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记:邓氏宗祠一代忠烈耀故里
发布时间:2010-05-31 11:22:00 人气: 来源:未知
在日寇侵华、广州沦陷之时,不少祠堂都被日寇用来驻兵,惟独邓氏宗祠没有一个日寇进入,一个日寇军官说:邓世昌是中国顶呱呱的民族英雄,他是中国人抗击外族的一面旗帜,我们敬他又畏他,所以不敢进驻祠堂。
大概是设馆开放的缘故,邓氏宗祠很好找,走在宝岗大道,报上邓世昌纪念馆的名字问及路人,很多人都能给你指明方向,大家对于这位壮烈殉国的勇士和他的故址,并不会感到陌生。
不过,走进祠堂,两进的院落里的人却并不多,尽管门口挂满了各种名号,画院、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这座建于1834年的祠堂,可谓在努力地发挥它的现实效用。虽然屋主已不在,但是作为一个百年沧桑的见证者,它仍是我们凭吊历史,遥忆邓翁最直接的方式。
甲午留名祠堂记忠
邓氏宗祠,是一座坐北向南的宗祠建筑,原建于1834年,当初规模较小。邓世昌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后,清廷追封其为“从一品”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并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
邓家便用其中4万两重建了邓氏宗祠,宗祠以清代中晚期南方大祠堂的形式重建,正门按一品官员规格,建6级台阶。整座建筑以长条花岗石为基础,高出地面1米后再用水磨青砖砌墙,以进口坤甸木为柱和梁架,屋顶是灰塑瓦脊、碌筒瓦面。主体建有前后座,用两廊相连,并在四角各建1座阁楼,另有东院和后花园,东西门楼、前院和照壁等。正门门额上书“邓氏宗祠”字样,两侧挂有“云台功首”、“甲午留名”的楹联。
祠堂的门神,应是探访邓氏宗祠必看的。门神绘于清朝光绪年间,是岭南民间建筑中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巨幅门神。据说,当时海珠区文化局对邓氏祠堂进行维修时,工人准备刮去宗祠大门上的旧漆重新整饰,无意中发现漆下有勾勒线条和图案。专家辨认,这是将军门神的脚。再将两扇大门表面的油漆全部刮掉后,大门上原有的两个威武的门神豁然重现。虽然本来的颜色随油漆脱落了,但整个构图依然清晰可辨。两个门神高3.7米,宽1.2米,手握兵器,十分威武。门神是运用勾线重彩技法描绘的,突出守门将军威武镇邪的神采,摸上去还有一定的立体感。它造型逼真、神情庄严,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工艺绘画技巧。
邓世昌6岁后就去上海求学,后来曾回来探亲几次。现在祠堂后花园有一棵紫荆树和一棵凤眼果树,据传是邓世昌当年赴威海前所植。花园外东面原有车马场,清光绪、宣统年间,慕名前来瞻仰者均在此下车,再步行前往祠堂拜祭。在花园的树边,有一口世昌井。馆员朱月珍介绍,这口井还有着一个传闻,说的是年幼的邓世昌,在夜晚玩耍,却总是听到井边有人抽泣的声音,他一直以为是女鬼不敢靠近,直到有天出于好奇,走过去,才发现是一个丫鬟在那哭,她工作负荷太大,总是完成不了,遭到呵斥。善良的邓世昌知道后,央求大人量力给她事情,据说后来这名女子成为了邓世昌的夫人。
邓氏后人从戎抗日
在广州,邓世昌的侄孙、89岁的邓权民老人是邓世昌后人中辈分最高的。提起邓世昌,老人显得十分自豪。他说:“幼时我是祖母最疼爱的孙子,祖母经常提起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我们几兄妹都非常仰慕,听得十分仔细。”
邓世昌殉国后,邓氏家人曾专门将邓世昌曾用过的两个单筒望远镜、朝服和上朝时戴在手指上的扳指送给邓权民的祖母,以资纪念。邓权民的祖母常拿出这些遗物教育邓权民兄弟,要他们继承叔公的遗志,精忠报国。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年仅19岁的邓权民投笔从戎。次年日寇侵华,邓权民被派到军政部第23补充兵训练处,专门训练新兵。1946年抗战胜利后,当国民党掉转枪头打共产党时,他毅然辞职回乡。后又拒绝国民党2万银元券的“迁家费”,坚决不到台湾去。
据邓权民介绍,邓家有五人入黄埔军校。抗战时期,邓权民的哥哥邓尧民和弟弟邓光民均毕业于黄埔军校11期;另一哥哥邓渭民毕业黄埔军校14期;妹妹邓婉华毕业于黄埔军校16期,成为广东为数不多的黄埔军校女生;而小堂弟邓焱民则在1942年参加了抗日谍报工作,先后投身抗日战争。屈指一算,抗战期间在广州的7位邓氏后人中,就有6位投笔从戎抗日。邓权民感慨地说:“我们邓氏祖辈真是侵华日寇的世代死对头啊!”据说有些邓氏后人,至今仍拒绝用日货。
邓氏族人的爱国热诚,救国卫家,其气概即使是日本人,也不得不叹服与致敬。在日寇侵华、广州沦陷之时,不少祠堂都被日寇用来驻兵,惟独邓氏宗祠没有一个日寇进入,却有一些日寇军官偷偷进来拜祭邓公。当时在广州搞抗日谍报工作的邓焱民向日寇军官打听内幕,一个日寇军官说:邓世昌是中国顶呱呱的民族英雄,他是中国人抗击外族的一面旗帜,我们敬他又畏他,所以不敢进驻祠堂。
邓氏谱系 邓世昌的祖辈以经营小宗茶叶为生,从江西经过南雄珠玑巷后,再南迁至东莞,后辗转至广州市河南龙尾乡(现海珠区二龙街)居住,来广州后开设了祥发源茶行。到邓世昌父亲邓焕芬当老板时,茶行的生意在广州已属屈指可数。邓焕芬生有四子,世昌居三。世昌生有三子,收一义子,长子皓洪、二子皓翔、三子皓乾、义子皓辉。皓洪在邓世昌殉国后,世袭一品,但他一生厌恶官场的奸诈,而继祖父之业经营祥发源茶行。皓翔16岁时夭折。皓乾为腹子,后来在民国海军部供职,一生平平淡淡而过。
邓世昌的三个儿子中,只有皓洪生有一子,他叫邓少鹏,是邓世昌唯一的嫡系孙子,少鹏与他爷爷血脉相通,也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抗日战争爆发后,少鹏对汪精卫的卖国行为深恶痛绝,毅然辞去汉治平煤矿公司的职务,宣言“决不吃三点水的饭”(三点水即汪精卫),八年中家境一贫如洗,只靠变卖家产过日子。
少鹏也单传,得一子三女,长子立峰,三个女儿分别为立英、立群、立装。现分居京、沪等地,立峰曾工作于北京农学院,文革时被千批万斗,折腾至疯,现仍在上海第一精神病院治疗。
祠堂小史
宗祠始建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原来规模较小,因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受清政府嘉赏,邓氏族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将原祠拆平扩建。20世纪50年代初,宗祠辟为世昌小学,后为海珠区卫生、海珠区结核病防治所使用。1985年7月,海珠区政府在宗祠中座内立了邓世昌的塑像,像座两旁分别书有《邓世昌传略》和《鼎建民族英雄邓世昌塑像碑记》,还在后院邓世昌手植的凤眼果树旁立碑为记,供后人瞻仰。1994年8月,海珠区人民政府拨款对邓氏宗祠进行大规模的维修改造,并在邓氏宗祠建立邓世昌纪念馆。
小贴士
1.宗祠位于宝岗大道中、南北广场后,有明显标识,门票为5元/人,每月第三个周星期三免门票,周末不闭馆。
2.在天河公园有邓世昌衣冠冢,墓前竖有广州市政府勒石的“邓世昌墓重修碑记”和重刻的清御赐祭文,并建一座邓世昌全身塑像,基座前刻“民族英雄邓世昌”,后刻邓生平事迹。墓碑新立,碑文内容基本如旧墓。据邓权民介绍,“天河公园是邓氏先祖的安葬地,家人便将邓世昌的遗物安葬在邓氏先祖的旁边。”
大概是设馆开放的缘故,邓氏宗祠很好找,走在宝岗大道,报上邓世昌纪念馆的名字问及路人,很多人都能给你指明方向,大家对于这位壮烈殉国的勇士和他的故址,并不会感到陌生。
不过,走进祠堂,两进的院落里的人却并不多,尽管门口挂满了各种名号,画院、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这座建于1834年的祠堂,可谓在努力地发挥它的现实效用。虽然屋主已不在,但是作为一个百年沧桑的见证者,它仍是我们凭吊历史,遥忆邓翁最直接的方式。
甲午留名祠堂记忠
邓氏宗祠,是一座坐北向南的宗祠建筑,原建于1834年,当初规模较小。邓世昌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后,清廷追封其为“从一品”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并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
邓家便用其中4万两重建了邓氏宗祠,宗祠以清代中晚期南方大祠堂的形式重建,正门按一品官员规格,建6级台阶。整座建筑以长条花岗石为基础,高出地面1米后再用水磨青砖砌墙,以进口坤甸木为柱和梁架,屋顶是灰塑瓦脊、碌筒瓦面。主体建有前后座,用两廊相连,并在四角各建1座阁楼,另有东院和后花园,东西门楼、前院和照壁等。正门门额上书“邓氏宗祠”字样,两侧挂有“云台功首”、“甲午留名”的楹联。
祠堂的门神,应是探访邓氏宗祠必看的。门神绘于清朝光绪年间,是岭南民间建筑中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巨幅门神。据说,当时海珠区文化局对邓氏祠堂进行维修时,工人准备刮去宗祠大门上的旧漆重新整饰,无意中发现漆下有勾勒线条和图案。专家辨认,这是将军门神的脚。再将两扇大门表面的油漆全部刮掉后,大门上原有的两个威武的门神豁然重现。虽然本来的颜色随油漆脱落了,但整个构图依然清晰可辨。两个门神高3.7米,宽1.2米,手握兵器,十分威武。门神是运用勾线重彩技法描绘的,突出守门将军威武镇邪的神采,摸上去还有一定的立体感。它造型逼真、神情庄严,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工艺绘画技巧。
邓世昌6岁后就去上海求学,后来曾回来探亲几次。现在祠堂后花园有一棵紫荆树和一棵凤眼果树,据传是邓世昌当年赴威海前所植。花园外东面原有车马场,清光绪、宣统年间,慕名前来瞻仰者均在此下车,再步行前往祠堂拜祭。在花园的树边,有一口世昌井。馆员朱月珍介绍,这口井还有着一个传闻,说的是年幼的邓世昌,在夜晚玩耍,却总是听到井边有人抽泣的声音,他一直以为是女鬼不敢靠近,直到有天出于好奇,走过去,才发现是一个丫鬟在那哭,她工作负荷太大,总是完成不了,遭到呵斥。善良的邓世昌知道后,央求大人量力给她事情,据说后来这名女子成为了邓世昌的夫人。
邓氏后人从戎抗日
在广州,邓世昌的侄孙、89岁的邓权民老人是邓世昌后人中辈分最高的。提起邓世昌,老人显得十分自豪。他说:“幼时我是祖母最疼爱的孙子,祖母经常提起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我们几兄妹都非常仰慕,听得十分仔细。”
邓世昌殉国后,邓氏家人曾专门将邓世昌曾用过的两个单筒望远镜、朝服和上朝时戴在手指上的扳指送给邓权民的祖母,以资纪念。邓权民的祖母常拿出这些遗物教育邓权民兄弟,要他们继承叔公的遗志,精忠报国。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年仅19岁的邓权民投笔从戎。次年日寇侵华,邓权民被派到军政部第23补充兵训练处,专门训练新兵。1946年抗战胜利后,当国民党掉转枪头打共产党时,他毅然辞职回乡。后又拒绝国民党2万银元券的“迁家费”,坚决不到台湾去。
据邓权民介绍,邓家有五人入黄埔军校。抗战时期,邓权民的哥哥邓尧民和弟弟邓光民均毕业于黄埔军校11期;另一哥哥邓渭民毕业黄埔军校14期;妹妹邓婉华毕业于黄埔军校16期,成为广东为数不多的黄埔军校女生;而小堂弟邓焱民则在1942年参加了抗日谍报工作,先后投身抗日战争。屈指一算,抗战期间在广州的7位邓氏后人中,就有6位投笔从戎抗日。邓权民感慨地说:“我们邓氏祖辈真是侵华日寇的世代死对头啊!”据说有些邓氏后人,至今仍拒绝用日货。
邓氏族人的爱国热诚,救国卫家,其气概即使是日本人,也不得不叹服与致敬。在日寇侵华、广州沦陷之时,不少祠堂都被日寇用来驻兵,惟独邓氏宗祠没有一个日寇进入,却有一些日寇军官偷偷进来拜祭邓公。当时在广州搞抗日谍报工作的邓焱民向日寇军官打听内幕,一个日寇军官说:邓世昌是中国顶呱呱的民族英雄,他是中国人抗击外族的一面旗帜,我们敬他又畏他,所以不敢进驻祠堂。
邓氏谱系 邓世昌的祖辈以经营小宗茶叶为生,从江西经过南雄珠玑巷后,再南迁至东莞,后辗转至广州市河南龙尾乡(现海珠区二龙街)居住,来广州后开设了祥发源茶行。到邓世昌父亲邓焕芬当老板时,茶行的生意在广州已属屈指可数。邓焕芬生有四子,世昌居三。世昌生有三子,收一义子,长子皓洪、二子皓翔、三子皓乾、义子皓辉。皓洪在邓世昌殉国后,世袭一品,但他一生厌恶官场的奸诈,而继祖父之业经营祥发源茶行。皓翔16岁时夭折。皓乾为腹子,后来在民国海军部供职,一生平平淡淡而过。
邓世昌的三个儿子中,只有皓洪生有一子,他叫邓少鹏,是邓世昌唯一的嫡系孙子,少鹏与他爷爷血脉相通,也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抗日战争爆发后,少鹏对汪精卫的卖国行为深恶痛绝,毅然辞去汉治平煤矿公司的职务,宣言“决不吃三点水的饭”(三点水即汪精卫),八年中家境一贫如洗,只靠变卖家产过日子。
少鹏也单传,得一子三女,长子立峰,三个女儿分别为立英、立群、立装。现分居京、沪等地,立峰曾工作于北京农学院,文革时被千批万斗,折腾至疯,现仍在上海第一精神病院治疗。
祠堂小史
宗祠始建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原来规模较小,因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受清政府嘉赏,邓氏族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将原祠拆平扩建。20世纪50年代初,宗祠辟为世昌小学,后为海珠区卫生、海珠区结核病防治所使用。1985年7月,海珠区政府在宗祠中座内立了邓世昌的塑像,像座两旁分别书有《邓世昌传略》和《鼎建民族英雄邓世昌塑像碑记》,还在后院邓世昌手植的凤眼果树旁立碑为记,供后人瞻仰。1994年8月,海珠区人民政府拨款对邓氏宗祠进行大规模的维修改造,并在邓氏宗祠建立邓世昌纪念馆。
小贴士
1.宗祠位于宝岗大道中、南北广场后,有明显标识,门票为5元/人,每月第三个周星期三免门票,周末不闭馆。
2.在天河公园有邓世昌衣冠冢,墓前竖有广州市政府勒石的“邓世昌墓重修碑记”和重刻的清御赐祭文,并建一座邓世昌全身塑像,基座前刻“民族英雄邓世昌”,后刻邓生平事迹。墓碑新立,碑文内容基本如旧墓。据邓权民介绍,“天河公园是邓氏先祖的安葬地,家人便将邓世昌的遗物安葬在邓氏先祖的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