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源合一话邓国
发布时间:2024-12-20 17:53:08 人气: 来源:未知
三源合一话邓国
张家本
张家本
邓姓之源在哪儿?
欲知邓姓之源,必先探究邓国之源。因国得姓者,先有其国,尔后得其姓。而邓国之源的背后,鄧字之源的秘密则更值得深入探究。
本文带着三源合一的话题,走进鄧字的世界。
一、邓国之源
关于古邓国国都在哪儿,一说在今河南邓州,还有一说在湖北襄阳邓城,其实,邓国国都故址早有定论。
(一)专家有定论
邓国之源在哪儿之争,信谁,信专家。
邓国国都故址在今日邓州,这是专家的定论。
著名考古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两国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明确说,邓国在河南邓县(今邓州,下同);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童书业在《古巴国辨》中指明邓国在邓县;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在《先秦史》文献中指明邓国在今河南邓县;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室主任,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撰《邓姓的历史与文化》确认邓国,在今河南邓州;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黄有汉在《古代邓国邓县地望考》认为西周、春秋时期的古邓国都城,在今河南邓州市境内;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原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保同在《古邓国、邓县的地望与诸葛亮躬耕地》说古邓国在今南阳邓州境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乔撰《天下邓氏 根在邓州》;河南大学教授、首席专家李玉洁在《古邓国再考》认为春秋商周邓国及其国都是在今河南省邓州市。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王先福在《考古学视域下的邓国地望新探》中说:“(邓城)从城垣包含的陶片看,其最早也不过春秋中期。”邓国是在春秋早期(公元前678年,春秋第93年)时,被楚国所灭。而专家明确考证邓城是春秋中期以后才建立的,直接否决了邓国时期邓城的存在。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在《湖北襄阳城市历史地理考察报告》中指明:“《左传》隐公元年记:祭仲曰:‘都,城过百稚,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依祭仲所言,邓城遗址的规模应在中都等级,达不到‘国’的规模。考虑到文献记载中邓国是西周王室分封的南方重要诸侯国,等级较楚国更高,邓城遗址面积似不符合古邓国国都规格。”武大研究所考察报告的落脚点在:“邓城达不到邓国国都之规模”,彻底否定了古邓国国都遗址在邓城说!
专家、学者、历史学家、大学院校研究所,关于古邓国国都遗址在邓州说的观点,该是定论。
(二)国君陵佐证
邓州吾离陵,在历史上,被百姓俗称吾离冢,是邓国侯吾离的墓葬之地。吾离故去,邓国后任国君派专人守护寝陵,守墓人经世代繁衍在吾离冢北侧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村因冢得名,吾离冢村,今属邓州市湍河街道办事处八里王居委会辖区。
如同邓国人以国得姓一般。原本,知道吾离冢是村庄名字者,远多于知道吾离冢是寝陵者。方圆左近的人们大多只知道吾离冢是个“冢子疙瘩”,未料它竟然是一个国君寝陵之所在。
新中国建国初期(1957年),发现吾离陵,并出土相关文物。逐级上报后,遂组成专家团队,在开封师范学院历史系考古专家孙海波教授指导下,查阅《春秋》《左传》《史记》等大量历史资料,认真调研,专家团队研究认定,邓州吾离冢为东周春秋时期邓国侯吾离墓。
邓国历时夏、商、西周至春秋时代,从夏帝仲康封子于邓始建姒姓邓国,到商武丁封其叔父曼公德阳建立曼姓邓国,邓国经历了两个原始姓氏的变革,作为历史的延续者,曼公德阳成了有记载的邓国第一位国君。邓氏后人把曼姓开国侯曼公德阳尊为得姓始祖,吾离是曼姓邓国第19代国君。曼姓邓国传国22世,被楚国所灭。《左传》等史册记载了邓国侯吾离征战与结盟的相关事宜,吾离成为第一位见于正史的邓国国君。吾离在任期间,励精图治,发展农桑,鼓励冶铁铸造,成就了名闻天下的“邓师铸剑”佳话,在漫长而又灿烂的邓国历史上,成就了“中兴之君”的盛名。史料记载,公元前700年吾离去世,葬于国都东南郊,即今距邓州市中心区东南三公里处吾离冢(今吾离陵)。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古代中国祖先宗庙所在之处就是帝王所居之处,即国都。根据生居死葬的一般规律,包括国君在内的高等级墓地附近一定有同时期的国都与之相配。见于正史的邓国侯吾离的陵墓在邓州市城区东南郊,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国侯吾离陵墓附近的邓州城,一定是邓国国君所居之地,理所当然这里就是邓国之国都了。这就是铁证。
(三)族谱证本源
东晋时期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撰《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说:“而世族之所通显者,则莫如南阳邓氏为最著。粤稽邓氏自商武丁封其季父曼于河(指汉水)北南阳之邓国,遂以国为姓,南阳为郡,分封食采。”
北宋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为《邓氏族谱》作序:“粤稽邓氏之先,始出自商武丁封季父叔曼于邓,其后以国为氏,则自三代以来,其为名世也远矣!”“子姓散处四方,有迁于吴西者,有徙于安福者,有徙于分宜者,有迁于湖广者,皆出邓州、新野之派也。”
泰国邓氏宗亲总会《邓氏得姓由来与在泰组织宗亲会之过程》:“邓,古国名,按周时邓国,曼姓,即今河南省邓县”。
台湾《邓氏族谱》:“邓显祖由邓州迁徙新野,由新野经江西、福建而迁入广东、香港。再有福建、广东等地迁入台湾繁衍发展。”
香港厦村《邓氏族谱·邓族得氏考》:“其故墟今之南阳邓州是也”。
安徽《华夏邓氏家史》:“殷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为邓侯,为邓姓在今河南邓州。至今已世传114代。”
广东《雁田邓氏族谱》:“我雁田邓氏,祖根邓州,鼎盛新野”。
贵州《邓氏宗谱》序言:“邓氏根源,源于邓州,黔南支系,源于湘西,资水上游。”
海内外众多邓氏族谱证明了邓姓发源于今河南省邓州市。
(四)史书彰明证
南朝著名史学家裴骃等著《史记三家注》秦本纪第五载:“穰,邓州所理县,即古穰侯国。”邓国被楚国灭后设穰邑。
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朱熹撰《御批资治通鉴纲目》记载:“邓,古邑名,春秋时为邓侯之国,秦为穰邑,汉为穰县。”
明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内阁首辅李贤等著《大明一统志》卷30载:“邓州在府城西南一百二十里,本春秋时邓侯国,秦为穰邑,汉为穰县,属南阳郡”。
《明嘉靖南阳府志》记载:“邓州,本春秋邓侯国,秦为邓县,汉因之。”
明史学家郭子章《郡县释名》记载:“邓州,秦穰邑,随名,本春秋时邓侯国也。”
乾隆《大清一统志》“南阳府,邓州”条下载:“春秋邓国地,战国秦穰邑,汉置穰县属南阳郡,后汉因之”。
清代著名的经学家、语言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乐律学家江永著《春秋地理考实》:“邓,《经》邓侯吾离来朝。杜注释例曰,邓国义阳邓县。今湖广襄阳府东北二十里有邓城。今按,邓国,今河南南阳府西南百二十里邓州是也。《地理志》(指《汉书·地理志》)南阳郡邓县故国。应劭(shào)曰:“邓侯国是也。……若襄阳府襄阳县东北二十里之邓城,当时虽仍属邓县,别是一地,为邓国之南鄙。”
清代学者、诗人顾栋高著《春秋大事表》称:邓,侯国,在今河南南阳府之邓州。
民国词典编纂学者臧励龢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中肯定:“邓,周国名,曼姓,即今河南邓县”。
中国古汉语、汉语音韵学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九盈等著《辞源》:“邓,古国名。曼姓……故地在今河南邓县一带”。在“邓州”下注“州名,春秋时邓侯国地,秦穰邑,隋置邓州。”
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陆费逵主编《辞海》“邓”字解:“古国名,……即今河南省邓县。”“邓县”条解:“今县名,属河南省,在新野县西北,湍河之南,春秋邓国;战国穰邑,汉置穰县”。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四川大学教授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邓,古国名。曼姓。在今河南省邓县。前678年为楚所灭。”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吴兴勇等著《邓姓史话》记载:“邓国的地方在今河南省南阳市、秦以后叫邓县,属南阳耶,隋改郡为州,邓县所在的地方叫邓州”。
众多史书和文献资料可以充分证实,邓州市是邓国及国都所在地。
至此,邓国之源已探得。
二、邓字之源
溯源者,逆流而上寻觅源头也。邓国是邓姓之源,邓字是邓国之源。那么邓国为何要以邓字命国,而非以其他字命国呢?
让我们走进“邓字之源”。
作为象形字,繁体鄧字由登字而来,是登字被作为处所用字之后,附加了指代处所的“邑”字作为偏旁后的新生字。且看登字的初识意义何在。
登的词性变化注释(1):登,系古代祭器(祭器这一点非常重要);注释(2):登豆,泛指祭器与食物(登与豆被组合在一起,仍然是祭祀用的祭器)。登豆的连结,让登的初始价值浮出水面。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就是说,国家大事,只有两件,一是祭祀,另一是打仗。这两件大事都与“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面对风雨雷电、雨涝天旱、山火冰雹、地震陨石等等重大自然灾害,不能解释原因,只能在恐惧中形成对大自然的敬畏,并在敬畏中探求解决办法。百思不得其解之后,他们只能向自身找原因,认定是人类自己做错了事儿犯下伤天害理的大罪,惹怒了天地神灵,唯一能找到的解决办法是祭奠神灵祈求保佑,这就是《左传》中说的国之大事之一——祭祀。用什么祭祀呢?用诚意。诚意就是把人类认为最好的东西,“最多”地去供奉神灵。普天之下,什么最好呢?粮食。因为民以食为天。用什么盛载这个“天”呢?于是有了一个概念叫“五谷丰登”。 人们把最好的食物装进最大的容器“登”里,选择大力士抬着去祭奠宗庙社稷,即祭祀家神和国神。一场祭祀过后,要么是久旱逢甘霖,要么是雨涝逢水退,人们更是认为祭祀就是消灾除祸的“科学”方法。于是有了《左传》里说的第二件国之大事:祭祀用的“五谷丰登”的粮食,在祭祀的演进中被进一步酿造加工成美酒,提高祭祀档次,祭祀过后的一登登美酒,二度拿来犒赏将士,到前线打仗开疆扩土,这就是《左传》中说的第二件国之大事。
原来,一个“登”字中,承载了如此厚重的民族文化之魂!
至此,鄧字之源已经呈现。它既承载了家族传承的背景,又承载了国家兴亡的意义。
三、邓姓之源
上文提到,夏帝仲康封子于邓,始建姒姓邓国,而商武丁封叔父曼公德阳,重建曼姓邓国。国皆为邓国,但姒姓曼姓却截然不同,为何都要以“登”命国,尔后又以国为姓呢?
或说,以国为姓,由来已久,如此简单,还用什么解释?那么为何是以“邓”命国,而不是以其他字命国,尔后以其他字得姓呢?
让我们走进邓姓之源。
因为邓姓是以国得姓,所以我们先看“国”的命名之法。
古代国名命名有8法:
1.以爵名定国号。2.以地域名称定国号 。3.以特产定国号。4.以寓意吉祥的字义定国号。5.根据谶语确定国号。 6.根据创建者的姓氏定国号。7.根据创建政权的历史背景定国号。8.根据创建者的封地或官职定国号。
此命国8法虽在夏帝仲康之后,无法完全适用夏帝仲康为儿子封国的情形,但不乏借鉴之价值。
夏朝邓国国名是什么命名之法呢?
本文第二节,我们在邓字之源里,知道了“登”字里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对照古代国名命名8法,显然符合第4种方法。
“登”从此由祭器之名,变成了封国之名。后来,因为“登”成了国都,有了君王居所的含义,经过逐渐演化,登国的登字,如“都”“郭”“邯郸”等等帝都一样也在右侧加上了指代处所的“邑”字。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时空来到商朝,商王武丁封其叔父曼公于夏代邓地,建立殷商邓国。朝代更替,进而历经周代进入春秋,历史又无情的发生变化,邓国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邓国百姓,为了纪念故国,就以国为姓,自此,就产生了邓姓。
本文从邓国之源、邓字之源和邓姓之源,分别探析了三源所在。邓国之源,专家言之凿凿定论邓州;邓字之源,关乎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可谓博大精深,文脉渊远;邓姓之源,因国得姓,姒姓曼姓,源远流长!
邓国之源、邓字之源和邓姓之源,三源合一,汇成文化江河,滔滔流淌。
作者简介:张家本,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农民日报》《河南日报》《南阳日报》等报刊,获奖若干。有散文集《晾晒岁月》(中国文联出版社)、《三世情缘》(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品收入十多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