可以设想志斋公众裔孙所生活的历史场景和迁徙路线:公元1369年,这是志斋公人粤定居后的第三个年头,虽然大明王朝已经在南京建立,但在粤东山区,社会还很不稳定,元朝余孽仍不时搔扰地方,明军派兵围剿,但因为目标太小,流动性大,往往收效甚微。也可能是由于自己身份的原因,自已隐姓埋名,潜入“他州”,稍不留神,就会暴露身份。志斋公分析了此时的局面,为保全家眷,就留妻子巫氏在身边,其余几位妻子率儿孙分散择居。其时,唐氏、萧氏携恭公来到了长乐县柏公塘,见柏公塘山川秀丽,土地肥沃,于是就在此地落业。又过了十余年,由于人口不断增多,遂遵祖训继续向外迁移,唐氏率子恭公及孙祚公等迁到了龙川县固岗定居。恭公之长孙文甫公仍留守柏公塘,嗣后人口增多,再向外地播迁,现其后裔分布于四川、重庆、江西及广东之梅州、河源等地;恭公之次孙赤二郎文宏公则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来到归善县古名都(今紫金县辖)立业,现其裔孙分布于紫金、广宁、广西、四川等地。又过若干年,唐祖妣、恭公在龙川谢世,唐妣葬于龙母,恭公先葬于固岗后改葬车田虎仔嶂;萧妣也在:长乐柏公塘辞世,下葬于柏公塘本一处。志斋公之长子文公遵父嘱向外迁移,最后定居于与粤东相邻的福建省武平县邓坑村。《武平邓坑邓氏族谱》记:“武平县大禾乡邓坑邓氏始祖邓文,讳世滔,号三一郎……父志斋(号太乙)生九子,文系长子。为避战乱,文公于元末明初辗转迁入福建武平北部大坑头村(今邓坑村)定居”。文公迁徙的时间,正好与恭公迁居长乐的时间相同,即明洪武二年,他们筚路蓝缕,艰苦备尝,终于立足邓坑,向外播迁,发展成今天八闽大地之邓氏一大族群。
为此,我们可以较为确切地推断,志斋公生活的年代应该是元明之际。而《台湾邓氏谱》及《广宁邓氏谱》记有志斋公逝世的具体时间:“始祖志斋太乙公墓葬于程乡松口杨径……太明癸未年季冬吉日葬(即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天启元年辛酉岁(公
元1621年)孟冬吉日重修”,到了“康熙三十三年甲戍岁(公元169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辰时”再度重修。谱记志斋公享年九十有九,坐谈而归仙。据此推算,志斋公应生于元大德八年,即公元1304年。
那么,旧谱所录志斋公年谱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出入呢?我们推论主要有如下两种原因:
一、宋、元、明三代,战乱频仍,民无乐土,天下黎庶,食不甘味,睡不安寝,惶惶不可终日。特别是到了元代,蒙汉文化激烈碰撞,中国又面临一次民族大融合。有旧谱记:元代统治者不提倡为逝者树碑,有树碑者必须交纳墓碑税,“平常人家失祖坟者多因此故”。就粤东本地而言,当地穷人当然无钱纳税,而富户有钱纳税为先人树碑,然而树碑之后贼寇们以为奇货可居,遂掘墓盗尸,向富户们勒索钱财。此等现象不断发生,就使得有钱人家不寒而栗,再也不敢为先人树碑,藉以纪念祖宗,张扬族望了。因为没有树碑,数代之后,其裔孙们便忘记了其一脉所自,更不用说其祖上的生卒年月了。志斋公逝世200年之后,裔孙们为寻找其墓室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的,最后从卖螺者口中方得知其墓室所在。这个故事正印证了以上的论点。宋以前,谱牒学兴盛,各种谱牒诸如族谱、家谱、堂谱、世谱、祠谱、墨谱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为国史、地方史、风俗史、社会学史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如唐林宝的《元和姓纂》,宋邓世名、邓椿的《古今姓氏书辨证》,而到了元朝,由于蒙人歧视汉人,南人,不允官私撰修汉姓谱,汉人族谱遭焚毁,几乎散失殆尽。故蒙元统治九十九年间,除《蒙古秘史》外,其他历史、谱牒皆为空白。
失去祖坟而至于失去年谱,这样就导致了志斋公生于南宋的错误判断,给后世儿孙寻根溯源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和周折,各种猜测和争端也因之而起。
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经过五千年的磨砺与历炼而实现大融合和大一统的。无论是远古的涿鹿之战,抑或中古的五胡乱华,还是近古的蒙满入主,都反映了这种磨合、融合的历史。但是,由于中国是以中原汉族为主要人群的国家,那种“霜露所披,不育异类”的排外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在汉族人群中长期存在,而且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尤其严重。大明王朝的建立,宣示了近百年的蒙汉冲突以汉族人的胜利而告终。元明之交,因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所以也就出现了狭隘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汉人特别是汉人中的封建士大夫皆以生于元朝为憾,更以替蒙人做事为耻。因而元朝历史人物的年谱在宗谱中多是空白,非仅邓氏,各姓皆然。一些历史人物的生年被前移到了宋代,比如志斋公。这样就造成了宋代列祖人物大塞车;而一些历史人物的生年又被后移到明代,比如文甫公。一些谱牒就记录文甫公于明洪武年间生于江西抚州。而文甫公之弟文宏公则以非常确切的时间即明洪武十四年就来到归善县立业了,兄小于弟,这岂不是历史笑话?
当然,我们窥见的历史只是被时代击碎的残鳞断甲,我们只是将这些碎片重新拼接起来,依稀看见了一点历史的影像,而这些模糊的影像还不能代表真正的历史。要到达历史的源头需要击楫中流,然后再经过艰难的跋涉才能完成。这里不过是把我们的管窥捧献给大家,然后大家一起来继续寻找那些失落的历史残片,再抹去时代的尘封,重新进行解读,才有希望拔开迷云,在雪泥鸿爪中读出先祖们的沉重脚步,读出前辈们的坚毅顽强,同时也读出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宝洞邓氏族谱编委会撰
二0一0年十月
邓志斋,讳文渊,字太乙。南宋中议大夫邓显之第三子,北宋翰林院学士御使中丞邓绾(1028—1086)之八世孙。籍福建汀州(现为长汀)宁化县,因事变携妻子儿孙入粤,卜居于潮州府之程乡松口(今为梅州市辖),为粤东邓氏开基之祖。卒葬程乡松口洋坑里。
关于志斋公的历史,全国邓氏各支系族谱大都有记载,文字出入颇大,可以说是谱牒繁多,各执一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对志斋公的历史年谱作一点探讨和推论,由于确切的史料不多,未必能厘清史实,触及本源,只是就当前手头所拥有的史料作一点探索,以求抛砖引玉,为有志于探求者或阅微知著者提供一点东西,故将我们的认识与见解奉上。
阅读邓氏各谱牒,志斋公的历史记录大致有如下两种情况:
一、邓志斋生于南宋年间(公元1121年),宋理宗淳熙时人,登进士第,历官广东提举司,南宋庆元五年已未岁(公元l 199年)八月初五由闽迁粤,时年78岁。
二、邓志斋为原福建汀州宁化民籍,登元进士,荣任广东提举司,升授广东布政司,任满赍表进京,遇海盗掠船,失简牒,圣旨提处,公更名为澄清,存登易耳,作道人状。时明兵取地,元兵四散,水陆俱限,公因而止于程乡松口,卜吉定居。
以上两说孰正孰误?为此我们查阅了各地宗谱,并到国家图书馆查阅了福建省宋代进士登第原始记录,并未发现有邓志斋抑或邓文渊之名,而元代的进士表记录并不完全,故无法判定志斋公所处的年代。
根据《宋史》所记,邓氏第八十六世祖邓绾生于北宋仁宗天圣六年戊辰岁,即公元1028年。假如邓氏九十四世祖志斋公生于南宋徽宗宣和三年辛丑岁,即公元1121年,时间仅相隔93年,传承九世,每世仅隔10年许。从世代相承,血脉相续的年龄差去计算,志斋公生于公元1121年的可能性为零。
关于志斋公的人粤年代,一说为南宋庆元五年,距离南宋灭亡犹有80年之久,其时南宋朝庭偏安于一隅,长江以南大片土地仍处于歌舞升平的境地;一说为元明之际,其时朱元璋的军队已经剑指南天,大有摧枯拉朽之势,元兵溃不成军,四处逃散,时间大约为公元1367年。
志斋公人粤的历史到底滥觞于南宋,抑或追本于元末?从志斋公自志诗“明哲保身归松口,因逃世变潜他州”的句意去分析,南宋庆元五年并没有很大的社会动荡,与北方的夏、金两国仍处于实力相当的拉锯状态。在此情况之下,志斋公不但没有必要“明哲保身”,而且也没有什么“世变”促使他逃跑人粤。而元明之际面临蒙汉之间的实力大较量,是一个狂飚突进的年代。如果当时志斋公在元代为官,在这样风起云涌的年代,他寻求保全自身,逃避世变的可能性就大了。志斋公的自志诗,正是反映了这样一种风云变幻、黑云压城的时代背景,打上了深刻明显的时代印记。
说到这一段历史,我们不得不提及志斋公后裔的播迁情况,据《梅州邓氏渊源谱》记:志斋公在潮定居之后,“公觇大兵之扰未定,又令子星散择居,以防事变,公只一子在旁,三子住梅州地方,余四子随母回闽,路途阻险,未知落着。”以上文字,也证明志斋公入粤的年代为元明之交。其中志斋公的妻子唐氏、萧氏携三子邓恭及孙、诸玄孙于洪武二年迁徙到了长乐县柏公塘。我们可以设想志斋公众裔孙所生活的历史场景和迁徙路线:公元1369年,这是志斋公人粤定居后的第三个年头,虽然大明王朝已经在南京建立,但在粤东山区,社会还很不稳定,元朝余孽仍不时搔扰地方,明军派兵围剿,但因为目标太小,流动性大,往往收效甚微。也可能是由于自己身份的原因,自已隐姓埋名,潜入“他州”,稍不留神,就会暴露身份。志斋公分析了此时的局面,为保全家眷,就留妻子巫氏在身边,其余几位妻子率儿孙分散择居。其时,唐氏、萧氏携恭公来到了长乐县柏公塘,见柏公塘山川秀丽,土地肥沃,于是就在此地落业。又过了十余年,由于人口不断增多,遂遵祖训继续向外迁移,唐氏率子恭公及孙祚公等迁到了龙川县固岗定居。恭公之长孙文甫公仍留守柏公塘,嗣后人口增多,再向外地播迁,现其后裔分布于四川、重庆、江西及广东之梅州、河源等地;恭公之次孙赤二郎文宏公则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来到归善县古名都(今紫金县辖)立业,现其裔孙分布于紫金、广宁、广西、四川等地。又过若干年,唐祖妣、恭公在龙川谢世,唐妣葬于龙母,恭公先葬于固岗后改葬车田虎仔嶂;萧妣也在:长乐柏公塘辞世,下葬于柏公塘本一处。志斋公之长子文公遵父嘱向外迁移,最后定居于与粤东相邻的福建省武平县邓坑村。《武平邓坑邓氏族谱》记:“武平县大禾乡邓坑邓氏始祖邓文,讳世滔,号三一郎……父志斋(号太乙)生九子,文系长子。为避战乱,文公于元末明初辗转迁入福建武平北部大坑头村(今邓坑村)定居”。文公迁徙的时间,正好与恭公迁居长乐的时间相同,即明洪武二年,他们筚路蓝缕,艰苦备尝,终于立足邓坑,向外播迁,发展成今天八闽大地之邓氏一大族群。
为此,我们可以较为确切地推断,志斋公生活的年代应该是元明之际。而《台湾邓氏谱》及《广宁邓氏谱》记有志斋公逝世的具体时间:“始祖志斋太乙公墓葬于程乡松口杨径……太明癸未年季冬吉日葬(即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天启元年辛酉岁(公
元1621年)孟冬吉日重修”,到了“康熙三十三年甲戍岁(公元169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辰时”再度重修。谱记志斋公享年九十有九,坐谈而归仙。据此推算,志斋公应生于元大德八年,即公元1304年。
那么,旧谱所录志斋公年谱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出入呢?我们推论主要有如下两种原因:
一、宋、元、明三代,战乱频仍,民无乐土,天下黎庶,食不甘味,睡不安寝,惶惶不可终日。特别是到了元代,蒙汉文化激烈碰撞,中国又面临一次民族大融合。有旧谱记:元代统治者不提倡为逝者树碑,有树碑者必须交纳墓碑税,“平常人家失祖坟者多因此故”。就粤东本地而言,当地穷人当然无钱纳税,而富户有钱纳税为先人树碑,然而树碑之后贼寇们以为奇货可居,遂掘墓盗尸,向富户们勒索钱财。此等现象不断发生,就使得有钱人家不寒而栗,再也不敢为先人树碑,藉以纪念祖宗,张扬族望了。因为没有树碑,数代之后,其裔孙们便忘记了其一脉所自,更不用说其祖上的生卒年月了。志斋公逝世200年之后,裔孙们为寻找其墓室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的,最后从卖螺者口中方得知其墓室所在。这个故事正印证了以上的论点。宋以前,谱牒学兴盛,各种谱牒诸如族谱、家谱、堂谱、世谱、祠谱、墨谱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为国史、地方史、风俗史、社会学史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如唐林宝的《元和姓纂》,宋邓世名、邓椿的《古今姓氏书辨证》,而到了元朝,由于蒙人歧视汉人,南人,不允官私撰修汉姓谱,汉人族谱遭焚毁,几乎散失殆尽。故蒙元统治九十九年间,除《蒙古秘史》外,其他历史、谱牒皆为空白。
失去祖坟而至于失去年谱,这样就导致了志斋公生于南宋的错误判断,给后世儿孙寻根溯源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和周折,各种猜测和争端也因之而起。
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经过五千年的磨砺与历炼而实现大融合和大一统的。无论是远古的涿鹿之战,抑或中古的五胡乱华,还是近古的蒙满入主,都反映了这种磨合、融合的历史。但是,由于中国是以中原汉族为主要人群的国家,那种“霜露所披,不育异类”的排外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在汉族人群中长期存在,而且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尤其严重。大明王朝的建立,宣示了近百年的蒙汉冲突以汉族人的胜利而告终。元明之交,因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所以也就出现了狭隘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汉人特别是汉人中的封建士大夫皆以生于元朝为憾,更以替蒙人做事为耻。因而元朝历史人物的年谱在宗谱中多是空白,非仅邓氏,各姓皆然。一些历史人物的生年被前移到了宋代,比如志斋公。这样就造成了宋代列祖人物大塞车;而一些历史人物的生年又被后移到明代,比如文甫公。一些谱牒就记录文甫公于明洪武年间生于江西抚州。而文甫公之弟文宏公则以非常确切的时间即明洪武十四年就来到归善县立业了,兄小于弟,这岂不是历史笑话?
当然,我们窥见的历史只是被时代击碎的残鳞断甲,我们只是将这些碎片重新拼接起来,依稀看见了一点历史的影像,而这些模糊的影像还不能代表真正的历史。要到达历史的源头需要击楫中流,然后再经过艰难的跋涉才能完成。这里不过是把我们的管窥捧献给大家,然后大家一起来继续寻找那些失落的历史残片,再抹去时代的尘封,重新进行解读,才有希望拔开迷云,在雪泥鸿爪中读出先祖们的沉重脚步,读出前辈们的坚毅顽强,同时也读出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宝洞邓氏族谱编委会撰
二0一0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