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邓姓之“邓”与中国古代度量衡——读《邓姓探源问邓州》有感
发布时间:2010-03-07 15:21:00 人气: 来源:未知
浅谈邓姓之“邓”与中国古代度量衡——读《邓姓探源问邓州》有感
炎黄子孙,姓氏百家。邓姓是我国的百家大姓之一,总人口约7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54%,在当今我国常见大姓中位居29位。史载,商王武丁封其叔父曼于邓国,称为邓侯。春秋时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姓,故址在今河南省邓州市。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公佈的《夏商周年表》,武丁在位时是西元前1250年至1192年。自武丁时邓曼受封获氏,至今已有3200余年的歷史。
邓的繁体为“邓”。邓在甲骨文中写作“登”,以双手捧豆形。登是五穀成熟之后,人们用双手捧著丰收的果实祭拜天地。后来又在登旁加上“邑”字,此处邑为“阝”所取代,便成了“邓”字。在《说文解字》中,小篆体“邓”的右边旁就是篆“邑”。其实在民间,20世纪50年代初期也曾有老师教学生將邓写作登加个邑字, 为形声字,邑为形符,登为声符。邑是国的古称,国都、邦国、都城,为人所居。说明邓国故地不仅物產丰富,年年风调雨顺、五穀丰登,而且还適宜于建都立邑。今河南省邓州市正位於著名而富饶的南阳盆地中心,人杰地灵、物华丰宝。
中国古代度量衡,度是长度(尺寸)、量是容量(升斗斛)、衡是衡量(砝码和称)。登字里面的“豆”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左传·昭公三年》载:“齐就四量:豆、区、釜、钟。四升曰斗,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则钟。“古代计量单位的產生,最早多与人体有著十分密切的关係。长度单位如《考工记》中的“野度以步”,容量单位如“掬手为升”等。《小尔雅.》“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为之掬,掬一升也。掬四谓之豆,豆四谓之区,区四谓之釜,釜二有半谓之藪,藪二有半谓之缶,缶二为之钟,钟二谓之乘,乘十六谓之斛。”时任国民政府全国度量衡局局长的吴承洛的先生考证:“周制均以人体为度。……考升之本义,登也,进也,两手之盛,量之基本,由是而登进,自其十进,登于豆、区、釜,字其十进,登於斗、斛,故升实为当时容量单位之基本单位。”由此可知,周制的容量单位既有四进制也有十进位。
《考工记》载:“食一豆肉,饮一豆酒,中人之食也。”据中国计量史学者邱隆先生考证,现在已知春秋晚期以至秦汉,当时的一升合今200毫升左右,一豆应合今800毫升(相当於今0.8千克)。“饮一豆酒”用量器来计量,饮800毫升白酒,对酒量较大的常人来说不算超量。笔者认为,这一豆酒应是用穀物酿造的一碗黄酒或葡萄酒(文献和考古证明,距今大约6000年前我国就有酿造和饮酒的多种器具)。至於“食一豆肉”,由於商周至春秋战国以前,度量衡单位制不仅各诸侯国之间不统一,就是在同一诸侯国之內也是混乱的(如公量、家量),难免存在著容量与重量混用或交叉使用的现象。所以“食一豆肉”约合今0.8千克肉,亦为一个常人的一餐食量,是合理的。其实,“豆”既是古代容量计量单位,从另一方面又是古代的食肉所用一种高脚盘容器。豆为象形字,象其器而有盖,为普通食器。在《中国姓氏图腾》中,邓字就是捧豆形,亦是二人捧著加盖的容器(形似酒杯)。
“豆”作为我国古代容量计量单位,在西元前344年(秦孝公十八年)商鞅第二次变革中的改革度量衡制时予以废除,都统一到“商鞅第二次变法中改革度量衡制时予以废除,都统一到”商鞅铜方升“的单位量值上来。秦承秦制,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尽並兼天下诸侯“,全盘继承了战国秦商鞅建立的度量衡业绩,融入到他统一全国的宏伟事业中。
炎黄子孙,姓氏百家。邓姓是我国的百家大姓之一,总人口约7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54%,在当今我国常见大姓中位居29位。史载,商王武丁封其叔父曼于邓国,称为邓侯。春秋时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姓,故址在今河南省邓州市。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公佈的《夏商周年表》,武丁在位时是西元前1250年至1192年。自武丁时邓曼受封获氏,至今已有3200余年的歷史。
邓的繁体为“邓”。邓在甲骨文中写作“登”,以双手捧豆形。登是五穀成熟之后,人们用双手捧著丰收的果实祭拜天地。后来又在登旁加上“邑”字,此处邑为“阝”所取代,便成了“邓”字。在《说文解字》中,小篆体“邓”的右边旁就是篆“邑”。其实在民间,20世纪50年代初期也曾有老师教学生將邓写作登加个邑字, 为形声字,邑为形符,登为声符。邑是国的古称,国都、邦国、都城,为人所居。说明邓国故地不仅物產丰富,年年风调雨顺、五穀丰登,而且还適宜于建都立邑。今河南省邓州市正位於著名而富饶的南阳盆地中心,人杰地灵、物华丰宝。
中国古代度量衡,度是长度(尺寸)、量是容量(升斗斛)、衡是衡量(砝码和称)。登字里面的“豆”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左传·昭公三年》载:“齐就四量:豆、区、釜、钟。四升曰斗,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则钟。“古代计量单位的產生,最早多与人体有著十分密切的关係。长度单位如《考工记》中的“野度以步”,容量单位如“掬手为升”等。《小尔雅.》“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为之掬,掬一升也。掬四谓之豆,豆四谓之区,区四谓之釜,釜二有半谓之藪,藪二有半谓之缶,缶二为之钟,钟二谓之乘,乘十六谓之斛。”时任国民政府全国度量衡局局长的吴承洛的先生考证:“周制均以人体为度。……考升之本义,登也,进也,两手之盛,量之基本,由是而登进,自其十进,登于豆、区、釜,字其十进,登於斗、斛,故升实为当时容量单位之基本单位。”由此可知,周制的容量单位既有四进制也有十进位。
《考工记》载:“食一豆肉,饮一豆酒,中人之食也。”据中国计量史学者邱隆先生考证,现在已知春秋晚期以至秦汉,当时的一升合今200毫升左右,一豆应合今800毫升(相当於今0.8千克)。“饮一豆酒”用量器来计量,饮800毫升白酒,对酒量较大的常人来说不算超量。笔者认为,这一豆酒应是用穀物酿造的一碗黄酒或葡萄酒(文献和考古证明,距今大约6000年前我国就有酿造和饮酒的多种器具)。至於“食一豆肉”,由於商周至春秋战国以前,度量衡单位制不仅各诸侯国之间不统一,就是在同一诸侯国之內也是混乱的(如公量、家量),难免存在著容量与重量混用或交叉使用的现象。所以“食一豆肉”约合今0.8千克肉,亦为一个常人的一餐食量,是合理的。其实,“豆”既是古代容量计量单位,从另一方面又是古代的食肉所用一种高脚盘容器。豆为象形字,象其器而有盖,为普通食器。在《中国姓氏图腾》中,邓字就是捧豆形,亦是二人捧著加盖的容器(形似酒杯)。
“豆”作为我国古代容量计量单位,在西元前344年(秦孝公十八年)商鞅第二次变革中的改革度量衡制时予以废除,都统一到“商鞅第二次变法中改革度量衡制时予以废除,都统一到”商鞅铜方升“的单位量值上来。秦承秦制,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尽並兼天下诸侯“,全盘继承了战国秦商鞅建立的度量衡业绩,融入到他统一全国的宏伟事业中。