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热点推荐 >

邓城不可能是古邓国国都考

发布时间:2024-12-27 20:36:29 人气: 来源:未知

邓城不可能是邓国国都

邓琪霖
 
       根据文献记载,古邓国是商周至春秋时期众多诸侯国的一员,在中原大地存在了近600年。当时它管辖的地域,大致位于今豫西南的河南省南阳市城区以南至汉水以北区间。邓国留给后世的除了史书零星记载的只言片语外,还留下了两个与邓有关的地名邓州和邓城、邓州的吾离陵和邓城的墓地,以及一个姓、一个叫作噬脐莫及的成语。
       但是对于古邓国的国都,历史文献中并没有非常清晰的记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不少先秦史的专家学者对此做了一些研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古邓国的国都是在今河南省邓州市的市区一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在今湖北省襄阳市的邓城。
       本文只对学界的第二种观点进行探讨,即邓城不可能是古邓国国都。

       一、古邓国存在的大致时间及范围

       1.古邓国存在的大致时间
       明•嘉靖《邓州志》卷二《郡纪》:“帝仲康封其子于邓。史记云,邓,曼姓,侯国,夏仲康子所封,邓之名始见于此”。清•乾隆《邓州志》卷之一:“夏,仲康始封其子于邓。殷,武丁封汤之裔孙。周桓王十五年(前705年),邓侯吾离朝于鲁后至邓。”
       早在炎黄二帝时,一个以邓(登)命名的远古部落就已出现在今河南邓州一带。这一部落的首领邓伯温曾在黄帝时加入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并跟随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到夏朝初年,夏帝仲康封其子于邓林的地方,建立邓国,史称夏朝邓国。夏朝邓国历经700年,被商朝所灭。
       唐•符载《唐邓州刺史厅室记》载:“邓,邓侯吾离之国也”。南宋•罗泌《路史·国名纪四》载:“邓,仲康子国,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之南阳,故杜佑以邓为禹都。”唐林宝《元和姓纂》载:“邓,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大约在公元前1264年,商王武丁封其叔父曼季(字德阳)于夏代邓国所在地,建立邓国,史称殷商邓国。公元前678年,邓国被楚国所灭。
       2.古邓国的管辖范围
       王先福《考古学视域下的邓国地望新探》载:“邓国位于今汉水以北至南阳城区之间,且这种位置关系当不晚于申国南迁之西周晚期周宣王时”。周永珍在《两周时期的应国、邓国铜器及地理位置》一文中有如下记述:“故知邓国的疆域北起南阳盆地南部,南到汉水,西与谷国相连,即今之谷城县。东与曾国之北境,即今河南新野相邻。”
       那么按照上述说法,古邓国的大致范围为:北与今河南省南阳市城区(申国故都)接壤;南到汉水与楚国相连;东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相邻;西与谷国(今湖北省谷城县)相接。

       二、从邓国与(yōu)国、国与邓城的位置来看

       说到古邓国,鄾国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
       1.邓国与国的关系
       《左传·桓公九年》载:“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人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薳(wěi)章让于邓,邓人弗受。夏,楚使斗廉帅师及巴师围鄾。邓养甥、聃甥帅师救鄾。三逐巴师,不克。斗廉衡陈其师于巴师之中,以战,而北。邓人逐之,背巴师而夹攻之。邓师大败,鄾人宵溃。”
       本篇记述了发生在桓公九年(前703年)、周桓王十七年间的一件事。巴国经楚国撮合,带着礼物去邓国与其结好,不料,路过邓国南部边境的时候,遭到邓国附属国鄾国人的攻击,人被杀礼被抢。楚国派人去谴责邓国,但邓国拒绝接受。于是楚国与巴国联合起来攻打鄾国。邓国派兵救援失败,鄾国被灭。
         南宋▪罗泌《路史》记载:“邓之分,曼姓,子爵鄾也。”意思是,鄾国是从邓国划分出去的,最早是某位邓侯庶子获得的封邑,后独立出去建国,但一直附庸邓国发展。
       2.国的位置
       《左传·桓公九年》载:“邓南鄙有鄾地”。即鄾国在邓国的南部。按照邓楚两国以汉水为界的说法,这个鄾国应该是在汉水以北的区域,在被灭之前,它的南部边境应与楚国相接,北则与邓国相连。
       而对于鄾国国都的位置有如下说法:
       清·江永《春秋地理考实》载:“传邓南鄙鄾人,杜注鄾在邓县南,沔水(古时的汉水)之北”“鄾城在邓城南八里”。
       《方舆纪要》卷七十九襄阳府襄阳县“邓城”条附“鄾城”引《寰宇记》云:“鄾城在邓城南八里”。
       即史书记载鄾国国都的位置,是在邓城南八里(4公里)。
       3.邓城遗址的位置
       邓城遗址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西北约6公里的团山镇邓城村。现用谷歌地图测量,邓城遗址到汉水之间距离约为5公里。
       4.从国国都、楚邓两国边界与邓城遗址的距离来看
       首先,鄾国属于邓国南部的附属国,鄾国的南部边境应该止于汉水,因为汉水以南就属于楚国控制的范围;它的北部就是邓国了。
       那么,从邓城遗址与鄾国国都的距离来看:
       鄾国国都位置在“邓城南八里”,这很好理解:邓城遗址在鄾国国都的北边,二者相距为4公里。
       这则很不可思议:
       其一,如果邓城是邓国国都的话,则邓鄾两国的国都仅仅相距4公里,而且,鄾国南北疆域只有1公里,这可能吗?
       其二,不符合鄾国为邓国南鄙的说法。距离国都仅为4公里,应该不能称之为南鄙。另外在距离一个国家国都仅仅4公里的地方,是一个附属国的国都,则很不合情理。
       其三,当时的邓国与楚国以汉水为界,汉水以南是楚国,以北是邓国,若邓国国都仅仅相距汉水约5公里,这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彼时强大的楚国一直都有吞并邓国的野心,这一点邓国的国君及将领们看得清清楚楚,他们一定会从各方面去做防范,国都的位置当然是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邓国的决策者们又怎么可能会把国都设在对自己虎视眈眈、与楚国一水之隔的汉水北岸仅5公里的地方呢?这有悖于邓国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况且,邓国疆域南北长达100余公里,不将邓国国都设在疆土北部更为居中的地方,却设在“邓国南鄙”,这不符合国都设置“择中”的基本要求,对于邓国的国家安全来说,使其相对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其四,公元前703年鄾国被灭后,原鄾国已成楚地。此时至公元前678年邓国被灭的26年间,楚地与邓城相距4公里。若邓城是邓国国都的话,距离楚国如此之近,安全系数很低,邓国随时处于国都被攻占,灭国失权的极大危险之中。面对强大的楚国、面对一个野心膨胀一直想灭掉邓国的楚国,邓国的国君怎么可能安心把国都设在距离两国边境仅几公里的邓城?

       三、从邓城城邑建设的时间来看

       王先福《考古学视域下的邓国地望新探》载:“从城垣包含的陶片看,其最早也不过春秋中期。出现这种情况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城址的始筑年代为春秋中期,之前则无城垣,但有中心聚落;二是此地在春秋中期才兴起,并与楚的占领有关。”
       这说明,邓城城邑是邓国灭国后才建设起来的,应不是邓国灭国前的国都。

       四、从邓城遗址的规模及出土墓穴的等级来看

       1.邓城遗址的规模来看
       邓城遗址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樊城西北的邓城村,呈长方形,系夯土所筑,方向北稍偏西。东、西、南、北分别长766米、713米、896米和858米,城垣底宽约10—15米,残高2—5米,面积0.64平方公里。从邓城遗址的这个面积来看,明显不符合当时作为一个诸侯国国都的规格要求。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鲁西奇教授带领由15人组成的考察团(以下简称“武大考察团”),详细考察了邓城遗址后,在对比了与邓国同时存在的申国国都(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遗址的面积(4平方公里)黄国国都(位于今河南省潢川县隆古乡)遗址的面积(约2.5平方公里)后,他们认为邓国国都的等级不应当低于申国,但是邓城遗址的面积仅为0.64平方公里。因此“武大考察团”得出结论如下:从城址面积角度考虑,邓城遗址更像是楚国灭邓之后所设城邑;再对比楚国封君、其他楚县面积,则多与邓城遗址规模类似。比较之下,现今所见的邓城遗址更可能是文献所说的楚邓县遗址。
       从“武大考察团”的结论可以看出,邓城遗址不可能是邓国的国都,它应是楚国灭了邓国后新设立城邑的遗址,这和王先福先生的结论不谋而合。
        2.从出土墓穴的等级来看
       邓城遗址的山湾和蔡坡墓地,是发掘出来墓葬中等级最高的两个,但与当时楚国卿一级墓葬的规制仍有相当距离。另外,在邓城周围低级贵族和平民墓中出土的文物当中,经常有别国的铜器等物品。“武大考察团”认为,邓城周围少有贵族聚集,墓葬中只是偶能见到大夫级别的,可能接纳异国等级较低的移民,或是承担一些军事方面的职能。  
       这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邓城如果作为邓国国都,它肯定会有国君一级的墓葬出现,而作为邓国被楚国灭亡后新设置的城邑,其城邑管理人员的级别当然比不过作为邓国统治者的级别了。
       第二,该处出土的墓穴,符合楚国灭亡邓国以后人们死后形成墓穴的特征,即级别比较低。有可能是从邓国国都迁移过来贵族的后代及楚灭邓国后新设城邑的最高管理者之墓穴。
       “武大考察团”对邓城遗址墓穴等级的结论是“符合楚国灭亡邓国以后人们死后形成墓穴的特征,即级别比较低。”也就间接否定了邓城是邓国的国都。

       五、从国都相匹配的宫殿、宗庙建筑基址等核心遗存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古代中国祖先宗庙所在之处就是帝王所居之处,即国都。
       王先福《考古学视域下的邓国地望新探》载:“根据生居死葬的一般规律,包括国君在内的高等级墓地附近不远的范围内一定有同时期的都城与核心区,如平顶山滍(zhì)阳镇应国墓地与都城、琉璃河燕国墓地与都城、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与都城等。”又载:(邓城遗址)“缺少与都城内布局相关联的宫殿、宗庙建筑基址等核心遗存的考古实证,都城的具体位置似乎难以确定,而原来学者考证为邓国都城之邓城城址的实物证据似乎并不充分。”
       从上述王先福的考证中,可以知道,邓城遗址没有考古发掘出与作为国都所匹配的宫殿、宗庙等建筑遗存,那么,从这个方面看,它就不可能是邓国的国都。

       六、从楚灭邓后把穰作为别都来看

       张正明主编的《楚文化志》载:“据史籍记载,楚之别都凡十一,计有鄂、鄢、鄀、西阳、陈、蔡、不羹、穰、城阳、项城、巨阳。”
       《史记》也有楚国国君在穰会见重要客人的记载。《史记·楚世家》载:(楚顷襄王)“十六年,与秦昭王好会于鄢。其秋,复与秦王会穰。”这就很清楚地表明,公元前678年,楚国灭了邓国后,把穰(穰,即穰城,今河南省邓州市)作为自己的别都。
       而对于别都,张正明的解释是:“别都系指迫于某种政治、军事形势,楚王室政权临时迁徙之所在城邑。”
       那么楚国灭了邓国后,为什么把穰邑直接作为别都呢。这就很好理解了:
       其一,既然作为别都,它一定是成规模的,也比较大,城内设施齐全,不需要再做特别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那么符合这样标准的城市,当时恐怕也只有穰最符合标准和要求了。
       其二,可能是与楚国灭了其他国家安置贵族政策一样,将邓城作为安置邓国贵族有关。
       清·江永《春秋地理考实》载:“故《一统志》以邓州为邓侯国,以襄阳邓城为邓国地。岂(大概是)楚灭邓后,迁其人于此,故有此城。”
       李乔《天下邓氏 根在邓州》载:“而襄樊邓城则是楚国灭亡邓国之后,迁徙邓国遗民至此而形成的城邑。邓州、邓城两地的考古发现也印证了江永的观点。”
       李玉洁《古邓国再考》载:“考古说的邓城当是邓国灭亡之后的迁徙之处。”
       王春玲《中华邓姓源邓州》载:“楚文王占领邓国之后,并未屠杀邓国国民,而是像消灭申国后的做法一样,逼迫邓国君主带领他的一班群臣、贵族及亲属,南迁到原邓国与楚国交界的边防城邑邓城一带予以安置,作为生养之地。”
       上述专家的观点认为,邓国被灭后纳入楚国版图,楚国为加强对该区域的控制设立城邑。一方面,邓城距离楚国比较近,便于楚国的管理与控制,也方便来往;另一方面,楚国灭了其他国家后,一贯的做法就是将其贵族集中迁移到一个地方,这样有利于监视和监管,防止其再有异心。
       综上,古邓国国都在邓城遗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邓城不可能是古邓国国都。
 
       参考文献:
       [1]江永,《春秋地理考实》。
       [2]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湖北襄阳城市历史地理考察报告》《中国人文田野》第9辑,2020年。
       [3]张正明,《楚文化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
       [4]王先福,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邓城区域周代考古学文化的嬗变》《考古与文物》,2024第5期。
       [5]王先福,《考古学视域下的邓国地望新探》《江汉考古》,2021年第2期。
       [6]李乔,《百家姓书库·邓》,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7]王春玲,《邓国邓姓邓人》,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