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之窗 > 交流联谊 >

湖南(八处)“邓氏总祠”的历史内涵初探 作者:邓继团

发布时间:2024-06-18 10:43:27 人气: 来源:未知

湖南(八处)“邓氏总祠的历史内涵初探
作者:邓继团
 
宗祠,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礼记.王制》载:古代天子建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至明代,始准许庶人立始迁祖庙,一般建于宗族聚居的近地,岁时由族长率领族人共同祭祀。《汉书.卷六三张禹传》:“禹年老自治冢茔,起祠室。”《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朝廷大恩,犹当应有祠室,庶母子并食,魂灵有所依庇。”
宗祠,又称宗庙、祠室、祖祠、祖厝,也有总祠、大宗祠、祖堂、支祠、分祠、堂祠、房祠等称呼。它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民间建造家族祠堂,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一般家族不仅有一族合祀的族祠、宗祠(或称“总祠”),族内各房、各支房,往往还有各自的支祠、房祠,以奉祀各直系祖先。
湖南邓氏曾于民国22年,在湘乡邓氏渡邓茹真先生的带领下,集20县187族、合49位先贤之力、花十年之功而成湖南《邓氏联谱初辑》。是谱由长沙湘益公司印刷,共六卷。笔者手头一部保存完整,历78年而未坏一字,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该谱所涉187族均为邓禹公的后裔,因湘乡有邓禹墓及“邓氏总祠”等重要邓氏人文资源,该谱又有湘乡贤士主修,所以,这些重要的邓氏人文资源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写进了《邓氏联谱初辑》,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向我们的先人学习的平台。时间飞逝,快80年后,这份先人留下来的宝贵的遗产也引起了湖南邓氏后人的高度重视,联谱中的“邓氏总祠”也就很自然地又走进了广大湖南邓氏宗亲的视野。在各种力量的努力下,我们曾以“湖南邓氏宗亲会”的名义发起并于去年的11月2号在湘乡成功举办过一次规模浩大的“秋祭邓禹公活动”。秋祭是成功的,他吸引了来自全国18省200位宗亲的参与,在活动上,大家缅怀邓禹公的丰功伟绩。在该会前后,有方家将湘乡“邓氏总祠”定位为湖南甚至是全国的“邓氏总祠”加以宣传,这引起了大家对湘乡“邓氏总祠”的更大关注,也就自然地来了一场关于对“总祠”历史内涵的讨论。
笔者认为,要弄清湘乡“邓氏总祠”的历史内涵还得先弄清“总祠”的意义。 “由于宗族结构庞大,既建总祠,亦建若干支祠,一族或族系支祠往往少则几处、十余处,造成各地祠堂林立。如福建连城新泉张氏宗族,共建总祠、房祠24座”(见《中国近代宗族制度》第41页,程维荣著,山西人民出版社)。无独有偶,在浏阳张家坊也有一座“张氏总祠”,张氏族谱上明确记载:“我族于民国甲子年在总祠左侧建立张氏超然学校”(见《民歌婉转润浏阳》81页,彭晓玲著,河背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也就是说,以上两座位于福建、湖南两省的“张氏总祠”是在各自地域生态里的“总祠”,他们各不从属。《中国近代宗族制度》一书中还有很多关于总祠的论述,如:
1,“在各宗族自建祠堂的同时,又出现了同姓各宗族共建总祠、祭祀共同祖先。即所谓:联同姓为一家,以资团结。”
2,1943年广东《丰顺县志》卷16《风俗》谓当地:“一姓公共者为宗祠,分支者为私祠,合一县或数县同族设立者为大宗祠。”
3,“总祠一般都建在村镇中心,四面由民居及各支祠包围。这种大宗祠,对于联结同姓,促进族人的宗族意识及团结互助精神,影响深远。”
4,“各宗祠均有名称,一个宗族的总祠与各分祠,也各有堂号。” “当年居于(浏阳)星湾的鲁氏一族人多势众,便在星湾西岸之金坛园修建了气派的总祠。乾嘉间,宗祠遭火灾,便迁建到今鱼头坪,后于光绪十二年在祠西建一景福堂。鲁氏人口不断增多,不光星湾改名为鲁家湾,且与鲁氏总祠附近,前前后后建起了七座分祠:文吾公祠,彩公祠,昌轵公祠,中岳祠,秋潭公祠,蟹形祠,石山岭祠。”其中,中岳祠最为雄伟,“鱼头比总祠都气派。”(见《民歌婉转润浏阳》)。浏阳观音塘“家庙、宗祠就有十几个,尤以谢氏宗祠最为有名。当时谢氏宗祠乃浏阳、平江、醴陵三县的谢氏总祠,该祠从1864年开始修建,直到1923年才完工,整整修了60年。”(见《民歌婉转润浏阳》)。看懂了以上两本专著关于“总祠”大量记载与例証,我们不难理解“总祠”的内涵,也就是说总祠就是宗祠,也叫大宗祠。俗话说,树大分杈。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也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自然也有不少家族远赴重洋,在海外定居,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会派生出许多新的祠堂来。总祠(宗祠、大宗祠)是大树,他相对的是支祠、分祠、堂祠、房祠等,是分桠。 
笔者在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拜访湖南邓学会顾问、国学泰斗何光岳老先生,曾就“总祠”一祠特向老先生求解。何老说,总祠就是宗祠。一般为纪念初迁祖而设,相对支祠而言。一个初迁祖,繁衍到了一定时期,将会形成了若干的分支,也就会建起若干支祠,也叫分祠。最初的宗祠也就成了总祠,大部分仍叫宗祠。总祠建立地一般为初迁祖的生活与长眠之地。 何老先生还就我问的明清到民国之际有无全省乃至全国的总祠时肯定的回答我:“没有!”他说:“垮县与垮省的总祠有,仍然为某位始迁祖繁衍出的后来迁出的后人所认可,其本质仍为宗祠。但没有行政范围上的所谓全国的、全省的总祠。将明清民国时期的某某总祠理解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某姓总祠,是望文生义,是对祠堂文化的片面理解,不是历史事实。”他还说:你们邓氏就有很多的“总祠”吗,他要求本人多看看老谱。
何老的话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我回家后即在民国22年的湖南《邓氏联谱初辑》中细细翻阅,竟发现了载于其中的湖南“邓氏总祠”8处!即醴陵2处、湘乡1处、新宁2处、武岗2处、宁乡1处。现在我将以上8处载于《邓氏联谱初辑》的“邓氏总祠”按在该谱中先后出现的顺序分别登录如下:
 1, 卷一,湘乡“邓氏总祠”图。
 2, 卷一,《受姓源流祥考》中醴陵友兴公“邓氏总祠”,为非邓禹公后裔。文曰:“非禹公后裔一派之在湖湘者亦分布于醴陵、沅江、宁乡等县,丁口亦称繁盛,总祠祀友兴。”
 3, 卷一,醴陵塘屯族。“始祖曰贞。男丁四百余人,女丁四百余人。总祠在塘屯,四房公建。”
4, 卷二,宁乡谦江公族。“谦光、谦江、谦淮。光、淮二公祥益阳世系。三公总祠在益阳檀树塘。”
5, 卷三,新宁天华族,有总祠2处。“本支六族合计男丁2851人,女丁2706人。总祠一在县治城南门外御史街天隆公派下。一在连村天华公派下。”
6, 卷三,武冈政钦公族。“先谱遗漏民国11年与阁公一支因购置总祠始合。”
 7, 卷六,《联谱衔名》载邓敬斋、邓辅溪的通讯处均为武冈的“县城邓总祠”。
8,邓选青的联系地为湘乡“县城总祠”。
从以上资料看来,一各县可以有多个“邓氏总祠”,如醴陵、武冈;甚至一个大族也可一有两处“邓氏总祠”,如新宁天华族,即有总祠2处,其意义与本文提到的“鲁氏总祠”同。最为重要的是第六卷《联谱衔名》载武冈的“县城邓总祠”与湘乡“县城总祠”无论是行文还是其透漏出来的历史信息,应无二解,也就是说在《邓氏联谱初辑》中至少武冈的“县城邓总祠”与湘乡“县城总祠”的地位一致,均为一县的总祠,其影响力还是在该县一隅!都不是现在有关人士所理解的湘乡“邓氏总祠”为湖南全省甚至是全国、全球的“邓氏总祠”。
综合看来,我们可以就湘乡“邓氏总祠”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在联谱之时,湘乡“邓氏总祠”的性质仍为当地一隅之宗祠。他的内涵甚至还没超过上文说到的“谢氏总祠”:“谢氏宗祠乃浏阳、平江、醴陵三县的谢氏总祠。”因为浏阳“谢氏总祠”是三县谢氏认可的“总祠”,而湘乡“邓氏总祠”尚无此类似的文字记载。
2, 当时的湘乡宗胞们自己都没把他看成是湖南的总祠,更谈不上是全国、全球的“邓氏总祠”,要不一谱之中咋会同时8个“邓氏总祠”呢?这也是他们在行文中将武冈的“县城邓总祠”与湘乡“县城总祠”并列的根本原因。
 3, 宗祠就是总祠,总祠可叫宗祠,也叫大宗祠,叫法不同而已,要理解其深刻的历史内涵,不能望文生义,就象民国时期乡、区、县都有团总一样,他们的“总”字头衔与京都之中的蒋“总司令”的“总”字的内涵是完全不一样的。
 4, 从民国22年的湖南《邓氏联谱初辑》一书看来,没有湘乡之外的任何一族认定湘乡“邓氏总祠”为其总祠,更谈不上全省、全国、全球!
5, 湘乡宗胞主修的民国22年的湖南《邓氏联谱初辑》功不可没,当是将其总祠刊印其上,也是对他们贡献的历史性肯定。  
 6, 当是湘乡宗胞们没任何文字自我认定湘乡“邓氏总祠”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邓氏总祠”。
7, 现在有人将湘乡“邓氏总祠”解读为湖南乃至全国、全球的“邓氏总祠”是对文化、对历史的误读!
8, 民国22年的湖南《邓氏联谱初辑》一书所载8处“邓氏总祠”并非湖南现实中的全部。由于历史的原因,还有很多邓氏宗族没有进入该联谱,可以说,还会有一些叫“邓氏总祠”的宗祠散播于四水三湘之间。这些都是湖湘邓氏宝贵的财富,期待着更多的有志者去发现。
宗祠,虽然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在当今则有其新的存在的意义和社会作用。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族谱被续修,而海外华人则不断翻新旧宗祠,联络故众。可以说,今天的邓氏宗祠(总祠)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只具有帮助我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2011年 8月8日凌晨1点,长沙三好堂
(作者湖南省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法定代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