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起邓州人的巨碑
发布时间:2023-02-23 11:18:40 人气: 来源:未知
竖起邓州人的巨碑
张宗成
张宗成
近日,邓州文化建设喜讯频传:回形邓州的几个重要节点和双忠祠复建基本完成,邓州历史文化简明读本《一览邓州》正紧锣密鼓地编辑与审校,60余万字的专著《明内阁首辅李贤》编著出版,邓州市李贤文化研究会成立……宣传邓州,树立邓州人的文化自信已成为许多人的自觉行动。
邓州人对当地名人先贤的崇敬是有光荣历史的。无论是生于斯长于斯,为国家和民族,为家乡做出贡献的邓州人,还是来我们邓州工作,在这块土地上建功立业,从而打上邓州标记的外地人,都一直保持了应有的尊敬和爱戴。譬如从古至今对“双忠”和“三贤”的缅怀和纪念,以及曾经在五个城门立碑宣扬邓州名人。
李贤(1409—1467年),字原德,明朝邓州长乐林(今邓州市林扒镇小李营)人,宣德七年(1432年),河南乡试第一名(解元),次年考中进士,开始了为时30余年的仕宦生涯,辅佐宣宗、英宗、代宗、英宗、宪宗四帝五朝,为内阁首辅10年。《明史》评价他说:“李贤以一身搘柱其间,沛然若有余。奖励人才,振饬(音斥)纲纪。迄宪(宗)、孝(宗)之世,名臣相望,犹多贤所识拔。伟哉,宰相才也。”他成为明朝中叶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清康熙六十一年入历代帝王庙陪祀,邓州仅有李贤和张巡二人。
张巡(709—757年),邓州市彭桥镇寺北张人,唐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以死守卫重镇睢阳的国之干城。唐玄宗开元末年,张巡进士及第,任清河令、真源令。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南下反唐时,张巡率众抵敌,据守雍丘,再转守宁陵。757年正月,张巡率军3000余入睢阳。坚守睢阳这个战略要地近一年时间。保大唐东南半壁江山不失,成为国家危难中的中流砥柱。张巡殉国后,皇帝下诏,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唐肃宗还诏封张巡为邓国公,史称张中丞。大中(847—859年)年间,还将张巡的画像放到凌烟阁里。
铁铉(1366—1402年),明代邓州人,回族,洪武年间,以太学生任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铁铉机智灵敏,奏对详明,尤其善于决断疑难案子,被朱元璋视为栋梁之才,赐字鼎石。洪武末年,任命铁铉为山东参政,镇守济南。在朱棣进攻济南时,铁铉智勇兼备,坚守济南,朱棣攻之三个月不能下。济南解围后,铁铉与将军盛庸合兵,追击燕军,收复了德州各郡县。建文帝获悉济南大捷,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建文帝任盛庸为平燕将军,命铁铉参与军务。铁铉配合盛庸与燕军战于济南西南东昌(今山东聊城),斩燕大将张玉,杀敌一万多人,几乎活捉朱棣。东昌之战后,朱棣只好退回北平。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绕道攻取南京,继了帝位,是为明成祖。八月,燕军计擒铁铉,押送至南京。十月十七日,明成祖亲自审问铁铉。铁铉背立庭中,令其北面一顾终不可得。铁铉大骂篡贼,毫不屈服。朱棣见铁铉宁死不屈,最后才将他一刀刀割死。时铁铉37岁。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范仲淹于1015年中进士,出将入相。他为官38年,一生忧国忧民,造福百姓,廉洁从政,清白做人。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任受命主持庆历新政。一年余,革新失败,庆历五年(1045年)底知邓州。皇祐元年(1049年)正月,离邓赴任杭州。邓州名扬天下,不仅仅是因为范仲淹在邓州创建了百花洲和花洲书院,培育了大批英才,更重要的是范仲淹在这里写了千古绝唱《岳阳楼记》。
贾黯(1022—1065年),字直孺,北宋邓州人。庆历六年(1046年),贾黯23岁,参加殿试中丙戌科进士第一名。贾黯为官21年,处处以范仲淹为榜样,从未做过欺君欺民之事。他廉洁自守,遇事有主见,人称介直。他从不计“私仇”,勤恳奉公,绝不徇私。贾黯英年早逝,终年44岁。贾黯是邓州科举史上第一个文状元,千百年来史不绝书,士林奉为楷模,州人引以为荣。
仅就五门树碑这一举动看,知州赵沛就值得称赞!我们今天的邓州人,要想无愧于先人,更应在我们的心中竖起这五通,不,应该是竖起更多邓州人的巨碑。
【作者简介】张宗成,男,笔名闻去疾。全国农村中学优秀语文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南阳市、邓州市名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曾任文渠乡中心校业务主任、教科研主任,邓州市初中语文兼职教研员、南阳市初中语文中心组成员,南阳市中语会及南阳市作文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理事。河南省范仲淹文化研究会理事,新文学学会姚雪垠研究会理事,南阳市作协会员,邓州市李贤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撰写有《阅读新视角》《阅读真好》《研究真好》等七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