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邓姓文化研究 共谋邓州和谐发展
发布时间:2010-02-23 21:52:00 人气: 来源:未知
——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纪实 邓姓之源网讯(朱可铮报道)11月6日,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在邓州宾馆隆重举行。座谈会围绕“同根同祖,和谐先进”为主题,广泛而深入地探讨研究了邓姓文化。
河南省侨联副主席耿诚聪,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翔南,南阳市人大主任李天岑,中共南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建民,中共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南阳市人大副主任秦俊,南阳市政协副主席文学林,南阳市侨联主席刘洪跃,南阳市人大原副主任邓桦及邓州市“四大家”有关领导出席了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海内外邓氏宗亲代表、邓姓文化研究的有关人士,本市邓氏宗亲、《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电视台等有关新闻媒体记者,还有来自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邓子恢、邓颖超家乡的宗亲代表。会议由邓州市人大主任、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组委会主任殷中玲主持。
会上,殷主任宣读了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国际奥委会会员邓亚萍女士、河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邓永俭以及美国邓氏宗亲邓海波为代表的部分宗亲代表贺电。
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翔南在会上发言时指出:邓州是古邓国所在地,世界邓姓发源地,多年来,是世界各地邓氏宗亲寻根谒祖的圣地。姓氏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要深入地、广泛地进行研究,开展邓姓文化研究就是根文化研究,它有利于传承先进的中华文化,增强凝聚力,激发炎黄子孙的寻根情、故土情、民族情,凝结成为中华爱国情,对建设邓州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南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建民和南阳市人大原副主任邓桦宗亲在发言中对海内外邓氏宗亲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邓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这次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就邓姓文化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独到见解。
中共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刘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这是一次规格高、规模大的聚会,是一次邓州文化发展、邓氏宗亲联谊交流的盛会。必将为传承历史文化,研究邓姓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推动和谐发展,为实现邓州“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理事长邓洪军,就邓姓的起源、形成、发展和分布在会上作了学术性报告。同时,来自四川广安市邓小平族人代表邓儒茂、台湾邓氏宗亲会秘书长邓晴文先生、加拿大邓氏宗亲代表邓海涛先生等国内外邓氏宗亲代表在会上分别发言。会议期间还收到了80余篇海内外邓氏宗亲及社会各界人士邓姓文化学术研究资料,各位专家、代表的研究成果,精辟独到,对进一步加强邓姓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的成功召开,开辟了邓姓文化研究的新天地,它将为进一步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研究邓姓文化源流,弘扬先进民族文化,增强根亲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提升邓州文化软实力,促进邓州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河南省侨联副主席耿诚聪,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翔南,南阳市人大主任李天岑,中共南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建民,中共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南阳市人大副主任秦俊,南阳市政协副主席文学林,南阳市侨联主席刘洪跃,南阳市人大原副主任邓桦及邓州市“四大家”有关领导出席了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海内外邓氏宗亲代表、邓姓文化研究的有关人士,本市邓氏宗亲、《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电视台等有关新闻媒体记者,还有来自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邓子恢、邓颖超家乡的宗亲代表。会议由邓州市人大主任、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组委会主任殷中玲主持。
会上,殷主任宣读了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国际奥委会会员邓亚萍女士、河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邓永俭以及美国邓氏宗亲邓海波为代表的部分宗亲代表贺电。
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翔南在会上发言时指出:邓州是古邓国所在地,世界邓姓发源地,多年来,是世界各地邓氏宗亲寻根谒祖的圣地。姓氏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要深入地、广泛地进行研究,开展邓姓文化研究就是根文化研究,它有利于传承先进的中华文化,增强凝聚力,激发炎黄子孙的寻根情、故土情、民族情,凝结成为中华爱国情,对建设邓州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南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建民和南阳市人大原副主任邓桦宗亲在发言中对海内外邓氏宗亲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邓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这次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就邓姓文化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独到见解。
中共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刘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这是一次规格高、规模大的聚会,是一次邓州文化发展、邓氏宗亲联谊交流的盛会。必将为传承历史文化,研究邓姓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推动和谐发展,为实现邓州“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理事长邓洪军,就邓姓的起源、形成、发展和分布在会上作了学术性报告。同时,来自四川广安市邓小平族人代表邓儒茂、台湾邓氏宗亲会秘书长邓晴文先生、加拿大邓氏宗亲代表邓海涛先生等国内外邓氏宗亲代表在会上分别发言。会议期间还收到了80余篇海内外邓氏宗亲及社会各界人士邓姓文化学术研究资料,各位专家、代表的研究成果,精辟独到,对进一步加强邓姓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的成功召开,开辟了邓姓文化研究的新天地,它将为进一步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研究邓姓文化源流,弘扬先进民族文化,增强根亲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提升邓州文化软实力,促进邓州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链接:
南阳市人大原副主任邓桦
在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宗亲、先生们、女士们、朋友们:
金菊盛开庆盛世,丹桂飘香迎嘉宾。11月5日,为期三天的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在邓州隆重举行,海内外邓氏宗亲不远万里,回邓谒祖,参加盛会,共谋邓姓发展,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十分亲切、十分高兴,这对于加强邓州人民和海内外邓氏宗亲的联系,促进邓州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代表南阳的邓氏宗亲向这次盛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海内外邓氏宗亲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天下邓姓,源自邓州,早在3200年前曼公德阳封于邓地,建立曼姓邓国,子孙遂以南阳为郡,邓国为姓,经过三千余年的发展,现已遍布全国各地,居中国百家大姓第29位,人口约700多万。还有很多邓姓走出国门,在美国、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等2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广布在海内外的邓氏后裔虽然远离故土,但心系故土邓州,多次千里迢迢、远涉重洋,返回邓州寻根问祖,拜谒邓氏先祖,邓州已成为全世界邓姓的共同家园。
邓氏族人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生生不息,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英才良将。最为著名的有;远古部落首领邓伯温、邓国侯吾离、汉高密侯邓禹、魏名将邓艾、东晋大臣邓攸、宋元学者邓牧、明代农民起义首领邓茂七、清代著名海军将领邓世昌、近代著名活动家邓中夏。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等等。他们都为推进历史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是我们邓姓的骄傲,永远值得后世敬仰。
邓氏后人多年来一直高度关注邓姓故里的发展,先后有马来西亚,香港,美国,泰国等海内外邓氏宗亲多次组团,不远万里,远渡重洋,返回邓州寻根谒祖,加强联谊,拜谒祖先,或助学,或投资,功德伟业,千古留名。
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的隆重召开,不仅是我们邓氏宗亲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我们南阳人民的一件盛事。对于在前面联谊会上提出成立邓州炎黄邓氏联谊会,创办《邓姓文化》杂志,铸造吾离铜像等事宜,作为邓氏后裔,我个人觉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一个宗族的发展,不能忘记历史,一个宗族,就是一条血脉。而一个家族繁衍的历史见证和文化渊源,需要有一个得力组织去联系,去探究,更需要有文化去彰扬受姓始祖,探索血脉演变,记录传承脉络,让族人知道自己的血统源流,知道祖先创业的艰辛;经历的磨难,获得的成果,进而弘扬祖德功业,修复先贤圣迹,光大中华精魂。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参加由邓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我们要感谢邓州市委、市政府为海内外邓氏宗亲搭建的这一相互交流,沟通联谊的平台。它的隆重召开,是联系全球邓姓华人的亲情纽带,使邓姓族人的亲和力、凝聚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加深邓姓亲情,共谋事业发展,内固民心,外结侨情。必将推动邓州姓氏宗亲的发展壮大,激励族人求生存、谋发展,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继承祖德,发扬传统,实现富民兴族强国之梦,再展宏图的精神动力。相信通过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会的隆重召开,将会宣传邓州,提高邓州知名度,助推邓州经济发展,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邓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再次代表南阳邓氏宗亲真诚欢迎各位邓氏宗亲到邓州祭祖,投资兴业,最后,预祝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邓氏宗亲及来宾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事业兴旺发达!
谢谢!
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理事长邓洪军
在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9年11月6日)
各位领导、各位宗亲、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我代表邓州邓姓文化研究会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和邓氏宗亲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这次座谈会的主题是“同根同源,和谐共进”,围绕这一主题,我仅就邓姓渊源与分布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敬请与会各位批评指正。
一、姓氏的产生
姓氏学研究表明,姓氏产生于远古时代。姓和氏有着本质的区别,演变为我们今天单一的姓的概念,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姓的产生要早于氏。普遍认为,“姓”的最初存在方式是以氏族间不同意义的“图腾”形式存在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继姓的出现之后又出现了姓的分枝,就是氏。在原始社会不同的氏族部落有着各自的男姓先祖,也就是某部落的一宗之祖,不同宗族之间有着不同的称号,这就是“氏”。夏商周三代之前,姓与氏有本质的区别,姓别婚姻,氏明贵贱。三代之后,氏姓合二为一,到战国时姓氏混而为一,这就是后世通常意义上的姓。
二、邓姓起源于古邓国,邓州是邓姓发源地
邓姓起源于古邓国,即因邓国而产生了邓姓。这在古代研究姓氏的古文献及邓氏族谱中都有明确的记载。据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宋代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清陈廷炜编撰的《姓氏考略》,香港屏山《邓氏总族谱》,王羲之《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等文献记载,殷商邓国建立于商高宗武丁丁巳年(公元前1240年),邓姓因邓国而产生,因此,邓姓产生于公元前十三世纪中叶。邓国的开国邓侯曼公即是邓国第一位邓侯,也是邓姓的第一世祖。因今邓州是古邓国之国都所在地,故邓州就是邓姓之发源地。
三、邓姓的迁播与分布
所谓姓氏迁播,是指某姓族人的流动与分布。造成姓氏族群迁播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族众人口的增加而形成的主动迁播;二是天灾造成生活环境恶化而形成的被迫外迁;三是人祸如战争、社会动荡、政治迫害等因素而造成的被动外迁。
邓姓自形成并发展成为今天分布海内外的中华百家大姓之一,也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发展过程。造成邓姓迁播分布大的历史阶段有:邓国被灭到战国时期,邓地几易其主,邓地民众在饱经战乱之苦的同时,有部分邓姓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大规模的由故地外迁他乡。至西汉时,在经历了战国、秦、汉的混战,加上一些邓姓人因官职的调迁等,在四川、陕西、广东、江苏等都有了邓姓的分布。在一部分邓姓人外迁的同时,留在故地生活的邓姓人也得到了发展,其中著名的就有邓禹的先祖邓况,在西汉初年就一直生活在邓国故地。至东汉时,邓氏家族已发展成为当地的望族,邓晨、邓禹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后又因他们辅佐刘秀光复汉室立下大功,以及禹之孙女邓绥贵为和帝皇后等原因,使南阳邓氏成为东汉最为显赫的家族。
但在邓太后去世之后,安帝听信和帝时邓氏曾反对立他为太子的谗言诬告,诛灭邓氏家族。东汉南阳邓氏家族遭遇了因政治变故而导致的重大劫难,惨遭打击的邓氏子孙为保全姓名各奔东西,远离故土,迁播他乡的数量和范围再一次增加、扩大。
当中国历史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动荡变革时期,战争的频繁,政权的更替,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不同姓氏的交汇融合。邓氏故地南阳邓州及其所在的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始终处于各种政权冲突的中心位置,是兵家必争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深受其害,流亡迁徙成为安身立命的唯一选择。中原原有诸姓包括邓姓在内,在原来广泛迁播的基础上,又为政局所逼不断分迁各地,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经过这一时期的大变故,中国各民族乃至各姓氏的大致分布状况基本已成定局。全国各地都有邓姓分布的大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此后,中国历史虽经历了两宋之际、元及清代不同时期的大的民族融合进程,邓姓大的分布格局,在中国内地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只有少数邓姓同胞则走的更远一些,把邓姓的血脉植根于港澳台乃至海外。
古代历朝历代普遍实行的异地为官制度,也是造成姓氏族群人口流动分布的原因之一。邓族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明洪武年间以兵部员外郎身份,由江西吉安前往四川广安任职的邓鹤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广安邓氏后来成为当地的望族,一代伟人邓小平就出自这个家族。
邓姓自从殷商邓国产生于邓州大地以来,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真可谓一本千枝,千枝万脉。邓氏后裔遍及海内外,人数约七百万,2006年1月11日《人民日报》根据最新的抽样调查报道:根据人口多少,邓姓在当今中国的姓氏中排在第二十九位。邓姓已成为汉族大姓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由于资料的不足和研究的不深入,本文或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最后,祝贺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完满成功!
祝诸位兴旺发达,各位宗亲身心安泰,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四川广安邓氏宗亲代表 邓儒茂
在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
(2009年11月6日)
各位宗亲 :大家好
我叫邓儒茂,是, 来自四川省广安的邓氏后裔,参加这次盛会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在这里首先让我代表来自国内的参会代表,向大会筹备组全体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辛苦啦!同时向倡导、发起和积极组织本次大会召开,并付出辛勤劳动的邓州宗亲及邓州市委、市政府表示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给邓氏族人创造了这么一个能够欢聚一堂,共同研讨祖始、祖籍、寻根、追源的良好机会,你们的功绩将会永远载入史册,名留千古。
各位宗亲,邓氏家族是一个伟大的家族,正如以上代表所讲,从始祖到后辈,从古代到现代,邓氏族人都走在社会改革的前列。在社会变革和建设中本族涌现出的杰出人物如邓小平等先贤,代表邓氏家族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国家复兴和建设的领导和栋梁之材。那么我们作为邓氏族人的新生代,寻根问祖是我们的责任,继承发扬邓氏祖先和父辈的光荣传统,为祖国和家乡建设服务和贡献则是我们的义务。
各位宗亲,本人作为邓氏族人的一员,愿为邓氏宗亲进行姓氏文化研究工作给予支持,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召开圆满成功,祝参会代表和海内外邓氏族人身体健康,向邓州的邓氏亲人问好!谢谢大家。
台湾邓氏宗亲会秘书长 邓晴文
在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会上的发言
(2009年11月6日)
各位宗亲,各位领导,大家好。
今天,我邓氏家族各支代表欢聚一堂,求根溯源,缅怀先祖,追慕先贤,激励后昆。这是我族古往今来一大壮举。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此我代表海外宗亲向大会的发起者、组织者、参与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并祝诸位快乐幸福,阖家安康,心想事成,吉祥如意。
我来自台湾。我们的祖先吾离寝陵在邓州。我们邓氏宗族遗有孔孟之风,水源木本之恩,敬天祭祖,尊长重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次邓州邓姓文化研究活动正是我邓氏宗族将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的具体体现。纵观我族历代祖宗,文照武封,业显谦赏着辈出,照耀简册,以励后昆,今逢盛世,科技飞速发展,更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树高百丈分枝虽繁而同根,黄河千里支流虽远而同源。让我们邓氏宗族在联谊理事会的领导下,加强联系,握指成拳,同舟共济,团结一心,为振兴宗族,不遗余力,为维护家庭声誉,壮大宗氏力量,增强氏族团结,做出我们的贡献,并使之代代相传,永远延续,共同创造一个光辉灿烂,美好富强的未来。最后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大家精神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加拿大邓氏宗亲代表 邓海涛
在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会上的发言
(2009年11月6日)
各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邓氏宗亲代表: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来自北美加加拿大的邓氏宗亲,感谢河南省邓州市委、市政府,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会、邓州市邓姓联谊会、邓州市文化局和邓州贤族,举办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为邓氏宗亲们开启了寻宗之门,搭起了交流平台。有缘相聚,共同研讨邓氏之起源与发展,万分荣幸。
这次盛会,是世界邓氏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它标志着邓氏宗族联谊活动又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次会议为全球的邓氏兄弟姐妹架起一座共叙亲情的桥梁,对继承和发扬邓氏先辈的光荣传统和邓氏文化、进一步增进邓氏宗亲友谊、让邓姓人能够更深刻地认识邓氏家族的历史、提升邓氏文化研究的新高度,有着重要学术意义,同时对增强邓氏大家庭的凝聚力也具有重要的任用。我们全天下所有的邓氏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
虽然我们身居海外,但心系故土。邓州是邓姓发源地,对于这次大会上提议的成立“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创办《邓姓文化》杂志,铸造“邓国侯吾离”铜像等事项,我个人表示完全赞同和支持。我们志愿加入邓州炎黄邓氏联谊会,共策中华邓氏之大计,为促进邓姓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祝大会顺利召开,圆满成功。
在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宗亲、先生们、女士们、朋友们:
金菊盛开庆盛世,丹桂飘香迎嘉宾。11月5日,为期三天的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在邓州隆重举行,海内外邓氏宗亲不远万里,回邓谒祖,参加盛会,共谋邓姓发展,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十分亲切、十分高兴,这对于加强邓州人民和海内外邓氏宗亲的联系,促进邓州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代表南阳的邓氏宗亲向这次盛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海内外邓氏宗亲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天下邓姓,源自邓州,早在3200年前曼公德阳封于邓地,建立曼姓邓国,子孙遂以南阳为郡,邓国为姓,经过三千余年的发展,现已遍布全国各地,居中国百家大姓第29位,人口约700多万。还有很多邓姓走出国门,在美国、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等2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广布在海内外的邓氏后裔虽然远离故土,但心系故土邓州,多次千里迢迢、远涉重洋,返回邓州寻根问祖,拜谒邓氏先祖,邓州已成为全世界邓姓的共同家园。
邓氏族人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生生不息,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英才良将。最为著名的有;远古部落首领邓伯温、邓国侯吾离、汉高密侯邓禹、魏名将邓艾、东晋大臣邓攸、宋元学者邓牧、明代农民起义首领邓茂七、清代著名海军将领邓世昌、近代著名活动家邓中夏。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等等。他们都为推进历史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是我们邓姓的骄傲,永远值得后世敬仰。
邓氏后人多年来一直高度关注邓姓故里的发展,先后有马来西亚,香港,美国,泰国等海内外邓氏宗亲多次组团,不远万里,远渡重洋,返回邓州寻根谒祖,加强联谊,拜谒祖先,或助学,或投资,功德伟业,千古留名。
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的隆重召开,不仅是我们邓氏宗亲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我们南阳人民的一件盛事。对于在前面联谊会上提出成立邓州炎黄邓氏联谊会,创办《邓姓文化》杂志,铸造吾离铜像等事宜,作为邓氏后裔,我个人觉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一个宗族的发展,不能忘记历史,一个宗族,就是一条血脉。而一个家族繁衍的历史见证和文化渊源,需要有一个得力组织去联系,去探究,更需要有文化去彰扬受姓始祖,探索血脉演变,记录传承脉络,让族人知道自己的血统源流,知道祖先创业的艰辛;经历的磨难,获得的成果,进而弘扬祖德功业,修复先贤圣迹,光大中华精魂。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参加由邓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我们要感谢邓州市委、市政府为海内外邓氏宗亲搭建的这一相互交流,沟通联谊的平台。它的隆重召开,是联系全球邓姓华人的亲情纽带,使邓姓族人的亲和力、凝聚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加深邓姓亲情,共谋事业发展,内固民心,外结侨情。必将推动邓州姓氏宗亲的发展壮大,激励族人求生存、谋发展,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继承祖德,发扬传统,实现富民兴族强国之梦,再展宏图的精神动力。相信通过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会的隆重召开,将会宣传邓州,提高邓州知名度,助推邓州经济发展,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邓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再次代表南阳邓氏宗亲真诚欢迎各位邓氏宗亲到邓州祭祖,投资兴业,最后,预祝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邓氏宗亲及来宾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事业兴旺发达!
谢谢!
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理事长邓洪军
在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9年11月6日)
各位领导、各位宗亲、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我代表邓州邓姓文化研究会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和邓氏宗亲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这次座谈会的主题是“同根同源,和谐共进”,围绕这一主题,我仅就邓姓渊源与分布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敬请与会各位批评指正。
一、姓氏的产生
姓氏学研究表明,姓氏产生于远古时代。姓和氏有着本质的区别,演变为我们今天单一的姓的概念,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姓的产生要早于氏。普遍认为,“姓”的最初存在方式是以氏族间不同意义的“图腾”形式存在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继姓的出现之后又出现了姓的分枝,就是氏。在原始社会不同的氏族部落有着各自的男姓先祖,也就是某部落的一宗之祖,不同宗族之间有着不同的称号,这就是“氏”。夏商周三代之前,姓与氏有本质的区别,姓别婚姻,氏明贵贱。三代之后,氏姓合二为一,到战国时姓氏混而为一,这就是后世通常意义上的姓。
二、邓姓起源于古邓国,邓州是邓姓发源地
邓姓起源于古邓国,即因邓国而产生了邓姓。这在古代研究姓氏的古文献及邓氏族谱中都有明确的记载。据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宋代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清陈廷炜编撰的《姓氏考略》,香港屏山《邓氏总族谱》,王羲之《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等文献记载,殷商邓国建立于商高宗武丁丁巳年(公元前1240年),邓姓因邓国而产生,因此,邓姓产生于公元前十三世纪中叶。邓国的开国邓侯曼公即是邓国第一位邓侯,也是邓姓的第一世祖。因今邓州是古邓国之国都所在地,故邓州就是邓姓之发源地。
三、邓姓的迁播与分布
所谓姓氏迁播,是指某姓族人的流动与分布。造成姓氏族群迁播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族众人口的增加而形成的主动迁播;二是天灾造成生活环境恶化而形成的被迫外迁;三是人祸如战争、社会动荡、政治迫害等因素而造成的被动外迁。
邓姓自形成并发展成为今天分布海内外的中华百家大姓之一,也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发展过程。造成邓姓迁播分布大的历史阶段有:邓国被灭到战国时期,邓地几易其主,邓地民众在饱经战乱之苦的同时,有部分邓姓人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大规模的由故地外迁他乡。至西汉时,在经历了战国、秦、汉的混战,加上一些邓姓人因官职的调迁等,在四川、陕西、广东、江苏等都有了邓姓的分布。在一部分邓姓人外迁的同时,留在故地生活的邓姓人也得到了发展,其中著名的就有邓禹的先祖邓况,在西汉初年就一直生活在邓国故地。至东汉时,邓氏家族已发展成为当地的望族,邓晨、邓禹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后又因他们辅佐刘秀光复汉室立下大功,以及禹之孙女邓绥贵为和帝皇后等原因,使南阳邓氏成为东汉最为显赫的家族。
但在邓太后去世之后,安帝听信和帝时邓氏曾反对立他为太子的谗言诬告,诛灭邓氏家族。东汉南阳邓氏家族遭遇了因政治变故而导致的重大劫难,惨遭打击的邓氏子孙为保全姓名各奔东西,远离故土,迁播他乡的数量和范围再一次增加、扩大。
当中国历史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动荡变革时期,战争的频繁,政权的更替,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不同姓氏的交汇融合。邓氏故地南阳邓州及其所在的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始终处于各种政权冲突的中心位置,是兵家必争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深受其害,流亡迁徙成为安身立命的唯一选择。中原原有诸姓包括邓姓在内,在原来广泛迁播的基础上,又为政局所逼不断分迁各地,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经过这一时期的大变故,中国各民族乃至各姓氏的大致分布状况基本已成定局。全国各地都有邓姓分布的大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此后,中国历史虽经历了两宋之际、元及清代不同时期的大的民族融合进程,邓姓大的分布格局,在中国内地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只有少数邓姓同胞则走的更远一些,把邓姓的血脉植根于港澳台乃至海外。
古代历朝历代普遍实行的异地为官制度,也是造成姓氏族群人口流动分布的原因之一。邓族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明洪武年间以兵部员外郎身份,由江西吉安前往四川广安任职的邓鹤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广安邓氏后来成为当地的望族,一代伟人邓小平就出自这个家族。
邓姓自从殷商邓国产生于邓州大地以来,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真可谓一本千枝,千枝万脉。邓氏后裔遍及海内外,人数约七百万,2006年1月11日《人民日报》根据最新的抽样调查报道:根据人口多少,邓姓在当今中国的姓氏中排在第二十九位。邓姓已成为汉族大姓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由于资料的不足和研究的不深入,本文或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最后,祝贺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完满成功!
祝诸位兴旺发达,各位宗亲身心安泰,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四川广安邓氏宗亲代表 邓儒茂
在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
(2009年11月6日)
各位宗亲 :大家好
我叫邓儒茂,是, 来自四川省广安的邓氏后裔,参加这次盛会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在这里首先让我代表来自国内的参会代表,向大会筹备组全体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辛苦啦!同时向倡导、发起和积极组织本次大会召开,并付出辛勤劳动的邓州宗亲及邓州市委、市政府表示崇高的敬意。感谢你们给邓氏族人创造了这么一个能够欢聚一堂,共同研讨祖始、祖籍、寻根、追源的良好机会,你们的功绩将会永远载入史册,名留千古。
各位宗亲,邓氏家族是一个伟大的家族,正如以上代表所讲,从始祖到后辈,从古代到现代,邓氏族人都走在社会改革的前列。在社会变革和建设中本族涌现出的杰出人物如邓小平等先贤,代表邓氏家族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国家复兴和建设的领导和栋梁之材。那么我们作为邓氏族人的新生代,寻根问祖是我们的责任,继承发扬邓氏祖先和父辈的光荣传统,为祖国和家乡建设服务和贡献则是我们的义务。
各位宗亲,本人作为邓氏族人的一员,愿为邓氏宗亲进行姓氏文化研究工作给予支持,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召开圆满成功,祝参会代表和海内外邓氏族人身体健康,向邓州的邓氏亲人问好!谢谢大家。
台湾邓氏宗亲会秘书长 邓晴文
在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会上的发言
(2009年11月6日)
各位宗亲,各位领导,大家好。
今天,我邓氏家族各支代表欢聚一堂,求根溯源,缅怀先祖,追慕先贤,激励后昆。这是我族古往今来一大壮举。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此我代表海外宗亲向大会的发起者、组织者、参与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并祝诸位快乐幸福,阖家安康,心想事成,吉祥如意。
我来自台湾。我们的祖先吾离寝陵在邓州。我们邓氏宗族遗有孔孟之风,水源木本之恩,敬天祭祖,尊长重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次邓州邓姓文化研究活动正是我邓氏宗族将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的具体体现。纵观我族历代祖宗,文照武封,业显谦赏着辈出,照耀简册,以励后昆,今逢盛世,科技飞速发展,更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树高百丈分枝虽繁而同根,黄河千里支流虽远而同源。让我们邓氏宗族在联谊理事会的领导下,加强联系,握指成拳,同舟共济,团结一心,为振兴宗族,不遗余力,为维护家庭声誉,壮大宗氏力量,增强氏族团结,做出我们的贡献,并使之代代相传,永远延续,共同创造一个光辉灿烂,美好富强的未来。最后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大家精神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加拿大邓氏宗亲代表 邓海涛
在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会上的发言
(2009年11月6日)
各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邓氏宗亲代表: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来自北美加加拿大的邓氏宗亲,感谢河南省邓州市委、市政府,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会、邓州市邓姓联谊会、邓州市文化局和邓州贤族,举办河南邓州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为邓氏宗亲们开启了寻宗之门,搭起了交流平台。有缘相聚,共同研讨邓氏之起源与发展,万分荣幸。
这次盛会,是世界邓氏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它标志着邓氏宗族联谊活动又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次会议为全球的邓氏兄弟姐妹架起一座共叙亲情的桥梁,对继承和发扬邓氏先辈的光荣传统和邓氏文化、进一步增进邓氏宗亲友谊、让邓姓人能够更深刻地认识邓氏家族的历史、提升邓氏文化研究的新高度,有着重要学术意义,同时对增强邓氏大家庭的凝聚力也具有重要的任用。我们全天下所有的邓氏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
虽然我们身居海外,但心系故土。邓州是邓姓发源地,对于这次大会上提议的成立“炎黄邓氏宗亲联谊总会”、创办《邓姓文化》杂志,铸造“邓国侯吾离”铜像等事项,我个人表示完全赞同和支持。我们志愿加入邓州炎黄邓氏联谊会,共策中华邓氏之大计,为促进邓姓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祝大会顺利召开,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