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热点推荐 >

王建侯对邓墟的考证及留下的谜团

发布时间:2020-04-22 18:21:00 人气: 来源:未知

王建侯对邓墟的考证及留下的谜团
王林森
邓地历史上又称“邓墟”。墟者,居也,系指人群聚居之处。邓墟是关于邓州与邓姓文化研究无法回避的课题。本文试通过邓人王春玲与王建侯对邓墟的研究成果,让我们对邓墟的形成有一个比较清晰明白的了解。
一、邓墟和邓姓的关系
邓墟指舜在包括今邓州全境在内的大致相当于古邓国属地的活动范围。邓氏得姓于邓州。地域的关系当是二者最大的关系了。
再从人文血统上来说。华夏人文始祖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五帝”之一的颛顼(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是黄帝次子昌意之子,姬姓,号高阳氏。颛顼生子虞幕是虞舜的五世祖。也就是说曾居邓墟的舜是黄帝的后裔。
颛顼曾封他的伯父少昊(五帝之一)金天氏的一个有功德的儿子为曼氏。曼氏开姓之后,世代繁衍,并分出许多支系。把自己的季父封於邓国的商王武丁即是曼氏之后。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载:“邓,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宋代王应麟《姓氏急就篇》:“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等记载可知,邓姓是产生于古邓国的一个古老姓氏,古邓国及国都在现今河南省邓州市,邓州是全球邓姓华人发源地。
由此可见邓姓始祖其远古始祖与舜的远古始祖同为黄帝。原来历史上活动于邓墟和古邓国的人物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黄帝后人。
二、史料中的邓墟
根据邓州市政协2014年12月编印、杨振云主编的《印象邓州》所载邓姓研究会秘书长王春玲编撰的《全球邓姓华人发祥地——邓州》一文中的史料,邓墟指舜帝在邓地活动留下的遗迹。舜,中国古代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与其之前的尧及其后的禹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关于舜在邓地的活动,《庄子·徐无鬼篇》记载:“舜有善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国,至邓之墟而十有万家。”《路史·后记十一》亦载:“舜其仁也乎,编蒲处罟,躬耕处苦,而民从之。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至邓之墟而百千万家。大小悦之,秀士以从,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宇、灵甫,不辟而至,为之七友。”清乾隆《邓州志·隐逸》记载:“舜七友:舜至邓墟有秀士七人,曰: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宇、灵甫,皆不辟而至,为之七友。后既禅而七人逃之。”舜活动的年代在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成立之前,按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推算,夏王朝建国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据此推算,舜所在的年代应为公元前二十二世纪到公元前2070年间。在邓州现存的太子岗遗址、八里岗遗址、杨岗遗址等大型的早期古文化遗址中,其完整的文化序列中都包含有舜所在的那个年代的文化内涵,这证明了邓墟存在的可能性。在现今邓州市西北赵集镇朱岗王村一带,民国时称“舜友乡”。朱岗王村北有一个大土丘,当地人称之为“七友墟”,也有人把这个土丘称为冢子。这个土丘其实是一片岗状高地,南北稍长,面积约有100万平方米。通过对这片岗地的实地调查发现,在这片高地的西、南侧是一条小河,这里的环境是适宜人类生存的。
另据1986年李勤旭任编委主任编撰的《邓县文史资料》所载邓州退休老教师王传心撰写的《先父王建侯事略》知,约在1931年至1934年间,他的父亲王建侯在家乡朱岗王村西树起“大舜七友墟”碑。
王建侯是解放前后享誉邓州与镇平两县的名师与名医。他一生治学严谨,德高望重,立“大舜七友墟”碑必有其道理与历史考据。
三、王建侯其人
王建侯,名连郡,建侯是他的字。1887年出生于今邓州市赵集镇河北村与镇平县接壤的朱岗王村一个以“医教相传,永树家风”为族训的书香门弟。他五岁失怙,其时,他的父亲已年近花甲,白发黄口,相依为生。然而他的父亲“慈养严教”,望子成名。王建侯“勤奋好学”,常苦读于宅外茨园内的一间斗室。年14岁时,就读完了五经四书,又能熟背唐诗三百首,写诗作文在地方已小有名气。虽值清末废除了科举制度,但他仍三更灯火五更鸡,奋读如常。
王建侯十八岁时,进入邓州高等小学堂读书。在求知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千锤百炼”“一丝不苟”。他的练工,是他从教后最大特色。比如在黑板上绘制地图,边讲边画,口到图成。语文历史等科,也常配图阐述。他教过的历届学生一致反映说:“是真本事”。
王建侯在校期间,得到当时的名师郑济川的悉心栽培,谆谆教导。名师高徒,情谊甚笃成忘年之交。毕业时,郑济川为王建侯题写四扇挂屏,其中有言:“知己不常有,况在乱离后。我与王君交,交谊深且久……”
这时,他的父亲已年近八旬。高堂白发,决定他不能远游深造。为逃避邓境匪荒,全家迁居镇平城内。于24岁设馆教书,名为私塾,亦讲改良学堂科目。在8年的的改良私塾教学中,他诚以待人,言而有信,博得了社会上对他的崇敬和爱戴。并写成了《清代总论》一书,涉及到请朝的盛世与衰亡,石印印刷,装订成册,送给亲友们指正。
1928年,思相开明的王建侯在今贾宋镇创办镇平县第三小学。动员学生,奔走聘师,毁神摧供,修建堂舍。在两年的惨淡经营中,六班规模的完全小学屹立在镇平的西南隅,也为邓北培养了不少人才。革命先烈赵国英,以及老干部赵国新、时鼎立、王炜、张文山等同志,都是该校的首届毕业生。
1930年,王建侯在今侯集镇创办镇平县第四小学。几经迁校,克服了不少的困难,古老的江西会馆终于变成完全小学。也给邓县东北的学子,创造了就近入学的条件。革命先烈程海宽以及余泽泮教授等,都是该校培育的良材。
王建侯在侯集的两年中经常接触他的医友梁琴生,他们互来互往,探素《内经》和《伤寒》。对于文物的爱好,共有嗜痹。一次,想参观曹子建亲手写的碑文,他们徒步走到登山寺。在归途中,都能把原文一宇不漏的背诵下来。表明他们珍惜文物的态度。
1932年后,王建侯相继在镇平县创办了晁陂十小和马庄十二小学。他在8年的时内间开办了4所学校。新型学校基本布满镇平全境。其前半生的心血,完全献给了镇平的教育事业。
1931年,王建侯将家搬回家乡朱岗王。在重整家园中,他首先高筑“苟全楼”于宅旁。意在有匪防匪,无匪藏书。底楼和上楼,所陈列的都是他收藏的经史子集。历代的诗歌词选和《佩文韵府》,另有专箱存放。在医学方面,从四大经典到各家医著,也都完整无缺。就是近代名人的文存以及随笔家书,也都广泛收藏。这些珍贵的书籍是其一生的精神食粮。他特别珍惜的是二十四史。曾对其子孙说过:邓县只有两套,另一套在丁子振老师家里,抗战时期,已经丢失。他切切告诫,意在于慎加收藏。1950年秋土改的时候,邓县文化部门还派专人前往保护。可惜他们一步来迟,本本套套已七零八落,不知散落何处。
这一时期,每当寒暑假,王建侯在家经常闭门读书。其后人家藏的全部书籍,都经他红笔圈点,表明他均曾浏览。教学与会友之时对答如流,尽如条款。
一年暑假,王建侯在庄西的荒寨南端,树了石碑一块,正面写的是“大舜七友墟”五个大字。背面刻的是两行考据的史料,除了他题的两首诗外,还有两首是檐庵的七律:“迟日暖暖度前除,直到仲和二月初,草透堤岸黄上柳,风光逗留七友墟。”“大舜受禅七友墟,万古高风莫能步。四千年来此间老,谁过故墟题一句。”
与此同时,在朱岗王村东土地庙前一棵古柏,王建侯根据年轮推算,于是就悬牌于其上,标着“宋古柏”,使南来北往的人,得知古柏的高寿。
1934年秋,王建侯到邓中教书。他对教学工作非常严肃,课堂讲述,批改作业,句句慎重,笔笔斟酌。他常说:“培育人材,犹如微刻手法,稍有疏忽,就会功匮一旦。”他又常说:“青胜于蓝,方算尽到教师的职责。”但由于他过于严肃,不善说笑,学生也就畏而敬之。
王建侯的父亲平生认为“书能教化,医能活人”。所以他在医林中的精心探索,可谓“不负遗教。”每遇疑难,常访其友梁琴生等人。他们互帮互学,各有补益。“名师良医”成了王建侯终生追求,其后世子孙从教从医者无不承袭先祖遗志,牢记家风家训。
1938年,王建侯到柳堰小学教书。由于担课不多,也就有暇处理社会上的医疗应酬。他到病人家中,不贪吃喝,更不会像当时的普通医生那样躺在大烟摊上吞云吐雾。若要对他过分招待,往往引起他发火动气。每遇到困难人家,医后他会解囊相助。有人为表谢意,送点礼品,他总是严词峻拒。群众反映说:“心怜老头,无法应给。”只有他的好友李笃生临终时节,送给他一件水獭毛领,并说:“行将永别,留作纪念。”他含悲收藏,然终身收藏,向不备用。
1939年,王建侯任正德中学教师,兼古河寺小学校长。他在课余之暇,整理了他的《野庵诗话》。其中的内容有友好间的赠答,文物的咏颂、悼父怀师的哀歌,构成“诗史”的篇章,抗战时期的爱国律绝。可惜的是文稿早已佚失。
王建侯在处世接物方面,经常做到“助人为乐”。他曾安排流亡学生程克伦到小学教书,并解囊救济程的全家。他曾推荐留日人员寇慕生到正德任课,发挥寇慕生的英文专长。当寇慕生返回东北的时候,他又备以全部的行装。在民国三十一年的灾荒中,他不许家中出售一颗粮食,并再三告诫说:“要省吃俭用,救人要紧。”他还经常教育儿女们说:“物去能返,人去不归,济难扶危,才是高尚的品德”。
解放后,王侯已是风烛残年。离开了教育阵地到贾宋经营济康诊所。里外一手,甚感劳累,虽有他的门婿在侧,也只是捧茶奉水,照顾他的晚年生活。1953年诊所迁回农村,他才稍有空暇,整理他的《临床辑要》。原本收藏多载,结果也在“文革”中遗失。
1953年3月28日,王建侯突然中风,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其奋战在教育卫生事业上的一生,可称得起“春蚕到死丝方尽,明烛成灰泪始干”。
四、今人对邓墟认知的清晰与迷团
王春玲,1966年1月生于今邓州市刘集镇,中共党员,毕业于郑大历史系历史专业;现任邓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文博馆员、邓州市、南阳市政府公布的非遗项目“邓姓的起源”传承人、政协邓州市十一届委员、邓姓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邓州市文物学会副会长、《邓姓文化》执行主编,编著有《邓国邓姓邓人》《新历程新跨越——邓姓文化工作纪实》,荣获河南省文物局先进工作者称号。他在《全球邓姓华人发祥地——邓州》一文中所述关于邓墟的史料,考据详实严密。邓地有邓墟为史料佐证,世所公认。
我们从王建侯为名师为良医的一生,也可以看出其治学严谨,治史重于考据。所立“大舜七友墟”碑,必有其史料依据。然因其碑之遗失,他记于碑上的考据、题诗和立碑时间,已无从考。但我们从他于“1931年,王建侯将家搬回家乡朱岗王”“重整家园”“这一时期,每当寒暑假,王建侯在家经常闭门读书。”“一年暑假,王建侯在庄西的荒寨南端,树了石碑一块,正面写的是‘大舜七友墟’五个大字。”这些生平事略,和“1934年秋,王建侯到邓中教书。”第二次离开家乡来推断,“大舜七友墟”碑当立于1931年于1934年之间的某一个暑假。
王建侯著有《野庵诗话》,刻于“大舜七友墟”碑后的两首七律的作者是檐庵,可知二人当为志同道合的挚友。但檐庵何人,已无可考。
王春玲同志的《全球邓姓华人发祥地——邓州》让我们清晰地知晓了史料中的邓墟。王传心老师的《先父王建侯事略》让我清楚了邓墟的具体位置。但由于时移事去,和“大舜七友墟”碑与王建侯生前著述的佚失,也给我们留下了历史的谜团和缺憾。
(作者系邓州市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特邀撰稿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