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挑刺 不如完善
发布时间:2022-02-14 11:25:28 人气: 来源:未知
与其挑刺 不如完善
邓定泽
邓定泽
邓姓是古老姓氏,源远流长,邓姓人无不为之骄傲自豪。中华民族都很重视家族血脉传承,重视记录族史的族谱编修。但是,和平时期还好,一遇战乱、灾荒与瘟疫,就会造成家谱的中断与遗失,很多支系难免会出现错漏断代的情况,给家族的发展和编修族史、族谱带来很大难度,成为无法换回的遗憾。族谱不仅记录历代传承脉络,反映一个家族的兴衰历史,还记录宗功祖德,起着激励后人的作用,于是就可能有攀附名门望族的情况。古时就有这方面的说法,并非现在某些人挑刺古谱的专利发明。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对待先祖传下的族谱资料?
首先,要对先祖怀有敬畏之心,珍视祖先留下的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料。对待可能的错漏或有矛盾的地方,续谱时须保留原著,可作旁批注解,尽可能去弥补,寻找各种可能性的途径,尽量去接近历史真实,朝着符合史实方向去完善,何况有些问题历史上一直就有争议。这是造假吗?不是!这是一种方法,一种思路。我坚决反对以某一点不符就全盘否定的作法。
我们常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但国际上有不同看法,他们说中国文明史只有三千多年。以有文字、有金属工具、有国家雏型为标志,认为殷商之前都是传说或是神话不予承认。中国以四千多近五千年的炎黄时期,就认定是文明时代了。其实中国有人类的历史很早,云南元谋地区发掘发现早在17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中国三千多年前的文明程度就已相当高了,出土的文物工艺都很发达精湛,古人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智慧,春秋时期的老子、庄子、孔子等先贤,他们的智慧不比今人差多少。难道我们也跟着外国人说中国只有三千多年文明史?!
关于王羲之《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以下简称王羲之谱序)问题,史学界和文艺书法界有争议。前几年有人认为是清末至民国初年的伪作,两三百年前我们的入川祖从广东带来的老谱上就有王羲之谱序,于是乎又有人马上改口说是明朝的伪作了。还认为明朝才有镇国将军这一官衔,邓羌是镇军将军。看来他们随时都在改变说法,一下子从清末民初推向明朝,至少推前了两三百年。这些人为什么不花精力去推论王羲之谱序的正确性、合理性呢?为何不花点时间把自己近代混乱的宗支整明白呢?口口声声称为族谱打假!千方百计否定王羲之谱序呢?《史记》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那么多错漏矛盾的地方,咋不去挑刺找漏呢?那更会有影响力吧!
王羲之谱序流传甚广也很早,古代通讯落后,信息传播极其缓慢,邓姓人分布又那么广,天下邓姓人咋大多都知道王羲之谱序呢?海内外许多邓氏族谱为啥都引用该序呢? 王羲之谱序中列出了从曼公以下的历代脉络,邓姓人几乎都认可鼻祖是曼公,大多都以曼公作一世祖,吾离公是十九世祖的排列代数的。有些人以否定王羲之谱序继而否定曼公以来的世序,致使邓族世序断档,造成世序混乱。相信,天下绝大多数邓姓人都不会答应,也不会接受的!
纵使以前谱记有错漏,不管是无意或有意,我们都要珍视。炎黄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国家毎年在陕西黄帝陵都要举行隆重的国祭。古时人类迁徙,在新落业的地方要修一座先辈的衣冠冢来祭祀,还在祠堂里摆出祖宗灵牌位祭拜,这都是一种寄托式的信仰崇拜。先祖遗留下来的族谱资料,虽有可疑处,但绝对不可全盘否定,个别人如是真心探索邓姓文化,与其百般挑刺,不如去尽力完善。
纵使以前谱记有错漏,不管是无意或有意,我们都要珍视。炎黄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国家毎年在陕西黄帝陵都要举行隆重的国祭。古时人类迁徙,在新落业的地方要修一座先辈的衣冠冢来祭祀,还在祠堂里摆出祖宗灵牌位祭拜,这都是一种寄托式的信仰崇拜。先祖遗留下来的族谱资料,虽有可疑处,但绝对不可全盘否定,个别人如是真心探索邓姓文化,与其百般挑刺,不如去尽力完善。
(作者:邓定泽系四川邓氏文化研究会成都分会文化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