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之窗 > 交流联谊 >

太后赐给安帝的恩,安帝回报太后的怨

发布时间:2010-02-22 21:45:00 人气: 来源:未知

  --邓伟坚整编    太后(邓绥)是和帝(刘肇)皇后(史称“和熹邓皇后”)。和帝崩,为皇太后(史称“邓太后”)。
安帝(刘祜)是和帝(刘肇)之弟刘庆(清河王)之子。
安帝称太后为婶,太后称安帝为侄,他俩是婶侄关系。
【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记载:孝殇皇帝讳隆,和帝少子也。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夜,即皇帝位,其诞育百余日。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
元兴二年八月辛亥,帝崩。癸丑,殡于崇德前殿。年二岁。
殇帝驾崩,是继和帝去世八个月之后,太后在精神上受到的第二次打击。当初,太后确立出生百余日的刘隆为殇帝,相信他会长大,先代他临朝听政,等他长大还政,使之和帝的“龙脉”得以延续。可是万万没有料到,刘隆不足两岁就步他的几个兄长的后尘走上了“早夭”的不归路。
数月前,伤脑筋的皇位继承,是太后以“放弃患有痼疾的大儿子刘胜,选择出生百日的小儿子刘隆”的定策宣告结束。可是,现在走到了百无能奈的地步,和帝后裔已无选择余地,只能在和帝近亲支属中选择新的继承人。
邓绥毕竟是位才识广博、英明善断的太后。她没让大臣们为此争论数天得不出结果,而是急召辅政的兄长邓骘到宫中秘密商议。太后认为和帝(刘肇)与清河王(刘庆)乃手足兄弟,且情深意厚,刘庆的儿子刘祜从小聪明伶俐,有早慧之名。于是太后定策:迎刘祜入宫为和帝嗣,并扶植他登基,是为安帝。
邓骘连夜持节秘密来到清河(今河北清河),以王青盖车将刘祜悄悄地迎回殿中。
邓骘来到清河之前,天底下只有两个人知道刘祜要当皇帝!那就是邓绥和邓骘,所有的亲王、侯爵和三公九卿都还在睡大觉!
突然天降吉兆!能说刘庆一家子不高兴?不但正中刘庆下怀,而且还将他满肚子的辛酸苦水都倒了出来。
刘庆是章帝(刘炟)宋贵人生的儿子,建初四年(公元79年)立为皇太子。可是好景不长,他的生母宋氏被窦皇后诬告“挟邪媚道”,威逼之下自杀。建初七年(公元82年),章帝听信窦皇后的话废皇太子刘庆贬为清河王,改立梁贵人生的皇子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公元前88年)章帝崩,刘肇于永元元年(公元89年)登基为和帝。
要不然该是刘庆传位给他的儿子,那用兜这么大个圈子他的儿子才当上皇帝?
刘庆高兴之余,定会骂他的老头子:你不让我当皇帝,现在太后让她哥来请我儿子当皇帝!懵懂的糟老头你就没有太后英明!
不管怎么说,世界终于轮流转了,刘祜真的当上了皇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刘祜登基为安帝。
上述可见,太后对于安帝是赋予很大希望的!也是太后给了安帝乃至刘庆一家天大的恩赐!
俗话有说“知恩图报”。但是,人世间常有事与愿违,最后的结果是:太后赐给安帝的恩,安帝回报太后的怨。
安帝登基年仅十三岁,太后临朝听政。
刘祜入宫之初,连太后都称赞他聪明孝顺。可是,刘祜渐渐长大了就很不争气!令太后对他失去了信心!
宫廷是个“大染缸”,不是“近朱者赤”,就是“近墨者黑”。
刘祜入宫不久,就和宦官混在一起。他的乳母王圣凭着有“养育之恩”,宦官江京凭着他和邓骘去清河迎接刘祜回宫有“拥立之功”,都千方百计巴结、迎合、讨好安帝。安帝也渐渐养成喜欢逢迎、亲近昵小,行为多有失德。因此逐渐受到太后的嫌弃,到元初年间安帝已经二十多岁,早已过了亲政的年龄,但太后对他很不放心,丝毫没有要归政于他的迹象,依旧纲乾独断,称制如故。因此安帝心里很不安。安帝的乳母王圣是个贪婪虚荣的女人,她见太后冷淡安帝,久不还政,担心突然有一天安帝会被废掉,自己的荣华富贵变成泡影,暗中与安帝的近侍、中黄门李闰商议对策。他们派人随时伺察太后的脸色和举动,一有风吹草动,就急忙通知安帝叫他做好防备。王圣、李闰疑神疑鬼,弄得安帝也提心吊胆。安帝自幼便与他们亲近,自然把他们当好人看待,以为他们是为自己好,所以对他们深信不疑,视为心腹。
李闰、江京、王圣很想仿效前朝宦官郑众辅佐和帝的故事,取悦安帝,窃居高位。他们三人经常在刘祜面前播弄是非,编排邓氏的坏话,诋毁太后是贪权固位。久而久之,安帝便对太后产生了不满情绪,怨恨太后对他刻薄寡恩。但此时邓氏稳掌朝纲,威福正隆,安帝心中虽是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建兴元年(公元121年)太后驾崩,安帝终于得以亲政。李闰、江京之辈极力邀功主子,更加肆无忌惮地攻击邓氏。恰巧皇宫有个宫女,从前做错事受到太后的责罚,怀恨在心。她长期在宫内当差,也略微窥得安帝与邓氏不睦,此时见太后已死,便诬告太后兄弟邓悝、邓弘、邓阊,说他们三个曾经附和尚书邓访,查寻前代废立典章,图谋废掉安帝,拥立和帝之弟平原王刘得继位。邓悝三兄弟早在太后去世之前就谢世,只有长兄邓骘还活着。宫人不告邓骘而只诬三个已死去的人,实在是钻了死无对证的空子,又利用了安帝对邓氏不满的心理,借刀杀人,公报私仇。明眼人很容易就能看出这是栽脏陷害。然而此事却为李闰、江京诛灭邓氏势力提供了借口。
宫人诬告邓悝兄弟时,李闰、江京等人从旁边添枝加叶,渲染演义,不由安帝不信。他们又乘机鼓动安帝,诛灭邓氏族人,清除异己,以便把军政大权统统握在自己手里。安帝本来就缺乏明智,加上长期以来心怀怨恨,被近侍们一番挑唆,便怒火中烧,新帐旧帐一齐清算。他马上责令有关部门上奏章揭发邓氏兄弟的大逆不道的罪行。当天,安帝就批准奏章并下诏,制造了“诛灭邓氏一门”的历史事件!
在太后大殓之后才五十天,也就是太后尸骨未寒之际,安帝竟然诏令:废黜邓京之子邓珍阳安侯,邓悝之子邓广宗叶侯,邓弘长子邓广德西平侯、次子邓甫德都乡侯,邓阊之子邓忠西华侯,皆为庶民。因邓骘没有参与,免除“特进”,遣返封国上蔡(今河南上蔡)。涉案宗族全部免官,遣归故郡(今河南新野)。没收邓骘等的资财田宅。迁徙邓访及家属到远郡。因受郡县官府的逼迫,邓广宗和邓忠皆自杀。后来又贬邓骘为罗侯,迁徙到封邑罗国(今湖南湘阴),邓骘和儿子邓凤在罗国绝食身亡。邓骘从弟河南尹邓豹、度辽将军舞阳侯邓遵、将作大匠邓畅皆自杀。
安帝听信小人谗言,导致邓氏一门失去七条人命。由此可见,太后赐给安帝的恩有多大,安帝回报太后的怨也有多大。
时至今日,对太后的评论多是批评她未有还政于安帝。依我说,太后何苦那么认真呢?忧国忧民,落得个英年早逝!终身听政,落得个不屑罪名!
安帝亲政只有短短的四年。他重用宦官,宠依外戚,朝政越搞越糟。对西羌、鲜卑和匈奴屡屡犯边不顾,将军政大权委于宦官樊丰,照样在宫里过着荒淫的生活。从诛灭邓氏一门、陷害宦官蔡伦、给乳母王圣和宦官李闰、江京加封侯爵、鸠杀宫女李氏(顺帝刘保生母),废黜皇太子刘保、陷害太尉杨震等一连串的历史事件,证实安帝不是个好皇帝,他只当了皇后阎姬的傀儡,以及宦官李闰、江京和阎氏外戚的保护伞。
透过另一个层面可以看出,太后对安帝很不放心、始终没有还政是慧眼有识!太后没将安帝看错!确切地说,是安帝要太后不要还政的!
延光四年(公元125年)春,安帝与阎皇后南游章陵,途中得了急病,从宛(今河南南阳)匆忙折返,行至叶县(今河南叶县)一命归天,死在乘舆(皇室使用的马车)中,时年三十二岁。“恩将怨报”的安帝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东汉王朝也从安帝亲政开始步入了腐朽没落的阶段。
    参考资料:王云编著《李闰、江京诛邓氏》(原载王连升主编《新编中国历朝纪事本末》秦汉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