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邓姓源邓州
发布时间:2021-01-22 18:27:00 人气: 来源:未知
中华邓姓源邓州
● 王春玲
邓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据考古发掘可知,早在距今约7000年时就有人类在邓州这片土地上生活。夏、商、西周至春秋为邓国地。春秋时期,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灭邓,归楚,称穰。秦置穰县,属南阳郡。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于穰置荆州,此为州治之始。隋开皇三年(583年)置邓州,此邓州之始。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邓州为邓县,198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改称邓州市。
邓姓是源自于古邓国的一个古老姓氏,古邓国及国都在现今河南省邓州市,故邓州就是是中华邓姓的发源地。
一、邓州是古邓国及国都所在地
邓州历史上的邓国分为两个阶段:建立于夏代的邓国和建立于殷商时的邓国。据史载夏代邓国始于夏帝仲康之时,约为公元前二十世纪,灭于殷商武丁年间(公元前十三世纪),存在近700年。殷商时的邓国成立于武丁丁巳年,根据夏商周年表推算,应当是公元前1240年,到公元前678年被楚文王所灭,存在了563年。若从夏代建立邓国算起,直到楚国灭了邓国,邓州历史上的邓国一共存在了将近1300年。这近1300年历史是邓州的历史之源和重要组成部分。
(一)夏代邓国
夏代的邓国成立于夏帝仲康之时,明嘉靖《邓州志》记载:“帝仲康封子于邓”。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位统治者,他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帝位。启之后,太康、少康、仲康等相继继位。据有关学者推算仲康在位13年,大约在公元前1986年至公元前1974年,他在位的时间正处于夏朝成立的前期。其时,不仅有不满夏朝统治的各地部落首领如三苗、东方夷人诸部的武装叛乱,更有甚者发生了有穷后羿、寒浞乘机“因夏民以代夏政”的篡权事件。为巩固夏王室的统治,夏王朝的统治者包括仲康在内就通过分封子弟到各地的办法以加强统治,“夏帝仲康封子于邓”的邓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夏朝南部疆域的统治。
关于夏代邓国的疆域:据《路史·国名纪四》:“邓,仲康子国,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之南阳。故杜佑以为禹都”记载,夏代邓国的疆域,大致为以今邓州为中心涵盖周边部分的区域。因《路史》成书于北宋,北宋时的南阳就是今天的邓州,在唐宋两代,邓州和南阳实指一个地方就是邓州,只是不同时期的称呼不同,几易其名,但治所一直在邓州,故史称“邓州南阳郡”。宋时的邓州曾辖五县:穰,就是现在的邓州市;南阳,就是现在的南阳市;内乡;顺阳,就是现在淅川南部延伸入湖北一带;淅川。按此推算,夏代邓国的疆域以今邓州市为中心,面积要比现在邓州辖区更大,至于其边界在哪,与哪些方国相邻,因缺乏文献记载,难以断定。
因为夏王朝的衰败及夏桀的暴虐无道,导致被商汤取代。但夏王朝灭亡时,夏代邓国仍然存在,并有可能一直存在到商王武丁年间。因为在商王武丁丁巳年,也就是公元前1240年,又建立了一个殷商邓国。晋·王羲之《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粤稽邓氏,自商王武丁封其季父曼公于河北南阳之邓国,遂以国为姓,南阳为郡。”这里的河,指的是汉水。《元和姓纂》:“邓,曼姓,殷时侯国也。”《姓氏考略》:“邓,殷武丁封季父于河北,是邓侯,后以为氏”等记载表明,在殷商武丁王时,夏代邓国被殷商邓国所替代。
因夏禹为姒姓,故治史者称作为夏禹继承者仲康所封建的邓国亦为姒姓。称夏代邓国为姒姓邓国的另一原因,也是为了与以后商王朝武丁时建立的曼姓邓国相区别。
(二)商周邓国
殷商邓国是在夏代邓国的基础上建立的,它建立于殷商王朝的中后期武丁时期。
商朝建立初期,统治者都吸取夏亡的教训,加上有伊尹、仲虺等贤臣的辅佐,商王朝的势力不断壮大。到第二十三王武丁时,广泛选拔人才,大力发展经济,国势强盛,四处出兵,征伐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有叛逆行为的方国,扩大了商王朝的疆域,人口也空前增加,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武丁“力行王道”“嘉靖殷邦”的四处征伐中,开拓南部疆域也是他全部征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先后征服了商王朝南部荆蛮地区的夷方、巴方、虎方等,这其中就包括建立于夏代而臣服于商的夏代姒姓邓国。为了加强对广大被征服地区的控制,武丁就把自己的亲信分封到各地,建立了受商王朝中央政权直接控制的诸侯国。殷商邓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
武丁将他的一个叔父曼公封到已被商王朝征服的夏代邓国的所在地,并建立了殷商邓国,曼公就是殷商邓国的第一位国君。为了有别于夏代的姒姓邓国,史称曼公建立的邓国为“曼姓邓国”,或“殷商邓国”。
传说商人的祖先是“帝喾”之子“契”,《史记·殷本纪》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姓氏辞典》也说“契,源出子姓”。据此,曼公建立的邓国也是出于“子”姓的,称曼氏。“曼氏”是对“子姓”而言的。就邓国而言,应谓“曼姓”,后代子孙则以国为氏,称“邓氏”。《元和姓纂》称“邓,曼姓,殷时侯国也。……子孙以国为氏。”《姓氏急就篇》云:“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这些记载表明,曼公建立邓国后,其后人就因国而称邓氏,所建立的邓国被后人称为“曼姓邓国”。
曼姓邓国,其疆域大致以今邓州市为中心,北起南阳盆地南部,与中心位于今天南阳市的申国接壤;东部跨越今新野县,与位于今桐柏县一带的曾国相邻;南边到汉水,与楚国相连;西与谷国(今湖北省谷城县)相望,国都在今天的邓州市城区。
据王羲之《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记载:殷商邓国在563年的时间内共传国君二十二位。该序作于晋宁康二年(374年),是应镇国将军邓羌之请为《南阳邓氏族谱》所作。序文记载邓国国君的传次为:“粤稽邓氏,自商武丁封其季父曼于河(指汉水)北南阳之邓,遂以南阳为郡,邓国为姓,分封食采,世袭侯爵,历晃、徽、庆、桓、昆、史、晖、浩、煦、杞、熹、怡、沛、璧、淳、衡、略,至宣,字吾离,经十九代。……再传尚,粹及渊,计二十二世。”此世系虽未见其它正史记载,但王羲之的序是在对邓羌公提供的邓氏族谱,“披阅其世系源流,详览其先后图绘”的基础上所作的,应是可信的。王羲之作序的《南阳邓氏族谱》成书于东晋时期,是目前所见时间较早的邓氏族谱。
殷商邓国自武丁王时建国,在商王朝中后期,作为商王朝南边的重要属国和屏障,为拱卫商王朝中央政权,促进商王朝政治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殷商邓国商朝段共传曼、晃、徽、庆、桓、昆六位国君。至邓侯昆时,正值商王朝的第三十一王纣王时期。偏居商王朝南部的邓国和众多的诸侯方国一样,深受商王朝中央无序统治之苦,当周武王灭商之后,当时的邓国国君、第六位邓侯昆就去殷归周,保住了国土,延续了国祚。
在西周二百七十多年的时间里,邓国作为“屏周”的异姓诸侯国存在于周王朝的南部版图之上,并得到了发展。《春秋左传·昭公九年》记载“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隶慎、燕、亳,吾北土也。’”这是周天子的使臣詹桓伯在指责晋国进攻周王室的领地颖地时说的一番话。他所列西周初年属于周王室领国的十四个分布于四方的诸侯国,都是周王室重要的地方诸侯国。殷商邓国因臣服于西周而成为周王室南部的诸侯国之一。《尚书·周书·成武》也记载有:“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这句文言的含义是:中原各国和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没有不遵从周王室。正是由于这些小方国的臣服,才使得这些国家在西周成立之初免于灭亡。并在武王“列爵惟五,分土惟三”的分封制下享受着自己的爵位,统领着自己的国家。邓国在西周初年是周王室南边的诸侯国,在《国语·郑语》中也有记载:“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表明西周初年,邓国像申、蔡等主要诸侯国一样是拱卫周王室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国不仅在西周初年存在,并且一直存在于整个西周时期直至春秋早期被楚国灭亡为止。《左传·桓公元年》:“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左传·桓公七年》:“七年春,谷伯、邓侯来朝”;《左传·桓公九年》:“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与好。”《左传·庄公六年》:“楚文王伐申,过邓。”等记载表明:邓国自殷王武丁时成立,历经整个西周时期,直到春秋初年仍然存在。
春秋时,邓国共传了七位国君,即从十六世的淳历经衡、略、宣、尚、粹至第二十二世渊,邓国被楚国所灭。在这七位邓国国君中,第十九世邓侯宣,字吾离,是一位有作为的国君,也是见诸《春秋左传》有记载的第一个邓国国君。他曾与位于邓国西南方的谷国国君绥一起,到作为“宗周模式”的东方诸侯国鲁国访问而被记入《春秋左传》:“七年春(指桓公七年),谷伯、邓侯来朝。”吾离去鲁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周礼”,因为“周礼尽在鲁矣”(《春秋·昭公二年》)。“周礼”是为周王朝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分封制政治特权服务的。通过“周礼”制定的宗法等级秩序来维护周王室的政治特权,从而加强对诸侯、大夫、庶民的统治。
春秋时期,周礼在各诸侯国之间的相互征战中被不断破坏,势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势力弱小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地进行兼并战争,先后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五霸”,随着他们势力的增大,已不再把周礼作为各自的行为准则,僭越礼制规范,甚至不把周天子放眼里,出现了“楚子……观兵于周疆”“问鼎之大小轻重”之事。楚国在周初成王时,只是受封为“子男之田”的小国(《史记·楚世家》),周制“子男之国方园不过五十里”,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春秋时期,楚成王将楚国由“子男小国”发展为“楚地千里”,并迫使周天子“赐胙”。后楚国虽在楚晋城濮之战中受挫,但楚国强势之基础并未被动摇,成王之后的庄王先后灭掉陈、蔡、越等国,成为席卷南土,问鼎中原的春秋五霸之一。
早在楚武王、楚文王之时,不仅“汉阳诸姬,楚实尽之”,灭掉楚国北边汉水流域的诸多周王室分封的姬姓侯国,同时也灭掉了周王室承认的异姓侯国。据统计,春秋三百年间,楚国灭掉的大大小小诸侯国有四、五十个。这其中就包括邓国。楚灭邓国的记载见诸于《春秋·庄公六年》:“楚文王伐申,过邓。邓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骓甥、聃甥、养甥请杀楚子,邓侯弗许。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邓侯曰:‘人将不食吾余。’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余?’弗从。还年,楚子伐邓。十六年,楚复伐邓,灭之。”楚文王两次“伐邓”的战争,一次发生在鲁庄公六年,也就是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率军攻打位于邓国东北方的申国,借道邓国。当灭掉申的第二年,即公元前687年,楚文王就带兵攻打邓国。第二次是十年后的鲁庄公十六年即公元前678年,攻打邓国并灭掉邓国。
邓国虽然被灭,但由于楚文王母亲邓曼是邓国第十九位国君吾离的女儿,毕竟楚邓是姻亲,因此,楚文王占领邓国之后,并未屠杀邓国国民,而是像消灭申国后的做法一样,逼迫邓国君主带领他的一班群臣、贵族及亲属,南迁到原邓国与楚国交界的边防城邑邓城(今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邓城村)一带予以安置,作为生养之地。当然更是为了便于控制,断绝他们的复国之梦。这也遗留下了亡国后的邓国君主和他的一班群臣、贵族生活在那里的诸多遗迹。如:近年出土于湖北襄阳的《邓公牧簋》《邓尹侯鼎》等邓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还有出土于钟祥的《邓子盘》及武汉博物馆收藏的《邓子午鼎》等。
殷商邓国灭亡了,存在了近1300年(从夏帝仲康时起),历经夏、商、西周至春秋初年的邓国不复存在,其漫长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作为邓州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永远载入史册。
二、邓姓源于古邓国所在地邓州市
邓姓起源于古邓国,即因邓国而产生了邓姓。邓姓源自于古邓国的古文献史料主要有: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记载:“邓,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宋代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记载:“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清陈廷炜编撰的《姓氏考略》记载:“邓,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是为邓侯,后以为氏。”香港屏山《邓氏总族谱》记载:“考叔曼,武丁丁巳封季父曼于南阳,食邑邓国,以国赐姓曰邓,郡于南阳,而邓氏始祖生焉。 ”王羲之《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记载:“粤稽邓氏自商王武丁封其季父曼公于河北(注: 指汉水)南阳之邓国,遂以国为姓,南阳为郡,分封食采,世袭侯爵。”苏洵为邓氏族谱所作序文称“粤稽邓氏,始出自商武丁封季父曼于邓,其后以国为氏,则自三代以来,其为名世也远矣”等,以上诸多记载表明: 殷商邓国建立于商高宗武丁丁巳年(公元前 1240 年),邓姓因邓国而产生,因此,邓姓产生于公元前 13 世纪中叶。邓国的开国邓侯曼公即是邓国第一位邓侯,也是邓姓的第一世祖。因今邓州是古邓国之国都所在地,故邓州就是中华邓姓之发源地。
三、邓州已成为全球邓姓华人的精神家园
现存于邓州市东南部的邓国侯吾离陵园是邓国第十九位邓侯、邓氏第十九世祖的寝陵,有“天下邓氏第一陵”之称。依托吾离陵建设的大型跟亲文化项目邓国春秋园已初具规模,是邓氏宗亲祭拜先祖、寻根联谊的圣地。邓州作为邓姓渊源的根亲情愫像一根无形的线,牢牢地牵住了邓姓同胞的心,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有数十万计来自世界各地的邓姓后人回到邓州寻根谒祖、探亲联谊,并表达出为建设美好邓州贡献力量的良好心愿,邓州已成为全球邓姓华人的精神家园。
(作者系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文史专家,邓州市、南阳市人民政府非遗项目邓姓文化传承人,《邓国邓姓邓人》《新里程 新跨越》主编,《邓姓文化》杂志编委会副主任)
● 王春玲
邓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据考古发掘可知,早在距今约7000年时就有人类在邓州这片土地上生活。夏、商、西周至春秋为邓国地。春秋时期,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灭邓,归楚,称穰。秦置穰县,属南阳郡。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于穰置荆州,此为州治之始。隋开皇三年(583年)置邓州,此邓州之始。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邓州为邓县,198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改称邓州市。
邓姓是源自于古邓国的一个古老姓氏,古邓国及国都在现今河南省邓州市,故邓州就是是中华邓姓的发源地。
一、邓州是古邓国及国都所在地
邓州历史上的邓国分为两个阶段:建立于夏代的邓国和建立于殷商时的邓国。据史载夏代邓国始于夏帝仲康之时,约为公元前二十世纪,灭于殷商武丁年间(公元前十三世纪),存在近700年。殷商时的邓国成立于武丁丁巳年,根据夏商周年表推算,应当是公元前1240年,到公元前678年被楚文王所灭,存在了563年。若从夏代建立邓国算起,直到楚国灭了邓国,邓州历史上的邓国一共存在了将近1300年。这近1300年历史是邓州的历史之源和重要组成部分。
(一)夏代邓国
夏代的邓国成立于夏帝仲康之时,明嘉靖《邓州志》记载:“帝仲康封子于邓”。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位统治者,他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帝位。启之后,太康、少康、仲康等相继继位。据有关学者推算仲康在位13年,大约在公元前1986年至公元前1974年,他在位的时间正处于夏朝成立的前期。其时,不仅有不满夏朝统治的各地部落首领如三苗、东方夷人诸部的武装叛乱,更有甚者发生了有穷后羿、寒浞乘机“因夏民以代夏政”的篡权事件。为巩固夏王室的统治,夏王朝的统治者包括仲康在内就通过分封子弟到各地的办法以加强统治,“夏帝仲康封子于邓”的邓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夏朝南部疆域的统治。
关于夏代邓国的疆域:据《路史·国名纪四》:“邓,仲康子国,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之南阳。故杜佑以为禹都”记载,夏代邓国的疆域,大致为以今邓州为中心涵盖周边部分的区域。因《路史》成书于北宋,北宋时的南阳就是今天的邓州,在唐宋两代,邓州和南阳实指一个地方就是邓州,只是不同时期的称呼不同,几易其名,但治所一直在邓州,故史称“邓州南阳郡”。宋时的邓州曾辖五县:穰,就是现在的邓州市;南阳,就是现在的南阳市;内乡;顺阳,就是现在淅川南部延伸入湖北一带;淅川。按此推算,夏代邓国的疆域以今邓州市为中心,面积要比现在邓州辖区更大,至于其边界在哪,与哪些方国相邻,因缺乏文献记载,难以断定。
因为夏王朝的衰败及夏桀的暴虐无道,导致被商汤取代。但夏王朝灭亡时,夏代邓国仍然存在,并有可能一直存在到商王武丁年间。因为在商王武丁丁巳年,也就是公元前1240年,又建立了一个殷商邓国。晋·王羲之《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粤稽邓氏,自商王武丁封其季父曼公于河北南阳之邓国,遂以国为姓,南阳为郡。”这里的河,指的是汉水。《元和姓纂》:“邓,曼姓,殷时侯国也。”《姓氏考略》:“邓,殷武丁封季父于河北,是邓侯,后以为氏”等记载表明,在殷商武丁王时,夏代邓国被殷商邓国所替代。
因夏禹为姒姓,故治史者称作为夏禹继承者仲康所封建的邓国亦为姒姓。称夏代邓国为姒姓邓国的另一原因,也是为了与以后商王朝武丁时建立的曼姓邓国相区别。
(二)商周邓国
殷商邓国是在夏代邓国的基础上建立的,它建立于殷商王朝的中后期武丁时期。
商朝建立初期,统治者都吸取夏亡的教训,加上有伊尹、仲虺等贤臣的辅佐,商王朝的势力不断壮大。到第二十三王武丁时,广泛选拔人才,大力发展经济,国势强盛,四处出兵,征伐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有叛逆行为的方国,扩大了商王朝的疆域,人口也空前增加,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武丁“力行王道”“嘉靖殷邦”的四处征伐中,开拓南部疆域也是他全部征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先后征服了商王朝南部荆蛮地区的夷方、巴方、虎方等,这其中就包括建立于夏代而臣服于商的夏代姒姓邓国。为了加强对广大被征服地区的控制,武丁就把自己的亲信分封到各地,建立了受商王朝中央政权直接控制的诸侯国。殷商邓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
武丁将他的一个叔父曼公封到已被商王朝征服的夏代邓国的所在地,并建立了殷商邓国,曼公就是殷商邓国的第一位国君。为了有别于夏代的姒姓邓国,史称曼公建立的邓国为“曼姓邓国”,或“殷商邓国”。
传说商人的祖先是“帝喾”之子“契”,《史记·殷本纪》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姓氏辞典》也说“契,源出子姓”。据此,曼公建立的邓国也是出于“子”姓的,称曼氏。“曼氏”是对“子姓”而言的。就邓国而言,应谓“曼姓”,后代子孙则以国为氏,称“邓氏”。《元和姓纂》称“邓,曼姓,殷时侯国也。……子孙以国为氏。”《姓氏急就篇》云:“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这些记载表明,曼公建立邓国后,其后人就因国而称邓氏,所建立的邓国被后人称为“曼姓邓国”。
曼姓邓国,其疆域大致以今邓州市为中心,北起南阳盆地南部,与中心位于今天南阳市的申国接壤;东部跨越今新野县,与位于今桐柏县一带的曾国相邻;南边到汉水,与楚国相连;西与谷国(今湖北省谷城县)相望,国都在今天的邓州市城区。
据王羲之《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记载:殷商邓国在563年的时间内共传国君二十二位。该序作于晋宁康二年(374年),是应镇国将军邓羌之请为《南阳邓氏族谱》所作。序文记载邓国国君的传次为:“粤稽邓氏,自商武丁封其季父曼于河(指汉水)北南阳之邓,遂以南阳为郡,邓国为姓,分封食采,世袭侯爵,历晃、徽、庆、桓、昆、史、晖、浩、煦、杞、熹、怡、沛、璧、淳、衡、略,至宣,字吾离,经十九代。……再传尚,粹及渊,计二十二世。”此世系虽未见其它正史记载,但王羲之的序是在对邓羌公提供的邓氏族谱,“披阅其世系源流,详览其先后图绘”的基础上所作的,应是可信的。王羲之作序的《南阳邓氏族谱》成书于东晋时期,是目前所见时间较早的邓氏族谱。
殷商邓国自武丁王时建国,在商王朝中后期,作为商王朝南边的重要属国和屏障,为拱卫商王朝中央政权,促进商王朝政治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殷商邓国商朝段共传曼、晃、徽、庆、桓、昆六位国君。至邓侯昆时,正值商王朝的第三十一王纣王时期。偏居商王朝南部的邓国和众多的诸侯方国一样,深受商王朝中央无序统治之苦,当周武王灭商之后,当时的邓国国君、第六位邓侯昆就去殷归周,保住了国土,延续了国祚。
在西周二百七十多年的时间里,邓国作为“屏周”的异姓诸侯国存在于周王朝的南部版图之上,并得到了发展。《春秋左传·昭公九年》记载“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隶慎、燕、亳,吾北土也。’”这是周天子的使臣詹桓伯在指责晋国进攻周王室的领地颖地时说的一番话。他所列西周初年属于周王室领国的十四个分布于四方的诸侯国,都是周王室重要的地方诸侯国。殷商邓国因臣服于西周而成为周王室南部的诸侯国之一。《尚书·周书·成武》也记载有:“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这句文言的含义是:中原各国和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没有不遵从周王室。正是由于这些小方国的臣服,才使得这些国家在西周成立之初免于灭亡。并在武王“列爵惟五,分土惟三”的分封制下享受着自己的爵位,统领着自己的国家。邓国在西周初年是周王室南边的诸侯国,在《国语·郑语》中也有记载:“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表明西周初年,邓国像申、蔡等主要诸侯国一样是拱卫周王室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国不仅在西周初年存在,并且一直存在于整个西周时期直至春秋早期被楚国灭亡为止。《左传·桓公元年》:“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左传·桓公七年》:“七年春,谷伯、邓侯来朝”;《左传·桓公九年》:“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与好。”《左传·庄公六年》:“楚文王伐申,过邓。”等记载表明:邓国自殷王武丁时成立,历经整个西周时期,直到春秋初年仍然存在。
春秋时,邓国共传了七位国君,即从十六世的淳历经衡、略、宣、尚、粹至第二十二世渊,邓国被楚国所灭。在这七位邓国国君中,第十九世邓侯宣,字吾离,是一位有作为的国君,也是见诸《春秋左传》有记载的第一个邓国国君。他曾与位于邓国西南方的谷国国君绥一起,到作为“宗周模式”的东方诸侯国鲁国访问而被记入《春秋左传》:“七年春(指桓公七年),谷伯、邓侯来朝。”吾离去鲁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周礼”,因为“周礼尽在鲁矣”(《春秋·昭公二年》)。“周礼”是为周王朝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分封制政治特权服务的。通过“周礼”制定的宗法等级秩序来维护周王室的政治特权,从而加强对诸侯、大夫、庶民的统治。
春秋时期,周礼在各诸侯国之间的相互征战中被不断破坏,势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势力弱小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地进行兼并战争,先后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五霸”,随着他们势力的增大,已不再把周礼作为各自的行为准则,僭越礼制规范,甚至不把周天子放眼里,出现了“楚子……观兵于周疆”“问鼎之大小轻重”之事。楚国在周初成王时,只是受封为“子男之田”的小国(《史记·楚世家》),周制“子男之国方园不过五十里”,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春秋时期,楚成王将楚国由“子男小国”发展为“楚地千里”,并迫使周天子“赐胙”。后楚国虽在楚晋城濮之战中受挫,但楚国强势之基础并未被动摇,成王之后的庄王先后灭掉陈、蔡、越等国,成为席卷南土,问鼎中原的春秋五霸之一。
早在楚武王、楚文王之时,不仅“汉阳诸姬,楚实尽之”,灭掉楚国北边汉水流域的诸多周王室分封的姬姓侯国,同时也灭掉了周王室承认的异姓侯国。据统计,春秋三百年间,楚国灭掉的大大小小诸侯国有四、五十个。这其中就包括邓国。楚灭邓国的记载见诸于《春秋·庄公六年》:“楚文王伐申,过邓。邓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骓甥、聃甥、养甥请杀楚子,邓侯弗许。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邓侯曰:‘人将不食吾余。’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余?’弗从。还年,楚子伐邓。十六年,楚复伐邓,灭之。”楚文王两次“伐邓”的战争,一次发生在鲁庄公六年,也就是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率军攻打位于邓国东北方的申国,借道邓国。当灭掉申的第二年,即公元前687年,楚文王就带兵攻打邓国。第二次是十年后的鲁庄公十六年即公元前678年,攻打邓国并灭掉邓国。
邓国虽然被灭,但由于楚文王母亲邓曼是邓国第十九位国君吾离的女儿,毕竟楚邓是姻亲,因此,楚文王占领邓国之后,并未屠杀邓国国民,而是像消灭申国后的做法一样,逼迫邓国君主带领他的一班群臣、贵族及亲属,南迁到原邓国与楚国交界的边防城邑邓城(今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邓城村)一带予以安置,作为生养之地。当然更是为了便于控制,断绝他们的复国之梦。这也遗留下了亡国后的邓国君主和他的一班群臣、贵族生活在那里的诸多遗迹。如:近年出土于湖北襄阳的《邓公牧簋》《邓尹侯鼎》等邓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还有出土于钟祥的《邓子盘》及武汉博物馆收藏的《邓子午鼎》等。
殷商邓国灭亡了,存在了近1300年(从夏帝仲康时起),历经夏、商、西周至春秋初年的邓国不复存在,其漫长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作为邓州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永远载入史册。
二、邓姓源于古邓国所在地邓州市
邓姓起源于古邓国,即因邓国而产生了邓姓。邓姓源自于古邓国的古文献史料主要有: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记载:“邓,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宋代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记载:“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清陈廷炜编撰的《姓氏考略》记载:“邓,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是为邓侯,后以为氏。”香港屏山《邓氏总族谱》记载:“考叔曼,武丁丁巳封季父曼于南阳,食邑邓国,以国赐姓曰邓,郡于南阳,而邓氏始祖生焉。 ”王羲之《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记载:“粤稽邓氏自商王武丁封其季父曼公于河北(注: 指汉水)南阳之邓国,遂以国为姓,南阳为郡,分封食采,世袭侯爵。”苏洵为邓氏族谱所作序文称“粤稽邓氏,始出自商武丁封季父曼于邓,其后以国为氏,则自三代以来,其为名世也远矣”等,以上诸多记载表明: 殷商邓国建立于商高宗武丁丁巳年(公元前 1240 年),邓姓因邓国而产生,因此,邓姓产生于公元前 13 世纪中叶。邓国的开国邓侯曼公即是邓国第一位邓侯,也是邓姓的第一世祖。因今邓州是古邓国之国都所在地,故邓州就是中华邓姓之发源地。
三、邓州已成为全球邓姓华人的精神家园
现存于邓州市东南部的邓国侯吾离陵园是邓国第十九位邓侯、邓氏第十九世祖的寝陵,有“天下邓氏第一陵”之称。依托吾离陵建设的大型跟亲文化项目邓国春秋园已初具规模,是邓氏宗亲祭拜先祖、寻根联谊的圣地。邓州作为邓姓渊源的根亲情愫像一根无形的线,牢牢地牵住了邓姓同胞的心,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有数十万计来自世界各地的邓姓后人回到邓州寻根谒祖、探亲联谊,并表达出为建设美好邓州贡献力量的良好心愿,邓州已成为全球邓姓华人的精神家园。
(作者系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文史专家,邓州市、南阳市人民政府非遗项目邓姓文化传承人,《邓国邓姓邓人》《新里程 新跨越》主编,《邓姓文化》杂志编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